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皇后郭氏
- 北宋侯爺
- 飛雪2007
- 1982字
- 2014-04-05 21:14:13
散朝后。
“易直請留步!”李沆滿臉焦慮地從后面急步而來。
呂端轉(zhuǎn)過身,拱手回道:“太初有何事?”
“今日殿中之事,不知呂老有何感想?”李沆問道。
呂端笑了笑,回道:“想必諸位大臣心中都能明了,何須再問?王舍人和丁判官在短短半年,便連升幾級!我已經(jīng)老了,近年來身子骨已大不如前。是該早作打算,為后進(jìn)之輩騰出位置了。”
“呂老嚴(yán)重了。”李沆忙道,“官家能善待你我之老臣,我等也該知足了。為今后計(jì),官家也該為自己的班底作一番謀劃了。”
“唉!爾只愿在有生之年,能助平仲(寇準(zhǔn))回得京城,共佐新君。”呂端捋著胡須感慨道。
“是啊!一晃兒,寇大人出任知鄧州已一年有余了?!崩钽煲采钣懈杏|地嘆了一口氣。
注:文中出現(xiàn)的大臣,在章節(jié)(相關(guān)作品介紹-部分大臣)里有過介紹,在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北宋官制真是讓人頭痛,五花八門,重重疊制。還有北宋的行政區(qū)劃大致分為二十七路,包含二十二個府,二百五十九個州。雖是穿越文,但文中的人名我會盡可能用史書上的真名,歷史事件在大的原則基礎(chǔ)上會有小小的變動。查閱北宋歷史上的著名武將,不僅僅只有楊家將和呼延家族,像高懷德、石守信、潘美、曹彬、李繼隆、狄青、種師道等也都是名將。常常在小說和戲曲中提到的大奸臣潘仁美(原型潘美),在史書上卻是個大忠臣,其功勞是大過楊繼業(yè)(原型楊業(yè))的,在此我也想為潘美正名,不能因其晚年失足致使北伐大業(yè)敗于垂成,從而歪曲他的事跡。
~~~~~~~~~~~~~~~~~~~~~~~~~~~~~~~~~~~~~~~~~~~~~~~~~~
坤寧殿外。
“臣妾見過陛下!”“兒臣見過陛下!”一絕色女子與一幼童同時見禮道。
只見此女風(fēng)髻露鬢,發(fā)間一支七寶玲瓏簪,淡掃娥眉眸如珠,膚如溫玉柔光若膩,朱唇輕點(diǎn),嬌艷似水,腮邊兩縷發(fā)絲隨風(fēng)輕柔拂面,一身大紅長裙,舉手投足如風(fēng)拂揚(yáng)柳般,面容微笑,含威不露。身旁幼童約莫六、七歲光景,稍顯削瘦。此二人正是郭皇后與信國公趙祐(二皇子)。
“呵呵,婉云、祐兒快快請起!”趙恒伸手虛扶道。
二人謝過起身,郭皇后挽扶著趙恒進(jìn)到宮內(nèi),坐下。
郭皇后親手倒上一杯茶,看著趙恒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遞過茶盞問道:“官家,為何事煩惱?”
“唉……”趙恒接過茶盞抿了一口,長長嘆了一口氣,臉色憂郁地說道:“遼國已數(shù)年未曾南侵,卻不料今年又開始犯我邊境,騷擾搶掠。想當(dāng)年宋太祖建國之后,征戰(zhàn)四方,是何等的威武,豈可像如今這般被人欺上門來,卻毫無良策。”
“官家也莫要太著急,邊境皆是能征善戰(zhàn)的將士,想必不會有失?!惫屎鬁睾图?xì)語地說道。頓了頓,又道:“官家剛剛登基不久,諸多事宜還要慢慢疏理,待一切理順,再擴(kuò)建軍馬,嚴(yán)加操練,也不為晚?!?
“婉云說得倒有幾分道理,我過急了些?!壁w恒又端起茶盞,掩袖一飲而盡,臉色稍稍舒緩。
“祐兒最近功課可有長進(jìn)?”趙恒轉(zhuǎn)而問向二皇子。
趙祐忙起身作禮,用脆脆的童聲道:“老夫子很是敬業(yè),孩兒每日都用心苦讀,剛又學(xué)了一篇?!?
“哦?是哪一篇,背來聽聽?!?
“是,爹爹!”趙祐負(fù)手,搖晃著小腦袋吟道:“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顛沛之揭,枝葉未有害,本實(shí)先撥。殷鑒不遠(yuǎn),在夏后之世。”(此句取自《詩經(jīng)?大雅?蕩》)
“可知此篇講的是何意?”趙恒聽完,露出欣慰地神色。
趙祐鎮(zhèn)定自若地回道:“講的是文王開口長嘆,嘆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話不可忘:‘大樹拔倒根出土,枝葉雖然暫不傷,樹根已壞難久長。殷商鏡子并不遠(yuǎn),應(yīng)知夏桀何下場’。”
“嗯……”趙恒滿意地點(diǎn)了點(diǎn)頭,道:“為君主者,不可對民暴虐、荒淫、昏憒。治國之道要錯古鑒今,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切不可違逆。祐兒切切牢記于心!”
“孩兒記下了,定不負(fù)爹爹之所望。”趙祐掬了一禮。
“時辰不早了,我要回去批閱奏折了?!壁w恒站起身來,略帶倦意地對著郭皇后說道。
“恭送陛下!”母女二人作了一禮,隨著趙恒來到門外,目送其離去。
“母后,兒臣有些累了,想去歇息了?!壁w祐說道。
“嗯,去吧!”郭皇后微微頷首。自有內(nèi)官、宮女引他前去休息……
注:東京汴梁宮殿又稱大內(nèi)、宮城。包括有外朝、內(nèi)廷、后苑、學(xué)士院、內(nèi)諸司等部分。宮殿外朝部分主要有朝元殿(后改名為大慶殿),是舉行大朝會或者大典的殿堂。每月朔望的朝會、郊廟典禮完成時的受賀及接見契丹使臣都在文德殿舉行。而每五日在崇德殿(后改名為紫宸殿)與大臣議事,而崇德殿也可以擺酒設(shè)宴,為皇帝祝壽。
朝元殿西側(cè)的長春殿(后改名為垂拱殿),是皇帝每日聽政的地方。崇政殿為閱事之所,皇帝可以在這里看奏折,也可以接見官員。含光殿(后為集英殿)及需云殿、紫云樓(后為升平樓)是策進(jìn)士及觀戲、舉行宴會的場所。外朝以北,長春殿之后為內(nèi)廷,是皇帝和后妃們的居住區(qū),有延慶(后改為福寧)、坤寧等殿。皇室藏書的資政殿、翔鸞閣、龍圖等閣以及皇帝講筵、閱事之處也在內(nèi)廷。宮殿北部為后苑,是皇帝妃子們宴游的地方。
古代朝會分為日朝和朔望朝會。朔望朝會是每月朔日(初一)、望日(十五),凡在京九品以上官員都有資格去朝見皇帝。而每五日在崇德殿、或日朝在長春殿,則須五品以上官員才能入朝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