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截斷運輸線
- 修仙生活不可能那么正經(jīng)
- 西永
- 4333字
- 2017-01-20 23:37:00
有一件事,呂林蘭并沒有拿出來商量。而林瑞、呼延向明、邱書儀三人,也沒有提起。那件事就是,在這座藤石礦山里,有沒有元嬰修士。
呂林蘭沒有商量,林瑞沒有提起,大約是因為,這應(yīng)該屬于常識。呼延向明、邱書儀沒有提起,大約是因為沒有想起。
那么,這件應(yīng)該屬于常識的事情,到底是怎么樣的呢?
答案是:沒有。
——
這一帶,都屬于克拜根波大陸的東方。比起呂林蘭穿越過來的極北三宗,修仙要發(fā)達一些。
當初,極北之地的炎龍宗、飛云宗和巨石宗,都是各有一名元嬰,并且都是長年閉關(guān)。也就是說,其中很可能存在沒有元嬰的情況,只是真相被掩蓋住了而已。
而東元派,就有元嬰期十六人。后來,呂林蘭了解到,東元派,算大陸東方較大的門派。與之對應(yīng)的,渡生閣和天鶴派,也是較大門派。也可以推論,渡生閣和天鶴派,同樣分別擁有元嬰十五人左右。
但白光教、天雷幫、翔龍幫就不行了。這三個幫派,算較小門派。有沒有元嬰修士不知道,但就算有,最多也就一兩名,就跟炎龍宗差不多。
可想而知,碩果僅存的一兩名元嬰修士,是不可能派到邊遠地區(qū)的礦山坐鎮(zhèn)的。
于是就可以判斷,在渡生閣和天鶴派介入之前,藤石礦山里,絕對沒有元嬰。
——
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就是,渡生閣和天鶴派介入之后,有沒有元嬰進駐。
這個問題,本來是很復雜的,本來屬于不容易想出答案的。但是,從東元派的行動,又可以得到參考答案。
東元派是怎么做的呢?
玄誠掌門,將礦山的信息,以“好消息”的架勢,透露給呂林蘭。另外,就是借給了五個儲物戒指。
也就是說,東元派官方,并沒有任何行動。
東元派沒有行動,不是直接意味著藤石礦沒有油水,而是意味著,該藤石礦,在渡生閣、天鶴派介入之后,就沒有油水了。
當然,沒有油水,是相對于東元派整個門派而言的。如果相對于某個修士,并且那個修士還只是筑基修士的話,那油水,絕對是杠杠的。
因此,藤石礦的消息,對于呂林蘭,才稱得上“好消息”。
于是乎,礦山?jīng)]有元嬰一事,就可以從兩個方面得到證實。
一是東元派認為礦山?jīng)]有油水,等于不值得派遣有生力量過去。
二是如果礦山有元嬰,那么玄誠掌門將消息透露給呂林蘭,等于是讓呂林蘭送死。實際上,玄誠有沒有必要讓呂林蘭送死呢?沒有。
曾經(jīng)有炎龍宗掌門桑德宇為例。讓呂林蘭知道,掌門做事,一切從門派利益出發(fā)。發(fā)現(xiàn)自己這種“人才”,首選多半是拉攏。只不過玄誠與桑德宇拉攏的方式不同罷了。
所以,玄誠掌門將消息透露給呂林蘭之舉,屬于向呂林蘭示好的行為。并且,還可以說,玄誠派人打探消息的時候,關(guān)于礦山有沒有元嬰之事,說不定早就重點打探過。
——
戴良吉,金丹后期,白光教修為最高的一位,現(xiàn)在就駐守礦山。
白光教沒有元嬰,天雷幫也沒有,而翔龍派則有一名元嬰。如果單是白光教,或者單是天雷幫,肯定是不敢跟翔龍派叫板的。但兩派聯(lián)合之后,就能抗衡了。
渡生閣、天鶴派自然有更多的元嬰,但同時,那兩個大派也會有更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既然成長為大門派,行事,必然會有準則。不可能明目張膽地侵吞小門小派的利益。所以,當初渡生閣介入的時候,就是以談判的方式,而不是以暴力的方式。后來的天鶴派,也是如此。
事實上,這座五派共掌的礦山,駐守人員里面,就只有三名金丹。渡生閣、天鶴派都只派了筑基修士。只有相對弱小的白光教、天雷幫、翔龍派,才派遣了金丹。
天雷幫的金丹,也是后期。翔龍派的金丹,則是中期。相比之下,戴良吉,這個白光教的金丹后期,實戰(zhàn)能力是最強的。
但這并不是說,礦山的一切,就由戴良吉說了算。
誰說了算,理論上自然是五派共同說了算。實際上,哪怕渡生閣、天鶴派的駐守人員只是筑基,但那兩人的話語權(quán),都要大些。
在那兩人之后,照理說,應(yīng)該是翔龍派的話語權(quán)較大了,但事實并非如此。由于渡生閣、天鶴派的人給面子,所以,反而是戴良吉的話語權(quán)較大。
——
礦山的事情很多很雜很瑣碎。其中有一件事,就是要定期把挖到的藤石送出去。
此時,已經(jīng)不僅僅是礦山五派共營了。共營的,實際還包括了后面的加工等環(huán)節(jié)。因此,并不是把藤石分別送往五派,而是統(tǒng)一送到某個地方進行加工。
加工之后,還有配送環(huán)節(jié)。配送的目的地,也不是五派,而是一些需要藤石的冶煉場所。最終,五派分割的,乃是那些冶煉場所的產(chǎn)品和靈石。
好了,現(xiàn)在是第一步,把藤石礦運送出去。
出發(fā)點,自然是藤石礦了。目的地,則是一萬兩千公里之外的加工點。
誰送?
