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五年冬——
走過暗流洶涌的烏雞國,唐僧師徒繼續西天取經。這一天他們來到六百里鉆頭號山,山中有條枯松澗,澗邊有個火云洞,洞中住著一個魔王。魔王來到西天取經的必經之路,耐心等候唐僧的到來。
這個魔王就是傳說中的紅孩兒。人送外號圣嬰大王。孫悟空幾次看破紅孩兒的火云,見近不得唐僧身邊,他就變成七歲孩童吊在樹上,唐僧一見果然大發慈悲。結果紅孩兒抓走了唐僧。
孫悟空找到火云洞,他與紅孩兒打斗起來。紅孩兒的三味真火非常厲害,孫悟空就去請東海龍王幫忙。可龍王的私雨也滅不了三味真火。豬八戒去請觀音菩薩出山,沒想到紅孩兒提前發覺了,他變成觀音菩薩將豬八戒抓進洞。后來孫悟空親自請來了觀音菩薩。菩薩用金箍圈收伏了紅孩兒,唐僧繼續西天取經。
……
紅孩兒為什么要抓唐僧?
當然是為了吃唐僧肉。
原文——
《卻說紅光里,真是個妖精。他數年前,聞得人講:“東土唐僧往西天取經,乃是金蟬長老轉生,十世修行的好人。有人吃他一塊肉,延生長壽,與天地同休。”》
大家看到沒有?
關于唐僧肉能長生不老的傳聞,紅孩兒也是數年前聽說的。從這一點來看,傳聞是有人故意傳出的。
那謠言是誰傳出的?
有兩種可能。
一是道教傳播的。因為唐僧如果被妖精吃掉,最大的受益者是道教。
二是玉帝傳播的。原因是玉帝在釣魚,他想知道有誰和天庭作對。至于誰咬鉤是不確定的。從這一回來看,被釣上來的魚就有紅孩兒。
但也不能排除傳聞是真的,有可能唐僧吃了人參果,真有長生不老的功效。
……
紅孩兒變成小孩吊在樹上喊救命,唐僧聽了要大發慈悲。他前去尋找喊救命之人,卻被孫悟空阻攔。
孫悟空早知道妖精會作亂,所以他幾次護住唐僧。他甚至施展過縮地之法,逃過了妖精的圈套。可妖精鐵了心要抓唐僧,又跑到唐僧的前面。這一次任憑孫悟空如何阻攔,唐僧就是不聽勸阻。
原文——
《長老抬頭看時,原來是個小孩童,赤條條的,吊在那樹上,兜住韁,便罵行者道:“這潑猴多大憊懶!全無有一些兒善良之意,心心只是要撒潑行兇哩!我那般說叫喚的是個人聲,他就千言萬語只嚷是妖怪!你看那樹上吊的不是個人么?”大圣見師父怪下來了,卻又覿面看見模樣,一則做不得手腳,二來又怕念《緊箍兒咒》,低著頭,再也不敢回言,讓唐僧到了樹下。》
大家看到沒有?
孫悟空在團隊中的話語權非常衰弱了。而且他也不像以前那樣強勢了,見唐僧一生氣,馬上就不頂嘴了。
說明孫悟空也在成長中,他也在學習如何與唐僧相處。
孫悟空這些改變,是從他回到取經團隊開始的。看來上一次被唐僧攆走,他在花果山進行了反思。
……
在看我們慈悲的唐僧,他是緊箍咒不離口。一言不合就要念上一念。
以前孫悟空無論多強硬,唐僧也不輕易念緊箍咒。他現在如此的強勢,與在團隊地位的提升是分不開。現今的取經團隊,唐僧、豬八戒、沙僧三人是一伙的。
沙僧自從被孫悟空救出,他對孫悟空的態度也有所改變。這一次唐僧要念緊箍咒,還是被沙僧苦勸阻攔的。但是在站隊的立場上,沙僧還是跟從豬八戒的。
原文——
《行者道:“師父莫怪,若是跌傷了你的手足,卻還好醫治;若是被妖精撈了去,卻何處跟尋?”三藏大怒,哏哏的,要念《緊箍兒咒》,卻是沙僧苦勸,只得上馬又行。》
孫悟空稍微拂逆唐僧,他就要念緊箍咒。我們能發現,他對孫悟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狠勁。
……
唐僧被紅孩兒抓走后,孫悟空跟豬八戒和沙僧說,咱們還是趁早散伙吧。
原文——
《沙僧道:“是個燈草做的,想被一風卷去也。”行者道:“兄弟們,我等自此就該散了!”》
聽了孫悟空散伙的話,豬八戒是舉手贊成。而沙僧卻說了堅決取經的話。
原文——
《八戒道:“正是,趁早散了,各尋頭路,多少是好。那西天路無窮無盡,幾時能到得!”沙僧聞言,打了一個失驚,渾身麻木道:“師兄,你都說的是那里話。我等因為前生有罪,感蒙觀世音菩薩勸化,與我們摩頂受戒,改換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護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經,將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說出這等各尋頭路的話來,可不違了菩薩的善果,壞了自己的德行,惹人恥笑,說我們有始無終也!”》
我們以前說沙僧也是取經隊伍的臥底。那他為什么堅決的表示去取經呢?這與我們以前的推斷不正相反嗎?
