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猜不透的劇情,無盡的謎。
- 蝶舞千山
- 淚冰凌
- 1772字
- 2009-12-17 22:48:33
當祝英云的一封書信寄到家中,祝家二老便開始焦急起來。因為祝英云信中說到,祝家二少夫人的弟弟半夜潛入萬松書院,行刺了杭州太守的兒子馬文才,那馬太守是遠近聞名的昏官,只手遮天,無惡不作。若是知道自己的兒子被人行刺,那豈不是要活剝了兇手元靖?
只是祝員外不明白,他心中的元靖賢侄與馬文才有什么過節,為何要行刺于他?
這事還得問問侄女兒李晴月。
祝員外攜夫人來到晴月的房內:“小月,在這里住得還習慣嗎?”
“小月多謝謝伯父伯母的收留,小月在此衣食無憂,全靠伯母對小月的照顧。”小月邊行著禮邊說著。
祝員外來找小月并不是想問她在這里過得怎么樣,而且是想了解一些重人的事情。但是她對哥行刺馬文才的事情毫不知情,若就這么冒然的問她,肯定會引起她的擔心,一個女子,突然喪失了雙親,從此無家可歸,這難免會對她產生很大的打擊。
于是,祝員外給他夫人使了個眼色,夫人見此忙上前去:“小月啊,你最近可有元靖的消息啊?”
小月聽后卻嘆了一口氣:“還沒有,也不知道他怎么樣了,現在我也不敢告訴姐姐,她懷著身孕經受不了這種打擊。”
祝夫人看著年紀小小的李晴月,卻想起了女兒祝英臺,于是便想到一個對策:“小月,你哥有沒有什么仇人?還有你爹爹,他在朝為官這么多年,可曾得罪過什么人?”
小月聽夫人這么一說好像想起了會么:“對了,爹爹出事前去找過杭州的一個官員,而且我聽爹爹說,以后如果遇到什么困難可以去找他,但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去。”
小月這么一說卻引起了祝員外的猜疑,莫非李老爺手中捏有馬太守的把柄,馬太守怕事情敗露,所以殺人滅口?
但祝員外又覺得事情不是這么簡單,若真是如他推測的那樣,為何叫子女們有事的時個去找他?
想到這里,祝員外更是理不清頭緒了。
“老爺,英云不是說在萬松書院看見過靖兒嗎?你看小月整天在家替他哥著急,不如讓家丁護送她上書院去找靖回來,這樣我們就不用擔心他的安危了。”祝夫人提出了這個建議。
“可是....”祝員外有些猶豫。“夫人,這件事我們還是回去從長計議吧。”
小月聽到夫人的建議后本來很高興的,可是祝員外卻沒有直接答應,于是小月當機立斷地說:“伯父,你讓我去吧,我一定要找到哥,這樣爹爹和娘親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祝員外看看夫人,希望夫人能出面阻止小月。
可是夫人卻沒有聽他的意思:“是啊老爺,你就讓她去吧,英臺不是也在那里嗎?這樣她們就多個人照應了。”
祝員外眼見事情到了這一步,也不再好說什么了,于是就答應了小月。
祝員外和夫人人回房后,祝員外有些不高興:“夫人,你為什么要叫小月去找元靖,你不知道此去兇險萬分嗎?”
夫人面對丈夫的斥責,并沒有顯得不高興:“老爺,你糊涂了,靖兒之所以刺殺馬文才,那肯定是有原因的,但是這次他失了手,難保沒有下次。如果小月到了書院,靖兒見了必定有所顧忌,這樣大家都會安全。”
祝員外聽夫人這么一說才放下心來:“原來夫人是早有主意了,看來是老夫錯怪夫人了。”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此事不妥:“夫人,萬一馬太守知道此事,必定會派人緝拿元靖,如此說來,那小月這一去,兄妹二人不是更危險了?”
夫人顯出胸有成竹的樣子笑著說:“老爺,你想想啊,英云在事發之后的次日給我們寫的書信,距今已有幾日了吧,如果馬太守知道此事,現在都已經派人去了,那咱們英云就會回來找我們商量對策,你說是吧?”
祝員外捋了捋胡須若有所思的說道:“夫人說得也有道理,這么說,馬太守的兒子還未向他父親稟明此事,看來,夫人的對策還是正確的。”....
....
第二天,祝員外和夫人挑了兩名身手不錯的家丁,還有一個比較機智的女仆,讓他們跟隨著李晴月,一同上萬松書院。
夫人走到小月面前:“小月啊,你們一路上要多注意安全,到那里見了英臺代我們向她問好。有什么事一定要寫家書回來,知道嗎?”
小月扶著祝夫人猶如女兒一般:“伯母,我知道,您放心吧,我不在時,您在家也要多保重。”
這時祝員外拿著一個包裹出來了:“小月,這些銀兩你帶去,在路上多買點吃的帶上,書院里遠不如家里寬裕,你們私下里也可以解解饞。”
祝夫人見此情形不免嘆息:“老爺,你看你,心里明明放不下英臺,可平日里總是對她如此嚴厲。這又是何苦呢?”
祝員外沒有直接回答夫人的話,只是交待同行的幾個仆人:“你們一路上多注意安全,一定要照顧好月小姐,到了那里想辦法找到靖公子,一定要平安地將他們帶回來,知道了嗎?”
仆人們紛紛領命,然后與李晴月一同辭去二老,坐上馬車上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