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奇冤

這天陳棋正在書店挑選耗材,準備為書院購進些許筆墨紙硯,突然聽到幾個外地讀書人爭論。

看年歲估摸二十五六歲左右的樣子,一人高大面黑,一人瘦高面微須,一人白凈富態,一人瘦小而精悍。

四人正在談論一樁奇案,其交流甚是激烈,慷慨激昂揮斥方遒之間,隱約聽到有為子伸冤,攜頭顱入京等字樣。

陳棋感覺有些熟悉,記憶中隱居山村的第三年,似發生過一起舉朝震驚的大案,當時陳棋雖有些好奇,但夫子不言,故對該案件不甚清楚,所知甚少。

此時聽到有人再談這個事情,便心生好奇,想要一探究竟,以解多年疑惑,忙驅輪椅向前想一問究竟。

見陳琪靠近,四人停止交談,拱手行禮,見陳棋有事相尋,一行人五人出了書店,尋一安靜之地。

陳棋先介紹一番自己,而后拱手詢問四人如何稱呼。

原來四人中,高大而面黑者名為朱作,瘦高而面有微須者喚作遲文山,白凈富態者名為湯鳴春,瘦小而精悍者是方成和。

四人皆自北方來,因聽聞江州一書院藏書眾多,有夫子樓一座,樓內書籍萬千,多孤本善本,且大多為古籍,故慕名前來。

聽聞陳棋所在書院有一夫子樓,其內藏書眾多,應為其所尋之地,四人直嘆天意。

然得知父子樓內多書籍是真,唯獨古籍為虛,幾人有些失落,但聽到萬余冊書籍均為夫子一人所手寫,六年方成,言夫子此等大賢而世人不知,生前未能一見甚是遺憾,定親身前往祭奠。

幾人互相寒暄幾句后,陳棋便向四人詢聞,四人剛剛談論的奇案的具體情況。

不提還好,只見朱作憤而開口,直斥當今圣上日漸昏庸,視民間奇怨不及一美人,朝堂之上袞袞諸公更是心思莫名,坐視婦人攜兒頭顱輾轉千里,為兒申冤,滿朝文武竟無一人為其申冤。

最后婦人申冤無門之下撞死在長安城門口,還是幾個屠戶幫忙斂尸,請來木匠補全那顆頭顱的身體,安葬在長安城一荒山之中,真是滿朝朱紫,竟不及屠狗之輩,如此下去此朝必亡。

卻看旁邊湯鳴春,折扇一開輕扇兩下,說不出來的風雅,譏諷道:真不愧是楚墨黑面郎,朝中大人自有他們想法,豈是你我能猜得透,圣上及滿朝官員,所思所想皆國之大事。

“要真如你的想法,那滿朝文武就什么都不做了,每日審案即可締造遠超今日的盛世了”。

“況且朝廷何曾不管不顧了,前些時間因此事,罷免懲處官員小吏數百人,秋后問斬者數十人,甚至圣上據此事,特頒令法家監督,重新修訂《唐六典》”

“要知道《唐六典》于開元二十七年方成書,如今剛過五年,就又要耗費無數人力財力去修訂,這怎能說不管不顧呢?”

“再說圣朝亡了,戰亂四起,饑民遍地,浮尸千里,此等慘烈景象對汝有何好處!”

卻是由于朱作此人,面黑而高大,性格火爆似山間之野豬,,嫉惡如仇,且為楚墨中人,一腔任俠之氣從不遮掩,故被人喚作黑面郎。

聽此話,朱作忍不住了,頓時火氣上涌,原本的黑面此時也變得黑紫交加,雙目如同充血,大聲怒斥到:好你個土腐儒,故作風雅之徒,再名貴的扇子也遮不住你渾身的土氣,只知一心媚上,卻視萬千百姓如土芥,你對得起圣人教誨嗎?

