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異路知己久作伴 相逢原來非舊人
- 靜默的歌者
- l嶺下秋
- 1861字
- 2010-05-04 10:38:15
自從那次收到留言后,因為國慶假期的影響,便一直在家貓著,也可能對這種偶然的碰巧,不太相信網絡中的虛擬,就沒太在意,等收假后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秋天在過完中秋后便徹底地涼爽下來,每天下午上完課后就獨自沿著山路向石榴林所在的山谷漫步,心中感覺空蕩蕩的,什么煩惱都沒有,但也不覺的高興,一切都那么波瀾不驚。開學軍訓那會和舍友他們第一次爬這座山時,還是一群人有說有笑,但自家內向排外的性格與他們不相容,短短的一個多月就又回到了先時的孤孑一身。不知什么時候自家開始喜歡自然,有什么傷心的事總愛跑到野外,面對田野、大山大喊為快。
離群的人往往會縈繞在痛苦之中,我為了使痛苦離我而去,特意買了把笛子和樂譜,每每旁晚無事便深入林中,用音樂去驅趕難耐的孤寂。與此同時我不知不覺沉迷上了網絡,不是因為網游和戀愛,而是因為詩歌。中學時候由于學習壓力大,我為了緩解心中的壓力,愛上了詩歌,每當心中糾結得厲害,我便放下手頭的東西,不管是學習有多緊張,總會拿起筆將七言八句能代表我心情的詩句亂草在紙上。先開始不太注意,以為自家是在造作,一陣熱乎勁過后就不再愛戀了。然而這詩的魔咒已經植入我的大腦,病入膏肓了,前前后后三四年不能停歇,到如今只要有思緒,總會將心中所想書于紙張。以前有時間和條件的限制,常常自以為杰作的詩篇只能孤芳自賞,我自己也總感覺有才高八斗的光環罩在自家頭上,可是從未有人見到過我的真跡,那時想著真是埋沒人才了。目下網絡文學的巨浪襲來,我滿腦都是詩了,也許是受名家的影響,先開始總抱著外國名著和詩作去啃,而后又覺得萬事基礎最重要,就將四大名著、古典小說、詩詞雜劇翻個遍。到后來腦子一熱竟然不顧什么學業前途,一腔熱血地鉆進書眼里,滿日里尋詞找句,有了眉頭就用手機記下,一有空閑去溜進網吧,將其發表在文學網站。往往為了一首詩就要牽掛近一周,期盼的僅僅是網友那么幾句贊詞和多一點的點擊率。我把詩發到文學網站的同時,也復制到了博客里,因此漸漸地便成了自家的習慣。
一切由此而生,循序漸進地說來,這便是老天的安排。究竟是什么事情,各位看官請鄙細細道來。那次的留言,不久便有了回復,說是她很高興結識了我,還請我以后多多關照。我心中一陣竊喜,以后可能就告別孤單了。此后我們便通過相互留言來交流,卻遺憾還是不知她的通訊方式,又仔細想來,湖南距離陜西幾千公里,做戀人是不切實際的事情,就是得知她的手機號碼又怎樣,自家這樣的窮小子,生活都成問題,怎么去再顧其他事情。
時間還是在深秋,不過此時霜降天高,葉落風嘶,平常很少去野外。一周的課全部安排在早上,下午超無聊,無奈之下習慣了打羽毛球,書也很少看了。年輕人一般都喜歡打籃球,大家都說打籃球能拔個子,因此每次學校一有籃球比賽整個球場四周滿滿都擠著人群。其實羽毛球也挺能鍛煉人的,看來領悟此道理的人也不少,雖然這邊的人不是很多,但也著實熱鬧,每次想打球了都得早早去占場地。每天下午總是玩到快天黑才罷手,這天玩的是滿頭大汗,竟也饑腸轆轆,不得不提前出去吃晚飯。也許是因為道路狹窄的原因,我們同行幾個人踉踉蹌蹌地朝市區走去,猛然對面走來一對女郎,其中一位長得眉目清秀,漂亮可人,仔細一看覺得十分眼熟,總覺得在哪里見過,我的目光便隨著那女孩的過去追去,不想那女孩也回頭一瞥,似乎發現了我的鬼祟。恰好我回頭的那剎那,我們倆的目光便像凝結在了一起,我的心頓時跳的厲害,那女孩和叫忘憂草的那個女孩怎么那么像?雖然我只見過她的照片,但她的樣子我是銘記在心,過目難忘。那女孩已經走遠,我還不停地回頭癡妄,呆頭呆腦被同行的他們遠拋在后面,這才回過神疾步趕上。
我上網的頻率隨著看書的減少也減了下來,但所幸的是那天沒事同舍友他們去網吧下載東西,我也忍不住辦張卡玩兒了起來。無意打開博客,她竟然也在,便不顧其他上去搭訕,結果等了半天她才回復,說是在查點資料,等下和我再聊。我隨意打開一部電影,心不在焉地看著。不一會兒她終于發信息過來說抱歉。我急忙回復,說沒關系,然后又問了她的基本信息。她告訴我她叫瑩,在長沙上學,學的是護理,今年讀大一。這和她博客上描述的差不多,我也就沒多問,只是向她打聽南方的事情。末了她才告訴我她的qq號,又問我的年紀,我如實說了,她說她比我小,以后就叫我哥了。我著實興奮,又和她聊了半天,她說她們晚上還要上課,便打了聲招呼,匆匆下線了。我心里漸覺舒坦,自小除過自家妹妹,還沒結交過別的女孩,這委實是第一次。沉浸在高興之中,舍友將撤離的話語重復了幾遍,我才從美夢中清醒過來,十分不愿地下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