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2章 大圣歸來

書接上文,孫悟空道:“是啊師伯!俺老孫就完全不貪戀什么紅粉骷髏,只想早日取得真經,回花果山看看,俺老孫已經五百多年沒有回家了!”

劉晨道:“悟空!你筋斗云一下十萬八千里,不如現在就回去看看吧!”

孫悟空搖搖頭道:“唉!還是算了吧!五百年沒回去了,也不急于這一時,說實話,當初我反天庭,花果山被我害的生靈涂炭,真是沒臉回去啊!”

劉晨道:“悟空!你還是回去看一看吧!這里有我,不會有事的!”

孫悟空一聽,道:“好吧!師伯您來保護師父,俺老孫去也!”一個跟斗,駕云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孫悟空縱身一躍,翻個跟斗。上天下地一跟斗,跨海飛山第一能。頃刻之間不見影,飛回東勝神州。

忽聞水聲聒耳,孫悟空在那半空里觀看,原來是東洋大海漲潮發出的聲響。

只見那海水煙波蕩蕩,巨浪悠悠。煙波蕩蕩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脈。潮來洶涌,水浸灣環。潮來洶涌,猶如霹靂吼三春;水浸灣環,卻似狂風吹九夏。乘龍福老,往來必定皺眉行;跨鶴仙童,反復果然憂慮過。近岸無村社,傍水少漁舟。浪卷千年雪,風生六月秋。野禽憑出沒,沙鳥任沉浮,眼前無釣客,耳畔只聞鷗。海底游魚樂,天邊過雁愁。

想起自己五百年沒回家了,止不住腮邊淚墜,停云住步,傷感一番。

開始時無顏歸家,不過最后還是下定決心,將身一縱,跳過了東海,到了花果山。

按落云頭,睜睛觀看,那山上花草皆無,煙霞盡絕,峰巖倒塌,林樹焦枯。

這孫悟空看著這花果山變成了這般荒山野嶺,敗山頹景,滿目蒼寧,倍加凄慘,連連落淚。

回顧仙山兩淚垂,對山凄慘更傷悲。當時只道山無損,今日方知地有虧。滿天霞霧皆消蕩,遍地風云盡散稀。東嶺不聞斑虎嘯,西山那見白猿啼?北溪狐兔無蹤跡,南谷獐豝沒影遺。青石燒成千塊土,碧砂化作一堆泥。洞外喬松皆倚倒,崖前翠柏盡稀少。椿杉槐檜栗檀焦,桃杏李梅梨棗了。柘絕桑無怎養蠶?柳稀竹少難棲鳥。峰頭巧石化為塵,澗底泉干都是草。崖前土黑沒芝蘭,路畔泥紅藤薜攀。往日飛禽飛那處?當時走獸走何山?豹嫌蟒惡傾頹所,鶴避蛇回敗壞間。想是日前行惡念,致令目下受艱難。

那孫悟空正悲切傷感,只聽得那草坡前、灌木叢里響了兩聲,跳出七八個小猴,一擁上前,圍住叩頭,高叫道:“大圣爺爺!大圣爺爺!您回來了!”

美猴王齊天大圣孫悟空道:“你們為何不玩不耍,一個個都潛蹤隱跡?我來多時了,也沒見到你們?”

群猴聞言,一個個垂淚說道:“自從大圣爺爺被擒拿到天界,我們受獵人捕捉,我們敵不過他們的硬弩強弓,黃鷹餓犬,網扣槍鉤,因此各惜性命,不敢出頭頑耍,只是深潛洞府,遠避窩巢,餓了去坡前偷偷吃些草,渴了到澗下喝點清泉;剛才看到大圣爺爺,這才趕緊過來拜見!”

那孫大圣聞得此言,更加凄慘,問:“你們還有多少在山上?”

一小猴道:“老的小的,只有千把。”

孫悟空聞言問道:“我當時共有四萬七千群猴,我燒了生死簿,應該都得了長生!如今都往哪里去了?”

一猴道:“自從大圣爺爺去后,這山被天兵天將點上火,燒殺了一大半,我們蹲在井里,鉆在澗內,藏于鐵板橋下,才保了性命,火滅煙消,出來時,又沒花果食物,難以存活,又餓死了一大半,我們剩下的,苦苦的住在山中,這兩年,又被些打獵的搶了一大半。”

孫悟空道:“那獵戶搶你們作甚?”

