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再遇明安
書名: 北宋侯爺作者名: 飛雪2007本章字數(shù): 1229字更新時間: 2014-04-05 21:14:13
郁悶地將解簽交還,賈仁貴裝作一臉平靜地走出大殿。阿順緊隨其后,眼巴巴地瞅著主子,心里像急猴似的。
賈仁貴的眼角余光覺察到這點,不禁會心一笑,遂停下腳步,大言不慚地告之那是上上之簽:自己此生將富貴無比,妻/妾成群,且聞名天下!
果然,阿順樂得笑逐顏開。畢竟主子要是混得好,他這當跟班的不僅臉上有光,也有指望不是。
隨意地在周圍又逛了一些殿院,也不知道走到哪里了,游客顯得稀稀落落。問向阿順,他也不清楚。
正有些著急間,賈仁貴突然發(fā)現(xiàn)前面走來一個僧人,甚是眼熟。這不就是剛才遇到的那個和尚么?
賈仁貴忙迎上前去,作禮道:“小生見過明安大師,沒想到這么快又見面了,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呀!”
明安先是一愣,后淡然一笑,合掌道:“也是巧了,不知施主怎么稱呼?”頓了頓,眼光變得明亮起來,饒有興趣地問道:“‘人生何處不相逢’,此句妙哉,頗有禪佛之意!”
“人生何處不相逢”這一名句出處為幾十年后的晏殊《金柅園》詩,并非出自大家所熟知的歐陽修《歸田錄》。
賈仁貴聽了,心里不免暗自嘀咕,自己隨口說的這句咋會跟佛祖扯上半毛關(guān)系。不過臉上可不敢表露出來,頗為恭敬地回道:“小生姓賈,還未曾有字。”張望了一下四周,又道:“寺中景色美妙,只是過于寬大,小生一時游得興起,卻找不著回去的路了……”
“阿彌陀佛……”明安微微笑之,宣了一聲佛號,也不點破自己的心思。“賈施主,再往前就走不了了,只因前面還在擴建中,故而這一帶游客會顯得稀少。今日你我有緣,且隨我來!”說罷,向另一邊走去。
賈仁貴作禮答謝,忙跟了上去。
這是一條自己未走過的路,又遇到一些新的景點院落,游客也逐漸多了起來。
“賈施主,此殿值得一觀,可有興趣否?”明安在一處殿宇前停下,問道。
賈仁貴抬頭望去,該殿樓匾額上所書:寶奎殿。
“大師所請,小生豈有不允之理!”賈仁貴回道,遂一同走了進去。
一進此殿,不覺眼前一亮,殿壁前畫有一幅菩薩像,神靈活現(xiàn)、飄飄然然,宛若有股冷風襲來。走進再仔細一瞧,這風竟然是畫中菩薩的衣帶所生。
“此乃前朝一代畫匠張僧繇的弟子——吳道子所作的《文殊維摩菩薩像》!”明安見賈仁貴眼中滿是驚訝與贊賞之色,如是解說道。
賈仁貴點了點頭,古人的技藝學說還真是淵源深厚。在后世,吳道子被喻為“畫圣”,所畫的《文殊維摩菩薩像》位列“相藍(藍即伽藍,佛教寺院的意思,相藍就是大相國寺)十絕”。
“請問大師,不知大相國寺中可有關(guān)于五百羅漢的佛像或者畫像?”賈仁貴想著今日逛了許久,卻未曾見到,甚有些遺憾。
“這倒是有,且有兩處!不過離這里倒有些距離。”明安答道,“一處乃是太祖時,從廬山東林寺載回銅鑄的五百羅漢,置于大相國寺后閣;另一處則是吳道子的師兄楊惠之,在墻壁上所雕塑而成的五百羅漢像!”
史上,楊惠之被謂為“塑圣”。其在墻壁上塑出的、與壁畫相似但又具有體積的雕塑形式。因其有立體的形體,故楊惠之在大相國寺創(chuàng)作的五百羅漢更具真實感。任何人觀看五百羅漢,均能從中找到一尊和自己極為相似的羅漢。其水平?jīng)Q不會低于如今我們能夠看到的、名震世界的龍門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