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這是魯智深坐化時留給宋江的一封信,當魯智深圓寂后,大惠禪師如此評價:魯智深,魯智深!起身自綠林.兩只放火眼,一片殺人心.忽地隨潮歸去,果然無處跟尋.咄!解使?jié)M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可以說,這兩首詩基本上概括了魯智深的人生軌跡,總的來說就是綠林好漢的禪意人生。整個梁山中,能稱的上好漢的并不多(雖然有一百零八人),有佛性的好漢更少,而魯智深就是其中一位。
魯智深渾身透露著一種勇氣,每次出場都能讓人感到一股正能量,見義勇為,除暴安良,三拳打出水滸傳的故事,后面又是一禪杖給水滸傳當做尾聲,開頭是他,收尾也是他(坐化后故事就接近尾聲了)。最初為不相干的金翠蓮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路過桃花山時又及時阻止了周通,路過瓦罐寺又殺了那些作惡的和尚,在大相國寺偶遇林沖,便當做朋友,知道林沖被流放,更是一路護送,關(guān)鍵時刻救了林沖性命,他的出場都充滿著凜然正氣,讀了讓人拍手稱快,當之無愧的綠林好漢。而且魯智深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得到高人指點的頭領(lǐng)(還有一個是宋江得到指點),又帶著幾分禪意。
魯智深的禪意從出家開始就不斷,先是智真長老開天眼看他有佛緣,后面魯智深在戰(zhàn)場玩起失蹤,都是得到指點后出現(xiàn),比如出了緣纏井(看名字就知道擺脫了俗世的糾纏),出來就抓住了馬靈,征方臘時又掉進一個坑,出來抓了方臘,功成名就,凱旋歸來時,在六和寺忽然頓悟,結(jié)束了他綠林好漢的禪意人生,他沒有死在戰(zhàn)場,也沒死在官場,而是諸善圓滿,諸惡寂滅后,皈依佛門,這可能就是他最好的歸宿。如果說人們喜歡魯智深,是因為他的凜然正氣,豁達豪放,那么武松就是另外一種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