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如湖水 萬物皆映
- 俠引江湖
- 酒城小魚
- 8345字
- 2011-04-06 10:25:29
我現在去的地方,我也沒去過。你若有空,就朝東邊望一望。我就在那里。
柴舟一人獨自下了山,心中只覺得一片混亂。柴舟只覺得一番廝殺過來,覺得十分疲憊。心中忽然生出一份苦惱。血流成河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許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了什么東西而奔跑。
走過漫長的歷程,才發現自己走過的路根本沒有意義,這就是空虛。這無邊的空虛之中,柴舟只覺得什么都是假的。眼前這片湖水倒映這世上的萬物,這湖水還是湖水。它映照白日的太陽,夜晚的繁星和月亮在它上面走過。它還是湖水,一直都映照著萬物。偶爾會有魚兒躍出水面。
月光下的人影模模糊糊。只聽見有人在悄悄地喊道:“舟兒,舟兒。你過來。”柴舟走了過去,便是自己的父親柴青,此刻已經完全恢復了神智。
柴舟道:“這里十分危險,你如何還在這里。葉知秋在哪里呢?”柴青道:“舟兒,我帶你去看你舅舅。”柴舟隨著柴青,在山間轉了一會,確認沒有人跟著自己。方才來到一個隱蔽的山洞。韓龜壽和韓巨二人受了內傷,走不遠,四人便尋了一個隱秘的山洞,等內傷治愈后再行離去。
葉知秋見柴舟到來,臉上極是開心,也顧不上柴舟臉上戴著個古怪的鐵面具,道:“舟兒,你過來讓舅舅看上一看,成親了沒?”柴舟過了好一會,方才輕聲叫道:“舅舅。已經成親了。”
葉知秋道:“是哪家的姑娘?”柴舟道:“我說出來,舅舅您一定不高興的。我還是不說的好。”葉知秋道:“你不說也好。你小舅舅在北方可好。”柴舟道:“他好得很,只是他恐怕要做糊涂事了。他要幫助金人攻打宋朝。”
葉知秋道:“這便是借力打力,從中得到最大的好處。”葉知秋在夜月的時候多番利用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加以利用,是以對郭云的做法贊譽有加,柴舟知道這兄弟二人一心想復國,是以會不顧一切手段,只是淡淡說道:“古時五胡亂華,導致北方生靈涂炭。此刻助金人攻宋。必定遺臭萬年。”葉知秋臉色一黑,道:“你這是和誰在說話。”
柴舟道:“我若不是和舅舅因為這個鬧翻,也不會跑回中原來,我看我沒有必要和你再爭執了。若是一心一意將金國打敗,而后再向大宋奪回江山,我自然前去助舅舅一臂之力的。”葉知秋道:“舟兒,你還年輕,你不知道大宋是不可能和我們聯合的。”二人爭執一夜,也沒有什么效果。
柴舟早早和柴青道了別,讓柴青回到武昌老家去。柴舟和葉知秋告了別。方才來到來到昨日比武的場地。
不料今日來的人更多,有很多人因為在路上耽誤了行程,河朔一代不少成名豪杰也都來了。
柴舟找到飄雪和鄭單衣二人,柴舟將昨日晚上發生的事情草草和他們一說,都覺得不可思議,原來這里面有這么大的陰謀。只是飄雪沒有發現郭夢的蹤影。
只見主場地上放了五把大椅子,五位長老便坐在上面。楚月魂道:“夜月事情已定,比武今日照舊,但是各位須留意掌中的兵器,點到為止。”頃刻之間,擂鼓聲大氣,群豪興致高漲。柴舟原本心中滿是煩惱,此刻也是一掃而空。
柴舟道:“大哥,你也上去試上一試?”鄭單衣道:“我使刀,手中也癢癢的。”鄭單衣便去了刀的那邊,柴舟便去了比掌法的地方,飄雪耐不住寂寞跑去和人比暗器去了。
同時開始比武,讓一些來趕熱鬧的人著實忙壞了。既想看比劍這一塊,又想看使刀和比暗器的。有時聽聞這邊叫好聲,跑了過去,等跑過去后,發現精彩已經發生了,跑得也是了不亦樂乎。
