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太上老君的怒火

  • 西游迷霧
  • 陶少伯
  • 6693字
  • 2016-12-15 19:34:14

——貞觀十五年春末——

孫悟空打跑了黃袍怪,唐僧師徒繼續西天取經。這一天他們來到了平頂山。日值公曹變化樵夫前來報信。說蓮花洞的妖精神通廣大,手拿五件寶貝在此等著抓唐僧。日值公曹反復強調妖魔的強大,要孫悟空謹慎小心。聽了日值公曹的報信,孫悟空派豬八戒去巡山探察。可豬八戒一進山就被妖精抓住。妖精又變成傷腿道士引誘唐僧上當,唐僧讓孫悟空背著道士走。妖精用法術搬來幾座大山,將孫悟空壓在山下,然后將唐僧捉進了蓮花洞。

妖精派兩個小妖拿寶貝去收孫悟空。不想反被孫悟空騙走了兩個寶貝。孫悟空變小妖進洞打探消息,得知妖精要請干娘吃唐僧肉。于是他在路上打死了妖精的干娘。他變成干娘進洞去救唐僧,沒想到妖精發現了他的變化。銀角大王與孫悟空打斗起來,孫悟空反復施展七十二變,最終消滅了妖精,救出唐僧繼續西天取經。

……

平頂山蓮花洞這一回,章節很多謎團也不少。

我們先看日值公曹來報信。我們知道暗中保護唐僧的諸神是玉帝派來的。那日值公曹前來報信,而且他反復強調妖精的強大。

這能說明什么?

說明道教的一舉一動,玉帝都在天上盯著呢。

這一回劫難的起因很簡單。因為上回孫悟空騙走黃袍怪的金丹,并且險些打死了黃袍怪,這才導致太上老君要報仇雪恨。

黃袍怪的內丹被孫悟空吃了,多年的修煉卻成全了孫悟空,太上老君知道了肯定很氣憤。黃袍怪應該是老君的關門弟子,他千辛萬苦的修煉金丹,不料卻被孫悟空騙走。作為黃袍怪的師門長輩,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所以這一回才出現了,太上老君的金銀童子,偷了五件寶貝下界的稀奇事。

金銀童子在西行的平頂山把持道路,畫影圖形等待唐僧師徒的到來。

大家不奇怪嗎?

哪有偷五件寶貝下界為妖的?搬家也沒有拿那么齊全吧?

所以說,金銀童子是太上老君派下來的,那五件寶貝也應該是老君賜予的。

那他們拿這五件寶貝是來對付誰呢?

當然是孫悟空啦。

若說是對付豬八戒和沙僧的,肯定也沒人相信。

......

有了日值公曹的報信,孫悟空當時就有了對策。他想讓豬八戒去探路,可又怕唐僧護短,所以他故意揉出點眼淚,哭喪著臉來見唐僧。

原文——

《且等我照顧八戒一照顧,先著他出頭與那怪打一仗看。若是打得過他,就算他一功;若是沒手段,被怪拿去,等老孫再去救他不遲,卻好顯我本事出名。”正自家計較,以心問心道:“只恐八戒躲懶便不肯出頭,師父又有些護短,等老孫羈勒他羈勒。”……行者道:“我沒個不盡心的,但只恐魔多力弱,行勢孤單。縱然是塊鐵,下爐能打得幾根釘?”

長老道:“徒弟啊,你也說得是,果然一個人也難。兵書云,寡不可敵眾。我這里還有八戒、沙僧,都是徒弟,憑你調度使用,或為護將幫手,協力同心,掃清山徑,領我過山,卻不都還了正果?”

那行者這一場扭捏,只逗出長老這幾句話來,他息了淚道:“師父啊,若要過得此山,須是豬八戒依得我兩件事兒,才有三分去得;假若不依我言,替不得我手,半分兒也莫想過去。”》

大家看到沒有?

