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4章 八卦先秦 夏啟是靠什么打敗伯益的(2)

  • 心尖上的先秦
  • dayeyilang
  • 3600字
  • 2014-06-26 17:38:36

夏啟,母涂山氏。屈原的《天問》中說,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與涂山氏相遇于臺桑,旋即分別。懷孕的涂山氏女在傷念中生下啟后就死了。所以,啟生下來就失去了母親,是個苦孩子。禹死后,啟破壞了禪讓制,自行襲位,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從此,原始社會宣告結束,開始了奴隸社會,啟也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帝王(有的史學家認為禹是第一個帝王)。他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今汾澮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啟奪位后,攻殺禹選定的繼承人伯益,開創了世襲的由父傳子的家天下制度。和啟同姓的有扈氏部落(在今陜西省戶縣)不服,啟發兵攻伐,被有扈氏打敗。為了贏得民心,啟便嚴于律已,過著粗茶淡飯的儉樸生活;還尊老愛幼,任用賢能,然后在人民的支持下,他再次出兵攻滅了有扈氏,鞏固了王位。這以后,他又一反以往的作風,生活變得腐化起來,整日飲酒作樂,歌舞游獵。傳說他曾創作了名為《九韶》的大型樂舞。啟的年紀老了,他的幾個兒子激烈地爭奪著繼承權。小兒子武觀(一說為幼弟)因為爭得最兇,啟就將他放逐到黃河西岸(今陜西義帶)。武觀聚眾反叛,啟派大將彭伯壽帶兵將他打敗,并押來見啟。武觀只好認罪服輸。不久,啟因為荒淫過度而病死。對“夏啟”評價的分歧夏啟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的建立者,無論是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從學者研究的角度來看,啟為禹之子似乎已成定論。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傳說中的人物,歷史評價卻褒貶不一?!睹献印とf章上》說:“丹朱(堯之子)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堯,禹之相舜,歷年多,施澤于民久。啟賢,能敬承繼禹之道。益之相禹也,歷年少,施澤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遠,其子之賢與不肖,皆天地也。非人之所能為也。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萬章上》還提到,禹薦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喪畢,益避禹子于箕山之陰。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子也。”“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啟,曰:“吾君之子也?!薄秴问洗呵铩は燃浩分幸舱f,夏后啟與有扈氏戰于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后伯啟曰:“不可,吾地不淺,吾民不寡,戰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庇谑翘幉恢叵?,食不貳味,琴瑟不張,鐘鼓不修,子女不飭,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上述啟賢的說法,經過司馬遷《史記·夏本紀》固定下來,在大多數人看來,啟稟承天命,贊繼大禹之道,順利地實現從禪讓走向世襲,實在是眾望所歸,啟無疑是歷史一個重德修賢的圣明君主。即使在神話傳述中,啟也是一個神通廣大,能與天帝交通的圣賢之神?!渡胶=洝ご蠡奈鹘洝分姓f:“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后開。開上三嬪于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薄冻o補注》對此解釋說:“九辨九歌,禹樂也。言禹能平治水土,以有天下。啟能承先志,贊敘其業,育養品族,故九州之物皆可辨數,九故之德皆有次序而可歌也。”但我們同樣注意到歷史文獻與傳說中對啟的評價卻有截然相反的一面?!稇饑摺ぱ嗖咭弧氛f:“禹授益而以啟為吏。及老,而以為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薄赌印し菢飞稀氛f:“啟乃淫溢康樂,野于飲食,將將銘,莧磬以力。湛濁于酒,渝食于野,萬舞翼翼,章聞于大,天用弗式?!薄痘茨献印R俗篇》中說:“昔有扈氏為義而亡?!备哒T注曰:“有扈,夏啟之庶兄也。以堯舜舉賢,禹獨與子,故伐啟,啟亡之?!笨傊膯⑺坪跤殖闪艘粋€不足以任天下的德薄之人,他破壞了原有的禪讓制度,將天下變成私有,繼位后又淫逸無度,黨同伐異,實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恥之徒。

伯益的父親是皋陶?!稘摲蛘?志氏姓》說:“梁、葛、江、黃……皆皋陶之后也?!睋v史學家考證,“益”之為地名,最早應在壽光古城街道。禹之繼承人東夷族首領伯益故地或在古城,壽光之“益”乃為伯益發祥地,上古之時,地名因人而定,亦因人而遷。李白鳳《東夷雜考》:“伯益,禹之臣,東夷人,疑壽光之益是也”。王獻堂《山東古國考》也說伯益是東夷人,“疑壽光之益為是”。壽光之“益”據壽光多位文史專家如趙守祥、孫仲春等先生考證,當以古城為是。著名的益都侯城遺址就坐落在古城境內,位置在古城街道政府駐地南,面積約50萬平方米以上,歷史活動至少始于龍山時代,或為紀國故城之一,漢淄川王子胡封地,屢有重要文物出土,1983年古城一村村民打井時發現銅器等文物,經壽光市原博物館長賈效孔主持發掘,共清理出土紀國青銅器64件,內19件有“己”字銘文,陶器9件,玉器4件,卜骨2片,蚌飾12件,系山東當時一次性出土最多青銅器,轟動當時考古界。這次考古發現,結束了紀國都城在何地的爭論,為研究紀族活動和商周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益都侯城遺址屢有重要文物出土,龍山文化至兩漢時期陶器、銅器、鐵器、骨器、石器等屢有發現,陶器、錢幣、瓦當、因由等文物異常豐富,雙王城鹽業遺址所發現制鹽之盔形器,亦在益都侯城遺址有所采集,經壽光市博物館袁慶華館長鑒定為制鹽之盔形器。或可證明古城亦為鹽業器具制造或者集散基地。古城也是戰國時代鑄幣中心。齊國貨幣“賹”、“鎰”都源于古城之“益”?!耙娑肌?、“賹邑”之地名、“賹”、“鎰”之貨幣單位名稱,追根溯源,應該都是源自于東夷領袖伯益。