朱井是個落第書生,只是家中頗有家私,邊到處游玩,愛看江湖上的趣事,嘴里不由地說道:“你們都慢點打,讓我一一看了。”朱井鉆進比較刀法的人群中,大聲叫道:“兩把刀都好大啊。各位好漢,鄙人朱井,倒想給各位現場來個唱和如何?”眾人只見這人搖著紙扇,一副文人打扮,便有不少人叫道:“好。”幾個好事者,更是搬來一張大桌子,只見朱井爬了上去。
鄭單衣將手中的大刀拿著手上,走上場子,道:“鄭單衣,北方綠林好漢。上來一試。”場中卻是一位少年人,約莫二十歲有余。
少年人的刀竟然比鄭單衣的刀還要長,便是蕭保宋的大刀無鋒。少年人恭敬地答道:“我叫蕭憶風。”
朱井道:“初生牛犢不怕虎,咱今日就看看這初生牛犢和猛虎如何一較高低。”“好好”這少年人臉上一紅。朱井道:“少年人初次見世面,少年人,不要怕,你要是見了你喜歡的姑娘再臉紅也不急。”在場的英杰有時一場哄笑。
蕭憶風道:“鄭大俠,晚輩冒犯了。”只見蕭憶風大刀一起,頓時一陣風起。二人便站了起來。朱井大聲說道:“這年輕的一刀劈來又是一刀,只怕這老的受不了了。哎哎。”外面看不見的人有人叫道:“怎么了。”朱井道:“這老的引少年人冒進,乘機奪回先機,這少年人氣力倒是有,只是有些愚蠢。哎哎……”有人叫道:“你再亂叫,我們把你丟出去了。”朱井道:“這少年人不像看起來的那般愚笨,他早已看出這是個破綻,卻留了后招,乘這老的跟來,忽似一個回馬槍,將老的的大刀打得直哆嗦。看來自古英雄出少年啊。這少年大刀如過江猛龍,氣勢不可擋。這老的刀法穩穩當當的。只是體力更不上了。看來少年認定是贏了無疑。”
就在此時,鄭單衣的大刀被蕭憶風打得脫了手。鄭單衣道:“長江后浪推前浪。我輸了。”只聽到朱井道:“少年人勝過過去人,不為過。老的莫要難過,誰讓你老了啊。”群豪也有人叫道:“歲月不饒人啊。”
鄭單衣下了場子,柴舟微笑看著了他,道:“大哥,輸得可痛快啊。”
鄭單衣道:“痛快,不料這小子這么有耐力,體力真是好啊。我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的身體。只是刀法卻比不上他了。”鄭單衣道:“公子這么快就下來了啊。莫非遇到什么高手了?”
柴舟道:“下來休息兩場。”
不知誰喊了一聲,道:“李孝李公子上去比劍了。”朱井趕緊從桌上爬了下來,道:“我去看劍去。”比劍的場子是幾個場子最大的一個、周圍的樹上居然也爬滿了人。比劍的這個地方臺子高出地方許多,許多人便也能直接看到是上面的場景。
李孝輕輕一躍上去,人群之中便想起了一群叫好聲,木魚大師對著狄風道:“你這徒弟當真是要勝你幾分啊?”狄風道:“他今日名聲,當真是要勝我當年啊。”木魚大師笑道:“你當年的名聲,只是小偷中的皇帝的名氣,今日李孝的名聲倒是大家出自心底的擁護啊。”狄風道:“孝兒,這些年一直在江湖上闖蕩,倒也收了不少人心。”
木魚大師道:“狄老弟,可否記得你上次上少林,方丈師兄說的話。”狄風道:“心中已有魔種?”木魚大師道:“是的。李孝行走江湖,雖然多是懲處盜匪,積累的血腥。而且江湖上傳聞李孝為了找到郭夢,這五年日夜奔波。這人便容易形成一種怨憤的。”
狄風道:“我會督促他的。”
李孝走了場中,對手是今日剛好敢來的河朔一帶的好手,“劍法無雙”的風信。風信已經過了不惑之年。兩人各自拜了一下。李孝今日將十三月魂一一使出,楚月魂不住地點頭。風信劍法號稱無雙,端是凌厲無比,而且劍招招靈活,虛虛實實,九招劍法里面便有七招是虛招。
眾人只覺得眼花繚亂。多數武功修為跟不上的人都有些看不清楚,甚至有人閉上了雙眼,好似不忍看到李孝被這劍刺到。柴舟對鄭單衣道:“你看李孝多少招能將這風信趕下來。”鄭單衣道:“只怕怎么也要一百招開外吧。”柴舟微微笑道:“五十招之內。”
