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庖犧九鸞
- 照影曲
- 林遇澤
- 3118字
- 2023-11-18 11:39:53
聞言,失笑一番,“玉婓此言極是。”頓了頓,皇帝端起茶盞,啜飲一口,燭光下襯托得明黃色絮衣錦袍泛濫出一片赤金之色,尊貴無比,補(bǔ)充道:“朕自得了玉婓,福氣與日俱增,子嗣亦接踵而來。如今,與你交好的除了修儀,妍貴姬、申貴姬皆有子嗣,可見玉婓福澤深厚,得神佛庇佑,愛屋及烏之下,連身旁人亦分外多福。此番確該往雍和殿祝禱一趟,祈禱玉娘亦身懷有孕才是。”面容喜悅重重。
我微微一愣,不禁回想起承文曾回稟:‘玉娘’乃麗人夕澤的乳名。
皇帝此言一出,語氣一衣帶水,顯見她如今恩寵深厚,非常人可比。御殿之內(nèi),一位嬪御懷孕,往往會令皇帝放下對其她嬪御的寵愛,轉(zhuǎn)而關(guān)心皇嗣。然則眼下斂敏身懷六甲之際,皇帝亦不忘懷夕麗人,以親昵小名稱呼,更不顧深更半夜前往雍和殿祝禱,顯見夕麗人在皇帝心中地位極難撼動。只怕縱使當(dāng)日的侯賢妃亦無法與之匹及。
我心頭不禁惴惴不安起來:來日,若夕麗人心懷叵測,我未必敵得過她。
掩下心頭無盡思量,我當(dāng)即起身,整理好著裝,外披一件鮮紅色羽紗斗篷,陪披著斗篷的皇帝往雍和殿走去。六個內(nèi)侍提攜著琉璃燈籠并肩兩排走在前頭。另有兩個內(nèi)侍撐著九龍傘在后頭為吾等遮擋風(fēng)雪。
正與皇帝談笑之間,一個恍惚眼錯,前方遙遙可見一點昏黃紅燈籠于黑暗的幕布之上漂浮不定,被人提著,晃晃擺擺之中,愈加顯得那位嬪御婀步輕娜,身姿如蒲柳般嬌軟輕盈。
眼見皇帝停下腳步,不及開口,在前方開路的秦斂、倚華詫異起來,“陛下,這可倒奇了,前頭不知是哪位主子娘娘,深更半夜不在寢殿內(nèi)安寢,倒來這雍和殿祈福。”
皇帝吩咐黃門令宋峰急忙追上,前方嬪御轉(zhuǎn)身前來行禮——原來是中才人甄氏!
甄中才人眼見我與皇帝在此,忙近前行禮,一襲赭石色錦緞絮衣宮裝襯得她如同一朵碩大的芍藥花開在雪地之上,嬌柔百媚,“妾妃參見陛下、婉貴嬪,陛下萬安,娘娘金安。”
“甄中才人此番可要往雍和殿去?”皇帝詫異道。
“正是。”甄中才人清凌凌一把妙音婉轉(zhuǎn)道來,甚是悅耳,“妾妃此行乃為錢修儀腹中皇嗣祈福。”
皇帝與我對視一眼,嘴角含笑,面容贊嘆,和顏悅色道:“難得甄美人如此大方得體。”
‘甄美人’三字金口一開,甄美人當(dāng)即熱淚淋漓,俯身下跪,深深道:“妾妃謝陛下隆恩。”
是夜,無論她人如何安眠,翌日清晨聽聞皇帝專為斂敏而特晉甄氏為美人的旨意后,紛紛側(cè)首不已,亦羨亦妒之聲傳遍御殿內(nèi)外,甚是浩蕩。