孫悟空想讓豬八戒去巡山,都得想辦法讓唐僧同意。以前取經團隊的主導人是孫悟空,可如今主導人卻換做唐僧了。

唐僧說,我這里還有八戒、沙僧,都是徒弟,憑你調度使用。這些話足以證明豬八戒與沙僧是唐僧的人。

自從孫悟空回歸了取經團隊,這并沒有多長時間,可唐僧就將二人發展成自己的心腹。可見他很善于拉幫結派聚攏人心。這也說明豬八戒很能討唐僧的歡心。

豬八戒前去探路。他沒走多遠路,只在途中睡了一覺,編了一些瞎話就回來了。孫悟空早知道他不會去探路。

原文——

《行者在旁,忍不住嘻嘻冷笑。長老罵道:“你這個潑猴!兄弟們全無愛憐之意,常懷嫉妒之心。你做出這樣獐智,巧言令色,撮弄他去什么巡山,卻又在這里笑他!”行者道:“不是笑他,我這笑中有味。你看豬八戒這一去,決不巡山,也不敢見妖怪,不知往那里去躲閃半會,捏一個謊來,哄我們也。”長老道:“你怎么就曉得他?”行者道:“我估出他是這等,不信,等我跟他去看看,聽他一聽。一則幫副他手段降妖,二來看他可有個誠心拜佛。》

孫悟空為什么能猜到他不去探路呢?

這有兩個原因:

(1)孫悟空對豬八戒懶惰的了解。

他知道豬八戒太懶了,肯定不會自覺的去探路。豬八戒沒成仙之前就以懶出名,他有成仙的機會都懶的去修,可見豬八戒的懶惰不是假的。

(2)孫悟空已經猜出了豬八戒的根底。

孫悟空知道他是道教派來的臥底。日值公曹能前來報信,那他也肯定知曉妖魔的來歷。孫悟空派豬八戒去探路,就是想看看他是否與妖精有關聯。因為在豬八戒進山之前,唐僧四人已經知道了妖魔存在。他就是再懶也不可能不去探路。他就是不為別人著想,也應該為自己著想。探查妖魔的底細對大家都有好處。豬八戒不去探路,只能說明他不是真心取經。

……

豬八戒二次巡山時遭遇了妖精。他與妖精們打斗時,作者寫了一個咦字。

《那怪聞言,那里肯讓,使七星劍,丟開解數,與八戒一往一來,在山中賭斗,有二十回合,不分勝負。八戒發起狠來,舍死的相迎。那怪見他螟耳朵,噴粘涎,舞釘鈀,口里吆吆喝喝的,也盡有些悚懼,即回頭招呼小怪,一齊動手。若是一個打一個,其實還好。他見那些小妖齊上,慌了手腳,遮架不住,敗了陣,回頭就跑。原來是道路不平,未曾細看,忽被蘿藤絆了個踉蹌。掙起來正走,又被個小妖,睡倒在地,扳著他腳跟,撲的又跌了個狗吃屎,被一群趕上按住,抓鬃毛,揪耳朵,扯著腳,拉著尾,扛扛抬抬,擒進洞去。咦!正是:一身魔發難消滅,萬種災生不易除。》

大家看到沒有?

若論真本事銀角大王是打不過豬八戒的。

銀角大王見打不過豬八戒,就招呼小妖們齊上陣。豬八戒害怕了這才敗下陣來。沒想到他在逃跑時跌倒了,這才被小妖們上前抓住。

那問題來了?

豬八戒為什么會被小妖們抓住?

有人認為我又提蠢問題了。

大家會認為,豬八戒被抓住是因為摔倒了,所以才被小妖們抓住。

真的是這樣嗎?

我認為豬八戒既然能打過銀角大王,他就不可能會慌了手腳。要知道他可是個人精,每次打仗的時候,就屬他溜的最快。為什么這一回他卻意外的失足呢?

作者在此處用了一個“咦”字。

這是作者將自己代入角色中發出的咦聲。這是一種另類的寫作手法。

豬八戒能被小妖們抓住,其實是他自己故意跌倒的。作者用這個“咦”字,是來表達事情很蹊蹺?

這種手法不是作者第一次用了。五莊觀時就用過一次咦字,來表達豬八戒奇怪的行為。

原文——

《二人到于房中,一家一個,坐在床邊上,只情吃起。噫!原來有這般事哩!他那道房,與那廚房緊緊的間壁,這邊悄悄的言語,那邊即便聽見。八戒正在廚房里做飯,先前聽見說取金擊子,拿丹盤,他已在心;又聽見他說唐僧不認得是人參果,即拿在房里自吃,口里忍不住流涎道:“怎得一個兒嘗新!”》

五莊觀這一回,孫悟空偷吃人參果,推倒人參果樹,背后都有豬八戒的影子。

這些間接證據能證明,豬八戒是故意被妖精抓住的。

那問題來了?

