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虜騎崩騰畏蒺藜
- 天書傳奇
- 海東燕英
- 4768字
- 2013-02-19 15:54:19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話說阿蠻領天寶走入洞中。好在蠟燭并未熄滅,阿蠻將劍收回鞘中,一手持燭,一手拉著天寶,慢慢向前走去。不多會走出洞口,已來到一片樹林中。扔掉蠟燭,阿蠻幾個騰躍,已爬上一樹。站在樹杈間,用力躍起,落在最高處一樹梢上。樹枝細軟,彎曲搖晃。阿蠻的身子隨樹梢起舞。辨明方向,縱身躍下。阿蠻拉著天寶在樹隙間穿行而過,不久就來到管道上。
夜色深沉,寂靜無聲。繁星閃爍,一抹月牙彎彎。兩人恐懼之心頓去,并肩向劉家塢走去。阿蠻興致突發,按照《上清劍法》的步法行走起來。天寶看著有趣,也按照謝嬰子的傳授行走起來。腳步越來越快,但天寶感覺身子越來越輕,有種飄飄然的感覺。
一個人沮喪地走來。阿蠻停住,原來是嚴莊。阿蠻剛想低頭走過,嚴莊發現了她。
“表妹!”嚴莊叫道。阿蠻停住。天寶趕了上來。
“他是誰?”天寶問。
“我表哥。”阿蠻輕輕地說。
“表哥?謝婆怎么沒有說起過。”天寶疑惑地問阿蠻。他仔細地看嚴莊。只見嚴莊的左眼用一塊黑膏藥罩著,天寶明白了。“你是狐貍,你就是那只狐貍!”
“天寶,你聽我說……”阿蠻一把抱住天寶,說。
“對,我就是那只狐貍。你們殺了我的妻子,搶了我的天書,拿命來!”嚴莊突然激動起來,一個黑虎掏心,向天寶撲來。阿蠻見狀,一招云字訣中的霧起云涌,出劍刺劍一氣呵成。嚴莊吃一驚,就地一滾,再來一招葉底藏花。他那里知道,阿蠻這招霧起云涌的要點是前腳掌虛著地面,重心落于左腿,肘微曲,向前劃弧掄臂撩起。手腕用力,透過劍身傳到劍尖,令劍尖抖動成圓。圓圈套圓圈,圓圈連圓圈。你退她進,圓圈始終在你的眼前抖動,令你眼花繚亂。嚴莊終于收起架勢,站直身體。阿蠻也趁機收劍,站在天寶前面。
“你要干啥?”嚴莊問。
“我已嫁給天寶,他已是你的妹夫,你以后不能傷害他!”阿蠻說。
“你嫁給了他?你就嫁了這么一個毛孩子?你瘋了?”嚴莊嘲笑地說。
“他正直善良,不貪圖功名。我喜歡。”阿蠻淡定地說。
“你們一家人永遠讓人猜不透!他不貪圖功名,搶我的天書干什么?真是好笑!”
“搶你天書的不是天寶,我的丈夫絕不會干搶劫的事。”阿蠻說。
“說的真好聽。他爹搶、他搶,有啥區別?”嚴莊看了一眼天寶,蔑視地說。
天寶一開始還害怕,見阿蠻用《上清劍法》止住了嚴莊,心情也隨之松弛下來。見嚴莊不僅嘲笑阿蠻,還侮辱自己,不由大聲道:“你們把天書當珍寶,我卻看它是爛草。天書在這里,你拿去吧!”
說著,天寶解開衣扣,取下酒囊,拔下蓋,仰脖咕嘟咕嘟把酒喝完。用牙咬著一樣東西從酒囊中拽出來。嚴莊和阿蠻細看,原來是一個豬尿脬。天書就藏在里面。天寶取出交給嚴莊。嚴莊不相信地看著天寶。
“表哥,天書我們還你了。以后再不要找我們的麻煩。”阿蠻說。
“那是自然。”嚴莊說著,下意識地翻書一看,大叫道:“假的!”
嚴莊的這句話把阿蠻、天寶嚇了一跳。
“怎么會呢?你看清楚了!”阿蠻大聲質問嚴莊。
“這冊書看似蝌蚪文,但我一個字都不認識。”嚴莊說。
“這冊書自從到了天寶身上,我就沒離開過半步,怎么會是假的呢?天書到底什么樣,我們也不知道。你不要,還給我們就是。”阿蠻說著,就去搶書。嚴莊一閃,順勢抓住阿蠻的手,問:“你娘也沒動過這冊書?”
