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當愛已成往事
- 曉月當簾
- 1739字
- 2010-07-02 19:00:26
安吉布問李喚男有什么問題?李喚男說道:“老師你在《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時作品發生的時間是在晚上,晚上為什么能聽到蟬叫呀?”安吉布這一下可變啞了,想一段時間之后,他隨口敷衍道可能是這只能是這只蟬發生了變異,變異這個詞對于一個剛上高中的孩子來說是一個新的詞語,李喚男只有百思不得其解地點點頭。安吉布開始打量這個女孩子,是呀能問這樣的問題,證明這個孩子很聰明。其實李喚男這種類型的女生是一種很特別類型,不論是從長相上,還是從學習上你說長得像福愛有點小美帶可愛型的,李喚男也是淺淺一頭頭發。不過李喚男善于打扮,仔細才能看得出來。她給人第一印象是男生型的,學習成績也中偏上。
安吉布開始對這愛動腦筋外型可愛的女生產生了一好感。不過那種好感僅限于師生之間。優秀加美麗的代表。
李喚男則對這個老師的態度一般,對他這么一回答這個問題既不贊揚也不反感。
上完語文課后,接著上物理,哇,物理也是李喚男喜歡的課程之一。
物理老師王一平,也是個中年老師,是學校幾個少有多年教學經驗之一的老之一。
課自然上得比其熟練,外表上這個老師長得跟初中的物理老師差不多。李喚男不禁止對他產生了好感,聽課也聽得特別認真。
一天就這樣過去了。晚上回寢室后,大家都不做聲因為彼此不認識,又是前幾天。
就這樣在學校過了一個星期。一個星期學校規定周六和周日可以回家。對于李喚男來說這兩天是再好不過了的。終于可以回家了。放松一下啦!
好不容易,趕上了回家的車,其實李喚男家離學校不是很遠是一個區的,一個小時就可回家,有時有坐車騎自行車也可能到達。不過李喚男不想操那個心。反是上了汽車。
汽車飛快會跑著,沿面而來是綠油油的秧苗,那個季節是別人插秧后的一個月,今天李喚男可沒有插秧直接到學校去了。秧苗是由兩個姐姐和自己的父母插的。
李喚男的兩個姐姐一個姐姐已經出嫁,嫁到當地的鎮上,姐夫是一位木匠。
說想李喚男的姐姐,那是十年前的時候,李喚男才七歲,那時姐姐剛剛出嫁。姐姐在末也嫁之前,可是家里做事的一位好幫手。家里的什么重活幾乎都是他在做,做飯、洗衣、種菜,農忙四季,外加照顧李喚男,據姐姐后來對李喚男講,在她三歲的時候,媽媽撇下三歲的小喚男外出做小生意,白天不能照顧她,就讓姐姐帶她,那時姐姐還在上學,一方面要帶小喚男,一方還要當時放牛,又要上課,姐姐想了一個好辦法,把牛系在學校院子時讓他吃草,把小喚男放在課桌底下給糖她吃把她哄著,自己則跟著老師上課。課上完一半后,小喚男突然叫道,“姐姐我的糖吃完了”,老板把姐姐和小喚男都趕出教室,叫訓斥到你是來上學還是來帶孩子的。姐姐滿臉的委屈,自己跑到一顆樹下連哭好幾場。最后不想上學了,就休了學,在家做家務。就這樣姐姐一個人把家務全包下來,直到十八歲。到了十八歲那年,母親跟人家攀上一門親事,管媒的那個人跟母親原來是同一個村子里的,在那位媒婆的巧嘴下母親終于答應這門親事。姐姐就這樣順利出嫁了。
出嫁的那天李喚男抱著的姐姐的腿不放。姐姐還是被取走了。
母親和父親當是真是太糊涂了,不知怎樣嫁女兒,就在不知雙方人品的情況下,只知聽媒婆的勸說,把女兒嫁出去了。
大女兒走了家里的重擔全落到父親和母親的身上,不光在家務上,更在為大女兒出嫁的人家爭吵多少次。
姐人是一個沒頭臉的人,完全在家里聽他父母,他父母百般刁難這個剛進門的媳婦,畢竟不是自己家里的人,他父母又大字不識一個,婆婆可是百里挑一的難相處,事事都看不順這個剛進門的媳婦。
有一天,婆婆又看媳婦不順眼。兩人開始爭吵起來。兒子剛回來看見媳婦在同他媽媽吵架,自己同媳婦鬧起來。李喚男的姐姐只好回娘家了。
李喚男回家看見姐姐又在自己家里知道在娘家過得不好。姐姐問李喚男怎么今天回來了。李喚男告訴姐姐今天是星期六,學校放假。
在家休息了一天,晚上母親回來買了很多好吃的,知道李喚男今天放假休息。父親也從農田里忙了一天回來。
其實在這個家里,母親是主導地位,還是父親是主導地位,說不清楚。他們倆長年吵架,自從大女兒出嫁后,為大女兒沒有選好人家而吵架。
母親是一個皮匠,從小學這行,練就了一身好手藝,家里靠她掙錢來供孩子們讀書。母親從小也從小孤苦,很小就沒有父親,為了養家她從小學這個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