我認為之前的推斷是正確的。
沙僧這一回的表現恰恰說明他的精明。因為孫悟空所說散伙的話,其本身就是試探,或者是逼迫二人表態。沙僧早看破了孫悟空的心思,所以他才表態要真心取經。
豬八戒開始是贊成散伙的,后來見沙僧表態也連忙改口了。
原文——
《八戒道:“我才自失口亂說了幾句,其實也不該散。哥哥,沒及奈何,還信沙弟之言,去尋那妖怪救師父去。”行者卻回嗔作喜道:“兄弟們,還要來結同心,收拾了行李馬匹,上山找尋怪物,搭救師父去。”》
從這一段原文我們發現,孫悟空對沙僧也是起了疑心。但沙僧的回答暫時打消了他的疑心。取經路上,孫悟空一直試圖將二人拉到佛教陣營。
……
紅孩兒抓住唐僧真是準備吃肉的。他一回來就將唐僧洗涮干凈,準備蒸吃以此獲得長生不老。
原文——
《卻說那怪自把三藏拿到洞中,選剝了衣服,四馬攢蹄,捆在后院里,著小妖打干凈水刷洗,要上籠蒸吃哩。》
紅孩兒急著吃唐僧肉,說明他不知道自己的家族背景。如果他知道了自己的出身,他就不會去抓唐僧了。
紅孩兒有家族背景呢?
我們來分析一下紅孩兒的家族。
紅孩兒的父親是牛魔王,母親是羅剎女。
這個信息是眾山神土地告訴孫悟空的。
原文——
《眾神道:“說起他來,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牛魔王的兒子,羅剎女養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煉成三昧真火,卻也神通廣大。牛魔王使他來鎮守號山,乳名叫做紅孩兒,號叫做圣嬰大王。”》
牛魔王是孫悟空在花果山結拜的兄弟。牛魔王是老大,孫悟空是老七。而這個羅剎女卻是頭一次聽說。從后文才知道羅剎女就是鐵扇公主。
牛魔王有一個兄弟叫如意真仙,他在女兒國那一回出現過一次。說明牛魔王沒什么家族背景。有強大背景的應該是紅孩兒的母親。
羅剎女的家族到底有多強大呢?
我猜測羅剎女的父親,很可能是天庭上的天尊。更準確的說,她的父親就是太上老君。
證據就是羅剎女的芭蕉扇。因為太上老君也有一把火屬性的芭蕉扇。
蓮花洞原文——
《原來這般寶貝,平白地扇出火來。那怪物著實無情,一連扇了七八扇子,讖天熾地,烈火飛騰。好火——
那火不是天上火,不是爐中火,也不是山頭火,也不是灶底火,乃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點靈光火。這扇也不是凡間常有之物,也不是人工造就之物,乃是自開辟混沌以來產成的珍寶之物。》
太上老君的芭蕉扇是火屬性的,而羅剎女的芭蕉扇是水風屬性的。她的芭蕉扇不僅能扇颶風還能降雨,這比太上老君的芭蕉扇厲害多了。
原文——
《靈吉笑道:“那婦人喚名羅剎女,又叫做鐵扇公主。他的那芭蕉扇本是昆侖山后,自混沌開辟以來,天地產成的一個靈寶,乃太陽之精葉,故能滅火氣。假若扇著人,要飄八萬四千里,方息陰風。》
大家看到沒有?
兩把芭蕉扇的出處是一樣的。這說明羅剎女與太上老君也有關聯的。
......
