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九爺家的雞蛋炒松茸
- 風匣匠的棺材
- 361352629
- 1747字
- 2012-07-27 11:47:56
九爺家接待的是有著滿腹文章的BJ的王娜。
為了給知青變個樣子,九爺和馬蘋也動了一番腦筋,最后商定給孩子們莜面餃子和“討吃行李”,菜是雞蛋炒松茸、涼拌豆腐、炒土豆絲。
九爺說:再換上一個菜,松茸咱們做也不會做,做不好不是糟蹋啦!
馬蘋卻說招待客人,總得拿點好東西,再說春花曾經告訴過她松茸的做法。
為了節省時間,她提前做了一些準備工作。把莜面和好,用籠布苫好;打了6顆雞蛋,把松茸洗凈切成片;把土豆切成絲,放進水盆中;豆腐提前就拌好啦!
等到王娜進門之后,九爺他們趕緊把王娜讓到了炕上坐下,經過一番呱噠,知道王娜父母都是大學老師,父親是教地質學的,母親是教漢語言文學的,父親在1965年去XZ探查礦時發生了山體滑坡,失身墜入1000多米的懸崖,后來連尸體都沒有找到。父親死后,母親病倒了,整整在床上躺了三個月才好轉,而她也從此變得更加沉默,每天只顧看書上,書成了她最好的朋友。
在父母親的熏陶下,她特別喜愛詩詞和地質、考古,特別喜歡觀察動物,而母親卻堅持讓她當一名教師,但是那根本不是她的理想。
得知,馬蘋有個女兒春花,也是16歲,剛剛被蘭州軍區戰斗文工團選中,王娜羨慕的不得了。“舞蹈演員,多美的好的呀!多幸福呀!”
眼看就到了中午時分,馬蘋將莜面分成兩塊,一塊像包餃子一樣,把皮揪成記子,包上用粉條丁、蘿卜絲、地皮菜、豆腐干拌成的餡,捏成餃子樣子;另一塊搟成大餅,放入蔥花、土豆絲、蘿卜絲,然后卷成條狀,切成二寸寬的段。
兩種東西弄好后,放到鍋上開始蒸。
坐在旁邊的王娜看到馬蘋做的東西,有點驚奇,“大娘,你做的是啥飯?”
“一個叫莜面餃餃、另一個叫莜面墩墩,也叫‘討吃行李’!”
“啥,‘討吃行李’!為啥叫了這樣一個名字?”
馬蘋說自己不清楚,得問田九爺。于是田九爺邊拉風匣邊回答王娜的問題。
“這是一種用莜面做的食物,‘討吃行李’就是乞丐的鋪蓋卷,我想大概是說它里面亂七八糟什么都能放吧。但是在我們這兒,還有一個故事,說有年夏天陽高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可是已經錯過了播種的季節,百姓們想這下可完啦!這時從外面來了個討吃的,向村民乞討,善良的村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東家一升米,西家一碗面,討吃在感嘆陽高人民善良的同時,聽到了陽高遭遇災害又錯過了節氣,也看到了遍野都是東倒本歪的莊稼。于是討吃的從掏出了一些種子,讓村民趕緊種下去,沒過多長時間,莜麥成熟了。
莜麥磨成面,人們卻不知道該如何吃。這時,這個討吃又返了回來,一聽大家的困難,哈哈大笑,他讓人取一口大鍋,倒了一盆水,放了一盆面,一看水多啦;又放了一盆面,一看面又多啦,接著又倒了一盆水,到面不軟不硬時成了整整一大鍋。他又叫村民把家里的蔬菜全部拿來,洗凈、切開后放入調料、油、鹽,然后他叫人把莜面搟成大餅,把這些雜七雜八的菜包進去。大家驚呼連連‘好吃’,當問他這種食物的名字時,他抓耳撓腮卻說不出所以然,正好看到了旁邊他的雜亂、豐富的行李卷,靈機一動,指著說這叫‘討吃行李’。于是,這個聽似不雅的名字就流傳下來啦!”
聽完九爺講得這個故事,王娜連呼經典、有趣。
當看到馬蘋端來的松茸,王娜問這是什么時候東西,馬蘋告訴她是春花從XJ帶回來的松茸。
“什么,這就是松茸!”王娜有點驚奇,沒有想到在塞外這個小山村見到了松茸這種珍貴的東西。
九爺看到她的樣子,問:“你吃過?”
“沒有,我是在書中見過,也聽爸爸說過,這是一種純天然的珍稀名貴食用菌類,被譽為‘菌中之王’!相傳1945年8月日本廣島原子彈襲擊后,唯一存活的植物只有松茸,目前全世界都不能人工培植。”
“什么,‘菌中之王’,原子彈襲擊后都能存活,怎么神奇!”
王娜又接著說,“我從書上看到,松茸,又名松口蘑,是名貴食用菌。新鮮的松茸像傘一樣,菌蓋呈褐色,菌柄為白色,均有纖維狀茸毛鱗片,有濃郁的特殊香氣。松茸在我國南北方都有出產,但在品質上有較大的區別,北方產的松茸顏色發白,香氣更濃郁,口感好,易保管。南方產的松茸顏色稍發黑,易腐爛變質,香味不濃。”
馬蘋看到王娜懂得這么多,“王娜,你懂得真多,知識分子家庭的孩子們就是不一樣。書上寫沒寫這東西咋吃。
王娜說書上沒有寫,所以只能按原計劃進行——雞蛋炒松茸。
回到宿舍,大家都把自己中午在鄉親們家里的事,告訴伙伴們,一起分享。站著吃糕與沾著吃糕讓大家捧腹大笑,而王娜描述的松茸的味道,讓女知青不停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