豬八戒為什么故意被抓?

因為他知道妖精是太上老君派來的。豬八戒不敢與妖精作對,破壞了太上老君的計劃。他認為要想不破壞太上老君的布置,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被妖精抓走。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與妖精發生沖突了。

其實不光是豬八戒這樣想,就連沙僧也是這種想法。

原文——

《他兩個噴云噯霧照天宮,播土揚塵遮斗象。殺得那一輪紅日淡無光,大地乾坤昏蕩蕩。來往相持八九回,不期戰敗沙和尚。那魔十分兇猛,使口寶劍,流星的解數滾來,把個沙僧戰得軟弱難搪,回頭要走。早被他逼住寶杖,輪開大手,撾住沙僧,挾在左脅下。將右手去馬上拿了三藏,腳尖兒鉤著行李,張開口,咬著馬鬃,使起攝法,把他們一陣風,都拿到蓮花洞里。》

銀角大王只用了八九個回合就抓走了沙僧。而且妖精的抓法是,一手抓沙僧,一手抓唐僧,口中咬著白龍馬。可以說,沙僧在銀角大王面前,毫無還手之力。

我們以前說過,沙僧的武藝與豬八戒相差不多。

那為什么銀角大王打不過豬八戒,而沙僧卻被銀角大王很輕易的抓住呢?

原因就是沙僧也不敢與太上老君作對。

其實蓮花洞這一回,就孫悟空一個人在耍大刀。豬八戒與沙僧是躲在一邊看熱鬧的。

……

這一回豬八戒曾泄露過孫悟空的變化。

從他們二人的對話中,能看出他們捅破那層窗戶紙。

原文——

《八戒又在梁上喊道:“不好了,不好了!拴的是假貨,吊的是正身!”老魔停杯便問:“那豬八戒吆喝的是什么?”行者已變做小妖,上前道:“豬八戒攛道孫行者教變化走了罷,他不肯走,在那里吆喝哩。”二魔道:“還說豬八戒老實,原來這等不老實!該打二十多嘴棍!”這行者就去拿條棍來打,八戒道:“你打輕些兒,若重了些兒,我又喊起,我認得你!”行者道:“老孫變化,也只為你們,你怎么倒走了風息?》

孫悟空銼開頸圈,拔了一根毫毛變成假身,自己變成了小妖。豬八戒看出他的變化后,大喊孫悟空逃跑了。

豬八戒為什么要給妖精報信呢?

說明豬八戒和妖精是一伙的。這也證明豬八戒是取經團隊的臥底。

孫悟空對豬八戒的懷疑,在這一回中徹底落實了。而豬八戒也知道孫悟空的想法,所以他才當著面給妖魔報信。豬八戒認為,太上老君這次下的是狠手,孫悟空肯定是在劫難逃,就算他暴露了也無所謂。所以他才表現的毫無顧忌。

……

這一回我們領略到法寶的厲害!

西游記中的法寶比兵器更厲害。比如紫金葫蘆、玉凈瓶捆妖繩、芭蕉扇都是非常厲害的法寶。等孫悟空把妖精打死了,太上老君卻突然出現了。他將五件寶貝又要了回去。

原文——

《師徒們吃了早齋,收拾了行李馬匹,奔西找路。正行處,猛見路旁閃出一個瞽者,走上前扯住三藏馬,道:“和尚那里去?還我寶貝來!”八戒大驚道:“罷了!這是老妖來討寶貝了!”行者仔細觀看,原來是太上李老君,慌得近前施禮道:“老官兒,那里去?”那老祖急升玉局寶座,九霄空里佇立,叫:“孫行者,還我寶貝。”大圣起到空中道:“什么寶貝?”老君道:“葫蘆是我盛丹的,凈瓶是我盛水的,寶劍是我煉魔的,扇子是我扇火的,繩子是我一根勒袍的帶。那兩個怪,一個是我看金爐的童子,一個是我看銀爐的童子。只因他偷了我的寶貝,走下界來,正無覓處,卻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績。”大圣道:“你這老官兒,著實無禮,縱放家屬為邪,該問個鈐束不嚴的罪名。”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錯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薩問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師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太上老君派弟子下界,本來是想消滅孫悟空的。可沒想到弟子們不爭氣,反倒都被孫悟空消滅了。就連寶貝也都落在孫悟空手中。為了要回這些法寶,太上老君厚著臉皮竄出來。

老君抓住唐僧不放,就是想要回這些寶貝。可見這些寶貝有多么珍貴。

孫悟空本來不想還寶貝。他給老君安了一個縱放家屬為邪,該問個鈐束不嚴的罪名。

可姜還是老的辣!