主力是筑基修士。這主要是因為,筑基修士能夠御劍飛行。
押運的,就是戴良吉。
——
這天,礦山將產(chǎn)出的藤石清點之后,分裝成二十四個儲物袋,由六名筑基修士負責運送。六名筑基修士每人攜帶四個儲物袋。押運的戴良吉則不必。
整理妥當之后,立即出發(fā)。
戴良吉,身為金丹,倒也可以御空飛行。但御空飛行比較消耗靈力,并且飛得越慢越吃力,所以,他也同樣御劍了。
他飛行的速度,需要取決于那六名筑基修士的速度,而不能一個勁兒地往前飛。
那六名筑基修士,平時的飛行速度就是每小時七十公里左右;飛行高度,可達六千米。但是,礦山周圍,都是冰天雪地。飛行的高度和速度都會受到影響。因而實際飛行速度只為每小時六十公里左右,飛行高度也只有五百米左右。
六名筑基修士在前,戴良吉在后,往加工點飛行。
這樣飛出兩個多時辰之后,七個人突然就栽了下去。
戴良吉金丹后期,在空中自然會有一些補救措施。他看見,前面六名筑基修士,栽下去之后,一下就不見了。
最后,戴良吉自己,也未能在空中長時間停留,一樣的落到地面。
為什么落下?戴良吉已經(jīng)知道了原因。哪就是:靈力受阻。沒了靈力,自然就無法飛行了。
——
面前出現(xiàn)一名女人,是從虛無之中出現(xiàn)的。
戴良吉立即判斷,虛無的方向,必定是什么陣法。自己那六名筑基修士,必然困于那座陣法。
再打量了一下來人,見其只有筑基中期修為,戴良吉就有些納悶了。
要殺我一個金丹后期,怎么才來個筑基中期?
如果說,自己靈力受阻的話,來人還不是照樣靈力受阻?
不錯,戴良吉經(jīng)驗豐富。對于禁靈,他也知道。大范圍的禁靈,通常由陣法驅(qū)動,就像現(xiàn)在這樣,只要進入控制區(qū)域,統(tǒng)統(tǒng)不能使用靈力。小范圍的禁靈,則通常由法寶驅(qū)動,譬如捆仙繩,或者散靈藥等等。
戴良吉清楚地知道,自己沒有服用任何東西,至少在這一片地域沒有服用;另外,自己也沒有被任何法寶擊中。
因此,他才判斷:自己靈力受阻,來人的靈力肯定同樣受阻。
彼此靈力都受阻,那么剩下的,就是身體強度,以及武技的熟練程度了。
戰(zhàn)吧!
戴良吉一個滾翻,撿起自己的飛劍,蓄勢待敵。
卻見來人將手一翻,手中就出現(xiàn)了一柄折扇——來人居然可以從儲物袋里取出東西!
那就是沒靈力對有靈力了!