紅孩兒的三味真火也是在火焰山修煉成的。
原文——
《他是牛魔王的兒子,羅剎女養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煉成三昧真火,卻也神通廣大。牛魔王使他來鎮守號山,乳名叫做紅孩兒,號叫做圣嬰大王。”》
大家知道火焰山是八卦爐磚造成的。也就是說,火焰山的形成與太上老君也有關聯。
羅剎女的芭蕉扇與太上老君有關聯,紅孩兒的三味真火也與太上老君有關聯。現在所有的證據都指向太上老君,所以我推斷羅剎女的父親是太上老君。
......
芭蕉扇是天地至寶。這樣的扇子可不是任誰都能有的。一般神仙即便偶然得到,也沒有能力保護不被人搶走。
那芭蕉扇會不會是牛魔王家族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
為什么這樣說呢?
因為羅剎女又叫鐵扇公主。
西游記中公主可以說是到處都是。國王的女兒可以叫公主,龍王的女兒也叫公主,玉帝的女兒更是公主,連天上的天王、天尊、老祖的女兒都能叫公主。
可鐵扇公主的卻是獨一份。因為有芭蕉扇的公主只有她一個。有可能是羅剎女出生的時候,家族的長輩賜予了她芭蕉扇。
她號稱鐵扇公主,說明其性格非常霸道,與人一言不合就要將人扇飛。這個外號是大家是根據她的性格取的。
如果我們猜測屬實,紅孩兒的外公就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有金丹能給神仙續命。紅孩兒如果知道外公是太上老君,那他還會在此等候唐僧多年嗎?
所以我才說,紅孩兒并不知道自己的家族背景。
有學者也曾推測過紅孩兒的身世。說羅剎女是太上老君的情人,紅孩兒是他們的私生子。
我認為這完全屬于無稽之談。
有證據表明羅剎女與太上老君是有血緣關系的。因為牽扯到后續章節的謎團,所以我們在此不便細說。
那太上老君為什么有一個女兒流落人間呢?
這個謎團關系到天庭的第二次較量。等到了相關章節我們在進行解密。
……
西游記中只要出現開天辟地,基本上與太上老君能扯上關系。
這回雖然沒有開天辟地的詞語,但與蓮花洞那一回一樣,也出現把山神土地當仆人使喚的情節。
原文——
《眾神道:“爺爺呀,只有得一個妖精,把我們頭也摩光了,弄得我們少香沒紙,血食全無,一個個衣不充身,食不充口,還吃得有多少妖精哩!”行者道:“這妖精在山前住,是山后住?”眾神道:“他也不在山前山后。這山中有一條澗,叫做枯松澗。澗邊有一座洞,叫做火云洞。那洞里有一個魔王,神通廣大,常常的把我們山神土地拿了去,燒火頂門,黑夜與他提鈴喝號。小妖兒又討什么常例錢。”行者道:“汝等乃是陰鬼之仙,有何錢鈔?”眾神道:“正是沒錢與他,只得捉幾個山獐野鹿,早晚間打點群精;若是沒物相送,就要來拆廟宇,剝衣裳,攪得我等不得安生!萬望大圣與我等剿除此怪,拯救山上生靈。”》
金銀童子因為是太上老君的人,他們有能力驅使山神土地是情有可原。可這個默默無聞的紅孩兒,竟然也能驅使山神土地,這樣的信息就足以引起大家注意了。
山神土地被紅孩兒折磨的悲慘無比。他們一個個連衣服都穿不齊。如果紅孩兒沒有后臺撐腰,這些山神早把他告上天庭了。他們被折磨數年卻不敢聲張,肯定是對紅孩兒的后臺有所顧忌。
把山神土地當仆人驅使的情節,西游記中一共就出現過兩次。這樣的情節就是暗示紅孩兒與太上老君有關系。
加上三味真火和芭蕉扇的證據,羅剎女與太上老君是父女關系是可信的。
……
紅孩兒有三味真火的神通。書中交代他的三味真火,是在火焰山修煉成功的。以前我們說過,凡是有這一類神通的妖魔,都是孫悟空不能匹敵的。
孫悟空被三味真火燒暈了,他醒來后渾身酸痛不能架云。當然孫悟空不能駕云去南海,也有不想見觀音菩薩的原因。但紅孩兒的三味真火的確很厲害!