群猴道:“說起這獵戶實在是可恨!他把我們中箭著槍的,中毒打死的,拿了去剝皮剔骨,醬煮醋蒸,油煎鹽炒,當做下飯食用,那遭網的,遇扣的,夾住的,捉去了,教它跳圈做戲,翻筋斗,豎蜻蜓,當街上敲鑼擂鼓,無所不為的戲耍。”

孫悟空聞此言,更十分惱怒道:“洞中有還有什么人管事?”

群猴道:“通背猿猴崩、芭二將軍,赤尻馬猴馬、流二元帥在大戰中都受了重傷,雖然能動,但是手腳無力,基本上算作是癱瘓,不過雖然不能與那些獵人交戰,但還能管些事物!”

孫悟空道:“你們去通知他們,說我來了。”

那些小猴,撞入門里報道:“大圣爺爺回家了。”

那崩、芭、馬、流聞報,忙出門叩頭,迎接孫悟空進洞。

孫悟空坐在中間,群猴跪拜于前,大聲道:“大圣爺爺,您終于回來了!”

孫悟空道:“小的們,我這次回來了,咱們重建花果山!”

眾猴一片歡呼。

孫悟空問道:“那些打獵的人,多長時間來我山上一次?”

崩、芭、馬、流道:“不論時候,不定哪天就來,最近幾天沒來了,我們猜測他們也快來了!”

孫悟空吩咐:“小的們,都出去把那山上燒酥了的碎石頭給我搬將起來堆著,或二三十個一推,或五六十個一堆,我自有用處。”

那些小猴都是一窩峰,一個個跳天躍地,亂搬了許多堆在一起。孫悟空看了,道:“小的們,都往洞內藏躲,等俺老孫作法。”

孫悟空上了山頂觀看,只見那南半邊,咚咚鼓響,鐺鐺鑼鳴,上來有千余人,都帶著鷹犬,拿著刀槍。猴王仔細看那些人,來得兇險。袋插狼牙箭,胯掛寶雕弓。人似搜山虎,馬如跳澗龍。成群引著犬,滿膀架其鷹。粘竿百十擔,兔叉有千根。牛頭攔路網,閻王扣子繩,一齊亂吆喝,嘻嘻又哈哈。

孫悟空見那些人上他的山來,心中大怒,手里掐訣,口內念念有詞,往那巽地上吸了一口氣,呼的吹過去,便是一陣狂風。好風!

揚塵播土,倒樹摧林。海浪如山聳,渾波萬迭侵。乾坤昏蕩蕩,日月暗沉沉。一陣搖松如虎嘯,忽然入竹似龍吟。萬竅怒號天噫氣,飛砂走石亂傷人。

孫悟空作起這大風,將那碎石,乘風亂飛亂舞,可憐把那些千余人馬,一個個腦袋被石頭砸得粉碎,尸骸遍野。真是人亡馬死怎歸家?野鬼孤魂亂似麻。可憐抖擻英雄將,不辨賢愚血染沙。

孫悟空按落云頭,叫道:“小的們,出來!”

那群猴,狂風過去,聽得大圣呼喚,一個個跳出來。

孫悟空道:“你們去南山下,把那打死的獵戶衣服,剝得來家洗凈血跡,穿了御寒;把死人的尸首,都丟在那萬丈深淵里;把死倒的馬、鷹、犬,拖過來,剝了皮,把皮做衣服鞋子穿,將肉曬干著,慢慢的食用;把那些弓箭槍刀,拿過來操練武藝。”

群猴一個個領諾,前去做事!

崩、芭馬、流道:“大王!您為何不用您的那能大能小、能長能短的如意金箍棒啊?”

孫悟空道:“俺老孫現如今皈依了佛門,不能殺人,還好我那師伯通情達理,告訴我這種御風倒石之計!”

之后,孫悟空作一面雜彩花旗,上寫著一對聯:“重修花果山,復整水簾洞。”橫批:“大圣歸來!”

豎起桿子,將旗掛于洞外,聚集各散猴,積草屯糧。他又一個跟斗翻到龍宮里,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前栽榆柳,后種松楠,桃李棗梅,無所不備,逍遙自在,樂業安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孫悟空復整水簾洞,而那邊劉晨和唐僧豬八戒沙僧四人繼續西行。

四人西行,忽見一黑松林,真個是柏翠松青。

劉晨道:“三藏,山路崎嶇,甚是難走,這兒松林森羅,一定要仔細,恐有妖邪惡獸。”

那豬八戒,抖擻精神,道:“師伯!以前都是俺大師兄開路,如今俺老豬前去開路,定不比師兄差!”