鄭單衣自是不信,嘴里不住地數著:“三十四、三十五……”只見李孝一劍前去,風信虛招之中,破綻便被李孝刺穿。豪杰之中便響起了叫好聲。李孝將風信扶了起來,道:“若是你十招里面有八招是十招,只怕我要勝你不易啊。”風信道:“李公子待人真誠,我輸得心服口服。”
片刻之間已經有幾人拜了下來。柴舟依依不舍地去比掌法去了。過了一會,便沒有人上去比試,一來李孝仁義令人折服,二來大家都自恃劍法勝不過李孝。只見楚七七就要站了起來,道:“你就是第一人,我和你比上一比。”
李孝往后退了幾步,道:“師娘,弟子不敢。”
忽見一個一身破舊的中年人走了上去,全身破舊,但也看出原先身上穿的是白色的衣服。這人腰上插著一把劍。場子有些好事者叫囂著“別上去獻丑了。”只是這人一掃四周,俱是安靜了下來。
木魚大師道:“狄老弟,江湖上什么時候出現了這么一號人物?”狄風搖搖頭,道:“江湖上游戲風塵的人倒是很多。”
李孝道:“晚輩李孝,不知怎么稱呼?”這白衣人臉上本來是帶著殺氣,忽然一陣微笑,道:“我也不知道我是誰啊。”李孝只覺這人身上的殺氣頓時消失。李孝道:“前輩既然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我想我也不知道吧。”
白衣人道:“既然你也不知道,那就算了。我見你劍法還不錯,我便上來和你試上一試。”
李孝道:“既然前輩不愿意透漏名字,那小子得罪了。”白衣人忽然笑著說道:“年輕人,千萬不要省了氣力啊。”
李孝提劍便上,使的便是十三星魂里面的第五招,這一招直去,那中年人竟是往旁邊一閃,單腳一踢李孝的手腕,腰中的劍卻不拔出來。李孝不料這白衣人出了如此怪招,往邊退了幾步。李孝連連使上十幾招,這白衣人怪招練出,卻如何也不拔劍。
場下的豪杰不料這場比劍最后變成一邊倒,李孝完全處于劣勢。紛紛想到:“李孝還是年輕了。”李孝將十三月魂使了出來,白衣人避得極為輕易。
李孝只得將飛龍劍法使了出來,飛龍劍法學會才兩天,倒是這十三月魂練了無數遍,故而最開始的時候李孝一直是使的是自己熟知的。此刻被逼使出了家傳的“飛龍劍法”。
李孝將內力運便全身,凌空一起,只是這劍直直刺了下來。飛龍劍好似感覺到主人的心愿,也隱隱發出呼嘯的聲音。白衣人咦了一聲,“噌噌”將劍拔出了劍鞘。
木魚大師道:“這把劍我還是認識的。這人就是白玉。”狄風也是一驚道:“白玉,今日也在也在這里出現了。”原來白玉受了重創,便漂泊江湖,找人學劍比劍,只是瘋瘋癲癲的。也是無意聽說這邊要比劍,便也跑了過來。
白衣人臉上露出喜色。李孝好似受到白衣人的啟發,手中之劍頃刻之間好似自由起來了。這兩柄劍也好似認識一般。
飛龍劍法里面三招攻招,守招十一招。三招攻招便是因時因地,就好像給出一個規律,一個模式,在比武的時候處處尋找別人的破綻。
白衣人劍法使得越快,李孝跟著越快。兩人不知不覺斗了近千招。白衣恩劍法沒有一招重復的,李孝隨之而變的劍法也沒有一招是重復的。太陽漸漸升高,已是中午時分了。
李孝腳上的步法卻走的是十三星魂的步法,白衣人漸漸將招數使完,到了第一千招的時候,便開始出現重復的招式。李孝一時大意,被白衣人搶回上風,李孝心中默默記起十一招守招的招式,守得滴水不漏,這樣又是打了一千招上下。
那白衣人忽然不打了,哭了起來,道:“你攻我時,我沒還手之力。你守時,我占不得一絲便宜。”這白衣人一哭,大家都覺得十分好笑。李孝道:“前輩劍法,沒有一招重復,而且許多都是自創的。這一點是令李孝最為佩服的。”原來李孝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勝過白衣人是因為自己仗著飛龍劍法,而白衣人勝過自己卻是自己所創的劍法,心中對于白衣人十分佩服。
