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圖書館回到寢室。
另外兩位室友果然不在寢室,不知去哪兒閑逛去了。正好方便小麗和許晴,給兩人提供一個安靜的閱讀環境,來簡單消化一下剛剛尋到的精神食糧。
許晴挽著小麗的胳膊來到自己的床頭,兩人坐下來。
小麗掂量了一下自己手里的書,厚厚的書頁,真不知哪個猴年馬月才能看完啊。
目光灑向許晴,小麗注意到她手里的書。“我的天啊”,小麗在心里感嘆道:“一山比一山高,一書比一書厚,自己剛才掂量的厚書跟這孩子的一比,小巫見了大巫了。”好奇心開始發作,她問許晴:“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書啊?”
“哦,”許晴在回答別人問題的時候總有個習慣,發一個語音助詞來緩沖一下情緒。她的脾氣偏于慢性子,有條不紊,慢條斯理,一副從容的樣子。“一本英語的俚語大全,這一本,你看看封面,能猜出是什么書來嗎?”許晴指著其中的一本書,向小麗問道。
小麗的腦細胞如同飛速的齒輪般在轉動。比如剛才說到的俚語,她記得以前好像聽老師講過,大概就是民間非正式的口語語言。老師講課的那會還舉了幾個例子,像apple-polisher就是馬屁精的意思,GetDon’tgethighhat是別擺臭架子,老師在講后面那句俚語的時候,一臉夸張的表情。把小市民扭捏的丑態表現的惟妙惟肖,講臺下樂得一片前仰后合。老師們很少有這般滑稽的一面,所以小麗的印象特別深刻。至于許晴讓自己猜的那本書吧,她總感覺在哪里見過,這種認識的記憶呼之欲出,山雨欲來風滿樓。可惜國學高雅文化的風滿了樓,卻依舊認不識這特殊的拉丁文符號。山雨要來,究竟是還沒有來,呼之欲出,也始終是沒有出。
小麗苦思冥想沒有結果,就試著去讀發音。ThecountofMontecristo,真別說,讀了幾遍還挺有感覺的。小麗靈光一現,在試著蒙答案:“這本書我見過,可惜名字忘了,是什么什么皇子吧,還是威廉幾世啊?”小麗是把count理解成皇子的意思了,說起皇子,在英格蘭比較有名而且又能被小麗記住的大概就只有威廉家族了。
“行了吧,你也別在那蒙了。這個詞,count”許晴嘴里發出英語單詞的讀音,“在這里是伯爵的意思,呵呵。跟你說的皇子有點像但意思對不上。這本名叫基督山伯爵。”許晴不再賣關子,直接告訴了小麗答案。
小麗恍然大悟的樣子,“我說呢,早就聽說過這本書,得見真面目,幸會啊幸會,真是相見恨晚啊。”臺詞一般夸張的語氣中,小麗在努力掩飾自己無知的羞愧。
“行了,就你知道幸會,還恨晚了?”許晴和小麗相處最大改變就是學會了和她瞎貧。開朗的情緒是會傳染的,就像歡喜和憂傷一樣。人作為個體既是獨立的,又會受到環境跟其他人的影響。近朱赤近墨黑,關鍵得找對影響自己的色彩。“咱們別鬧了啊,安靜的看會書吧!”
許晴的話像是命令,讓小麗不得不去遵循。于是兩個人都不說話了,在安靜的看書。
許晴因為閱讀習慣的關系,駕輕就熟,很快進入到書里的世界。
而小麗,不斷翻動手里的書頁,表情里一片茫然。她像是拿了一塊燙手的山芋。東西是好東西,看上去味道也不錯,卻不知道應該如何下口品嘗。
兩個人同坐在一張床上,距離很近。可是因為閱讀的書籍,一個在書里一個在書外,卻又好像是隔了一個世界。
“唉。”小麗不禁哀聲嘆氣的茫然感嘆,原來靜下心來看本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
應該是小麗的嘆息打擾到許晴。她抬頭一看,就看到了不知所措的小麗。“喂。”她開口去叫小麗。幫人幫到底,就再做一次茫然人的指路明燈吧!“把書拿過來。”
小麗有點不知所措,她把手里的書都遞給了許晴。茫然的表情依舊不變的掛在臉上,只是注意力從書本上轉移,看向了“明燈”。
“這兩本書,都挺適合你的。”許晴解釋道:“這一本,是雪萊的詩集。她的詩,詞匯相對簡單,你最好試著背誦,感受一下語言的魅力。”
小麗循著她的講解在腦海的記憶里開始回憶起來。雪萊,是英國的詩人吧!以前在課外讀物上好像見過她。什么“除了變,一切都不能長久。”就是她寫的詩句。小麗記得自己以前還在筆記本的封面上謄寫過呢。呵呵,小麗的臉上終于有了笑容。她在為依稀記憶里的閃光點沾沾自喜呢!