“你懷疑我娘掉了包?”阿蠻譏笑地說。
“南方失,北方尋,西方得。哼,我不管你們誰調了包,天書我一定要找回來!”說完,把天書狠狠地甩在阿蠻的臉上,揚長而去。
阿蠻、天寶目送嚴莊傷心而去,心中一陣惆悵。兩人默默無語,慢慢向前走去。
“我明明要把天書還他,可他為什么又說是假的呢?”天寶自言自語地說。
“反正我不相信我娘會把天書調包。莫非他看見天書,想起紅綾?他們兩個從小相好,現在紅綾突然死了,他能不傷心嗎?”阿蠻答道。
“紅綾?你也是狐貍,對不對?”天寶突然大聲質問阿蠻。阿蠻嚇了一跳,驚恐地望著天寶。
“是的,我們是狐貍。嚴莊的娘是我大姨,紅綾的爹是我舅舅。我們是一家人!怎么樣?”阿蠻看著天寶,冷冷地說。
“你們是狐貍,不好好待在山洞里,出來害我們干什么?”天寶大聲問。
“我們害你們?我們在劉門山村這些年害過誰?是你們害我們!我的表妹死了!”阿蠻也大聲對天寶說。
天寶已是怔住,呆呆地望著阿蠻。一會,扭頭向前跑去。
“天寶,等等我!”阿蠻見天寶跑了,忙喊。
“臭狐貍,別跟著我!”天寶喊。
阿蠻也被天寶的喊聲嚇得一愣,隨即說:“你要是不讓我跟著,前面路口就有人抓你!”阿蠻喊。
“我寧可死了,也不用你臭狐貍救!”天寶并沒有放慢腳步,一邊喊著,一邊跑著,一會就不見了人影。
天寶向著劉家塢的方向跑去。他要趕到劉家塢去,告訴父親謝嬰子和阿蠻都是狐貍,再不能聽信她們的話。前面一個老人在慢慢走著。天寶沒有理會,從她身邊超了過去。
“是天寶嗎?”身后傳來一柔和的聲音。天寶不由停住,回頭一看,原來是在關帝廟救了自己的上官婉兒。
“上官婆婆,是你嗎?”天寶問。
“是我。到底是年輕人走得快!那伙壞人進來,我就趕緊走了。走了半天才走到這。你也逃出來了?”上官婉兒問。
“嗯。正好我老婆來了,就把我救出來了。”天寶見上官婉兒慈祥親近,剛才的怒氣也消了不少,說。
“年紀這么輕就成家了?可喜可賀!”上官婉兒說。“你媳婦呢?”
“她是只狐貍,我不要她了。”天寶生氣地說。
“有志氣!男子漢大丈夫,何患無妻?古話說得好,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上官婉兒笑著說。
天寶聽上官婉兒夸贊自己,心里美滋滋地,不由說:“婆婆,你要去哪?”
“我要到劉家塢坐船,回越州去。你呢?”上官婉兒問。
“我也去劉家塢。我父母、師父、哥哥都在順和坊呢!”天寶高興地說。
“哦,那咱是同路。可你走得快,你先走吧!”上官婉兒說。
“天很晚了,萬一那伙壞人追來怎么辦?還是我陪你一塊走吧!你累不累?要不我背你吧?”
上官婉兒一聽,高興地笑了起來,“很好,很好,這樣咱們也快些!”
天寶來到上官婉兒前面,剛想蹲下,上官婉兒已摟住他的脖子,跳上身來。上官婉兒的身子非常輕,輕的簡直沒有重量。若不是看見她手里攥著的這根烏木龍頭拐杖,天寶真以為沒有背人。又走了一個時辰的功夫,來到一個村子。
“這是劉家塢嗎?”天寶問。
“這事東莊。過了這村,就是劉家塢了。不過這個村有我的一個朋友,咱們先到他家歇息一會,討杯酒喝。等天明咱再走。”上官婉兒說。
千里無輕載。走了這大半夜,天寶確實累了,于是欣然同意。
進了村子,見有一朝南的紅漆大門,上官婉兒讓天寶停下。她剛下來,兩個少年人出門來迎接他們,都穿著耀眼華美的衣服,生得雍容俊雅。天寶定睛一看,原來不是別人,正是在關帝廟見過的李瑤、李琚。二王先向天寶行禮,然后恭敬地攙著上官婉兒進家。天寶跟著來到室內,室內燈火通明。有一老翁面南坐著,旁邊坐著的正是太子李瑛。東西兩邊還擺列著幾桌酒席,客人都像是富貴子弟;看見上官婉兒和天寶進來,都站起來行禮,老翁也扶著拐杖站了起來。上官婉兒緊走幾步,握著老翁的手,說:“老相國別來無恙?”老翁笑著說:“好,好!昭容近來也好?”兩人一陣寒暄,老翁拉著上官婉兒的手到桌上坐下。上官婉兒招呼天寶坐在自己旁邊。李瑤、李琚在天寶旁邊坐下。
“太子的事,又讓你受累了!”老翁說。
“區區小事,何勞老相國掛念。天寶,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張九齡、張相國。他是西漢留侯張良之后,西晉開國功勛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七歲知屬文,中宗景龍初年進士,始調校書郎。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又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快向賢相敬酒!”上官婉兒對天寶說。