戴良吉見勢不妙,當即舉劍亂劈了幾下,撤身就想往后跑。
結(jié)果只聽“錚”的一聲響,戴良吉腦袋里面一陣刺痛,就栽倒在地。
面對強敵,這個時候栽倒,可就沒有機會了。
那個女人身形飄忽,掠過戴良吉的時候,折扇一劃,戴良吉就身首異處了。
——
呂林蘭取了戴良吉的儲物袋,飄身向外,出了禁靈陣,會合了林瑞。然后二人繞開禁靈區(qū)域,御劍飛走。
這個時候,禁靈區(qū)域里面,黃沙千層陣里,呼延向明,也先后將那六名筑基修士殺死。
按照呂林蘭交待的路線,呼延向明出了陣法,再找到等候在外面的邱書儀,兩人撤到附近山上一個挖掘的山洞里面休息。
大約二十天之后,呂林蘭、林瑞回來了。
這二十天,兩人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到藤石加工點放火去了。
是的,主要是放火,而不是殺人。其中的重點,就是把加工靈石的機械、器具、法寶等物予以毀壞。
也不是完全毀壞。畢竟,放了火,林呂二人就撤了。
加工點的人自然會救火。救火之后,自然就要對毀壞的東西進行修復。
當然,那不是短時間能修復的。
——
林、呂二人回來之后,休息了一天,然后又出去偵察地形。
偵察什么地形呢?主要是找尋礦山之人有可能繞道外出的地形。
只要找到那樣的地形,呂林蘭就布下陣法。
這樣,就過了十來天。
——
按照玄誠給出的消息,礦山的藤石,通常一個月一送。現(xiàn)在,差不多一個月了,但卻沒有見到運送藤石礦的人。是不是錯過了?
錯過了,也不要緊。反正,藤石最終會送到加工點去。
這一回,就不是林呂二人單獨行動了,而是帶上了呼延向明和邱書儀。
四人,直飛藤廠加工點。
看看就要到了,但仍然沒有見到運送藤石那些人的蹤影。
呂林蘭打了個手勢,四個降落了下來。
呂林蘭說:“這兒地形不錯。就算那些人送到了,返回礦山的時候,依然會經(jīng)過這里。我們就在這兒設(shè)伏。”
還是禁靈加困陣。布好陣法之后,留下呼延向明守在陣中,邱書儀守在陣外。
呂林蘭和林瑞則繼續(xù)前行,趕到加工點查看情況。
結(jié)果,呂林二人赫然發(fā)現(xiàn),加工點那邊,仍然在忙著修復上回燒毀的機械、器具、法寶等物。并沒有礦山的人到來。
原來,沒有漏過。
——
沒有漏過,本來是好事。但好事有時候也會變成壞事。
前面沒有漏過,但四人往加工點這么一趕,就又空出了好幾天時間。一來一去,半個月時間里,肯定是漏過了。那漏過的一批人,筑基修士倒沒什么,肯定被困在陣里。但押運的金丹,就像上回那個人一樣,只要一開始沒有落到黃沙陣中,后面,肯定是會脫離禁靈陣法的。
想到返程的時候,要面對一名金丹,呂林蘭臉色不怎么好。
讓林瑞盯著加工點,呂林蘭駕飛劍,一拐彎,就往最近的城池跑了一趟,買了很多空白陣旗。
回來,叫了林瑞,起程北返,不久,又會合了呼延向明和邱書儀。
——
沒有繼續(xù)往前。
呂林蘭先把情況說了:“現(xiàn)在我們要討論一下,怎么才能殺死一名金丹。”
邱書儀說:“我想,最關(guān)鍵的,并不是能不能勝,而是那名金丹很可能根本就不會理會我們,他根本不跟我們打,直接就跑了!”
林瑞說:“不會吧?我們幾個,修為最高的我,也只有筑基后期。金丹修士沒有不戰(zhàn)而逃的道理。”
邱書儀說:“你說的,適用于平時。但是那名金丹帶了好幾個筑基,中了埋伏。筑基修士生死未卜。而那個金丹呢?也許他曾經(jīng)試圖救過,后來失敗了;也許他根本沒救,就在旁邊等了一會兒。然后,那個金丹再上路,就跟喪家狗似的,不敢隨便惹事了。”
呼延向明問:“對了,我想問一下,如果不用你們的音攻,硬打的話,你們兩個,到底能不能打得過金丹?”
林瑞說:“應(yīng)該打不過吧。”
呂林蘭則說:“如果是金丹初期,打得過。金丹中期,就打不過了。金丹后期,根本就無法硬拼。”
打得過金丹初期的判斷,其實就建立在林瑞判斷的基礎(chǔ)之上。面對金丹初期,兩人雖然打不過,但卻能夠打很長時間。時間一長,呂林蘭就能使出專門克制對方的法術(shù),到時候就能反敗為勝。
呼延向明說:“也就是說,這第二次押運之人,只要不是金丹后期,在經(jīng)歷了失去筑基同伴之后,再看見我們,多半是會逃跑的了?”
“哦,原來你跟邱書儀的意見一致?”林瑞問。
邱書儀干脆說:“我的意思是:你們兩個躲起來,就我和呼延大哥露面。相信哪怕對方是個筑基,都不會躲的。”
呂林蘭回想了一下沿途地形,發(fā)現(xiàn),就前面剛剛設(shè)下陣法的那個地方比較合理。
合理有二。一是靠近加工點所在的小鎮(zhèn),押運者會降低警惕。二也是靠近小鎮(zhèn),所以邱書儀和呼延向明的出現(xiàn),相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