孫悟空被火燒的架不了云,豬八戒自告奮勇去請觀音菩薩。沒想到卻被紅孩兒提前知道了,他變成了觀音菩薩,將豬八戒騙進火云洞抓住,裝進皮袋里吊在了門上。
原文——
《卻說那妖王久居于此,俱是熟游之地,他曉得那條路上南海去近,那條去遠。他從那近路上,一駕云頭,趕過了八戒,端坐在壁巖之上,變作一個“假觀世音”模樣,等候著八戒。那呆子正縱云行處,忽然望見菩薩,他那里識得真假?這才是見象作佛。》
紅孩兒到底還是個小孩子,竟然犯了一個致命的低級錯誤。
這到底是什么低級的錯誤呢?
就是紅孩兒變成觀音菩薩的模樣。
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觀點。認為變成觀音菩薩沒什么了不起,孫悟空不是經常變成別人嗎?他啥事也沒有啊?
孫悟空變成別人沒有出事,是因為變的人一般都打不過他。如果變化的人物比他厲害,也會出現嚴重的后果。
孫悟空變化的最厲害的人物是三清。在車遲國那一回,三人就變化成了三清吃供果。
有什么嚴重的后果呢?
后果就是太上老君派青牛精下界,狠狠敲詐了如來佛祖一大筆金幣。雖然青牛精下界也有別的原因,但他們變成三清確是犯忌諱的。
如今紅孩兒變化觀音菩薩,正好給了觀音菩薩一個堅實的口實。
紅孩兒這類有神通的人物,本來就招佛教的眼紅。如今他竟然變成觀音菩薩,正好給人家找個理由出手。
我們來看,觀音菩薩知道紅孩兒變成自己是什么表情?
菩薩表現的非常的生氣,她把瓶子扔進海里,把孫悟空都嚇了一跳。
原文——
《行者道:“正是。未曾到得寶山,被那妖精假變做菩薩模樣,把豬八戒又賺入洞中,現吊在一個皮袋里,也要蒸吃哩。”菩薩聽說,心中大怒道:“那潑妖敢變我的模樣!”恨了一聲,將手中寶珠凈瓶往海心里撲的一摜,唬得那行者毛骨竦然,即起身侍立下面。》
其實菩薩心里一點也不生氣,而且還會暗自高興,因為她找到出手對付紅孩兒的理由了。
緊接著觀音菩薩就開始布局了。
原文——
《惠岸乃托塔李天王第二個太子,俗名木叉是也,乃菩薩親傳授的徒弟,不離左右,稱為護法惠岸行者,即對菩薩合掌伺候。菩薩道:“你快上界去,見你父王,問他借王罡刀來一用。”惠岸道:“師父用著幾何?”菩薩道:“全副都要。”》
觀音菩薩先讓木吒去李天王那借天罡刀。她根本不用天罡刀就能收伏紅孩兒。從他收紅孩兒的細節就能看出,這副天罡刀根本沒起到什么作用。
既然天罡刀沒什么大用,那她為什么還要木叉去取天罡刀呢?
觀音菩薩借天罡刀的目的,不是為了完全對付紅孩兒,而是在向天庭傳達信息。
菩薩意思是,紅孩兒變成我犯了大忌諱,現在我要動手對付紅孩兒了。她如此的做法,其實是向太上老君傳達信息,如果老君不想紅孩兒被人收走,他肯定會跳出來講情。這樣一來道教就會欠佛教一個人情。可老君寧可讓紅孩兒吃苦,也不想欠佛教的人情。所以紅孩兒只能被觀音收走了。
......