天寶答應著,端起酒碗,向張九齡敬酒。張九齡連說不敢當,把酒一飲而盡。李瑛向上官婉兒敬酒,上官婉兒也是一飲而盡。
“阿蠻姑娘怎么沒來?”坐在天寶旁邊的一位老者問。
“和天寶吵了幾句嘴,天寶便不讓她跟著了。”上官婉兒答道。
眾人一聽,不由地笑了。
“天寶,這位是大名鼎鼎的崔湜崔相國。”上官婉兒介紹道。
天寶忙站起,抱拳行禮。崔湜笑著拉天寶坐下。
“三加天,等于乾。老姥看寶書,小道變坤元。這句話,我曾聽李淳風親口和我講過。說在天姥山有一道士叫天寶,機緣巧合,在天姥山得到了天書。他熟讀天山后,改朝換代,年后為乾元。天寶老弟,你是看過天書的,那本天書就真的那么神嗎?”張九齡問。
“天書我沒有看過。但聽我哥哥講,里面的字就像蝌蚪,一個也不認識。”天寶說。
“全是蝌蚪文?不對呀!李淳風和我講過,《推背圖》中的好多話,就來自天書。里面的字怎么會是蝌蚪?”張九齡吃驚地問。
“昭容,你博學多才,你怎么看這件事?”崔湜問。
“你們那里知道,關于天書的傳說起源于隋朝末年。那句‘十八子坐天下’就源自天書。后來太宗皇帝曾召見袁天罡,向他詢問大唐的興衰,袁天罡說:‘日月當空,照臨下土。撲朔迷離,不文亦武。’并說武姓亂唐。其實真正想把大唐發揚光大的正是武后。這一點崔老宰相你是知道的。”上官婉兒說。
“我有幸聆聽了狄仁杰老相國的教誨。他曾對我說過,要想實現江山萬世,就要削弱皇帝的權力,提高宰相的權力。皇帝沒權,但要世襲;宰相有權,但只能做五年。這就是武后的治邦方略。”崔湜說。
“要是相權蓋過皇權,那宰相不就篡位了嗎?漢朝的王莽不就是個例子?”李瑛不由地問。
“太子說的很對。這就需要一個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皇權相權必須是統一的。按照武后的設想,長子繼承皇位,在其余皇子中選最有才能者擔任宰相。這樣連續五代以后,皇帝只是國家的象徵,只有封賞大臣的權力,而沒有管理國家的權力;宰相管理國家、選拔大臣,任期五年。五年后進翰林院。久而久之,翰林院就成了監督院……”崔湜說。
“武后真的是這么想的嗎?”李瑛問。
“千真萬確。”上官婉兒接口道,“武后曾親口對我說過:當年她和高宗皇帝之所以設計這樣的治國方略,是因為太子李弘和雍王李賢都太優秀了。為了盡顯二子的才華,于是就有了讓李弘做皇帝、李賢做宰相的想法。后來又不斷修正,廣征許敬宗、戴至德、李敬玄等人的意見,逐漸形成了《上元治邦方略》,改咸亨五年為上元元年。不幸的是太子李弘英年早逝,雍王為太子。可英王李顯資質平平,確實擔不起宰相的大任。無奈武后設計,廢李賢太子位,讓他游歷天下,體察民情;立英王李顯為太子。后來發生的事印證了武后的猜測,英王李顯果然不成器,這才有了武后廢唐立周的事。……”
“明皇登基后,我也曾和他談起過《上元治邦方略》,當時他很感興趣。所以后來姚崇向他提出《十事要說》他滿口答應。……”張九齡接口說。
“那你和他說起過《武后遺詔》嗎?”上官婉兒問。
“這倒沒有。明皇聰明睿智,才能過人;重用賢臣,勵精圖治;將國家治理的欣欣向榮。我怎么和他說《武后遺詔》呢?”
“什么《武后遺詔》?”李瑛問。
“你們只顧說話,連酒都忘記喝了。咱們共同干一杯如何?”
天寶對他們的談話一句都不感興趣,其實也一句聽不懂,不由地說。
“哈哈哈……”張九齡大笑道,“咱們只顧說話,卻慢待了貴客。來來來,我先敬天寶老弟一杯!”說罷,將酒一飲而盡。
天寶不甘示弱,也一飲而盡。
“天寶兄,咱們倆喝一杯如何?”李瑛笑著說。
“我敬太子一杯!”天寶端起酒杯,說。
“咱們在意不在酒。來,給天寶兄換小杯。”李瑛大聲喊著。仆人趕緊過來,將天寶的酒杯換成小杯。杯子用紅瑪瑙磨制而成,大小比彈丸稍大一點。天寶看了看,一口就可以喝盡。于是不屑地端起,本想一飲而盡,可是連續喝了百余口,再也喝不干,不由心內大驚。
“天寶!天寶!”一陣喊聲傳來,屋里的人臉色大變。天寶聽清是阿蠻的聲音,不由大聲喊:“阿蠻,我在這,快來救我!”
上官婉兒突然大怒,說:“你這是為何?我們敬你如貴賓,并無難為你之事。為何說出如此無禮的話來?來人啊,把他推出去!”
上官婉兒話音剛落,上來幾個彪形大漢,像抓小雞一樣抓住他的四肢,將他舉了起來,向門外走去。走到大們門口,用力將天寶扔了出去。天寶大驚,高聲喊道:“阿蠻救我!阿蠻救我!”
正是:我輩今胡為,浩哉迷所至。
緬懷當途者,濟濟居聲位。
要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