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 五個女孩
- 寧津追夢
- 1152字
- 2011-07-18 12:40:27
有一段時間,女兒總是向我抱怨學習累。是啊,畢竟女兒還不到七周歲,小學二年級的課程有點難為了她。
11月份一個周末,是個暖洋洋的冬日。我決定帶女兒去野外散散心,感受大自然,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于是我騎上單車,帶女兒出發了。我們邊走邊談,一人一句地背誦乘法口訣和語文課本里的段落。我發現,在心情愉快的情況下,孩子顯得特別聰明,記憶起來又迅速又準確。這真是教育孩子的絕佳時機。
我們來到一片麥田,女兒快步跑上前去,情不自禁地張開雙臂,嘴里大叫,“真美啊!”我靈機一動,說“景色這么美,我們做一首詩怎么樣?”女兒顯得很為難的樣子,“老爸,我可不會做古詩啊,這很難的啊!”
我忙笑道,“我們不是古人,不用做古詩。你看麥田是什么顏色的,它好像什么?”
我還沒說完,女兒脫口而出:
麥田麥田一片綠
好像綠色的波浪
我又啟發她,“你剛才為什么不跑到麥田里去?”女兒想了想,“少兒頻道里說,要愛護動物植物,小草也會疼。”接著她又說出下面兩句:
我不敢走進麥田
因為禾苗也會疼
我伸出大拇指,夸張地獎勵她,不管怎么樣,這畢竟是孩子的第一首“詩”!我為孩子的語言能力驕傲,也為孩子的愛心驕傲。
我們并且給詩起了題目:《冬天的麥田》。
就這樣,走到小河邊的時候,河岸兩旁的楊樹嘩嘩作響,又是一幅浪漫的景色。在我的啟發與幫助下,女兒又做了第二首詩—《冬天里的楊樹》:
風吹來的時候
樹葉落了
它在和秋天說再見
最后,我們決定去爬山。在縣城北環路北面,有一座土山,是原來民兵的靶場,其實只是一座土堆而已。但從遠處望去,已有小山的規模。漫山遍野的蒲公英花,讓孩子興奮不已。
上山并沒有路,我和女兒費力地用手抓住野草,攀到山頂時已是氣喘吁吁,筋疲力盡。但山上的風光馬上讓女兒又興奮起來,我于是又建議孩子做詩,女兒很快就說出了開頭:
我一步一步往上爬
雖然有點累
但是我不怕
山上的風光真美呀
我比小鳥還要高
是啊,小山雖不高,已是風光盡攬,令人心曠神怡。小鳥在半山腰的樹叢中鳴叫飛舞,藍天白云盡在胸間。
下山時,女兒自告奮勇,不用我幫助,獨自下山。她像坐滑梯一樣往下滑,弄得滿身是土。不由得感慨:下山怎么這么難啊!
我于是說:上山容易......孩子隨口應道:下山難。哈哈,孩子真棒,我感覺她的思維能力大大提高了。
在山下,我的靈感頻頻而來。我建議女兒給小山起一個名字,并告訴她,你可能是第一個給小山起名字的人。
女兒想了一會兒,說出了“土山,小山,石頭山......”最后,望著漫山遍野的蒲公英,說出了“蒲公英山”,我熱烈地贊揚了她。于是我們的第三首詩便有了題目:《爬蒲公英山》。
今天是快樂的一天,女兒也這樣認為,她甚至要求每周末都來爬山。在我的建議下,女兒做了三首詩,我很驕傲。回家的路上,女兒忽然問了我一個問題,我是窮人還是富人。我回答她說,爸爸是富人,因為爸爸有一個這么聰明的孩子,孩子才是家長最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