紅孩兒見到觀音就先刺了一槍。而觀音卻丟下蓮花臺讓他坐著。她的目的是加大紅孩兒的罪過。
等紅孩兒把錯犯足了,觀音菩薩這才制住紅孩兒。等木叉送回了天罡刀,她這才拿出金箍圈,套住紅孩兒把他收伏。
原文——
《菩薩叫:“惠岸,你將刀送上天宮,還你父王,莫來接我,先到普陀巖會眾諸天等候。”那木叉領命,送刀上界,回海不題。卻說那童子野性不定,見那腿疼處不疼,臀**不破,頭挽了三個揪兒,他走去綽起長槍,望菩薩道:“那里有甚真法力降我!原來是個掩樣術法兒!不受甚戒,看槍!”望菩薩劈臉刺來。恨得個行者輪鐵棒要打,菩薩只叫:“莫打,我自有懲治。”卻又袖中取出一個金箍兒來道:“這寶貝原是我佛如來賜我往東土尋取經人的金緊禁三個箍兒。緊箍兒,先與你戴了;禁箍兒,收了守山大神;這個金箍兒,未曾舍得與人,今觀此怪無禮,與他罷。”好菩薩,將箍兒迎風一幌,叫聲:“變!”即變作五個箍兒,望童子身上拋了去,喝聲:“著!”一個套在他頭頂上,兩個套在他左右手上,兩個套在他左右腳上。》
觀音要紅孩兒一步一拜到南海,贖其所犯的大不敬之罪。這是觀音在向三界表達自己很生氣。
原文——
《菩薩念動真言,把凈瓶禜倒,將那一海水,依然收去,更無半點存留。對行者道:“悟空,這妖精已是降了,卻只是野心不定,等我教他一步一拜,只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
觀音菩薩收服紅孩兒,竟然做了如此多的鋪墊。
這些鋪墊其實是做給別人看的。意思是紅孩兒變自己壞她的名聲,菩薩很生氣后果很嚴重,她出手收伏紅孩兒,可以說是理由很充分。
從觀音菩薩如此費心的布局,也可以看出紅孩兒的背景很不一般。她應該知道紅孩兒與太上老君的關系,所以利用紅孩兒犯的低級錯誤,讓太上老君吃了一個啞巴虧。
可以說,觀音菩薩是佛教最有膽識的人,她連太上老君的外孫都沒慣著,可以算是三界中的第一人。
菩薩的行為對豬八戒和沙僧觸動很大,導致了二人的立場發生了變化。收紅孩兒也是為豬八戒扔三清像做的鋪墊。
當豬八戒看到菩薩連道祖都沒慣著,對其外孫都敢下此狠手。他深有感觸內心出現了動搖,等唐僧走到了車遲國,他發現時間過了那么久,道教對紅孩兒事件竟然無動于衷,竟然一點報復的跡象都沒有,這很不符合道祖有仇必報的性格。
豬八戒又開始評估局勢。他認為道教勢力在逐漸衰弱,玉帝的勢力在壯大。所以他決定向玉帝靠攏。這才有了豬八戒笑扔三清石像,惹怒老君派青牛精下界抓唐僧。
......
其實豬八戒早知道紅孩兒的根底。
孫悟空與紅孩兒打斗時,他見紅孩兒打不過孫悟空,也曾出手相救過紅孩兒。
原文——
《那妖魔與孫大圣戰經二十合,不分勝敗。豬八戒在旁邊,看得明白:妖精雖不敗降,卻只是遮攔隔架,全無攻殺之能;行者縱不贏他,棒法精強,來往只在那妖精頭上,不離了左右。八戒暗想道:“不好啊,行者溜撒,一時間丟個破綻,哄那妖魔鉆進來,一鐵棒打倒,就沒了我的功勞。”你看他抖擻精神,舉著九齒鈀,在空里,望妖精劈頭就筑。那怪見了心驚,急拖槍敗下陣來。》
原文說豬八戒怕孫悟空立功,所以才想出手撿個便宜。
真相是如此嗎?
當然不是!
豬八戒知道紅孩兒和太上老君的關系。他怕孫悟空打死紅孩兒連累了他,所以他才出手搶功勞。
事實上他的出手并沒有幫上忙,反而救了紅孩兒一命。就連孫悟空都是這樣說的。
原文——
《行者道:“那怪物的手段比我何如?”八戒道:“不濟。”“槍法比我何如?”八戒道:“也不濟。老豬見他撐持不住,卻來助你一鈀,不期他不識耍,就敗下陣來,沒天理,就放火了。”行者道:“正是你不該來。我再與他斗幾合,我取巧兒撈他一棒,卻不是好?”》
孫悟空是很善于賣破綻下死手的。上一次他與黃袍怪打斗,孫悟空就賣了個破綻,差點打死了黃袍怪。這一回孫悟空依然是這樣做的。可豬八戒怕牽連到自己,他出手破壞了孫悟空打算。
……
這一回還描寫了觀音菩薩難為孫悟空的情節。
孫悟空去南海請觀音出山,觀音將玉凈瓶扔入水中,孫悟空上前竟然拿不起玉凈瓶。觀音說瓶中裝了一海之水,說悟空沒有架海的能力,所以拿不起玉凈瓶。
原文——
