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龍居何處——山石疑云
- 少年包青天之情聚開封
- 縵纓
- 2346字
- 2013-09-21 14:15:02
龐太師的壽宴結束,包拯離開龐府,坐上馬車準備回府衙。就在他叫車夫催馬的時候,忽然,一個白乎乎的東西飛進了他的馬車里。包拯一看,是一個揉成團了的紙條,他撿起來展開。
“包大哥,請于龐府后門一敘。”紙條上寫著,是飛燕的字跡。
包拯收起紙條,下了馬車,繞著龐府的院墻,找到了龐府的后門,四處張望,卻沒有看見龐飛燕的影子。等了一會兒,一個小丫鬟從后門出來,見到包拯,便說道:“是包大人吧!小姐讓你跟我走。”
那丫鬟帶著包拯到了應祿街街口的一家茶挺雅致館,包拯一進雅間,便見到飛燕坐在里面。
“飛燕!”包拯叫到,“好久不見了。”
“包大哥,你還好吧!”飛燕站起來,跳到包拯身邊。
“我們都挺好的,這幾年又發生了不少事情。”包拯說道。
“我都聽說了,還聽說皇上都被人給換了。這些事情真刺激,真可惜我爹南巡非要把我帶走,害得我都錯過了。”飛燕說道。
包拯無語地搖搖頭:“還要刺激,你這人怎么還跟以前一樣?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好啊!你又批評我!對了,展昭呢?還有公孫策。”飛燕說道公孫策時,神色沉了沉。
“展昭替我去外地辦事去了,公孫策應該在來京的路上。”包拯說,“飛燕,有件事情我想問你,你跟公孫策到底怎么了?”
“你怎么不問他來問我?”飛燕說。
“我問了,他不肯說,你們之間是不是有什么誤會?”包拯問。
“誤會沒有,大家都很明白,包大哥,楚楚姐姐呢?她現在好嗎?”飛燕問到楚楚的時候居然有點支吾。
“她現在跟我娘在一起,怎么了?”包拯看飛燕的神色有點不對,問。
“沒什么。”飛燕頓了頓“聽說,他有未婚妻了。”
包拯知道飛燕說道“他”指的是公孫策,一時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是不管怎么回答總不能撒謊吧!他答道:“是米業巨富陸老爺的女兒。”
“哼!陸建璋的女兒,他一介寒儒也高攀得上?”飛燕不屑地說道,但是她眼里卻透出了一股她這種性格不應該有的傷心的神色。
“他們是指腹為婚的。”包拯不知道該說什么,只好解釋道。
“這個公孫策可真是深藏不露啊!”飛燕說,“他不來跟我爹提親,我只當他是膽子小,卻原來……”飛燕說到這里,聲音哽咽了。
“公孫策他,有苦衷。”包拯不知道怎樣替公孫策解釋,但他看到飛燕居然哭了,是難過的哭,而不是以前耍小性子的那種哭,心里有些不忍。
“包大哥,你不用多說,我只要你幫我一件事。你見到公孫策替我告訴他,我可以再給他一年的時間,明年皇上要開恩科,我可以等。”飛燕說完,拭了拭眼角,起身離開了雅間。
“飛燕!”包拯叫了一聲,卻不知道該怎么辦。他明白飛燕的意思,是要讓公孫策兌現他的承諾。
回到府衙里,捕快王仲已經帶回一個身形高大健碩的人,包拯在內廳接見了他。那人叫劉慶,長著一臉虬髯,正是徐成安出事時在他身邊的其中一個人。
“大人找我來,是否是要查明徐將軍的死亡真相?”劉慶一見到包拯,還不等包拯發話,就連忙問道。
“正是,我找你來就是想了解當天的情況。”包拯答,示意他坐下。
劉慶卻忽然給包拯跪下,顫聲對包拯說:“還請包大人一定查出事情真相,還我家將軍一個公道。”
包拯連忙把他扶起來,問他:“你都知道什么?”
“別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徐將軍不會就這么死了。在三關口時,面對那么多西夏賊寇他都能逢兇化吉,此番送命,定是有人謀害。”劉慶語氣堅決。
“你有沒有確鑿一點的證據?不能只有你的主觀判斷。”包拯問他。
“我只知道那座山是不可能掉碎石下來的。我家就在那座山上,那條路我是從小走到大的,幾十年來從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劉慶說。
“你的意思是說,有人在崖頂拋石頭,徐將軍走過就被砸中?”包拯問,其實這也是他自己的猜想。
“我想是的。”劉慶想了想,“一定是這樣的。”
“我去看過那些石頭,最輕的也有兩百來斤重,不知那些人是如何把它們運上崖頂,然后拋下來的?你可知道有什么運石之法嗎?”包拯問。
“我不知道,我也沒想過這個問題,事發之后我即刻就被調離了京城,本來想查探明白,也沒機會。”劉慶皺著眉頭說,包拯一看就知道他是個頭腦簡單的人。
“那好,你把當時事發的經過,一字不落地講給我聽。”包拯又示意劉慶坐下來。
劉慶平復了心情,慢慢坐下說:“那天天氣很好,將軍忙完府衙里的公務就說要去校場練練,我們一行四個人就騎著當時打仗用的馬匹去了。那條路我們也不知道走了是好幾次了,從來沒有發生過意外。那天我們走到夾道的中間,忽然遠遠地看見地上躺有一批馬,徐將軍長年在軍中,是愛馬之人,便催馬前去看。我們到了馬旁邊停下來想看個究竟,原來那匹馬已經死了。可是沒想到忽然很多石塊從崖上掉下來,就----”
“路遇死馬,然后就出事了?那么當時你在哪里?”包拯想了想,問。
“當時將軍說要把這匹馬拖走,不能讓它曝尸荒野,就讓去我山崖邊上拔一些藤條來。沒想到我剛走開十幾步,忽然聽到一聲巨響,還幾塊大石頭從懸崖頂端掉下來,將軍就……”劉慶說到這里,聲音哽咽了。
包拯沉思半晌,問:“你們一共四個人,那還有兩個人呢?”
“他們其中一個當時就在將軍身邊,也被石塊砸中,隨著將軍去了。另一個他的馬跑得慢,一直被我們甩在后面,當他他到達時,就已經出了事。”劉慶說。
“那個人是誰?”包拯問。
“他叫郭通山,不是軍隊出生,只是將軍的一個老隨從而已。”劉慶答。
“那他現在人在哪里?”包拯問,他聽劉慶這么說,如果劉慶沒有撒謊的話,那么這個郭通山的幸免于難就有點可疑了。
“聽說是回鄉了。”劉慶說。
包拯當即對一旁的王仲吩咐道:“去查一查這個郭通山,最好把他帶到這里來來。”
沒想到劉慶聽了這話卻急了:“包大人你是不是不相信我說的話?”
“我沒有不相信你,只是我們不能放過任何一絲線索。”包拯向劉慶解釋,他知道劉慶這個人頭腦簡單,以為自己不相信他,去找郭通山核實,便安慰他,“我一定會查出事情的真相,還徐將軍一個公道。”
“包大人,如果真相查出來,我劉慶愿意為的人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劉慶說得斬釘截鐵,眼角泛起了一道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