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伐滅冉魏——廉臺十連跪
- 吐谷渾
- cabbaje
- 1005字
- 2014-07-16 14:53:16
永和八年(慕容儁元璽元年正月即公元352年1月),冉閔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決定大動干戈,起兵后趙襄國,弒其帝劉顯。
352年正月,劉顯率軍進攻常山,冉閔聞之大怒,留下大將軍蔣輔佐太子冉智,親自率領八千精騎前去救援。此時的常山外有一棗強縣,由劉顯大司馬王寧鎮守,王寧膽小怕事,他深知冉閔性情暴虐、嗜殺成性,再加上對劉顯的些許不滿,待冉閔兵至之時,將棗強縣拱手讓出。
冉閔率軍趕至常山,與常山守軍里應外合,圍堵劉顯,劉顯大敗,率軍逃竄。冉閔不肯就此罷休,率軍追擊,一直追擊到襄國。劉顯令將士緊關城門,不予迎戰。此時劉顯手下大將曹伏駒見大勢已去,為了茍全性命,私自打開城門讓冉閔帥軍進入。冉閔一殺入城,便直奔劉顯后宮,生擒劉顯及其大臣官吏總計一百余人,斬其頭顱做百頭坑。之后,為了維護統治,派兵搜刮宮殿,燒于一旦,又將襄國百姓遷徙到鄴城。后趙政權從此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粟”。
冉閔平定中原地區后,便將目光鎖定在遼東地區,但礙于前燕政權的強盛一直為敢出兵。同年三月,冉閔政權的饑荒肆虐,不得已情況下,冉魏兵士求食于常山、中山、幽州各郡,并欲圖占領幽州。
面對冉魏軍士的一再侵擾,慕容儁盛怒,立即點將慕容恪領軍作戰,已定中原。同年四月,慕容恪率軍南征。冉魏大將軍董閏、車騎將軍張溫聞之懼,請柬冉閔:“鮮卑乘其鋒芒,且此戰敵眾我寡,應先避其鋒芒,待其驕惰之時領兵擊之,便可取勝,平定遼西。”
冉閔生性好戰,怎能聽從此番建議,拒予采納。率軍士退至安喜,準備迎戰。慕容恪兵多將廣,打過勝仗無數,此時的他面對羸弱的冉魏政權,十分的狂傲自大,追擊至廉臺,準備作戰。
前燕軍士,行軍千里,路途遙遠,身心疲憊,冉魏將士如狼似虎,迅猛無比。第一次交鋒,冉閔率軍主戰,英勇無比,大挫前燕士氣。慕容恪無奈之下只好暫且退兵。
冉閔見首戰告勝,信心大增,隨即鼓舞士氣,率軍再戰。前燕軍士本來出到中原地區,水土不服,外加身心疲憊,士氣低落,被冉魏軍再度擊敗。
慕容恪不服,親自率軍作戰,可惜冉閔軍迅猛無比,慕容恪險些被生擒回營。前燕軍隊且戰且敗,面對冉魏軍隊的進攻毫無招架還手之力,一連十場敗績。冉閔勇猛無敵,所率軍士更是精銳難敵,燕軍畏懼不已。
一連的失敗,終于將慕容恪從幻想拉回到現實中來。他明白他不是無敵,燕軍不是無敵,今天他們大燕才是真真正正的失敗者!面對著一個個無精打采的士兵們,慕容恪告知自己此時要冷靜再冷靜,一定要一雪前恥,怒殺冉閔!那么,他能做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