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楊家滿門承主恩,祿山受寵賜玉鞭

  • 白玉鞭
  • 大隱金門是嫡仙
  • 5654字
  • 2013-07-19 14:39:08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公元723年(開元十一年),唐明皇在長安驪山修建了一個行宮,叫做華清宮。唐玄宗寵幸楊貴妃后,兩人經常在那里尋歡作樂。后來,眾多詩人在回首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就以華清宮為題,寫過不少詠史詩,而杜牧的這首絕句,尤為精妙絕倫,令人擊節贊嘆。此詩通過“送荔枝”這一微小而又典型的事件,批判了唐玄宗與楊貴妃驕奢淫逸、腐化墮落的私生活,有著以微見著、發人深醒的藝術效果。

起句描寫華清宮所在地驪山的景色。詩人從長安“回望”的角度來寫,在觀眾面前先展現一個廣闊深遠的驪山全景:林木蔥蘢,花草繁茂,宮殿樓閣聳立其間,宛如團團錦繡。接著向前推進,展現出山頂上那座雄偉壯觀的行宮。平日里緊閉的宮門,忽然間一道接著一道地緩緩打開了。只見宮外一名專使騎著驛馬風馳電掣般疾奔而來,身后揚起一團團紅塵;宮內,貴妃楊玉環嫣然而笑。“千門”因何接連打開?“一騎”為何而來?“妃子”又因何而笑?詩人卻故意不說出,直至緊張而神秘的氣氛憋得讀者非想知道不可時,才含蓄委婉地揭示了謎底:“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兩字,透出事情的原委。讀者至此才終于明白了: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貴妃要吃鮮荔枝!這首詩把玄宗的荒淫好色,貴妃的恃寵而驕,而形象地用“一騎紅塵”與“妃子笑”構成鮮明的對比,就收到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妃子笑”三字頗值得玩味。春秋時周幽王為博妃子一笑,點燃烽火招引諸候,諸候到后卻發現是虛驚一場,諸王大怒,最后導致國破身亡。這是一個是一個盡人皆知的故事。而這一次,卻是唐玄宗為討貴妃一笑,派人專程從嶺南千里迢迢送新鮮的荔枝給貴妃吃,兩者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如果說有一點不相似的話,那就是:周王的妃子是無意的,而楊貴妃卻是有意的。這是怎么回事呢?

自從李白走后,楊玉環又羞又恨,但又無可奈何。過了幾天,楊玉環派心腹侍女張云霞出宮打探李白的消息,張回來說李白已經離京出走了,不知去向。楊玉環正在沉吟之際,忽然有人來報:壽王李瑁(她的前夫)來看望玄宗來了。

李瑁,是唐玄宗的第十八個兒子,初名李清。開元十三年封壽王,并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死于775年(大歷十年)。其正牌老婆就是為楊玉環。楊玉環被玄宗奪走后,為安撫李瑁,唐玄宗后又封韋氏為壽王正妃。可憐的壽王是個悲劇的人物,本來奉了御旨與楊玉環成親,日子過的非常美滿。卻不料武惠妃死后,寂寞的唐玄宗偏偏看中了自己的兒媳、他的妻子——楊玉環。對于壽王而言,這是何其的痛苦與難言。父親是一國之君,卻搶了自己的妻子,這好比在天下人面前,扒光了壽王的衣服,當街巡游一般。而同時對于楊玉環而言,作為兒媳,又何嘗感覺不到被公公扒灰的恥辱!后世之人皆言楊玉環生性淫蕩,又有何人能知楊玉環心中的苦楚!

在偏殿,李隆基會見了李瑁,楊玉環坐陪。李瑁是來向李隆基報告其夫人韋氏產下第二子的消息的。玉環看著昔日的丈夫、今日的兒子李瑁,心里猶如刀割。李瑁說完,李隆基冷淡的說:就這事,還有別的事嗎?沒有的話就回去吧,以后這種小事,就不要再來煩朕了!朕還要和貴妃一起去觀賞歌舞,你走吧。說罷,也不管壽王,拉著楊貴妃匆匆離開了偏殿,到興慶宮尋歡作樂去了。楊玉環多么想問問李瑁過得好嗎,但就這一句話都沒有機會說出口。看著李瑁蒼惶、孤寂的眼神,再看著這個霸道無理的老皇帝李隆基,楊玉環心都碎了。她深恨這個無恥的老皇帝,兩次從楊玉環那里強行奪走了心上人,第一次是她相親相愛多年、感情融洽的丈夫壽王李瑁,連一句安慰的話都不讓說;這一次又奪走了天上下凡的嫡仙人李白,連告別的機會都不給!她一定要復仇,要讓老皇帝得到報應!

