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曾講過老二的哲學,他認為人人都喜歡做老大,不喜歡做老二,可實際上呢,做老二的人,好像一座橋,一瓶潤滑油,優秀的老二比老大還難當。
的確如此,一個人要做好老二,心態上就不能爭先要強,應當放下執著,對世事保留一份超脫的看法。
有一次,惟儼指著林中一棵枯木,問弟子道悟和云巖:“你們說,是枯萎好呢,還是向榮好?”
道悟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向榮好。”
不料惟儼斷然否定道:“燦爛終將歸于滅亡。”
這一來,答案似乎已經明確,所以云巖隨即轉口說:“我看是枯萎好。”
誰知惟儼同樣認為是錯的:“枯萎也終將成為過去。”
這時,正好另一位高沙彌從對面走來,惟儼便以同樣的問題問他。
機靈的高沙彌不偏不倚地答道:“枯萎的讓它枯萎,向榮的讓它向榮。”
惟儼這才頷首贊許道:“高沙彌說得對,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應該聽其自然,不要執著。”
正是如此,所以星云大師說:“我悠游在‘老二’的天地里,自得其樂,最重要的是,我安于做好‘老二’的本分,在承上啟下當中得到無限滿足。”做老大自然要有做老大的條件,如果條件不足,擔子也挑不起來。
他還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五個手指頭吵了起來,個個爭做老大。
拇指說:“我最好,我排第一,是老大,你們應該聽我的。”
食指說:“民以食為天,菜肴煮好了,都用我來試味道。還有,使喚別人也是用我,我很有權威。”
中指也不服氣:“我在中央,最長最高,怎么你們不聽我的?”
無名指說話了:“有句話說,無名才是名。金戒鉆戒,都套到我身上來,我最值錢。”
大家爭吵不休,尾指一直默默不開口,等大家說完了,悠悠地表示:“我最小,排最后,沒什么好爭的……可是,當主人合掌禮佛,是我最靠近佛菩薩。”
指頭的爭論打破了和諧,輸贏心戰勝了理智心,所有指頭都忘記的是,只有和諧的一個拳頭才是它們的共同目標。
這也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的一個經歷:有一個周末,風和日麗,我和朋友相約去爬山。山不過三百米高,從山腳到山頂有一條山道,我平時就常來這里,一般情況下,都是慢悠悠地上去,倒不覺得它陡峭。
那天我們的興致很高,就和朋友說,這次我們來個爬山比賽吧,朋友欣然應允。
我平時爬山就不輸在他后,所以一邁腳我就信心十足。我的步伐明顯比朋友要快不少,差不多是他速度的兩倍,很快,我就將他遠遠拋在了身后。在轉彎處,我扭過頭看一下朋友,眼見他落后于我,我心中暗暗竊喜。
他仍顯得十分淡定,還是那樣慢悠悠地走著,一副不疾不徐的樣子。
沒想到的是,我這邊出了狀況,可能開始的時候用力過大,我居然出現了呼吸急促的現象,大口大口地吸著氣,心跳驟然加快,雙腳仿佛不是踏在地面上,而像是踩在一堆棉花上。我機械地向前邁著腳步,但實際上,我的步伐較開始時已慢下不少了。最后,我感覺非常疲勞,只好停下來休息。
朋友很快來到我的身邊,關切地問我有沒有事,我向他擺擺手。他繼續向前走著,仍然保持著一貫的步伐,每一腳都有力地踏在路面上,或昂首挺胸,或側目路旁的花草,一切看起來愜意而悠閑。
我就那么眼睜睜地看著他超過了我。那天在山頂上,朋友笑著拍我的肩,對不服氣的我說:“你一直都比我快,這次就是因為太想贏了!太想贏的人,最后多半會輸。”
是的,人們做不了老二,總是想做老大,總想贏別人,就容易輸,實際上,做好自己,以謙卑為懷的心態生活,就會“不贏自贏”。
如果我是一條線,對方也是一條線,想怎么做才能比對方長呢,太想贏的人容易因過于執著而心生惡念,想砍斷對方的線,實際上,只要放下輸贏心,只默默關注自己的成長,把屬于自己的那條線畫長即可。
超越,也就是如此簡單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