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靜靜的夜
- kelula
- 1718字
- 2011-07-30 10:58:48
初夏陽光不厚,淺淺地披在小喬的長辮子上、腰肢上。一只蝴蝶越過墻頭,向墻外飛去。
小喬吃力地從井里提出一桶水來,沖進銅盆里,盆里馬上浮再大大小小的“島嶼”。她用手按了按,架起搓衣板來。汗水在她的臉上結了一層細細的水珠,映得她的臉蛋更加粉白。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安國指著書上的字教她認。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小喬也跟著念。
“求之不得,輾轉反側……”安國又念。
“安國少爺,什么是關關雎鳩呀?”小喬問。
“關關就是一種鳥的叫聲,這種鳥叫雎鳩。”安國思索著回答。
“什么鳥是關關地叫的呀?我怎么就沒聽過呢?”小喬笑道。
“我也不知道呀!也許在上古時代,就有一種鳥,真的關關地叫呢。”
“什么叫窈窕淑女呀?”小喬追問道。
“就是長得很好看的女孩子唄!長得好看的女孩子,君子就喜歡唄!”
“那長得不好看的女孩就沒人要了是嗎?”小喬笑道。
“那也不是,女孩長得不好看,賢惠就可以拉。再說,女孩子應該獨立,自己有自己的主見,不應該等著別人來安排自己。”安國皺著眉頭說。
“安國少爺,你說我好看還是不好看呀?”小喬把腦袋沖著安國說。
“你呀!黃毛丫頭一個!一點也不好看!”安國滿不在乎地用手指點著她的額頭說。
“呀!好疼!怎么會?廚房的長工阿良就說我好看!”小喬不服氣地說,腮幫鼓鼓的,生氣了。
“你到底還要不要認字呢?”安國裝作沒看見似的,故意大聲說。
“不認了!不認了!”小喬賭氣地說。
“真的?”
“真的!”小喬說罷又狠狠地搓起衣服來。
安國偷偷瞥了小喬幾眼,手肘輕輕捅了她一下,“真的生氣了?”
小喬往邊上挪了挪,沒吱聲兒。
“真生氣拉?”安國不安地問。
小喬干脆一個轉身,給了安國一個背影。
安國感到闖禍了,連忙低聲下氣地說:“小喬最好看,別生氣了好不好?”
安國轉到小喬面前,小喬不由“撲哧”一聲笑了出來,沖著安國做了個鬼臉。
“你騙我!”安國恍然大悟,伸出手來在小喬胳肢窩上撓。小喬不由尖叫一聲,笑軟在地。
深深的庭院里,兩個少年的嬉笑聲透過重重的磚墻陶瓦,沖向云霄。
煙霧繚繞的佛堂里,向老太太捻動手中的佛珠,虔誠地向觀音菩薩誦經。
笑聲傳到了向老太太的耳朵里。
向老太太恰巧捻到最后一枚珠子,聽到笑聲,竟然停了下來,慢悠悠道:“一定是安國少爺回來了。把他請過來。”
陪伴向老太太多年的老侍女玉娘連忙應諾:“是。”
不多時,安國已經在佛堂外面。
“奶奶安好!”安國向向老太太請了個安。
“安國少爺回來了,也不先向老太太請安,快跟老太太請罪。”玉娘嗔怪地說,一邊慈愛地整理安國凌亂的衣服。
安國見狀立即接口:“安國向奶奶請罪,安國回來太急了,忘了跟奶奶請安,奶奶別生氣呀!”
向老太太不禁樂了,道:“你這個孩子呀!就是嘴甜。看你,連玉佩都快要掉了呢!”
安國走近向老太太身邊,向老太太重新把玉佩緊了緊,說:“這塊玉佩呀,可是你爺爺從緬甸帶回來的古玉,經過得道高僧親自誦經開光,是辟邪的寶物,千萬不能弄丟了。你知道這么一塊玉呀,是外面莊稼人幾輩子的口糧呀!”
“知道了奶奶。”安國乖巧地回答道。
“怎么還戴著這個勞什子?”向老太太一眼瞥見安國脖子上掛著的銀鏈,銀鏈墜兒并不是長命鎖,而是一把鑲著花紋的十字架。
這個十字架是母親唯一的物品。
安國還記得那是母親親手給他戴上,又緊緊地把他的腦袋摟在懷里,幾乎讓他透不過氣兒來。這種感覺令他覺得十分悲傷,卻又十分安全。這十字架上似乎還有母親淡淡的香氣,只要戴著它,母親就仿佛在身邊似的。
旁人無法給他這種既悲傷又安全的感覺,包括父親。父親還是那個父親,但從踏上中國的土地開始,他就覺得父親徹底地變了。對于父親來說,自己一直沒有變,向玉祺還是那個向玉祺。而對于向安國來說,父親在他面前展現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
他說不上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卻覺得父親是變了,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即使是向老太太,也不過是一個陌生的熟人罷了。
向老太太一見那十字架,便沒來由的產生一種抗拒感。那是異國的非同類的東西,它無時不在提醒著她自己最心愛的小孫子并非完全屬于自己,他有一段歲月與記憶是屬于他自己的,她無從了解,無從插手。她對于聯系著現在與過去的這個十字架產生了一種反感,而這種反感卻又無法訴諸言語。
她看著日漸長大的安國,心想,也該操辦這孩子的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