白衣人破涕為笑道:“小兄弟,咱們再打過可好啊。我還有許多招數沒想好的啊。”李孝道:“這么多人看著我們,耽誤大家時間也不好。改日再打也好吧。”白玉道:“那我明天再來找你。我記得方才那個大嫂子也要找你比劍的。我也餓了。”楚七七見白玉將她成為“大嫂”也是會心一笑。最后“我也餓了”四個人倒是引起在場許多豪杰的肚子的叫聲。白玉來得快,去得也快。頃刻之間便消失了人群之中。
夜月安排眾豪杰用過午飯,不少豪杰因為擔心好久不夠,倒有不少人自己帶著酒,有一個挑著慢慢的一擔上來。最后大家分而食之。倒也多了一份豪情在里面。
下午時分方才決出了高下,使刀的便是蕭憶風,使劍的就是李孝,掌法就是柴舟,飄雪得了暗器,江梨花得到一個槍王的稱號,無生得了拳法的第一,棍棒卻是丐幫弟子莫德。
這幾人和夜月也是隨意地較量了一下。只見蕭憶風站到高臺上,將大刀一揮道:“天下英雄,可否聽晚輩說上一句。”眾英雄一片響應。蕭憶風道:“北方戰局,大家定有耳聞。遼被金趕到西北去。而后宋雖然得了燕云十六州。但是大宋積貧積弱已久。金滅遼后就要揮師南下了。我在平安莊趙家莊有兩千男兒,我來這里便是為了得這一千兩黃金。好助我趙家男兒保家衛國。”
毛石響應道:“蕭少俠,你們還缺人不?老朽愿意上前殺敵。”蕭憶風道:“歡迎得很。”楚月魂道:“蕭少俠,心懷國家,這一千兩黃金的送于你了。”蕭憶風拜了一拜,道:“我在這里謝過大家了。”
朱井道:“蕭少俠,我愿意出十萬兩白銀。”頃刻之間已經有不少武林大豪愿意出錢出力。
只聽狄風說道:“你父親可是大俠蕭保宋?”蕭憶風見問話的人是斷臂的人,心中想到定是狄風無疑,便走到狄風面前,磕頭道:“家父正是蕭保宋,北方戰局漸漸吃緊,所以抽不開身。晚輩取名憶風,便是為了記住狄大俠的恩情。我祖母活到八十九歲高齡才離世。”狄風趕緊將蕭憶風扶了起來,道:“好孩子。你來給你引薦下你的干哥哥。”
蕭憶風道:“我自小就聽祖母說。她在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便收了個干孫子。便是李公子,不料武藝超群。”李孝笑著說道:“小弟你太謙虛了。”蕭憶風看了一眼李孝身邊的小溪,臉上一紅,道:“這位想必是嫂子吧。”小溪見有人叫了自己“嫂子”,面上生氣,實質上卻歡喜得很。李孝趕緊道:“她是小溪姑娘。”蕭憶風撓撓腦袋,道:“小溪姑娘,我說錯話了。”小溪輕聲細語,道:“我不怪你。”蕭憶風頓時覺得好似在云霧之中,這聲音美妙。
蕭憶風方才覺得小溪是李孝的妻子,不敢正視,此刻忍不住地看了幾眼。只見小溪穿著一身淡黃的衣衫,臉蛋紅通通,散發著一股朝氣,心中生出幾分愛慕之心。
李孝道:“小弟,你在北地可看見一個少女。年紀約莫和我相仿,喜歡穿一身紅色的衣衫。帶著一把小小的彎刀。”
小溪見李孝又問起李孝,忍不住地將頭扭了過去。蕭憶風看在眼里,心中嘀咕道:“莫非小溪姑娘暗中戀著李大哥,而李大哥心中卻是有了別人。”蕭憶風道:“我倒是聽說有這么一個女子?只是沒聽說過。時常騎著一匹白色的馬,穿著一身紅色的衣衫。”李孝一把抓住蕭憶風的手,道:“她在哪里?”蕭憶風道:“我也不知道啊。”李孝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小溪道:“李大哥,只要你找她。你肯定會找到她的啊。”
只見一個夜月門人將一個深袍的客人帶到李孝面前,這人道:“李公子,小溪,可找到你了。”說話的人就是王海。宇文雷的徒弟。小溪道:“師叔,你這么急找我有什么事情啊?”