若滿朝文武謹守職責,怎會有那等荒唐至極的記錄及判詞出現,甚至一路傳至京城,提交上司以作留存。

如不是袞袞諸公坐視不理,怎會出現,其母不服,上訴州府,為兒伸冤,未經調查審理,便裁判:

“為母不教至其子行惡,已是不義,如今尚不知羞愧,猶自聒噪,實屬不該,念及年老體弱,孤苦一人,斥之送回,令其閉門思過。這等辱人至極之判決文書。”

正是你口中的所思所想皆國之大事的圣上及滿朝文武治下,逼的半百老婦,親手斬下親兒頭顱,步行千里,乞討為生,終到這泱泱大唐的中心-長安城,只為求蒼天開眼,平冤昭雪,不至于死了仍留下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名聲。

誰知竟換得是國之宰相不管不問,六部主事唯恐避之不及,一句“母去兒顱,非禮也”,一句“有辱國體”,此時天大雪,奇寒無比,卻不及心頭寒。

老婦人絕望之下,在滿朝文武上朝的路上,一頭撞死在這巍巍大唐的城墻上,血染城墻,自此那座舉世震驚的長安城中,有著大雪掩蓋不住的黑暗。

此等人倫慘案,在汝等儒生口中貶為“攘竊神器,牝雞司晨”的武周一朝尚未出現,呵呵,而今……

而后朱作惡狠狠地大聲誦讀,其口中荒唐至極的記錄及判詞:

茲有蜀地書生,自幼不喜耕作,好逸惡勞,見其鄰錢財眾多,美女如云,遂生邪念,行強盜之徑,奸淫殺戮,屠盡滿門,掠盡家財,翌日官府上門,人證物證俱在,尚不知悔改。

猶高喊:殺人者楊氏,妄圖僥幸,以求掀起民憤,而拖延時間逃脫罪責。

及后入獄,恐邢獄加身,尚未問詢,于膽怯之下自行承認,此事確為其所為,后未及審判,尚未告知所匿萬千贓物所蹤,便羞愧自盡。

其判書責定:為書生,行禽獸之事,尤不悔改,妄自污謗良善,雖死前醒悟,羞愧而自盡,然此等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徒,罪責重大,曝尸三日,以儆效尤,三日之后棄于亂墳崗。

遲文山立于朱作左側,聽此判詞,摸了摸胡子,不住吸氣曰:的確是荒唐至極,雖行文也是極妙,但這是把人當傻子耍,殊不知在這方面,我名家才是祖宗!在我名家面前耍這招,簡直是魯班門前耍大斧。

聽此言語,湯朱二人,瞬間移開死死盯著對方的目光,眼睛幽幽的看著遲文山,遲文山還以為自己臉上怎么了呢,卻見雙手觸摸之下,面部胡須尚在,除此之外無有異狀,便疑惑地看著二人。

一旁寡言少語的方成和,語氣莫名的解釋道:此等荒唐判詞,正是你口中把世人當傻子耍的名家敗類所做,我一農家耕地人也知道的事情,你身為名家門徒竟不知曉!

聽到這里陳棋也不言不語的盯著遲文山,作為被四人幽幽的目光盯著焦點,遲文山渾身不自在。

只得解釋道:“我這最近數月不是忙著準備名家內部辯論嗎,要知道在其中展露頭角者,有機會能夠參加半年后與法儒墨共同舉辦的大辯論,這是揚名立萬的好時機,故不曾了解。”

