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難為桃李顏

  • 天書傳奇
  • 海東燕英
  • 5103字
  • 2013-02-19 15:54:19

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

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

話說李瑛問張九齡:上官婉兒有傳說中的那么厲害嗎?

張九齡笑了,說:“我若說上官昭容是仙人,你們會笑話我。但她的出生就透著神奇:沛國夫人懷孕時,夢見一巨人送給她一桿大秤,說用她來秤量天下。不久昭容就出生了。當昭容滿月時,沛國夫人逗她說:秤量天下,豈在子手?昭容就啞啞答應說:是。自通天后,至景龍前,昭容恒掌宸翰。其軍國謀猷,殺生大柄,絕大多數由她來決定。按照慣例,朝廷文告均由名儒學士草擬。武德、貞觀時,有溫大雅、魏征、李百藥、岑文本、許敬宗、褚遂良。永徽后,有許敬宗、上官儀,皆召入禁中驅使,未有名目。乾封中,劉懿之、劉禕之、周思茂、元萬頃、范履冰,皆以文詞召入待詔,常于北門候進止,時號北門學士。天后時,蘇味道、韋承慶,皆待詔禁中。中宗時,上官昭容獨當書詔之任。上列諸人,均為朝廷重臣,一代文宗。與之相比,上官婉兒以一人之力,批復四方的表奏和草擬朝廷的政令,又豈是魏征、褚遂良、許敬宗所能比的?”

“這是真的嗎?若果真如此,姚崇、宋璟豈能與她比肩?大唐失去了一位最出色的宰相,實在是可惜。小時候父親說武后是君子滿朝,看來果真如此啊!”李白說。

“太平公主呢?她是明皇的親姑姑,又是明皇登基的第一功臣,明皇為什么還要殺她?”天寶接著問。張九齡看了一眼天寶,喝了口茶,又繼續講道:

唐隆政變后,由睿宗重新即位,明皇也因功被立為太子。但睿宗優柔寡斷,不愿和太平公主發生正面沖突,總是忍讓。而太平公主則認為是自己給了他做皇帝的機會,功勞巨大,所以她掌握了朝政大權。隨著自己勢力的強大,太平公主的野心也膨脹起來,想像母親那樣也做做女皇。太平公主的主要對手便是明皇,開始她沒把他放在眼里,覺得他還年輕,但后來了解了明皇的英勇果斷之后,就開始防范他。她制造謠言說,明皇不是長子,沒資格做太子,更不能繼承皇位。太平公主的目的是要廢除明皇的太子身份,為自己以后做女皇帝開路。到景云四年,睿宗怕在這樣下去,李唐江山又大亂,于是毅然把帝位讓給了明皇。只是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權:朝廷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免權和軍政大事的決定權。睿宗的讓位加劇了明皇和太平公主的矛盾。雙方都在積蓄力量,準備除掉對方。開元元年,明皇果斷地先下了手,親自率領兵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干幾十人,將傾向太平公主的官員全部罷官廢黜。明皇終于掌握了皇帝應有的權力。當年,明皇把年號改為開元,表明了自己勵精圖治,再創唐朝偉業的決心。

“在我的心中,父皇還是個好皇帝。只是專寵武惠妃后,才一心向道,不理朝政的。”李瑛說。

張九齡一聽,不由笑了。掃視了一眼屋中的人,繼續說:武惠妃你和她最熟,她是褒姒、妲己之類的人嗎?不是。后來發生的事惠妃雖為我所不齒,但當初她確實是無辜的。武惠妃是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兒。因為武攸止早死的關系,自小生長在宮中。李、武兩家明爭暗斗,她都置身事外,每日里跟隨睿宗習經修道煉丹,像女兒一樣服侍睿宗,深得睿宗喜歡。由睿宗做主,明皇納武氏為妃。明皇登基后,她依然如故,不與王皇后及眾嬪妃爭寵,一味修道成仙。可樹欲靜而風不止。武妃相繼生下夏悼王李一、懷哀王李敏與上仙公主。這三個孩子長得姿容端麗,卻都莫名其妙地夭折,明皇感到十分哀傷。后來武妃生下壽王李瑁后,央求明皇將壽王送到宮外托人撫養。明皇大惑不解,問為什么?她說有人在宮中“厭魅”,所以自己的三個孩子才夭折而死。明皇大怒,親自派人在宮中搜查。結果在王皇后的屋內,搜出了“造畜蠱毒”。開元十二年明皇廢王皇后為庶人,皇后的兄長王守一被賜死。封武氏為惠妃。壽王被寧王李憲抱養后,由寧王妃元氏親自哺乳,順利成長。惠妃又相繼生下盛王李琦、咸宜公主、太華公主,明皇更加相信了“厭魅”之事,所以對惠妃更加寵愛。大唐江山,在明皇的經營下,欣欣向榮,超越貞觀,明皇終于松了口氣,在宮中和惠妃習經修道,這不是人之常情嘛?再說道教有什么不好呢?道教的精髓是無為而治。何謂無為而治?就是按照事情的自然規律來治理他。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政策要穩定,不要朝令夕改。這些有什么不好呢?