王海道:“師公他自覺時日不多,想再看看你。你這叫跟我回去吧。”小溪道:“師叔,你到前邊去等我。我說和李大哥說些話就走。”王海看了一眼李孝,眼神之中有一份責怪,便走遠。李孝心中記掛著郭夢,卻沒有看出王海的意思。
小溪道:“大哥,我回去了。我會想你的。”蕭憶風道:“小溪姑娘,你家在哪里?以后我有機會和大哥和你一去。”小溪道:“我現在去的地方,我也沒去過。你若有空,就朝東邊望一望。我就在那里。”小溪這話卻是說給李孝聽的,她只希望李孝能在日后的日子多想她幾回。蕭憶風點頭道:“我會的。你到了家之后,給我捎個信,我去看你。”
李孝將小溪臉上的眼淚擦掉道:“又不是再也見不到了。回去見了伯父伯母,你幫我問好。已經有五年沒見到他們了。幫我問你的師叔師伯們好。”小溪將眼中的淚水擦了擦,又流了下來,道:“李大哥,你找到了郭姐姐,你們就成親。到時候我來看你們。”
李孝笑了笑,道:“這么大了,還這么喜歡哭。”小溪忽然趴在李孝的肩膀上哭了起來,蕭憶風只當小溪舍不得,也是一味的說好話給小溪聽。
小溪哭了許久,方才一把將李孝輕輕推開,小跑著跑到王海身邊去。蕭憶風大聲喊道:“我去送你。”李孝一把將蕭憶風拉住,道:“小弟,讓她去吧。”蕭憶風感覺到李孝的手在忍不住顫抖。顯得已經控制不住了感情。
只見小溪隨著王海越走越遠,后來不見了。蕭憶風也是若有所失。這時便見到一個丐幫弟子和少林僧人,過來告知蕭憶風,已經收到不少銀兩,也有不少人許下諾言,愿意日后補上許下的銀兩。蕭憶風和李孝拜了別。
李孝走了一會,只覺得湖水這般清澈,柴舟拍了下李孝的肩膀,李孝忍不住叫道:“小溪。”柴舟道:“這些年,你何不早日告訴她。”
李孝長長嘆了一口氣,道:“我不會,我不知道如何告訴她。”柴舟和飄雪二人走在一起,幸福的表情溢于言表,雖然他們的表情有一半在冰冷的鐵面具下面。飄雪叫了一句:“李大哥。”
鄭單衣道:“李公子,不料今日我們能在這里碰面啊。”李孝道:“嗯。鄭大哥,多日不見,我們何不坐下來喝上幾杯。”
少林寺和丐幫眾人收拾好各色銀錢。楚月魂便吩咐備置給色酒菜。葉知秋為了今日,已是早有準備。糧食充足,更有不少大漢聽說一起暢飲,便有不少人怕是酒不夠,又跑去買了不少回來。
酒香飄得很遠,群雄也暫時忘記了奔波的辛苦。
柴舟、飄雪、鄭單衣、李孝四人坐在一起。各說心事,聊南說北,談天說地。李孝心中的悲傷才方顯好受一些。直到夜深時分,群雄紛紛告退。柴舟三人辭別了李孝,也離開了,三人先去見飄雪父母,而后再往北方去。
李孝卻要和蕭憶風一起去北方找尋郭夢。
只見李鐵槍和江梨花夫婦二人在和狄風言語。李孝道:“師父。這二位如何稱呼?”狄風道:“我見你難得空閑。這二人便是李鐵槍和江梨花夫婦。”李孝道:“莫不是橫行天下二十年無敵手的梨花槍。”
江梨花此刻已是中年婦人,眼中充滿愛意地看著李孝,道:“不料長這么大了啊。”江梨花在李孝一個多月的時候,喂養過李孝,故而此刻便有這個說法。李孝倒是一愣,不知為何發出這般感慨。卻見李鐵槍道:“夫人,你說得李公子都不著邊際了。”狄風笑著道:“孝兒,你受過他們二人的恩情。咱們這位槍中巾幗英雄曾經喂養過你。”李孝雙手一合手,道:“兩位叔叔嬸嬸在上,受李孝一拜。”李孝深深地鞠了一躬。
江梨花道:“我若有兒子或女兒,也有你這么大了。”李鐵槍板著臉道:“夫人,你又提這個事情,我何嘗責怪你了。”江梨花破涕為笑,道:“李公子,你若是有空。就到山西太原來看我們兩位老夫妻。家中兩位大哥多番說起你。”