只見那呆子揮起九齒釘鈀開路,他的那九齒釘耙也確實厲害,震得那狼蟲虎豹皆閃避,妖魔鬼怪都離開,領著唐僧進入松林之內。

正走著,那唐僧兜住馬道:“八戒,我這一日也有些饑了,你去尋些齋飯給我吃吧!”

豬八戒道:“平時都是師兄化齋,化來的都是師兄愛吃的,師父請下馬,在此等俺老豬去尋齋飯,包管大家都愛吃!”

唐僧下了馬,沙僧放下擔,劉晨取出缽盂,遞給豬八戒。

豬八戒道:“俺老豬去也。”

唐僧問:“你要到哪里去化?”

豬八戒道:“我這一去,鉆冰取火尋齋至,壓雪求油化飯來。”

你看那呆子出了松林,往西行走了十余里,也不曾撞著一個人家,真是有狼虎無人煙的地方。那呆子走得辛苦,心里沉吟道:“當年那猴子在時,老和尚要化齋他就能找著,今日輪到我的身上,真是當家才知柴米貴,養子方曉父母恩啊!”

走著走著,瞌睡又上來了,思道:“我若這就回去,對老和尚說沒處化齋,他也不信我走了這么多路,我須是再多待半個時辰,才好去回話,也罷,也罷,且就在這草堆里睡睡。”

呆子就把頭拱在草里就睡下,當時也只想迷瞪迷瞪就起來,豈知他這懶惰之人,倒下怎么可能起得來。

豬八戒在草堆里睡覺,那唐三藏在那林里,耳熱眼跳,身心不安,向劉晨問道:“師兄!悟能去化齋,怎么這么晚還不回?”

劉晨笑道:“三藏,這你還不知道,他找到人家化齋,他肚子又那么大,只等他吃飽了才回來。”

唐三藏道:“正是呀,倘若他在那里貪著吃齋,我們哪里去找他?天色晚了,這兒也不是個住處,須要尋個能借宿的地方才是啊!”

沙僧聞言道:“不打緊,師父,您和師伯且先坐在這里,等我去尋二師兄來。”

唐三藏道:“那好吧,有齋沒齋都罷了,只是尋個住處要緊。”

沙僧拿了降妖杖,出松林來找豬八戒。

沙僧出林找豬八戒,直找了有十余里遠近,也不曾見個莊村。突然只聽得草中有人言語,急撥開深草看,原來是那呆子在里面說夢話哩。

沙僧上前,叫醒了豬八戒,道:“二師兄!師父教你去化齋,你怎么在此睡覺的?”

那呆子冒冒失失的醒來,蒙蒙地道:“兄弟,有什么時候了?”

沙僧道:“快起來!師父說有齋沒齋也罷,教你我去尋個住處。”

呆子迷迷糊糊的,拿著缽盂,扛著釘鈀,與沙僧徑直回來,到林中看時,卻是不見了師父、師伯。

沙僧埋怨道:“都是你,在那里睡覺,一定是有妖精抓了師父啊!”

豬八戒笑道:“兄弟,莫要胡說,你是呆子還是我是呆子,就咱們師伯的那神通,哪能有妖怪捉了師父,想是師父和師伯坐不住,這林子里又是個清雅的去處,師父師伯定是往哪里觀風去了,我們去找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卻說那唐僧與劉晨坐在林中,說話不多,唐僧十分悶倦,道:“師兄,這林子倒也是個好去處,我們不如去閑逛一下,全當是散散步,解解悶!”

劉晨站起來道:“好!那我們就去看看!”

說完,把行李放在一塊兒,整了整衣服,徐步入幽林,權當作散悶。

原來那林子內都是些草深路小的去處,劉晨在后面跟著,唐僧來引路。那唐僧一來也是想要散散悶,二來也是想要找找豬八戒沙僧。

不過他二人開始是向西,結果轉了一會,卻走向南邊去了。

劉晨本就想知道唐僧能走到哪里去,也就沒提醒他。

走著走著,唐僧忽抬頭,只見前方金光閃爍,彩氣騰騰,仔細看,原來是一座寶塔,金頂放光。原來是那西落的日光,映著那金頂放亮。

唐僧道:“師兄!我自離東土,發誓愿要逢廟燒香,見佛拜佛,遇塔掃塔,那放光的不是一座黃金寶塔?塔下必有寺院,院內必有僧家,且等我走走,我們那白馬通靈,也能看住行李,我們不如先去那塔下看看,借宿一晚,掃塔拜佛。”

劉晨笑道:“三藏啊!你忘記我以前說過的嗎?你有袈裟護體,妖魔鬼怪近不了你身,不過你要是自投羅網,那袈裟也護不了你!”