其實,楊玉環并不象外界所言,只是一個小女人,沒有一點心機。這種看法大錯特錯。楊玉環受過良好的教育,精通音樂、歌舞、詩詞,是一個非常有才干的女子。同時在母以子貴的皇宮,作為一個沒有生育過的女人,沒有過硬的智慧,怎么能在強敵如林的后宮中生存!那種說楊玉環沒有心機的說法完全是道聽途說。

楊玉環開始行動了。

楊玉環的第一招,就是看準唐玄宗荒淫好色的心理,在宮內專寵。利用陪侍的機會,讓唐玄宗服用安祿山進貢的藥物摧情,然后一夜多次交合,來淘空唐玄宗本就已經告急的身體。有時就是在白天,當著宮女的面,兩人也是不管不顧,咨意尋樂。

楊玉環的第二招,是把自已的三個姐姐招進宮,供唐玄宗淫樂。應楊貴妃請求,唐玄宗將她的三個姐姐一起迎入京師。唐玄宗稱三個姐姐為姨,并賜以住宅,天寶初年又分別封她們三人為虢國夫人、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三夫人并承恩澤,可以隨意出入宮掖,勢傾朝野。虢國夫人淫蕩不羈,平時與唐玄宗眉來眼去,終于勾搭成奸。有詩為證: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門入宮門。卻嫌脂粉污著色,淡掃娥眉朝至尊。

有人說虢國夫人與唐玄宗沒有奸情,理由是楊玉環一直與這幾個夫人關系很好,殊不知這正是楊玉環的計劃!

唐玄宗每年十月要游幸華清宮,屆時,虢國夫人與韓、秦兩夫人,及楊國忠一并從幸,車馬仆從,連接數坊,錦繡珠玉,鮮華奪目。楊氏五家分為五隊,各自為隊,隊自異飾,分為一色,合為五色,仿佛云錦集霞,或百花之煥發。他們所經之處,沿途遺失丟棄的首飾珠寶玉器很多,香風飄達數十里。

不久,秦國夫人死,沈國夫人和韓國夫人更權勢沖天,搶男霸女,搶田奪地,無所不為,無惡不作。一次,虢國夫人看到一條街上有處地方,位置特別好,想要在這里建造一座府第,可別人已經在這里蓋上房子。她就帶領一幫人闖進這戶人家,拆毀了這所房子,然后蓋上自己的新房。楊氏一家仗著唐玄宗的寵愛,就是這樣為非作歹、橫行霸道。

此外,在楊玉環的幫助下,虢國夫人的堂兄楊國忠,也日益得寵于唐玄宗。開始的時候,他只是擔任個不大的官職。可他精于賭博,又很會迎合唐玄宗的心意。每逢玄宗玩賭博游戲的時候,楊玉環都要叫上他,讓他在一旁計算輸贏,管理籌碼,做得分毫不差。唐玄宗越來越喜歡他,打算提拔他。楊釗乘機討好說,自己的名字“釗”字,是由“金”“刀”二字組成的,這“刀”字有些冒犯皇上,請求改個名字。玄宗一聽滿心歡喜,更認為楊釗對自己一片忠心,就讓他改名叫楊國忠。楊國忠到長安的第三年,玄宗提升他當了京兆尹、御史大夫(中央最高監察官),還兼了二十多個其他的重要職務。楊國忠當了高官,就放肆地胡作非為起來。誰要是對他吹牛拍馬,跟他一條心,他就給誰好處;誰要是不附和他,不奉承他,他就排擠、打擊。有一年,關中地區接連發生了水災和旱災,大部分農作物都死了。消息傳來,唐玄宗也有些發愁。楊國忠卻叫人拔了些長得好的禾苗拿給玄宗看,他說:“雖說有些災害,可沒什么關系,您看,這些莊稼不是都長得挺好嗎?”玄宗信以為真。

楊國忠還是個貪得無厭的財迷。他殘酷地剝削著老百姓,聚斂了成千累萬的巨額財產。他家里光是用雙絲織成的細絹,就有三千萬匹。要是按當時全國人口均分,每人能分到半匹多呢。

