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病例討論
- 軍醫
- 血色杜鵑
- 1038字
- 2011-04-13 11:08:09
第一個病例是以頭痛、多次癲癇發作收進來的孩子,因為孩子失語問不出任何病史。已經行了頭顱CT檢查,發現了兩個混合密度的腫塊。血象中白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略高。現在只行了些降顱壓、抗癲癇的治療,效果不佳,需要盡快明確診斷方能有針對性的治療。
“根據患者逐漸增高的顱高壓和局灶受損癥狀,我認為肯定是有占位病變。CT也進一步證實了。而且CT影像上是個混合密度的腫塊,很類似于腫瘤。為了明確還是建議行分辨率更高的MRI檢查,等結果出來再請神經外科、腫瘤科的來會診。”汪醫生首先發言,主管路醫生在一旁飛快地記錄。
“我看患者更像顱內感染,白細胞高,做個腦脊液檢查看看。明確后趕快抗感染治療。”秦醫生扶了下眼鏡架,緩緩地說。
“羅醫生呢?”陳主任側頭問了下羅醫生。
“嗜酸性細胞高,占位效應也有可能是寄生蟲引起的。腦脊液和MRI都要檢查。”羅醫生思襯著回答。大家聽了覺得有道理,都點了點頭。
“江夢玲,你說說看吧。”馬耀祖果然沒有漏掉他的學生。
“嗯,我同意羅醫生的意見。”夢玲望了下羅醫生,羅醫生笑著回望了她一眼。
“你又不是主任,還同意誰來著,說你自己的。”馬耀祖一句話嗆過來,夢玲臉一紅,周圍的人都笑起來了。
“一般來說,寄生蟲病必定和動物相關,可以詢問下患者是否有和動物的接觸史,比如現在很流行豢養寵物。”夢玲紅著臉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好,那你就去問一下。”馬耀祖吩咐。夢玲依言就直奔患者的床位,詢問了孩子的爺爺。被夢玲猜中,他們家酷愛動物,特別是狗都養了兩條,孩子經常和狗玩。夢玲回頭向大家匯報了情況,大家又將患者的CT片好好傳閱研究了一番,對患者的鑒別診斷和治療方法進行了一番討論。陳主任最后總結:頭顱MRI和腦脊液同時檢查,并進行補體試驗、腫瘤相關免疫學檢查,等排查清楚再進一步請有關科室會診,以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另一例納入討論的病例是意識障礙。患者伴有眼肌麻痹、眼震、共濟失調的表現。頭顱CT可見雙側丘腦混合密度影。因為這例是蔡薇組上的,治療效果一直不好,夢玲正困惑著,所以聽起來格外認真。
“考慮該患者年齡六十多了,既往有高血壓病史,此次發作前又喝酒,突發意識障礙,局灶神經系統受損體征。加上CT影像,出血性腦卒中可能性較大。以降顱壓、控制血壓、止血等為主。”沈醫生的觀點就是蔡薇他們開始診斷的方向,但治療效果并不理想。
“頭顱CT檢查明確診斷效果有限,還是進一步行MRI,可能發現更細小的病患。患者按照腦出血的診斷治療至今仍然沒有控制,能否考慮換個方向,比如多發性硬化等免疫系統疾病。”陳主任考慮一會后給出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