皋陶,名繇,字庭堅,是歷史上著名的傳說人物。據《帝王世紀》的說法,他出生于曲阜少昊之墟。曲阜,偃地,故舜帝賜其為偃姓。據《世本》和劉向《說苑?君道》,皋陶當上了大理之官,作五刑,即負責氏族政權的刑罰、監獄、法治。傳說他的外貌是青綠色,像一個削皮的瓜。他的嘴唇像鳥喙,是至誠的象征,能洞察人情,明白決獄?!墩摵?是應》說皋陶治獄,當判決有疑時,就令獬豸決獄。傳說中的獬豸,就是只有一只角的羊。據說它很有靈性,能分辨是非曲直,確認犯罪與否,如被疑對象有罪,獬豸就會以角頂觸。這種辦法很靈驗,故典籍稱其為“助獄為驗”的“一角圣獸”,史書上說當時天下無虐刑,無冤獄,小人畏懼,天下太平。舜帝對他的成績極為贊賞,便把他封于皋,所以,又叫皋繇。因為上古“陶”、“繇”讀音相同,所以又寫作皋陶、咎陶、咎繇。皋陶幫助夏禹當上了中原華夏部落政權的領袖,夏禹很感激,便指定他為自己的接了他老子的班人,正準備讓位,但皋陶卻于這時去世了。死后,葬在六地,即今安徽六安市。古時,這里有皋陶墓。世人又稱為公琴。

皋陶生了六個兒子(或說三個),長子大費(讀bi閉),即伯益,是黃、趙、江、秦等姓的共同血緣祖先。

伯益,原姓伊氏,名益,字賾凱(《水經?洛水注》引《百蟲將軍顯靈碑》),又字虞余(《漢書人表考》卷二)。他是傳說中的一位大英雄。年輕時的伯益,就很聰明,有才智,《呂氏春秋?勿躬》說他發明了以封占卜歲時吉兇的方法,又最早發明打井取水。關于打井取水的事,有些典籍說得很有故事性和趣味性,《淮南子?本經訓》云:“伯益作井而龍登玄云,神棲昆侖”。由于伯益富有才華,夏禹就向當時中原氏族聯盟政權首領帝舜推薦他,帝舜派他輔佐夏禹治水。在佐禹治水的過程中,他立下了大功,夏禹在治水成功后受賞時對舜說伯益也有功勞。舜便賜給伯益白色的旗旒,并說:“以后你的子孫一定會昌盛的!”(《史記?秦本紀》)舜的話果真靈驗,后來伯益的后嗣非常繁盛發達。

《國語?鄭語》上說,伯益能議百物,以佐帝舜。伯益來自東夷少昊鳥氏族,所以傳說他能知禽獸之言,能與飛鳥通話,《漢書?地理志》云:“伯益知禽獸?!薄逗鬂h書?蔡邕傳》云:“伯益綜聲于鳥語?!闭f的都是這個意思,這與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上所言伯益“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的意思是相通的,所以舜曾任命他為虞官?!睹献?滕文公上》另有記載,說舜派遣伯益擔任火官,伯益用火焚燒山澤,迫使猛獸逃匿,使過著畜牧流徙生活的人們從此過上了安居墾種的生活。后世尊他為保佑人們免遭猛獸傷害之神——“百蟲將軍”,并修廟祭祀他,就是這個原因。舜對伯益的十分信任和器重,便將自己美麗的小女姚氏嫁給了他,并且封伯益于費,所以伯益又叫大費,或叫費侯。舜之后,夏禹繼承了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禹對皋陶伯益父子都非常信任,先打算把自己的王位禪讓給皋陶,不意皋陶去世,后指定皋陶長子伯益為自己的繼承人,并在晚年授政于益,讓自己的兒子夏啟為臣。夏禹在位10年,東巡會稽時逝世,臨終遺言傳位給伯益。傳說伯益為夏禹守喪三年后,將王位避讓給了夏啟,自己在箕山之北隱居下來。在華夏族人的擁立下,夏啟于是即天子之位。這時,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建立,原來氏族社會“公天下”終于被階級政權的“家天下”所取代,中國歷史進入了文明時代。夏啟即天子位以后,便開始消滅伯益的勢力,在夏啟六年,將伯益殺害。伯益死后,夏啟以隆重之禮厚葬伯益,又“歲善犧牲以祠之”(《越絕書?吳內傳》),即每年都以犧牲來祭祀他的亡靈。伯益雖然被害,但他的家族后裔卻十分繁榮昌盛,所分衍出黃、趙、江、秦等十多個姓氏,都尊他為始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称多县| 弥渡县| 万盛区| 齐齐哈尔市| 香格里拉县| 二连浩特市| 淮安市| 东宁县| 威海市| 乐至县| 龙陵县| 老河口市| 龙海市| 张家港市| 安国市| 黔南| 乌兰察布市| 前郭尔| 习水县| 黄冈市| 高雄市| 将乐县| 和田市| 辽宁省| 石屏县| 高清| 德阳市| 平潭县| 澄迈县| 深水埗区| 北海市| 廉江市| 正蓝旗| 汶上县| 栾川县| 鹤庆县| 玛沁县| 昌黎县| 扬州市| 逊克县| 宝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