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英很生氣,因為她感覺到了一種潛在的大眾心理:如果哪里建了一座新橋,或者那里要蓋一座樓,人們會交口相傳,認為這是一個新鮮事,值得一說。可像碣石山這樣流傳千年的名勝古跡,似乎再有人說起就顯得迂腐。據(jù)說英國人是最喜歡懷舊的民族,他們會為使用一把五十年前的梳子自豪,但如果中國一定會讓人說有病,買不起新的啊。而喜新厭舊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導(dǎo)致人的攀比心理。總認為新鮮的事物都是好的,為什么不新的舊的一起吸收其精華呢?蒲英心里的疑問不知道該去問誰。
前面忽然出現(xiàn)了一條河。嚴格地說是一條河床。在不遠處和道路并行著。
“到了前面的河,我們就歇歇吧。”蒲英說。其實她真的很累了。
“早就應(yīng)該歇歇了,我都累死了。”潘美娟說。
一片喊累的聲音,讓蒲英心里有些不平。本來是想找到一座橋時再歇歇的,但看他們的樣子,只好在靠近河邊時就下了車。
蒲英被眼前的河床驚呆了。
眼前的這條寬闊的有些寬廣的河床,像大地坦露的胸膛!河的這邊是一片廣闊的沙地。沙子仍以波浪的形式,一圈一圈泛著漣漪。沙紋上點綴著五彩的貝殼,告訴人們,許多年前這里曾是一片海洋!什么叫滄海桑田的變換,這應(yīng)該是最好的答案!
所有的人都被眼前的沙灘震撼了。都跑上前去,撿拾自己喜歡的貝殼。
越過這十幾米寬的沙灘,下面開始有幾米寬零星的野草,再往里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溪,溪水清淺,可以看見有魚在水草自由的浮動。
“魚!魚!”潘美娟大聲地喊,似乎發(fā)現(xiàn)了世界的奇跡。
蒲英已經(jīng)不知道喊了,她的靈魂被這里的一切深深的震撼了。她在接受著來自大自然的豐富的贈與。
辛鵬很容易的就抓住了一條,所有的人為此歡呼雀躍。
“蒲英,我們不走了,我們應(yīng)該拿一些東西來,在這里野炊。”郝建軍說。
“對啊。下次我們一定要在這里野炊。”所有人都符合。
小河的那邊是一片茅草地。白色的茅草穗子在風(fēng)中搖曳。因為鹽堿,大地露出一片赤紅。再遠處是高高低低的樹木。從沙灘、小河、茅草、樹林,這分明就是寫在大地上的歷史的過度。
“不走可不行,我們不能半途而廢。我敢肯定,碣石山應(yīng)該離這里不遠了。”蒲英說。
蒲英說這話是有根據(jù)的。因為當(dāng)年曹操寫下“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時,就在黃河岸邊。當(dāng)時的碣石是矗立在黃河岸邊的,它像黃河的靈魂,承載著千年的記憶。只是因為黃河多次改道,這里才失去了濁浪滔天的氣勢。可以肯定這條寬廣的真實的寫照歷史的河床,就是當(dāng)年黃河的遺跡。都看見黃河了,碣石還會遠嗎?
在蒲英的堅持下,所有人都戀戀不舍的離開了這里。順著河邊又走了幾里路,看見一座長長的多孔橋,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河床上。橋是磚石結(jié)構(gòu)的,很難想象,歷經(jīng)了不知多少年,它還能這樣結(jié)實。只是它沒有護欄,走在上面挺嚇人的,所以,沒有過多的停留,蒲英他們繼續(xù)往前走。
前面出現(xiàn)了一座村莊。會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嗎?蒲英在心理祈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