太上老君說,這是海上菩薩讓我考驗你們的,直接把罪名轉移到海上菩薩那了。

既然太上老君說是海上菩薩考驗,就說明金銀童子不是偷著下界的。這只能證明童子是太上老君派來的。文中所寫妖精偷下界的話,完全可以忽略不信。

老君說童子是海上菩薩向他借的?

這事真的嗎?

當然不是了。

這些話都是太上老君推脫之詞。他說是海上菩薩,可沒指是哪一位菩薩。孫悟空認定是觀音菩薩,只是他的個人認為。

……

這一回還寫了,金銀童子有驅使山神土地的能力。他們把山神土地當奴仆,每天都輪換著拘來聽用。

原文——

《眾神大驚道:“剛才大圣已吩咐,恕我等之罪,怎么出來就變了言語要打?”行者道:“好土地,好山神!你倒不怕老孫,卻怕妖怪!”土地道:“那魔神通廣大,法術高強,念動真言咒語,拘喚我等在他洞里,一日一個輪流當值哩!”行者聽見當值二字,卻也心驚,仰面朝天,高聲大叫道:“蒼天,蒼天!自那混沌初分,天開地辟,花果山生了我,我也曾遍訪明師,傳授長生秘訣。想我那隨風變化,伏虎降龍,大鬧天宮,名稱大圣,更不曾把山神、土地欺心使喚。今日這個妖魔無狀,怎敢把山神、土地喚為奴仆,替他輪流當值?天啊!既生老孫,怎么又生此輩?”》

我們知道西牛賀州是佛教的地盤。道教的弟子來到佛教地盤,竟然把山神土地呼來換去。

這說明什么?

這能說明三個問題:

(1)道教的勢力太強大了,佛教根本不敢惹。

道教的弟子來到西牛賀州,在佛教的地盤作威作福。而佛教不敢明目張膽的去鏟除。這說明佛教此時依然在隱忍,它不敢輕易招惹道教。

(2)山神明知道咒語是妖精發出的,他們依然聽從命令將孫悟空壓住。這說明道教的咒語在西牛賀洲很好使,也說明太上老君的話在任何地方都好使。

(3)金銀角大王的地位比較高。他們能有驅使山神土地的能力,說明他們是太上老君比較親近的人。

太上老君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樣無能。他無能的表現其實是受電視劇的影響。原著中的太上老君,他跺一跺腳,三界都在發顫。

……

金銀童子的目的其實是孫悟空。唐僧被抓后妖精們提都沒提,他們只關心孫悟空在哪里。可孫悟空表現的太頑強了,七十二變耍的爐火純青,他一次又一次被抓逃跑,最終消滅了妖精。可以說他這一次能勝利,依靠的完全是七十二變。

我們發現孫悟空的每次變化,豬八戒都能看出來,而且是一眼就看出他的破綻。

原文——

(1)《八戒道:“我們只怕是奶奶來了,就要蒸吃;原來不是奶奶,是舊話來了。”沙僧道:“什么舊話?”八戒笑道:“弼馬溫來了。”沙僧道:“你怎么認得是他?”八戒道:“彎倒腰叫我兒起來,那后面就掬起猴尾巴子。我比你吊得高,所以看得明也。”》

(2)《八戒道:“你打輕些兒,若重了些兒,我又喊起,我認得你!”行者道:“老孫變化,也只為你們,你怎么倒走了風息?這一洞里妖精,都認不得,怎的偏你認得?”八戒道:“你雖變了頭臉,還不曾變得屁股。那屁股上兩塊紅不是?我因此認得是你。”》

豬八戒的識別能力相當強,他才是辨別真偽的大行家。回想白骨精的那一回,大家還認為只有孫悟空能認出白骨精嗎?

……

這一回還透漏了玉帝支持佛教取經的信息。

原文——

《那日游神徑至南天門里靈霄殿下,啟奏玉帝,備言前事,玉帝道:“這潑猴頭,出言無狀,前者觀音來說,放了他保護唐僧,朕這里又差五方揭諦、四值功曹,輪流護持,如今又借天裝,天可裝乎?”