李鐵槍怕李孝迷糊,道:“就是李金槍和李銀槍。只是這么些年,我夫妻二人一直都找不到馬氏三兄弟。讓這三個自命俠義之輩危害江湖。”李孝道:“我若得閑,一定去太原找你們。這馬氏三兄弟,我若見了,定讓他們原形畢露。”這“豪杰三俠客”回到中原,本來四處鼓噪李孝的壞話。不料李金槍和李銀槍二人沒死,回到太原之后。這李鐵槍和江梨花二人在江湖上追尋他們。這三人便躲了起來,不敢再出來言語了。
群雄走了一大半,有一些喝的大醉,實在是走不了。
少林寺和丐幫安排各安排幾個得意的弟子,護送蕭憶風將黃金銀兩帶回去,一時因為兩派名望服人,二是因為少林弟子滿天下,丐幫眼線布天下,一路上也可以報得太平。李孝因為要北上尋找郭夢。便隨著蕭憶風等人一起北上。
卻說這里面還有一個趣事,群豪盡皆散去,卻有幾十個少年英雄遲遲不愿散去。只是因為這兩日時間里,都看上了夜月里面女弟子。夜月女弟子都生得落落大方,又少食人間煙火,在山間之中。這些少年人都不肯離去,好似魂都丟在上面了。
楚月魂又不好驅敢,倒是木魚大師心生一計,將一口大鍋上面放滿燈油,點上大火,只見油鍋翻滾。然后楚月魂倒入些洱海的水進去,道:“這便是試一試真心的。若是真心實意喜歡我們的弟子,將手放了進去,以證真心。”這幾十少年卻紛紛告退。
狄風道:“這真能試上一試嗎?”卻見木魚大師言語幾聲,只見無生將手放了進去,然后若無其事地拿了出來,只見眾人嘆道:“少林功夫真是冠絕宇內。”眾人只當是少林的絕技。木魚大師道:“狄老弟,你將手放進去試上一試。我保你沒事。”狄風搖搖頭道:“我可不敢,最后一只手我可愛惜得很。”蕭憶風道:“我來試一下。”只見蕭憶風將手放了進去,又拿了出來,仍舊是沒事。
原來這油鍋下面是醋,醋將油翻動,溫度卻不高。少年英杰方才散去。
第二日,李孝和蕭憶風二人隨同丐幫弟子和少林弟子,將各色財物收置妥當,用馬車拉好,便往東京而去。去往宋金邊界。許多河朔一帶的豪杰和北方的豪杰同路的也一路上相隨保護。
車馬剛走到山腳下,邊見白玉攔在前面,道:“李公子,我們來比劍啊。”李孝心想若是再打上個幾個時辰,必定耽誤了路上的功夫,便道:“我還有一招沒想好,你隨我一起,我們晚上休息的時候再打。”白玉撅著嘴道:“那好吧。”蕭憶風笑著道:“還是李大哥能收復這‘瘋子’。”
李孝白日隨著大隊趕路,晚上便和白玉練劍,日子倒也過得快,也不顯得寂寞。一行人出了云南境地,進入黔地,因為蜀道難行,進入湖南境內,過了長沙府,而后北上,到達武昌府。
便在武昌府的時候,申安七人準備了冬衣,還有許多一百萬兩的白銀。約好在武昌府集合。
李孝將李家隱秘的生意一一收回,雖然門面上李家是李九天的生意要大些,但是實質上李孝掌管的財富已經遠遠超過了李九天。只是這么些年,李孝一直追尋郭夢,卻將收回李家產業的事情擱置了。或者說李孝有著更大的打算,也不得而知。
申安見李孝一行人前來,道:“公子,按你心中所吩咐。一百萬兩白銀和若干衣物,都備齊了。”李孝道:“申叔叔,辦事效率之高,可見這些時日沒有好好休息啊。”申安道:“我們兄弟七人,都知道公子要資助北方義軍,哪敢大意?只是公子,一旦戰事一開,糧食才是最重要的。”李孝道:“這也只怕也要煩勞幾位叔叔了。”
申安七人與李孝告別,又回到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