為著天賜的良機(jī),甄美人與我來往得愈加親密。正為著此等親密,我方得知事關(guān)甄美人的一樁秘事:為著早日身懷六甲,甄美人早先日日服用杜仲。好不容易身懷有孕,尚未稟報皇帝,隨即小產(chǎn)。自此之后,再無身孕消息。
我不禁詫異起來:原本杜仲本就有安胎氣之療效,如何短短時日內(nèi)便小產(chǎn)?此事說來古怪異常。
除此之外,唯一美中不足之處便系素昭媛自己懷有身孕三月亦不曾察覺,自愫罌殿晨昏定省回來后因故受驚小產(chǎn)。御醫(yī)測脈斷言,素昭媛因多次小產(chǎn)而致體質(zhì)孱弱之故,只怕今后受孕機(jī)會渺小。
她們二人可算得上是同病相憐了。
“此言當(dāng)真?”梁琦回稟之際,我甚是詫異,自榻上當(dāng)即直起身子,因著朱縹色的錦緞裙擺過于寬大,一時行動受限,微顯呆鈍,幾近打翻手中的茶盞。
倚華眼疾手快,趕忙接過我手中的茶盞,安安穩(wěn)穩(wěn)地放置一邊。
梁琦深沉地瞥我一眼,垂下眼皮,沉穩(wěn)低眉道:“月室殿傳來的消息正系如此。如今,只怕陛下那邊業(yè)已得報。”
鶯月與星回對視一眼,喟然一嘆道:“若素昭媛能生下皇嗣,只怕會更得陛下寵愛。”
倚華不緊不慢地擺好茶盞后,侍立我身旁,不冷不淡道:“只怕素昭媛自己亦未料得自己身懷有孕。”
我哀嘆一口氣,甚是可惜,端然正坐,安好裙擺,整理好上頭垂掛的雕芙蓉花琢翠玉碧葉白玉佩的流蘇,安然端起一旁的新茶盞,正襟掀開茶蓋,挺直了腰板浮了浮茶面,若有所思,漫不經(jīng)心地點點頭,“可惜了她身子如此孱弱,多次受孕而無所誕。”
“然則此事說來話長。”梁琦覷我一眼,繼續(xù)道:“素昭媛小產(chǎn)之時,若非一旁的瑛貴嬪看出端倪,發(fā)現(xiàn)得早,只怕素昭媛連性命亦不保。”
“瑛貴嬪?!”我愈加不得其解,細(xì)細(xì)瞧向梁琦,示意他坦言相告。
“素昭媛小產(chǎn)之時,瑛貴嬪正在月室殿。”梁琦言簡意賅,一語點破天機(jī),繼續(xù)道:“據(jù)瑛貴嬪所言,因彼時月室殿內(nèi)御黃丹鬧出了動靜,這才令素昭媛受驚小產(chǎn)。”
聞得此言,我了然地點點頭。
為顯瑛貴嬪救助素昭媛之功,皇帝特晉瑛貴嬪為妃,以示嘉獎,又賜素昭媛庖犧瑟以作安慰,再命永巷令徹查黃丹一案。
年幼時,我曾聽母親說起:庖犧瑟通體髹黑漆,繪金芳,鳳鳴首,尾描龍,五十弦,乃當(dāng)今皇帝一母同胞兄弟——早逝的悼敏太子生前最喜愛之物。悼敏太子敏慧聰穎,平帝特為取鑾,隨博字輩后,曰祁博鑾,明昭其意。悼敏太子雖三歲通音律,其聲到底哀抑不絕、憂幽難斷、慟人心腸,無法扭轉(zhuǎn),人皆謂之不祥。待平帝欲毀此物,恰逢悼敏太子溘然離世。此物就此不見天日,封存庫房。
我心頭不由得揣摩起:今日皇帝以如此哀痛之物作賞素昭媛,到底何意?