《菩薩教:“拿上瓶來。”這行者即去拿瓶,唉!莫想拿得他動。好便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搖得半分毫?行者上前跪下道:“菩薩,弟子拿不動。”菩薩道:“你這猴頭,只會說嘴,瓶兒你也拿不動,怎么去降妖縛怪?”行者道:“不瞞菩薩說,平日拿得動,今日拿不動。想是吃了妖精虧,筋力弱了。”菩薩道:“常時是個空瓶,如今是凈瓶拋下海去,這一時間,轉過了三江五湖,八海四瀆,溪源潭洞之間,共借了一海水在里面。你那里有架海的斤量?此所以拿不動也。”行者合掌道:“是弟子不知。”那菩薩走上前,將右手輕輕的提起凈瓶,托在左手掌上。》
觀音給完孫悟空下馬威后,她說派龍女和孫悟空去降妖,但又怕悟空拐了她的寶貝,所以拿東西做抵押。孫悟空身無分文沒有抵押物,她想要將三根救命毫毛收回來一根。孫悟空被逼的服軟賠笑,觀音這才滿心歡喜的出海。
原文——
《行者道:“可憐!菩薩這等多心,我弟子自秉沙門,一向不干那樣事了。你教我留些當頭,卻將何物?我身上這件綿布直裰,還是你老人家賜的。這條虎皮裙子,能值幾個銅錢?這根鐵棒,早晚卻要護身。但只是頭上這個箍兒,是個金的,卻又被你弄了個方法兒長在我頭上,取不下來。你今要當頭,情愿將此為當,你念個松箍兒咒,將此除去罷,不然,將何物為當?”菩薩道:“你好自在啊!我也不要你的衣服、鐵棒、金箍,只將你那腦后救命的毫毛拔一根與我作當罷。”行者道:“這毫毛,也是你老人家與我的。但恐拔下一根,就拆破群了,又不能救我性命。”菩薩罵道:“你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這善財也難舍。”行者笑道:“菩薩,你卻也多疑。正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千萬救我師父一難罷!”那菩薩——逍遙欣喜下蓮臺,云步香飄上石崖。只為圣僧遭障害,要降妖怪救回來。》
觀音難為了孫悟空一次,臨走時又把他包在蓮花瓣中,一口氣吹過南海折磨了一番。
原文——
《菩薩道:“悟空過海。”行者躬身道:“請菩薩先行。”菩薩道:“你先過去。”行者磕頭道:“弟子不敢在菩薩面前施展。若駕筋斗云啊,掀露身體,恐菩薩怪我不敬。”菩薩聞言,即著善財龍女去蓮花池里,劈一瓣蓮花,放在石巖下邊水上,教行者:“你上那蓮花瓣兒,我渡你過海。”行者見了道:“菩薩,這花瓣兒,又輕又薄,如何載得我起!這一翙翻跌下水去,卻不濕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菩薩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辭,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見輕小,到上面比海船還大三分,行者歡喜道:“菩薩,載得我了。”菩薩道:“既載得,如何不過去?”行者道:“又沒了篙槳篷桅,怎生得過?”菩薩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氣吹開吸攏,又著實一口氣,吹過南洋苦海,得登彼岸。行者卻腳翙實地,笑道:“這菩薩賣弄神通,把老孫這等呼來喝去,全不費力也!”》
等孫悟空上了岸,他是笑著調侃了一句:“這菩薩賣弄神通,把老孫這等呼來喝去,全不費力也!”
觀音菩薩為什么要折磨孫悟空呢?
原因是在收黑熊精那一回,孫悟空也折磨過觀音菩薩。
那一回孫悟空把觀音院燒毀了,還要觀音菩薩變成妖精的模樣。如今輪到孫悟空求觀音菩薩了,她當然得好好折磨孫悟空一下了。
對此孫悟空是心知肚明,所以他才呵呵一笑不與計較。
通過觀音菩薩的行為,大家還會認為,火燒觀音院是悟空無心之舉嗎?還認為孫悟空逼觀音變妖精,是無關緊要的事嗎?
觀音菩薩是個,你給一刀我必還你一劍的性格,這一點跟孫悟空的性格極其相似。
我個人認為,觀音菩薩是極其欣賞孫悟空,要不然也不會在他最無助的時候,幫助孫悟空出主意了。
孫悟空最無助是哪一回呢?
大家可以猜一下。
如果猜不到?
那等到那一回時,大家在細細的體會。
觀音菩薩收走了紅孩兒,唐僧師徒繼續西天取經。
接下來唐僧又有怎樣的遭遇呢?
請看下回《最聰明的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