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無奈的挑釁
- 弒花秋風里的等待
- 不染一塵
- 1815字
- 2011-05-12 21:49:52
第七章無奈的挑釁
回頭再說鐵劍峰,自從母校一別,似乎丟了魂似地,憂郁從心里爬到眼角眉梢了。
拿起整理好的行囊,別過家人,匆匆的坐上了高中的班車,就這樣踏上了迷茫未來的征途。車上的人人不多,據說秋天是不適合遠行的。然而,他卻還是得選擇離開,去他曾經信誓旦旦要去的地方,那將會比初中離家更遠了。
故鄉在后視鏡里越來越遠,漸漸模糊,最后消失得無影無蹤。呆呆地望著車窗外,消失的花,枯黃的葉,禿禿的枝,又是一個輪回了吧。新舊這樣的交替著,來年還會花香撲鼻,綠葉滿樹,可如今的落花枯葉就注定消失在世界,消失在人們的視線,消失在人們的心里吧,甚至可以遺忘它們曾真實的存在過,世界它們也來過,精彩過,不是嗎?
然而,忘記并不代表沒有存在過,人生每一場劇不是刻意的,都只是偶然的邂逅,最終都注定凋謝。只可惜人卻不能徹底的騙過自己,心里總有那么一個角落,裝著那些沉甸甸的前情舊事。隨著時間的堆積,越來越厚重,不發則已,一發則不可收拾。就如此刻的鐵劍峰,怎么也抑制不了的記憶,似決堤的潮水。
……
那年,他才十三歲,上初二。他是學校的名人,學習成績是學校里代表、領軍人物,凡是學校里的人是無人不知的。不過在學生心目中卻是個兩面性的人物,不僅僅是第一名那么簡單,他還是學校“秩序”的制定者和維護者。
原來,上初一下學期時的他,剛剛插進那個學校的無名小卒吧。可仗義的性格讓他變得與眾不同,他曾為了幫助“弱小”,對一個大個子“校霸”大打出手,據說把校霸打得苦苦哀求,還住進了醫院。這當然不只是個傳說,他是苦練過跆拳道的。也因此“一戰成名”,顯赫于當時的校園,被傳為茶余飯后的佳話。后來在很多追隨者苦苦勸說下,組織成立了“除暴安良”,“穩定”學校治安的“鐵義社”,他當然是“大哥”了,人稱“鐵哥”。隨著他事跡的流傳,“鐵義社”隨之壯大起來,更加促使他成為了學校另類代表了。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滿意他的。其實他也沒想過要讓人怎樣屈服于他,他所做的,不過是想幫助別人罷了,所以,他也未曾去想象他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這就是他,不在乎太多的眼光,卻總是有沒完沒了的觀注;不想出名,卻偏偏聲名遠播;討厭武力,為了義氣,為了公平,卻處處逼他打架。
就是初二那年,做了他最不愿做的“傻事”,那是一段他抹不去的塵。他帶頭打架,而且是群架,誰會明白,那是他最不愿意的呢?
在初中,初三的學生,總會以老大哥的身份自命,自以為是秩序的制定者。蠻橫、自以為是,似乎這里是他們的地盤,完全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上,顯然是霸道的荒唐了。他們可以在狂妄到荒謬,他們打籃球時可以說操場是他們的,打乒乓球時可以說球桌是他們的。
為此,初一、初二的學生便苦了,受盡“壓迫”。就是這個時候,他們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鐵劍峰,只有他是最講公道的。這樣的事情他本是絕不會坐視不管的,更何況在很多人的求情之下呢?他毅然決定為低年級的同學們討個公道,但他也堅決表示,不用武力,講道理,希望同學們理智的看待和對待,特別是自己“鐵義社”的兄弟們,萬不可沖動。他肯去,當然是歡呼一片,他都不知道,他在同學們心目中的地位,簡直是沒有什么可以難倒的神了。
大家心里清楚,道理在那些初三的“大哥”們眼里一文不值,在他們的世界里,他們的話就是道理,可這些,當時的鐵劍峰是不懂的。他只知道道理才是最服人的東西,心服口服。
然而那天與初三一干人的“談判”卻是失敗的,或許他的理想就與現實本身是有很大差距的。鐵劍峰文縐縐的給“大哥”們講了半天,卻得到一口唾沫,鐵劍峰真是氣炸了肝肺,卻沒有立刻發作,他還想說下去,誰知他們竟然冷笑著說:“放假等著,后來的小輩們,得教教你們什么秩序、什么是規矩了!”
“特別是你,別以為你學習好,別以為打過一架,就自以為是!有種這周放假等著,我!你記著,你牛哥,等著吧,單挑!敢不敢?”
一個黑臉大個子指著鐵劍峰,大聲的吼道。
跟鐵劍峰一道來的人差點沒氣暈過去,特別是“鐵義社”的那幫重情義的兄弟們。但鐵劍峰沒說話,他們也便不好說什么,只得把期盼的眼光投向鐵劍峰了。
“算了吧,大家都是學生嘛,說不定以后還是朋友呢!何必呢?做朋友不好嗎?至少也是校友吧?”
誰知道,鐵劍峰竟然會說出如此“懦弱”的話呢?顯然大家都有些泄氣了。
“你在求和嗎?哈哈哈……”
“懦夫!!”
“跪下吧?我們就饒了你!”
“哈哈……”
……
他們開始一連串的冷嘲熱諷,語言甚是不堪入耳。
“好!”
鐵劍峰終于忍到極限了,直從牙縫里蹦出了一個字,然后轉身消失在混雜的嘲笑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