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當愛已成往事
- 曉月當簾
- 988字
- 2010-07-02 19:00:26
父親李耀文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他經常講他小時候是如何的勇敢。講他小時候很優秀,他說自己讀小學時作文經常拿在班上念。自己的成績很優秀,后來由于家境的原因沒上成學。讀了個小學就畢來了。據父親那一輩子講,他父親本來是中農,也就是李喚男的爺爺。李喚男的父親因此沒讀成書,早早就回家種地,成為一位農民。中國那時期農民的成分是最光榮的。父親總認為比母親多讀了一點書,至少比母親好連自己的名字會寫,而母親連自己的名字不會寫。時常看不起母親,母親則認為自己的丈夫在家里種田,什么世面沒見過,別人都發了財,自己的丈夫沒有用,奈何生了四個孩子,自己走了孩子怎么辦呀。自己要養活孩子。再加上大女兒的出嫁到一個不好的家庭,夫妻倆時常為這個吵過不停。
每天村里最完睡覺是喚家,家里的父母在吵架呀。李喚男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對來她來說吵架就像家常便飯一樣,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家庭不吵呀。
吃過午飯,父親便對李喚男說,“你在家里什么事不會做,放牛會吧,把這頭牛牽出去放一放。”李喚男從六歲就開始放牛,這頭牛兒已經跟隨了十幾年的時光,老牛也認人,每次李喚田走到它的身邊,它就會自動起來,叫喚幾聲,放牛對于李喚男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差事,可以一邊讀書,還可騎在牛背上。自己放身于一片綠色世界里。
李喚男牽著牛到田埂上,李耀文也來到時地里來了。一會兒他要用牛耕田。在農田里還有嚯子一家,他女人也在田里。李耀文便同他家找招呼,兩家的關系很好,六月天便值雙搶(所謂的雙搶是一要插秧苗,二要收割稻谷,還要種旱莊稼如小麥、花生等)雙方都互相調換工作互相幫忙,說起嚯子一家為什么叫嚯子呢,因為那男的小時侯常鬧嚯子,于是別人給他起了個外號,真正的名字很少人知道,說起嚯子家的女人,長得豐滿,很有女人味,不過人還比較老實,很多男的對她有好感,這女的到也本分老實,不敢出軌。
雙方便拉起了家常,嚯子又拉起了他的結巴腔,同李耀文講起話來,在李耀文的心里其實他是看不起嚯子的,自己有福氣討了個好老婆,模樣俊,又知書達理。
自己倒很欽佩她的。嚯子問道:“耀文哥,你家的麥子收了沒,…..”嚯子這么關心李耀文家,肯定有一半是他老婆的功勞。李耀文望了望嚯子的女人,她準備回家,莊稼里的活嚯子老婆沒干什么,她從來不干什么重力氣的活,重活全都落在嚯子身上,嚯子別看人結巴,做事樣樣在行。李耀文目望嚯子女人離開,又專心干起活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