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皇帝趙恒
- 北宋侯爺
- 飛雪2007
- 1821字
- 2014-04-05 21:14:13
皇宮,文德殿。
“諸位卿家,前些日商議的年號事宜,朕比較屬意定‘咸平’二字,如何?”
只見坐在龍椅上的宋真宗趙恒,頭帶通天冠,一襲絳紗袍、頸項下垂白羅方曲領,腰束金玉大帶,足穿黑舄,另掛佩綬。長眉微挑、瞳仁閃爍著和煦的光彩,俊郎的臉龐帶著一股皇家的威儀和與身俱來的高貴,一臉和藹的笑容問道。
“臣贊同。”大殿群臣中,年約四旬的王旦從后排閃出,繼續說道:“咸平,乃天下太平之意。陛下當取此年號!”
“嗯,王舍人之語正合朕意。”趙恒微微點了點頭。
“臣附儀。”三司戶部判官丁謂出列說道:“陛下文武雙全,定能使我朝國富民更強!”
“呂仆射意下如何?”趙恒用問詢的目光望向前排的大臣。
“老臣也附儀!”呂蒙正趕忙出列回道。
“臣附儀!”“臣也附儀!”殿中群臣紛紛出列,眾口一詞。
“好!開年朔日之時,宣告年號‘咸平’,大赦天下!”趙恒滿意地一錘定音。
“陛下圣明……”群臣具皆拜倒在地。
趙恒滿臉笑意,抬手示意眾人平身。
稍稍停頓,趙恒開口問道:“毫州王判官可在?”
“微臣在!”王欽若從后排走出,拜禮道。
“王判官德才兼備,在地方頗有建樹,著升太常丞,兼為來年春闈的主考官……”
“陛下,此舉似有不妥!”趙恒話音剛落,老臣李沆從前排出列說道。
“哦?李章事此話怎講?”
“回稟陛下,王大人確有其才,也有其功,但擢升似乎過大,可暫升一級,以后再行升遷。”李沆回道。
“李章事之意,朕自當明了,只是王判官正值春秋鼎盛之際,自當可委以重任。”趙恒眼中一絲精光閃過,稍停片刻又說道:“朕唯才是舉,略微越級擢升也未嘗不可!”
“這……”李沆愣了愣,遲疑了一下,打消了想再勸上一勸的念頭,只能無可奈何地回道:“陛下說得極是。”說完,掬禮后退兩步,回到原位。
趙恒此時心情很不錯,轉而看向王欽若,說道:“還望王常丞能稟公執掌,不可徇私妄法!”
“臣謝主隆恩,必鞠躬盡萃,死而后已,以不負陛下之托!”王欽若大喜,俯倒在地大拜。
趙恒點點頭,示意他退下,然后望向群臣說道:“各位卿家,可有其他要事奏上?”
“稟陛下,老臣有本奏!”這時,畢士安從前排出列,雙手將奏章高高舉過頭頂。
這時,一直侍立在龍椅下方的內官劉承規,上前接過奏章后,轉身恭敬地送到皇帝手中。
“回鶻、吐蕃、大理、高麗、日本等使節皆已來到,鴻臚寺已分別接待,現安置在禮賓院。只是……聽前方驛站來報,遼國也遣了使者來,正在途中,還有幾日便至,老臣不知是否應以接待……”畢士安徐徐說道。
殿中群臣聽聞一陣嘩然。
“畢侍郎,朕以為……”趙恒思忖良久,一時也難以下決定。
這時,張齊賢出列說道:“臣反對接待遼國使者!我朝與遼國曾常年征戰不休,軍民死傷無數。”
頓了頓,張齊賢又道:“臣也有本啟奏。昨日兵部、樞密院收到保州、定州、遼州緊急文書,遼國萬余兵馬又進犯我朝邊境,燒殺掠奪,無惡不作。知靜戎軍、知保州、洛苑使楊嗣,與知定遠軍、徒保州緣邊都巡檢使楊延昭,率軍于廉良與敵激戰,斬首數百人。敵已暫退,與之觀望對峙。另有少量敵之游騎現身遼州,遼州現已嚴作提防,都軍頭呼延贊將軍正領兵備戰……”
劉承規再次接過奏章,轉呈于趙恒。
“豈有此理!遼蠻犯我邊境,竟敢還遣使者來我朝,朕是好欺辱乎?!”趙恒翻閱著奏折,越想越來氣,猛地拍了一下龍椅。
“張尚書,擬旨!派軍前去阻攔遼國使者,驅逐其回返!”
“陛下,不可!”畢士安心中一驚,趕緊勸阻。
“為何不可?!”趙恒怒氣未消地問道。
“回陛下,此次遼國犯邊,僅萬余兵馬,臣以為此次遼敵除了‘打谷草’之外,定有試探之意。而遼國使者前來,必是以為我朝先帝駕崩、新君剛剛登基,便來探其虛實……邊境有我朝幾位身經百戰的將軍坐鎮,當自可放心,必將使遼敵無功而返。遼國使者僅百余人,讓其來朝見我新主威嚴,彰顯我朝實力。不過……”
畢士安話音一轉,面帶憂色地又道:“遼國狼子野心,與目共睹,來年必將大舉入侵我朝邊境,陛下需盡早作以防備!”
“嗯……”趙恒聽完這番話語,思索了一會兒,心情也慢慢平復下來。轉而溫和地問向一人:“呂相公,以為如何?不必多禮,在原位回話便是。”
只見呂端微微作了一輯,道:“謝陛下厚愛,老臣以為畢大人的話言之有理!”
“如此……畢侍郎,等遼國使者來到京城就安頓好。待元旦大朝會之時,使其與各國使節一起前來朝賀。”趙恒即以決定道。
“微臣遵旨!”畢士安作禮答道,遂回到原位。
“曹樞密使可在?”趙恒問道。
“臣在!”年過六旬的曹彬從前排走出。
“你與張尚書一同擬個章程,令邊境各處嚴密注意遼軍動向,且查明作戰有功之人,以作封賞。”
“臣領旨!”張齊賢、曹彬齊聲回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