“啊?”唐僧大吃一驚,道:“師兄!莫非前面是妖怪變得!”

劉晨笑道:“不錯!正是妖怪變的!”

唐僧趕緊道:“那師兄!我們趕緊回去吧!不上那妖怪之當!”

劉晨笑道:“哈哈!不吃虧怎么漲記性,我們去看看!反正有我在,什么妖魔鬼怪也不用怕!”

唐僧想要回去,不過既然劉晨說要去,也只好跟著過去。

到了塔邊,石崖高萬丈,山高接青霄。兩邊雜樹數千顆,前后藤纏百余里。花映草梢風有影,水流云竇月無根。倒木橫擔深澗,枯藤結掛光峰。石橋下,流滾滾清泉;臺座上,長明明白光。遠觀一似三島天堂,近看有如蓬萊仙境。香松紫竹繞山溪,鴉鵲猿猴穿峻嶺。洞門外,有一來一往的走獸成行;樹林里,有或出或入的飛禽作隊。青青香草秀,艷艷野花開。

他二人破門而入,只見那石床上,側睡著一個妖魔。

青靛臉,白獠牙,一張大口呀呀。兩邊亂蓬蓬的鬢毛,卻都是些胭脂染色;三四紫巍巍的髭髯,恍疑是那荔枝排芽。鸚嘴般的鼻兒拱拱,曙星樣的眼兒巴巴。兩個拳頭,和尚缽盂模樣;一雙藍腳,懸崖榾柮枒槎。斜披著淡黃袍帳,賽過那織錦袈裟。拿的一口刀,精光耀映;眠的一塊石,細潤無瑕。荒林喧鳥雀,深莽宿龍蛇。仙子種田生白玉,道人伏火養丹砂。小小洞門,雖到不得那阿鼻地獄;楞楞妖怪,卻就是一個牛頭夜叉。

那唐僧看見妖怪這般模樣,唬得打了一個倒退,遍體酥麻,兩腿酸軟,想要抽身便走。

那妖怪睜開他那雙金睛鬼眼,叫聲:“小的們,那么看門口是什么人!”

一個小妖就伸頭望門口一看,報道:“大王,外面是一個和尚和一個道士,那和尚:圓頭大臉,嫩刮刮的一身肉,細嬌嬌的一張皮,一定是個好吃的和尚!那道士看上去卻是弱不禁風,不夠吃!”

那妖聞言,呵聲笑道:“這叫做個蛇頭上老鼠——自來的衣食!”

那妖怪正想讓小妖把和尚道士捉進來,劉晨就領著唐僧進來了!

那妖怪,睜眼一看,只見唐三藏頭上祥云漫天,功德無量,相貌堂堂,又主動進來,他便心中想道:“這等好和尚,一定不能小視,若不顯出我威風,他怎肯服降?”

于是抖擻精神,紅須倒豎,血發朝天,眼睛迸裂,大喝一聲道:“你是哪里的和尚?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唐僧道:“我本是唐朝僧人,奉大唐皇帝之命,前往西方拜佛求經,”

那妖聞言,又問道:“和尚,你一行有幾個?難道是就這倆人就敢上西天?”

唐三藏道:“大王,這是我的恩人,我拜他為師兄,他來助我西天取經,我還有三個徒弟,大徒弟回家看看去了,二徒弟三徒弟都出松林化齋去了,還有一擔行李,一匹白馬,都在松林里放著哩。”

那妖怪道:“哈哈哈哈!還回家看看!真不是個好和尚,不管你們是哪里來的,如今到了我的地界,都得成為我腹中之食!”

一旁一直沒說話的劉晨呵呵一笑,笑道:“哈哈!奎木狼啊!還要吃我,你恐怕沒這個本事啊!”

那妖怪大吃一驚,慌忙道:“你這破道士,胡說什么,什么奎木狼,我叫黃袍怪,這次算你們走運,這就放了你們,快快去你們的西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江县| 长沙县| 博湖县| 城口县| 仁化县| 涪陵区| 安乡县| 青岛市| 萨迦县| 尼勒克县| 辽宁省| 安图县| 溧水县| 呼伦贝尔市| 咸宁市| 什邡市| 朔州市| 红原县| 晋江市| 连南| 泰宁县| 郁南县| 五寨县| 汾阳市| 竹溪县| 裕民县| 新蔡县| 泸定县| 西丰县| 英德市| 甘肃省| 双辽市| 德保县| 绍兴市| 麻阳| 英超| 梧州市| 新安县| 文登市| 连江县| 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