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歸去來(上)
- 幽蘭吟:鳳歌明月夜
- 琬如長公主
- 1237字
- 2011-08-30 17:40:59
文淵齋是鳳城的書房,也是鳳王府要地。平日里若無事,便是鳳亦柔也不得隨意進入此間。管家自然是知道輕重的,隨著鳳城向文淵齋走去,一路上沉思,已經把自己要說的和要問的都理出了頭緒。
“桓叔,你直接帶了那女子來中庭找我,就是因為她所持的那枚玉佩罷?那真的是‘君子如玉’么?”鳳城吩咐侍女給管家設座奉茶,又遣散了眾仆人之后,這才關上門扇,啟齒輕聲問道。
管家點頭,呷了一口茶潤喉,聲音卻仍然稍覺沙啞:“誠如君侯所料。——仆反復驗看過那枚玉佩,的確是先皇賜給咸陽哀王、又傳至君侯的‘君子如玉’。仆也曾經問過君侯,莫不是流/亡匈奴的時候,將那玉佩遺失了么?君侯當時說,玉佩是送給隨云山人了……”
鳳城默然。那枚碧色通透、水潤光華的玉佩,陽面刻有九龍捧珠的圖案,陰面是四個梅花篆字“君子如玉”。質地絕美的晚晴羊脂玉,一望便知不是凡品,鳳城相信管家一定不會看錯的。當年,他也確實是將這塊玉送給了水云寒,并約定,以此作為共謀舉事的憑證……
而這其中的詳情,鳳城一直都沒有告訴管家,也未曾告訴過其他任何人,包括鳳亦柔。時過境遷,他早已不復當年的心思,便幾番想找個借口,取回這枚玉佩。奈何時機不利,加之他深信水云寒的為人,故取玉一事久久未果。誰知竟有今天,此玉落入他人之手……
管家也覺得奇怪:“君侯既是將玉佩贈與了隨云山人,怎么如今,這玉竟會在一個想要行刺君侯的女子手中呢?久聞君侯與隨云山人交厚,按理說,他并不應該將君侯所贈之物轉手他人才是……”
鳳城亦覺得此事很有些蹊蹺之處,抿唇不語。心里卻只希望著,水云寒此番舉動,可千萬不要是因為無傷公子攪入其中了才好——身在匈奴且頗受烏珠累單于禮遇、卻偏偏又與水云寒關系密切的無傷公子,雖然曾有恩于鳳城,值此卻也終于成了鳳城的隱憂。
管家自然不知道的,“隨云山人”乃是水云寒為了避人耳目而取的別號;至于鳳城所擔心的“無傷公子”,管家并不知其人,甚至連聽都沒有聽說過。但他知道的,今夜之事定然非同一般——
“倘或隨云山人有心要加害君侯的話,則他完全可以憑一己之力,而不必將這么惹眼的信物交給那個白衣女子,大費周章地假借他人之手;可是,如果說隨云山人與這女子毫無干系,不但玉佩一事難以解釋,況且他的一些舉動,也頗有令人生疑之處……”
鳳城一個激靈,目光炯然:“隨云山人有何舉動?”
管家細細回憶道:“仆被那女子暗算之后,也不知過了多久才清醒過來。便聽得府中人聲鼎沸,說君侯和翁主險些被刺客所害,幸而得天護佑,俱無大礙。仆放下心來,便沒有立刻去見君侯,而是私下派了精細府兵,暗中打探終南山那邊的動靜……”
鳳城聽了,便也解悟過來:“難怪非竹說,自桓叔帶了那女子去中庭以后,他便不曾再見過你。想來桓叔是忙于此事了?然則,探聽的結果如何,隨云山人果然與那女子有什么聯系不曾?”
管家凝思道:“雖然仆并不敢因那女子持有‘君子如玉’,而斷言她是否與隨云山人有所關聯,但派出去的細作卻回來說,隨云山人已于昨日傍晚遣了一個名叫及風的少年下山,似乎有急事讓他去辦……況且,看那少年所行之路,竟是直沖長安城朱雀大街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