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占城稻種

  • 北宋侯爺
  • 飛雪2007
  • 1344字
  • 2014-04-05 21:14:13

“大郎,不可!”吳忠田忙上前勸阻道:“田間泥濘濕滑,會(huì)污了大郎的衣裳,況且聽聞大郎剛病過一場,不可過度勞累,萬一滑倒,忠田……忠田實(shí)在擔(dān)當(dāng)不起!”

“說的……倒也有幾分道理,唉,也罷!”賈仁貴停住腳步,心中不無遺憾,原本想與莊戶和田地近一步接觸,可惜這份心思落了空。

“對了,我差點(diǎn)都忘了問,這平日里田地都種些什么?莊戶們的生活過得如何?”

“主要是種粟和小麥,然后就應(yīng)著時(shí)令種些蔬菜。托主人的福,他們過得尚可,比起有些農(nóng)戶來,真不知要好上許多!”吳忠田說道。

“那田稅如何?除了種田之外,他們還需做其他事否?”賈仁貴又問道。

“因是官戶,故賦稅很少。而且正因是官戶,從而免了差役。”

“何為官戶?差役又是何物?”賈仁貴好奇心大漲。

“這個(gè),話說來就長了……”吳忠田引著賈仁貴向前慢慢走去。

北宋人口分為主戶和客戶,主戶指占有土地交納賦稅的人,客戶則指無地而耕種地主土地的佃戶。主戶又有官戶、民戶之分,官戶也叫形勢戶,即品官之家,有減免賦稅等特權(quán)。民戶為平民之家,依土地財(cái)產(chǎn)多少分為五等。大量農(nóng)民只好耕種地主的土地,每年至少要繳納的地租約占收獲物的一半以上。

北宋的賦稅主要有二稅(田稅,分夏秋兩季征收)、雜變之賦(雜稅)、丁口之賦(丁口稅,總稱身丁錢米),在納稅時(shí),又有支移、折變、加耗、義倉稅、進(jìn)際稅、牛皮稅、農(nóng)器稅、蠶鹽錢,醋息錢,市例錢等額外盤剝。

在賦稅之外,還有徭役、差役負(fù)擔(dān)。差役也叫職役,是主戶輪流到政府部門服勞役,其名目繁多。因?yàn)楣賾粲忻庖厶貦?quán),一般地主也常常設(shè)法逃避當(dāng)差,所以應(yīng)役者主要是自耕農(nóng)、半自耕農(nóng)。徭役則不分主、客戶,一律承擔(dān)。其項(xiàng)目亦很多,服役時(shí)間視需要臨時(shí)決定。

“為何不種值水稻?”賈仁貴總算想起來了,剛才心里還一直思索著似乎漏掉了什么。(水稻去殼后稱大米,小麥去殼碾碎即得面粉,粟去殼后稱小米)

“回大郎的話,很多稻谷種類,都生長期偏長,而且受水利條件的限制,故而不是所有土地都能種植水稻。因此附近雖也有其他田莊種植,但數(shù)量很少。不過,聽聞在福建一帶有種水稻叫‘占城稻’,生長期短,又耐旱。”

“哦?既然有這么好的物種,為何不中上一些?”賈仁貴來了興趣,問道。

吳忠田窘澀不已,支支吾吾回道:“沒有主人的同意,小的……不敢自作主張!”

“那這樣,你速派人去福建一趟,去買那個(gè)……那個(gè)叫‘占城稻’的種子回來,先種上十幾畝。”

“這個(gè)……”

“不必多慮,爹爹那里我自會(huì)去稟明,你且放心去做。”賈仁貴心想,這可是好事啊,老爹沒理由不應(yīng)允。

“喏。”吳忠田不再遲疑,恭敬答道。

凝視著遠(yuǎn)處的田地,賈仁貴心緒一陣陣翻涌。如果能大力推廣,興修水利,在有條件的地方,逐漸形成冬日小麥、夏日水稻的兩熟耕作方式,不僅能大大提高糧食產(chǎn)量,增長人口數(shù)量,在災(zāi)荒之年還可避免生出饑餓之患。

想到此,賈仁貴重重地嘆了一口氣,想法雖好,然行其道何其難也。向吳忠田告一聲辭,車兒便漸漸消失在冬日的田野中……

注:占城稻是出產(chǎn)于中南半島的高產(chǎn)、早熟、耐旱的稻種,宋朝時(shí)引入我國,并迅速在江南地區(qū)推廣。占城稻以其原產(chǎn)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為名。占城稻又稱早禾或占禾,屬于早秈稻,原產(chǎn)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傳入我國福建地區(qū)。根據(jù)我國古書記載,占城稻有很多特點(diǎn)。一是“耐旱”。二是適應(yīng)性強(qiáng),“不擇地而生”。三是生長期短,自種至收僅五十余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溪县| 广汉市| 台北市| 神农架林区| 铜梁县| 邢台县| 通许县| 泾源县| 柯坪县| 宕昌县| 怀仁县| 鄱阳县| 桦川县| 木兰县| 陈巴尔虎旗| 安义县| 白城市| 林口县| 壶关县| 丰原市| 陵川县| 葵青区| 绥阳县| 汝州市| 娱乐| 湖州市| 双流县| 高安市| 库伦旗| 岳阳市| 安达市| 金沙县| 沛县| 疏附县| 新津县| 临漳县| 壤塘县| 鸡东县| 贵阳市| 澜沧| 商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