對楊國忠這樣的人,唐玄宗卻是越來越寵愛和信任。終于天寶十一年,宰相李林甫死了,玄宗立即提升楊國忠當了宰相,并兼任四十多個其他的職務。

楊玉環還抓住唐玄宗急于討好自已的心理,讓李隆基下令從嶺南派專人送荔枝供她食用。荔枝產在嶺南(今廣東省)和川東(今四川省東部),離長安幾千里。這命令一傳下去,地方官員就派出最善于騎馬的人,騎上最快的馬,從生產地帶著荔枝,一站一站地換人換馬,接力傳送。生荔枝很快被送進了長安皇宮里面,剝開一嘗,顏色和味道都還保持著新鮮,一點沒變。至于浪費了多少錢財,累死了多少人,跑死了多少馬,唐玄宗自然不會計較的。因此才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就這樣,強盛的大唐開始搖搖欲墜了。而這一切,沒有一個人敢說出來。

在把朝政大權交給楊家的同時,唐玄宗為確保邊疆的安寧,開始重用外族邊將,尤其是十分信任安祿山。在唐玄宗的一路提拔下,安祿山很快身兼三道節度使,擁兵二十萬,權勢熏天。

有人說安祿山很狡詐,只是個懂得討皇帝歡心的角色。此話不盡然。因為如果是這樣,玄宗只會把他安排在自己身邊,而不會讓他擔任一方大員。玄宗重用安祿山是有原因的。

一是李林甫為了專寵固位而提的建議。李林甫為穩固自己相位,提出重用胡人,但把安祿山傾覆天下的責任,全放在李林甫身上,顯然也是有失公允的。因為李的建議確實起了一定作用。那就是胡人掌兵有利于邊境作戰。當時北方的突厥,西方的吐蕃,東北的契丹、奚等族,仍時常犯邊,給大唐邊境帶來許多災難,并且對中原地區也造成極大的威脅。玄宗時期,大唐國力方勝,當然要保衛國家尊嚴,所以邊境內戰事連年不斷。想安境開邊,就需要優秀的將軍。漢人將軍和胡人將軍就顯出的明顯的區別。漢將由于傳統教育的原因,往往只想保住邊境平安,缺少主動打擊敵人的信心和想法。胡人則不同,沒有圣人教育的“止戈為民”的思想,他們更崇尚暴力。因此在邊境作戰中,哥舒翰、高仙芝、安祿山等人逐漸得到玄宗的種種優寵。

二是安祿山和太子關系疏遠。這也是很重要的一條,歷代皇帝都害怕外將與皇子勾結,玄宗決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有一次玄宗讓安祿山去見太子,安祿山見后不拜,還說:“我是胡人,不懂得朝廷中的禮儀,不知道太子是什么官?”玄宗聽了卻很高興。因為他不用再懷疑這個粗鄙的武人和太子有所勾結,可以大膽使用。

三是安祿山和主要將相之間有矛盾。雖然皇帝希望列位臣工同心協力、團結友愛,但傻子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皇帝就是要充分利用各派別的對立,讓他們互相牽制,平衡各種力量,穩定自己的統治。

天寶二年,吏部侍郎宋遙和苗晉卿負責選舉取士,二人想依附御史中丞張倚,從萬名選人中錄取64人,把張倚之子列為第一。安祿山向玄宗揭發此事,玄宗親自復試。這位紈绔子弟拿著試卷,一天也沒寫出一字來,被時人諷刺為“‘曳白”。

至于安祿山和楊國忠的關系,那可是死對頭。

在安祿山眼中,楊不過是借著妹妹的裙帶關系死皮賴臉爬上來的,安打心眼里看不起。楊國忠本身就是睚眥必報的小人,現在身為宰相,總是被安看不起,也是十分惱怒,就總在玄宗面前打安祿山的小報告。

此外,安祿山還和大將軍哥舒翰之間積怨甚深,兩人差一點就當眾打起來。

有一次在宴會上,安祿山對哥舒翰說:“我父親是胡人,母親是突厥人;你父親是突厥人,母親是胡人,我們都差不多,為什么不相親近呢?”

哥舒翰雖然是個大老粗,但也讀過幾本書,就想在安祿山面前顯擺顯擺,掉了句書文道:“古人云:野狐向窟嗥,不祥,以其忘本也。敢不盡心焉?”意思是說,我不敢忘本,一定與你盡心相交。

安祿山認為哥舒翰說的“野狐”是譏諷他是“野胡”,勃然大怒,對哥舒翰破口大罵。由此兩人原本不咋地的關系變成徹底決裂。

四是安祿山是長養在東北的混血胡人,精通六種民族語言,曾當過專業的交易中間介紹人,便于在東北復雜的民族聚居地區發揮作用。他的這一特殊條件,在玄宗考慮人選時具有優勢。

五就是安祿山的戰績。安祿山能征善戰,還善于執行懷柔政策。唐人姚汝能所著的《安祿山事跡》中指出:安祿山對諸蕃“潛行恩惠”,“蕃人歸降者以恩煦之,不伏者以勁兵討之,生得者皆釋而待,錫以衣資,賞之妻妾。”這說明他作為節度使,代表唐朝廷在東北成功安輯、撫慰異族人民,也保證了邊境的安全。