見其解釋有些道理,眾人方放過他。

“但是我看這份判詞挺合理的啊,為什么你們均說荒唐至極呢?”方成和不解的問道。

陳棋立于一旁的解釋道:那記錄,看似前因后果一清二楚,細究之下有許多模糊甚至自相矛盾之處,無從解釋。

但這就是那名家敗類的高明之處,避重就輕,轉移主次,均在其輕描淡寫之間引導世人。

那記錄前面說:書生好逸惡勞不喜耕作,如此世人自然而然的認為,那書生貪圖享樂又不愿勞作,故貧困無以為繼。

正好被害鄰居一家是家財萬滾,美女如云,順理成章之下便推斷出書生見財眼紅,見色起意,行此強盜之徑。

但卻未曾解釋所搶萬貫家財藏匿何地,一夜之間竟消失的無影無蹤,偌大鄰家竟無一人從書生手中逃生,甚至所言物證是什么東西,人證又是何人也未說明。

書生是否有同伙,如有,那書生同伙是誰,可有抓到?如沒有,書生一人如何辦到上述所說之事。

還有書生口中所言楊氏為誰,他與本案有何關系,甚至他和書生有什么交集,也未說明,只言妄自污謗良善,后悔改,羞愧自盡而亡。

記錄中所言邢獄尚未來得急加身,惶恐之下書生承認了,正符合人們認知中,好逸惡勞之徒,膽小而愚蠢之狀。

讓人們認為整個環節沒有刑訊逼供,而且也為書生所為做了解釋,為何喊殺人者楊氏,妄圖僥幸,以求掀起民憤,而拖延時間逃脫罪責嘛。

陳棋說完就此打住,但見眾人深思,唯獨方成和,一臉懷疑,難道自己真的這么笨,這么多漏洞竟未看出一個來。

卻不知其他三人也僅知記錄含糊不清,且存在名家偷換概念、轉移主次這等手法,未曾想到陳棋竟從判決以及記錄中,推斷如此之多漏洞及前后矛盾之處。

只是他們表情更為淡定,以示思考而已,以免顯得自己與方成和一般愚蠢。

見眾人不語,陳棋又補充說到

“但那書生真的是羞愧自盡而亡嗎,會不會是書生口中所言楊氏行兇在前,不意間被書生看到,楊氏便讓其替罪,串通官府,刑訊逼供,屈打成招,而后便殺人滅口,偽造自盡身亡”。

“而楊氏平日便橫行霸市,已有民怨,而今如此行徑激起民憤,卻不想楊氏手眼通天,竟讓官府下令,使書生死后不得安生。

曝尸三日,后棄尸亂墳崗,死不入土,野狗分尸,以此恐嚇鄉民,致使萬民敢怒而不敢言。”

說完陳棋就此打住,而后覺交淺言深有些不妥,便再補了句“此為推測,勿要當真”

……

自開元二十八年,此案引便起京城熱議,但整個朝堂竟無人提起,猶如朝廷上下均不知曉一般。

至開元二十九年,法家大賢湯辜生方才聽聞,怒不可遏,為展法家先賢追求,維護法律尊嚴,促造盛世秩序,湯大人親自帶領下,法家上下近百人,上斥六部,舉朝震驚。

如此之下才引得圣上詢問,朝廷方關注此案,然時間已過去一年有余,眾多線索已斷,搜尋困難,整整耗費四年時間,記錄近百余卷案宗,終于天寶三年,也就是今年,方查明真相。

但話雖如此,此案經陳棋一說,眾人也在心中暗暗揣測:難道陳兄所言才是事情真相?

那為何圣上插手其中之后,處理如此多之人,滅門真兇仍是未解之謎。

只言仇殺,兇手在緝捕過程中,仍奮力反抗,只得擊斃。

但細想之下此案尚有許多疑點未解

滅門一案及那書生的冤情,真的是不了了之嗎?如果是真,那背后真兇關系竟如此之大,竟令圣上也無可奈何嗎?

如真如猜想那般,那湯大人及眾多法家大賢,所求為何?為何不敢繼續查下去?眾人不寒而栗,卻也無可奈何。

真奇冤者,又何書生一人乎!冥冥中自有定數,且看日后,此事如何攪動天地大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城县| 阿克| 岳普湖县| 尤溪县| 独山县| 高阳县| 社会| 喀什市| 达孜县| 辉县市| 邵武市| 本溪市| 河源市| 沁阳市| 镇沅| 红安县| 周宁县| 汝城县| 龙海市| 曲松县| 平远县| 唐河县| 宜黄县| 宁化县| 永年县| 军事| 仪陇县| 甘南县| 汪清县| 祁门县| 白玉县| 榆社县| 无为县| 香河县| 同江市| 云霄县| 安吉县| 嵊泗县| 宁德市| 兰溪市| 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