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竹林夜訪
- 古墓新娘(大結局)
- 劍氣橫秋
- 2032字
- 2009-10-04 22:14:02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作為警察,能為兄弟做的也只有這些了。盡管他和我一樣不相信蕭雨會殺自己的母親,但事實擺在面前,他也只能按照法律的程序去做。他別無選擇。
怎么辦,我應該怎樣幫助蕭雨度過此劫?事實上,作為兄弟,我應該相信他。可是他遇到的事情又太過詭異,我根本不知道該從何入手。那把水果刀明明是在蕭雨的手中,可是最后卻成了殺害死者的一把兇器,蕭雨的父親明明已經死了二十多年,可是他卻在醫院里看見了他父親,以及那張被剝下的臉皮不脛而走,門鎖被打開,現場沒有留下任何指紋或頭發之類的東西……
而對蕭雨最為不利的一點是,當時空蕩蕩的走廊里只有蕭雨一個人坐在那里,也就說沒有人證明蕭雨進了病房殺了自己母親,也沒有人證明蕭雨沒有進病房沒有殺自己母親。
如今我只有設法幫助他回憶當時的情況,努力找到一點與案件有關的線索,這可能也是張軍今晚向我透漏案情的原因,他作為警察,是不能向“犯罪嫌疑人”透漏任何消息的,他只有通過我間接幫助蕭雨。
張軍剛才說出去查看房子周圍有沒有什么異常的情況,其實他是想給我提供方便,打電話聯系蕭雨。
我從口袋里掏出手機,撥打了蕭雨的電話。
“對不起,你所撥打的電話已關機。”
看來只有明天聯系他了。
我走出辦公室,就去了王勇的病房。
護士告訴我,他這幾天病情比較穩定,正常吃飯正常睡覺也很配合醫院的治療,他家人也于今天下午搬到醫院外面住了。
我聽過之后,皺了皺眉,沒有說話。
如今離死亡推算的時間越來越近,病人卻看起來慢慢趨于好轉,這讓我感到“不正常”。
其實如果這時候病人能在危險將要來臨之前表現出一些征兆,那么倒有利于我們對危險的控制和預防,可是,他卻表現得如此的安靜:表情木然,眼神渙散,蜷縮在墻角,盯著黑洞洞的窗戶,一動也不動。
要知道越是平靜的背后,越可能隱藏著重大的陰謀。孫子兵法上說“陰在陽之內,而不在陽之外,”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拿著手電筒,進了后面的竹林。
我這幾天一直想進這片竹林看看,不知道為什么,我總感覺這里面隱藏著什么“不干凈的東西”。
竹子很高,很密,月光隔在外面,夜晚走在里面,感覺就像走進一片原始森林。
手電筒里的光像蛇一樣在前面蜿蜒盤旋,它伸長著脖子,使勁地在竹林里面嗅著,似乎想聞出什么不同尋常的氣味,但它同時又是那樣地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害怕一不小心,就掉入了敵人設下的陷阱里。
我小心地跟在后面,盡管如此,我還是有好幾次被堅韌的枝條反彈到胳膊和后背上,幸虧冬天衣服穿得很厚,不然我該感覺到像鞭子抽打一樣的疼痛了。
就在我越走越深,感覺被黑暗包裹有點壓抑同時又有點驚疑不定想要放棄這次行動時,突然,我看到離手電筒光圈不遠的地方有一盞燈籠懸浮在半空中。而那盞燈籠的旁邊似乎有一團黑影,隱隱約約,我看到像一個人形的輪廓。
我緊張的快喘不過氣來了,盡管這樣,我還是又走近了一步。
可是就在我手電筒里的光圈將要照在她的臉上時,她卻在黑暗中一閃,不見了。
我驚魂不定,想轉身就走。
但心里同時想到的是她會不會是小倩,于是我又朝前走了幾步。
慢慢地我的手電筒照在了一堵墻上,接著我看到了一個巴掌大小四四方方的缺口。
缺口里面黑洞洞的,盡管我手電筒里的光圈照進了缺口里面,但也只能看到一小塊光禿禿的地面,其他什么也看不到。
就在我不能確定自己下一步該做什么時,突然,我看到了缺口里面出現了剛才的那盞燈籠,燈籠緩緩地朝左邊移動,接著,我看到了挑起燈籠的竹竿上有一只慘白的手。
慢慢地那只慘白的手也消失在缺口里面,我看到了一截袖子,接著是紅色的旗袍,然后缺口里面露出一段細長的脖子,我的呼吸漸漸急促,心跳也突然加快,我慢慢等待著,就像我小時候等待老師將要公布的試卷分數,又害怕又擔心,同時又好奇又興奮。
終于,缺口里面出現了那張臉,不是小倩的,卻長得和小倩一樣精致的五官。
可是當我的手電筒里的光圈長時間照在她的臉上時,我卻越看越覺得驚心,她的臉白得就像一張紙,她的目光呆滯,似乎對眼前的光亮渾然不覺,她沒有表情,也沒有笑容,她就這樣一動不動地望著我。
由于巴掌大小的缺口只露出她的那張臉,以至于在有段時間里我感覺她身體的其他部位被截斷了,如今只剩下她的頭孤零零地懸掛在墻壁里面。
而當我感覺詭異,想轉身離開時,她卻向我輕輕地搖了搖頭,接著在黑暗中一閃,就不見了。
這時候好奇戰勝了恐懼,我在想她剛才是不是在向我暗示著什么。
我想走進窗戶,但同時又被一種恐懼攫住,遲遲不敢靠近。
就在我猶豫不絕時,突然,我聽到了一陣咝咝的聲音,慢慢地,我確定是從那扇黑洞洞的缺口里面發出來的,我的手下意識地抖動了一下,手電筒里的光圈落在了缺口外面,同時我發現房間里不知什么時候有了光亮,盡管光亮很微弱,但足夠我看清楚房間里面了。
我慢慢走近缺口,同時越來越清晰地聽到了那種咝咝聲。
而當我把頭伸進缺口,像剛才那個女的一樣,接著我緩緩地轉動了一下脖子,然后我就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