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北邙的話,副將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這才是十八路諸侯的真正想法,天下大亂,正是梟雄并起的時候。
“難道我們真的在劫難逃了嗎?”副將有些絕望的說道。
“還有希望。”北邙大口喝掉手中的水,看了看副將,“犬戎退兵。”
“這不還是沒希望。。”副將苦笑一聲。
北邙笑著看向副將,“那你可曾后悔跟著我來到京畿軍中?”
“跟著將軍,哪怕戰死都不后悔。”副將立馬站好,“只是將軍夫人在家。。”
提到夫人,北邙愣了愣,那個為他披甲的鎬京第一才女囡燕,此刻還在家中等他歸來。
那張笑臉,那般無奈,只怕是無緣再見了。
“該見之時自會再見。”北邙輕輕一笑,眼神中滿是無奈。
。。。
鄭國,新鄭。
鄭桓公姬友坐在王位上,看著手中幽王的求救信,著急的踱步。
“你們說說,這可如何認識好,王上有難,身為先王之弟,吾怎能見死不救。”桓公說完后咳咳咳嗽幾聲。
從桓公被分封到現在已經三十六年了,桓公也變成了年逾花甲的老人,身體更是一天不如一天,當時在犬戎圍攻鎬京的時候,他就想要出兵,但是礙于各個強大諸侯的壓力之下,愣是沒有出兵,如今天子落難驪山,鎬京失守,若在不出兵,只怕是愧對先王啊。
下面的各個門客都顯得有些為難,手下大臣關其思拱手在前,“侯公不可出兵,我鄭國建國不過三十六載,積貧積弱,兵馬匱乏,糧草稀少,萬不可過大河。”
桓公捋著花白的胡須看了看關其思,“身為大周諸侯,天子有難,難道就這么看著嗎?”
“侯公,別忘了我們北邊還有晉國,東邊更有魯國,齊國,衛國三國,這些諸侯實力強大,若是我們出兵,豈不是陷他們于不義之地,到時候,萬一對我鄭國心有芥蒂,豈不禍哉。”關其思跪地說道。
“父侯,東方各國名義上是大周的諸侯,但是暗地里都開始屯兵積糧,養精蓄銳,早已不再是唯鎬京是也的諸侯各國了。”鄭桓公的兒子,姬掘突開口說道。
關其思再次拱手,“您還看不出來嗎?這次的犬戎功鎬京就是一場陰謀,申侯明面上是為申后和太子報仇,想要給天子一個下馬威,可是實際上呢,其他諸侯國并未起兵相助。”
“難道就是因為王上的烽火之戲嗎?并不是,這就是東方各國等待的機會,他們雖然兵強馬壯,但是實際上仍是大周的諸侯國,然而只要天子離去,那么這個大周諸侯的身份也就名存實亡,他們便可爭雄天下。”關其思繼續說道。
“這就是東方各國不出兵的原因,各國之間都有這么一種默契,期待亂世的來臨。。”姬掘突供著手說道。
“所以這個時候大家都不會出兵,不然就是破壞了這種默契,而破壞這種默契的人勢必要遭到其他各國的打壓,所以侯公,此時萬萬不可出兵。”關其思供著手看著鄭桓公。
鄭桓公苦笑一聲,“那豈不是讓我背這個不忠不孝之罵名。”
“父侯,此時的大周早已不在是武王,穆王時期的大周了。。”姬掘突供著手說道,眼神中也算無奈。
為了鄭國的長遠打算,黃河一定不能過,東方各國對于中原之地本就是虎視眈眈,一旦被他們抓住了機會,那么鄭國這個剛剛成立不久的小國只怕是瞬間就會被傾覆。
鄭桓公老淚縱橫,直接跪倒在地,“臣下愧對王上啊。。”
“噗嗤。”說完一口淤血直接噴了出來,摔倒在地。
“父侯。”
“侯爺。。”
。。。
驪山。
莫干拿下鎬京后,并沒有著急前往驪山,而是率領大軍在鎬京掠奪,將鎬京洗劫一空后,大軍休整數日,之后才出兵前往驪山。
手中拿著犬戎族長的信件,莫干冷冷笑道,“這個申侯為了殺死周天子不擇手段啊。”
“將軍,那我們。。”
“按族長所言,拿下驪山,殺掉周天子,然后前往申國拜訪這位申侯。”
“是。”
犬戎大軍密密麻麻的從鎬京出來,直沖驪山而去。
驪山的幽王拿著鄭國回復的信件,雙手顫抖,“真的是無人救孤。。”
“王上。。”旁邊的侍衛紛紛跪地。
北邙在一旁冷眼看著,這一切都在自己的預料之中,更可怕的是,犬戎大軍已經從鎬京出發正往驪山趕來。
“哎。。”幽王無力的搖了搖頭,“孤真的要命喪于此了。。”
北邙來到山下,看著整裝待發的五百騎兵,雖然大家身上都是傷很,就連衣衫都是血漬,但是沒有一個人退縮,每個人眼神在都是可怕的戰意。
“諸位,這將是我們的最后一戰,身為京畿守備軍,這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每一個大周子民的義務。”北邙拿出自己的長槍,直指半空的明月。
“將軍,你就直言吧,只要有你在,兄弟們哪怕是赴死,都絕無二話。”副將在陣前,一身鐵甲,長槍在握,絲毫不懼。
北邙點了點頭,“是我大周男兒,那西北蠻夷妄圖枉我天子,滅我大周,我們就這么看著而無動于衷嗎?”
“戰,戰,戰。。”
鐵甲長槍相互碰撞發出激烈的鏗鏘聲,在寒夜之下更顯得悲愴激昂。
這是一場絕戰,絕境之戰,是一場不可能活著的戰斗,北邙目光含淚,看著下面的華夏男兒,心中不免有些悲涼。
“諸位,那我們就用我們的身軀告訴那犬戎蠻夷,我大周男兒決不退縮。”北邙大喊道,在月光下的身影顯得高傲自豪。
“死戰。。”
“死戰。。”
“死戰。。”
。。。
身后的五百京畿軍士大喊道,聲音震天,在驪山頂上的幽王聽到后,心中不免升起一陣暖流,會想起那些諸侯和眼前的將士,不免有些黯然神傷。
“孤對不起這些將士啊。。”
五百將士,金戈鐵馬,長槍鐵騎,塑造了大周的最后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