未過幾日,永巷令查出月室殿角落遺落幾塊九鸞釵碎片。
九鸞釵原屬南齊的潘淑妃,上雕九只鸞鳥,每鸞一色,各不相同,釵邊還刻著“玉兒”二字,寓意原主潘淑妃名諱。當(dāng)日,位居中宮之時,太皇太后得懷帝下賜九鸞釵。而后皇帝登基,位尊至太皇太后,因?qū)嵲趷巯зF姬依氏的穩(wěn)重端莊,便下賜自己所鐘愛的九鸞釵,令依貴姬備受矚目。然則不過須臾,新人入宮,舊愛不及新歡,依貴姬素來不善爭寵奪愛,自此失寵多年。然到底九鸞釵始終在依貴姬手中,如此寶物終究令人艷羨。
礙于九鸞釵歷來只在依貴姬手中,一時辯解不清到底為何會遺落在月室殿,故而依貴姬遭皇帝禁足,終日以淚洗面,想見憔悴之容令人心生憐惜。
平中才人固然姿容美艷,然素來為人尖酸刻薄,見不慣依貴姬以內(nèi)御之身得蒙圣寵,位居她上,故而如今見狀便耐不住,在旁冷言冷語、落井下石。
“素聞依貴姬行事穩(wěn)妥,怎的此次這般莽撞?太皇太后欽賜的九鸞釵亦丟失不見,竟被人發(fā)現(xiàn)碎片遺落在素昭媛的月室殿?”是日晨昏定省,平中才人身著一襲鮮艷的瑪瑙色錦緞絮衣宮裝,遍繡純金線縫制的綴碧玉玫瑰花紋,身姿苗條纖細(xì)之下,遇見顯得她如一株玫瑰花般嬌嫩嫵媚,然則配上碧玉綠葉之色,愈加顯得她渾身帶刺,氣質(zhì)凜冽,叫人難以接近,心生親近之感,滿臉看好戲的模樣。
御殿之內(nèi),依貴姬素來默默無聞,平中才人此番刁難亦可見依貴姬素日好性兒。
依貴姬尚未言語,上首的琽妃率先冷冷斜睨了平中才人一眼,不滿地開口道:“御殿之內(nèi),偷雞摸狗之徒不少,只怕依貴姬亦非料事如神。平中才人此話,倒將依貴姬立于譴責(zé)之地了。”語氣微帶譴責(zé)之意,可見依貴姬為人和善、受琽妃袒護(hù)。
婳妃亦隨之開口,不滿道:“此事尚未查證清楚,平中才人怎的這般將臟水往依貴姬身上潑?依貴姬素來與人友善,縱有過失,亦非平中才人一介地位嬪御可隨意譴責(zé)。平中才人此言,倒頗有不敬一宮主位之意。”
眼見琽妃與婳妃如此袒護(hù)依貴姬,姝妃便在旁和睦勸解道:“琽妃掌御殿事,理當(dāng)行事謹(jǐn)慎。此事關(guān)乎一宮主位,不若待永巷令此事查證清楚之后,再行抉擇亦不遲。”眉間一朵銀白色蓮花鈿猶如一朵天邊的云朵那般柔綿柔軟,令人不禁心生安穩(wěn)之情。
侯賢妃素來與依貴姬毫無往來,此番不知為何,聞得此言,看來過為氣惱,語氣分外不悅道:“固然依貴姬行事不周,到底有琽妃掌御殿事,此事如何輪得上平中才人多管了?難不成平中才人有陛下親授的口諭,可主審此案?”石榴紅的錦緞絮衣宮裝上頭皆以純金線遍繡石榴花圖案,精致的妝花緞上頭流露出的赤炎之色猶如一通火氣,自侯賢妃身上蔓延開來,將這白茫茫大地盡數(shù)燒成灰燼。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侯賢妃此言,可算是將平中才人置于危難之地。尚且不論可名正言順掌御殿事的琽妃尚未下手諭命永巷令徹查此案。即便皇帝越過琽妃親下圣旨,所托之人亦非平中才人之流。此事無論如何皆無平中才人置喙之處。平中才人此舉可謂偈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