才說裝不得,那班中閃出哪吒三太子,奏道:“萬歲,天也裝得。”玉帝道:“天怎樣裝?”哪吒道:“自混沌初分,以輕清為天,重濁為地。天是一團清氣而扶托瑤天宮闕,以理論之,其實難裝。但只孫行者保唐僧西去取經,誠所謂泰山之福緣,海深之善慶,今日當助他成功。”玉帝道:“卿有何助?”哪吒道:“請降旨意,往北天門問真武借皂雕旗在南天門上一展,把那日月星辰閉了。對面不見人,捉白不見黑,哄那怪道,只說裝了天,以助行者成功。”玉帝聞言:“依卿所奏。》

孫悟空從五行山出來,其實是玉帝的旨意。玉帝還差五方揭諦、四值功曹,輪流護持取經人。

玉帝連裝天這種把戲都幫忙,可見他對佛教傳經是相當支持的。這也說明玉帝與太上老君之間是有矛盾的。要不然他為什么要幫助佛教對付太上老君呢?

……

孫悟空請老狐貍精時,曾說一生只跪拜過如來佛祖、觀音菩薩、唐僧這三個人。

原文——

《我為人做了一場好漢,止拜了三個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觀音,兩界山師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為他使碎六葉連肝肺,用盡三毛七孔心。一卷經能值幾何?今日卻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風訊。》

我們知道孫悟空學藝時,給菩提老祖不知跪拜多少次。而他卻從來沒跪拜過如來佛祖。

那他為什么說曾跪拜如來佛祖呢?

原因只有一個。

菩提老祖與如來佛祖是同一個人。

這些話是孫悟空內心描寫,可以說這些話是完全真實的。

……

我們推測太上老君是想除掉孫悟空。那有什么證據呢?

(1)孫悟空打傷黃袍怪后,緊接著這一回就是金銀童子下界。

這兩回銜接的很緊密。上一回剛說到黃袍怪去兜率宮燒火,這一回太上老君的童子就下界了。這難道會是巧合嗎?

作者如此緊密的寫這兩回,就是暗指太上老君要報復孫悟空。

(2)金銀童子抓住唐僧后,作者竟然一直沒有交代唐僧的下落。而且這一回的整個事件,都是圍繞著如何鏟除孫悟空展開的。

(3)當銀角大王被裝進紫金葫蘆里,金角大王有過這樣一段言語:

《那老魔聞得此言。唬得魂飛魄散,骨軟筋麻,撲的跌倒在地,放聲大哭道:“賢弟呀!我和你私離上界,轉托塵凡,指望同享榮華,永為山洞之主。怎知為這和尚傷了你的性命,斷吾手足之情!”滿洞群妖,一齊痛哭。》

金角大王說:我和你私離上界,轉托塵凡,指望同享榮華,永為山洞之主。

天庭的神仙有哪一個敢說,永為山洞之主的話?如果沒有太上老君撐腰,他們敢說這樣的話嗎?

太上老君說金銀童子下界是考驗唐僧,而金角大王卻說私離上界。顯然他二人都沒有說實話。金角大王不說實話,是因為太上老君不讓說。其實他們下界是有任務的。等他們的任務完成了,就可以永久的留在人間了。這應該是太上老君給金銀童子做的承諾。

那太上老君給他們的任務是什么呢?

當然是消滅孫悟空了。

......

太上老君要回了五件法寶,返回了三十三天兜率宮。

取經團隊經歷了太上老君的怒火后,他們還會遇到哪些劫難呢?

預知后事如何?

請看《不平靜的烏雞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朗区| 兰坪| 万州区| 乌鲁木齐县| 广南县| 宁德市| 浑源县| 翁源县| 大兴区| 福建省| 靖远县| 建阳市| 水富县| 崇信县| 天镇县| 棋牌| 汉阴县| 仪陇县| 固原市| 阿鲁科尔沁旗| 开封县| 诏安县| 明星| 巴林右旗| 九龙城区| 丹巴县| 黄梅县| 杨浦区| 吉木萨尔县| 黔西县| 象州县| 新龙县| 沧州市| 泰州市| 乌拉特后旗| 兰州市| 龙江县| 安化县| 康平县| 南丰县|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