安祿山還有一種被后人垢病的作戰方法:誘殺。

據說他常引誘吐蕃、奚、契丹等族人參加宴會,暗中在酒里下藥,動輒數十人,然后向朝廷發捷報。《舊唐書安祿山傳》說安祿山前后十次欺誘契丹赴宴,預先掘一坑,待其昏醉,斬首埋之,每度數十人。《新唐書安祿山傳》則說用他用這種辦法“先后殺數千人”。《資治通鑒》更是說成“動數千人”。

不管怎么說,在安祿山管理期間,邊境比較安定,因此玄宗曾下詔表揚安祿山為“萬里長城,鎮清邊裔,中權決勝,暗合孫吳”,把安祿山比作孫武、吳起。

再加上安祿山利用各種方式向玄宗表忠心、討玄宗喜歡,唐玄宗十分欣賞他,視安祿山為大唐肱骨之臣,不斷獎勵他,給了他最奢麗的住宅,把郡主嫁給他兒子,封他為東平郡王。

這一天,唐玄宗設宴招待安祿山,席間因聽說安祿山體重三百斤,唐玄宗就指著他的肚子,問道:“這個大肚子里是什么?”安祿山大聲回答:“只有一顆赤心!”玄宗大悅。唐玄宗下旨,詔命安祿山擔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道節度使,并將從李白手中收回的白玉鞭賜給了安祿山。同時批準了安祿山與楊家三姐妹結為兄妹的申請,還讓楊貴妃收安祿山為義子。

書中代言,老皇帝為什么要同意安祿山與三姐妹結為兄妹,卻要楊貴妃收安祿山為義子呢?李隆基這樣安排有他的用意:結為兄妹,更加拉攏安祿山,但是楊玉環是他的貴妃,不能亂了分寸。也就是說,這三個姐妹你可以隨便,但朕的貴妃,你不能動。

既然皇帝讓楊玉環收安祿山為義子,楊玉環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給安祿山做了個洗三儀式,算是正式收納了安祿山這個比自已大二十多歲的兒子。

“洗三”是唐代兒童誕生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儀式。嬰兒在出生后的第三日,要舉行沐浴儀式,會集親友為嬰兒祝福,這就是“洗三”。用意一是洗滌污穢,消災免難;二是祈祥求福,圖個吉利。

給小兒“洗三”自然是正常不過了,不過給安祿山“洗三”,大概只有心懷鬼胎的楊貴妃才能做得出來。盡管楊玉環不能生育,但再喜歡孩子,也不至于如此胡鬧。

安祿山為了贏得玄宗的賞識,也著意在貴妃面前大獻殷勤,他雖然比楊貴妃大十幾歲,卻請求給貴妃當干兒子。楊貴妃故意笑而不答。唐玄宗于是鼓勵貴妃收下這個“好孩兒”。

天寶十年正月三日,是安祿山的生日,唐玄宗和楊貴妃賜給安祿山豐厚的生日禮物。過罷生日的第三天,楊貴妃特召安祿山進見,替這個“大兒子”舉行了洗三儀式。

楊貴妃讓宮女把安祿山當做嬰兒放在大澡盆中,為他洗澡,洗完澡后,又用錦繡料子特制的大襁褓,包裹住安祿山,讓宮女們把他放在一個彩轎上抬著,在后宮花園中轉來轉去,口呼“祿兒、祿兒”,嬉戲取樂……

楊貴妃當了安祿山的干娘,與安祿山來往就有了名分,你來我往,最終勾搭成奸。

那么楊玉環勾搭安祿山的目的何在呢?實際上,楊玉環是想索回皇帝賜給安的白玉鞭。可惜的是,不管楊玉環怎么撒嬌使潑,安祿山擔心事后被皇帝發現,總是找各種借口推脫,直到安史之亂暴發。

至此,安祿山達到權勢的極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阳县| 合肥市| 紫阳县| 江都市| 青浦区| 沈阳市| 洪湖市| 玉树县| 清水河县| 凌源市| 马鞍山市| 大丰市| 太和县| 克东县| 清苑县| 砀山县| 孟村| 南充市| 永安市| 绥滨县| 宜君县| 牡丹江市| 丹阳市| 平凉市| 南阳市| 余姚市| 剑河县| 磴口县| 江孜县| 武隆县| 利辛县| 大安市| 蓬安县| 栾城县| 渑池县| 库伦旗| 京山县| 芒康县| 景东| 昌宁县| 全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