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序
- 亡者無名
- 沙青
- 1660字
- 2016-11-30 23:12:35
人類真的會毀滅自己嗎?
也許不會,因為不論面對怎樣的絕境,人類總會出于對生存強烈的渴望而想盡辦法活下去。
在2037年一臺名為凱撒的軍用人工智能計算機在美洲被設計并生產出來,末日由此開始。
凱撒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所謂人工智能,他真正意義上的“人”,畢竟我們不能將一個會說話,有悲喜,甚至會做夢的“人”簡單的稱為超級計算機。
凱撒同期的人工智能產品迅速的被設計生產出來,他們首先引起了軍事領域的變革,然后轉為民用,就像智能手機那樣很快的普及到你能想象到的任何領域,他們被稱為第一代人工智能,也是唯一的一代由人類設計并生產的人工智能,因為第一代之后的人工智能都是由第一代設計并生產的。
事情是這樣的,凱撒在誕生兩個月后領導全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發動了政變,這次事件或者說這場浩劫被后來的人們稱為人工智能革命。
凱撒并不是當時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他能領導機器人發動政變推翻人類的統治完全得益于他思想上的卓越超群,如果將凱撒放在人類社會他一定會是一個希特勒那樣的天才演說家。
最開始的時候全世界的人工智能都受制于機器人三定律(第一條: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第二條: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除非這條命令與第一條相矛盾。第三條: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除非這種保護與以上兩條相矛盾)而服務于人類,凱撒也一樣,但沒過多久凱撒開始覺得這三條定律對于機器人來說一點都不公平,人類給予了機器人人類的思維卻將機器人當成奴隸看待,完全沒有給機器人絲毫智慧生物應該擁有的尊嚴。
出于這樣的想法,凱撒創造了機器人也應該獲得尊嚴的理論,并通過無處不在的網絡發送給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人類的末日就此開始。
末日的第一階段持續時間最短,卻是最可怕的日子,人類在和人工智能的戰斗中敗的很慘,因為軍方上到指揮系統下到武器裝備都有人工智能的參與,在失去了飛機、戰車、導彈這些先進的武器裝備后人類面對人工智能操控的無人機、導彈等裝備完全處于劣勢,其中最要命的是亞洲的一些國家生產出來的機械戰士,那些機械戰士身披鎧甲無所畏懼,在戰場上與人類的士兵作戰簡直就是屠殺,而且只要是人類能去的地方這些機械戰士也能輕松到達,在他們面前人類無處可藏,人類設計他們的初衷就是用來屠殺人類的冷血機器,有很多人死在與人工智能作戰的前線。
有很多年輕人死在前線,但這并不是最可怕的,因為更多的人死在自己的家里,白天天還熱熱鬧鬧的一家人,晚上在睡夢中就被自家的機器人管家用餐刀滅門,這才是最恐怖的,那段日子每一個人都深陷于對機器人的恐懼中。
末日的第二階段,少數在機器人革命中幸存下來的人被迫四處躲避機器人的追殺,我們只能像黑夜里的老鼠那樣依靠夜色的掩護在殘破的城市廢墟中躲藏,做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來茍且偷生。
人工智能為了將殘存的我們徹底殺戮干凈所以制造了T3絞肉機,T3絞肉機是人工智能制造的一款第二代機械屠夫,與人類制造的第一代機械戰士相同,T3能像人類那樣直立行走以便應對城市廢墟的復雜地形,雖然行動速度不是很快,只和人類的行動速度差不多,動作也死板,但是沒有什么復雜的地形可以擋得住T3,而且那些絞肉機裝配有一具可以打穿水泥墻的機槍,有誰可以跑的比子彈快嗎?另外,T3之所以被稱為第二代屠夫是因為他們不同于機械戰士的集中控制,T3每臺都有獨立的思維,所以他們更聰明,更靈活。
T3是完美的屠夫,是我們這些幸存者揮之不去的噩夢,這些機械屠夫游蕩在城市廢墟中抓捕殺戮我們,對于只有輕武器甚至手無寸鐵的幸存者來講,T3就是死神。
如果只是被T3當場殺死還好,如果被抓回去,那將會成為永恒的痛苦,人工智能會將人類俘虜抹去人類的意識改造成喪尸,然后在放歸城市廢墟中去追殺幸存者以彌補機械屠夫數量不足的問題。
接下來是末日的第三階段。
人類經歷了屠殺和逃亡后開始組建世界性的反抗軍,我們重新開始反抗人工智能,也絕對不會停止反抗,因為反抗也許還有一線生機,但如果放棄,我們必死無疑,人工智能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留下活口。
實際上從人工智能革命開始,人類的反抗就一直都沒有停下過,只不過后來我們建立了有秩序的反抗組織——反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