“嗯,知道了。以前我讀過她的詩,寫的不錯。”小麗在說話的時候拼命尋找詞匯來贊美雪萊的詩,但腦海里一片空白,根本沒有什么可利用的材料。只好刪繁就簡,用了個“不錯”作為形容詞。凡是好的東西,都可以用不錯來概括吧!正如你對所有的男孩女孩都可以稱贊他們不錯。當然,更多的時候,“不錯”也并不是在贊美,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客套。
“對。”小麗隨口的托辭誤打誤撞,換來了許晴天使微笑般鼓勵。“確實是不錯。她的詩用最平實的語言,表達出對世界真善美的憧憬。”
“這一本,”許晴手里的兩本書上下對調個位置,她在拿給小麗看的同時,繼續說道:“這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我以前讀過的。里面故事寫的不錯,寓意也比較深刻。你試著看一下,注意里面的語法,對你英語的提高很有幫助。”
“行,謝謝了。你看你的書吧,我自己看看。”小麗感激的說道。
兩本書歸去來,又回到了小麗手中。這一去一返的過程對于她來說卻是意義非凡。剛剛還形同陌路的關系,經過許晴的引薦,這兩本書和小麗仿佛已是認識很久的朋友了。對于第一本詩集,已經有所了解。第二本嘛,好像也挺熟悉。不是有個叫海明威的歌手,成名曲就是老人與海嗎?那經典的旋律自己很早以前就耳聽能詳了。沒想到還有個跟歌手同名的作家,兩者會有什么聯系嗎?等會一定好好去看看。歌手海明威,那帥帥的形象出現在小麗的腦海,是成名于某檔電視臺的選秀節目吧……她的腦海里風馬牛不相及,在胡思亂想,浮想聯翩。
許晴看到她對兩本書若有所思的樣子,以為她在用功呢。臉上不禁欣慰的一笑。自己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不過,要是讓她知道,小麗用功的方向竟會出現如此的偏離,不知道“明燈”又會怎么想呢?會不會黯然失色啊~~
暫且不管這些了,反正許晴的表情十分欣慰。她又拿起自己借來的書,重新翻開,進入自己書本里的世界。
難得糊涂,有時最能見到人生的真諦。畢竟人心都隔著肚皮,表面上的和善,內心卻不知是怎樣的風起云涌,惡意算計。表面上的順從,內心可能早就想好了無數種逆反的方案。
另外,口頭上的承諾不一定真實,必須等到了以后日子里才見真章。面與心之間很多時候是不相符的。若是你執意要查明人們心里的真實想法。人至察則無徒,到時候你不但會失去伙伴,甚至連日常的生活都無法正常進行。所以有時要糊涂,把心態打開。
難得糊涂并不是片面的逃避,更不是對生活的懶惰或者傻乎乎的態度。它體現出你對世界對人心的包容。把心境打開,學著去糊涂。
心里能容納什么方能收獲什么。因此,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去面對周圍的環境,去看待問題。你會發現,自己做人的境界在不知不覺的糊涂中會提升不少。
就像小麗的若有所思,在許晴看起來是在思考書本里的內容一樣。真實的情況是怎樣又何妨呢?小麗在許晴的幫助下有了進步,許晴也在友情里感到了欣慰,足夠了。剩下的那些小插曲,權當生活的調劑品了。
許晴沉浸在書本的世界里,忘記了時間。小麗的表現就有點差強人意了。不過這也不能怪她,畢竟習慣的培養不是短時間內就能速成的。
小麗慢慢的有些心不在焉了。她翻動著書頁,時不時拿出手機來看看時間,在心里嘀咕著,怎么還不到吃飯的時候啊?有好幾次,她都忍不住要去提醒許晴,該吃飯了,咱們去餐廳吧。一來時間尚早,二來她被許晴的專注感染著,只好再多熬一會兒吧!
終于,欲言又止的情緒壓抑到了無以復加的時候。看看手機,時間也似乎剛剛好。“喂,”小麗小心翼翼的打招呼,“餓了沒,咱們去吃飯吧!”
許晴抬起頭來,眼神中充滿了不舍。“我還不餓呢,要不你先去吧。記得給我買飯回來就行了。”
小麗很是汗顏,這樣也可以,太用功了吧。“行,那我先去了啊。”小麗一邊說著話,一邊迫不及待的放下書本走了出來。她大口著呼吸外面不一樣的空氣,終于解脫出來了。
在寢室的門口,小麗回頭看了看許晴。她依舊被手里的書牢牢吸引著,神情里充滿著專注。小麗無奈的笑了笑,不知怎的,她竟然有點懷念剛才那種煎熬的感覺了。
她在心里盤算著,趕緊去餐廳打飯回來,好繼續再來明燈下沐浴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