“王皇后被廢后,靖德太子也受牽連被父皇貶為慶王。當時父皇立我為太子,惠妃并沒有反對。倒是太監程元振來勸我,……”

“程元振?就是太和坊的主人嗎?”天寶、阿蠻吃驚地問。

李瑛冷笑了幾聲,說:“正是。我曾在暗中看過他。越州太和坊的主人就是太監程元振。”

“這些,你為何不告訴我?”張九齡也吃驚地問李瑛。

李瑛忙向張九齡施禮,說:“老相國你想,程元振出宮,必是奉了父皇的旨意。我已讓李瑤專門盯梢他,看他到底要干什么。等查明真相后,我就向老相國稟告。”

“程元振是什么人?”李白問。

“程元振,京兆三原人,出生于一個比較貧困的農民家庭。少年時,為了養家活命,被迫閹割,托人送入京城長安,入侍皇宮。在宮中,孤言寡語,但聰明伶俐,善于吃苦學習。無論劍術、詩賦,都很有功底。程元振和你說什么?”張九齡問。

“讓我向父皇求情,立生母麗妃為皇后,說什么這才確保太子之位的穩固。我當即答道:身為太子,只有國,沒有家。父皇立誰為皇后,我就是誰的兒子,她也是我的母親。惠妃知道后,深受感動。那年的端午節,還親送粽子過來慰

問。”李瑛說。

“你們關系這么好?不可能吧?江湖上都說太子殺死了武惠妃,明皇這才將太子貶為庶人的。這是真的嗎?”雨澤輕輕地問。

“這是胡說!我沒殺武惠妃!”李瑛大聲吼道。

“可在關帝廟中,上官昭容說她親去查看過武惠妃的身體,確實是中毒而死。她也說是你毒死了武惠妃,這你是親耳聽到的。”天寶說。

“我為什么要殺死惠妃?就算是惠妃想讓壽王成為太子,也是她設計毒死我,而沒有我毒死她之理。”李瑛大聲說。

“太子,可以說在明皇立你為太子的事情上,我沒有半分的功勞。那天明皇宣布廢靖德太子為慶王、立你為太子,朝堂上大臣們反應平淡,既沒有擁護,也沒有反對。但為了保住你的太子之位,我可以說殫精竭慮、費盡心思。惠妃幾次親口向我哭訴,說早晚會把她毒死,央求我救他。我問如何才能就她?她說將你貶為郢王,遠離京都。當時我以為她是造謠誣陷,把她斥責一頓,驅逐出去。沒成想她的話應驗了。我曾親自審問過惠妃宮中的宮女,他們都指正那天你確實去過……”

“老相國,我冤枉啊!”未等張九齡說完,李瑛忙說。

“我當然知道你是冤枉的,不然我也不會置生死于度外,讓賀季真救你出來。可事情總有原委。是誰陷害你?又是誰冒充你投的毒?這一切都是為了什么?”張九齡說。李瑛一時回答不上來,呆呆地望著張九齡。屋子里寂靜無聲。

“莫非是狐貍?狐貍既然能讓人變成老相國你,為什么不能用法術讓人變成太子?在東莊的時候,不是有人已經變成太子、鄂王、光王了嗎?”天寶說。

屋里的人頓時睜大了眼睛,望著阿蠻。阿蠻頓時羞紅了雙臉,說:“狐貍確實有這種法術,叫移花接木。但使用這種法術,十分耗費功力,不到萬不得已它們不會用這種法術。東莊的事到現在我也想不明白,是哪里來的狐貍幻演了這出大戲。即便是我的母親,也沒有這么大的法力。”

“退一萬步說真是狐貍所為,它們為什么這么做?是太子得罪了狐貍還是惠妃得罪了狐貍?”張九齡又問。

“在關帝廟的時候,我曾對上官昭容說過:誰從這件事上受益最大,誰就是元兇。今天,我還是這句話。”天寶說。

“不對。這件事受益最大的當然是忠王李亨,我被廢后他成了太子。但他絕不是元兇。父皇選他做太子,只因為他是父皇的三子;就像當初靖德太子被廢,父皇選我做太子一樣!”李瑛說。

眾人皆不做聲。

“李仙人,你怎么看這件事?”張九齡問。

“我以為五弟的話是有道理的。太子,你這樣想過沒有?明皇專寵武惠妃;武惠妃見自己的兒子壽王已經長大成人,便動了廢你而立壽王的念頭,于是便開始有所行動;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墻。武惠妃的陰謀被忠王的人得知后,便采取了一個更大的陰謀,你和武惠妃身不由己地卷入其中,結果兩敗俱傷,忠王順利成章地登上了太子之位。這就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李白說。

眾人不住點頭,只有李瑛驚得張口結舌,半天說不出話來。

“太子,平日里你和忠王的關系如何?”躺在臥榻上的孟浩然問。

“很好啊!可以說親密無間。”李瑛說。

“嗯。那你派光王出宮尋找上官昭容的事他也知道了?”孟浩然又問。

“這件事連張老相國我都沒有告訴,自然也不可能告訴他。”李瑛說。

“那他向你問起過鄂王、光王的事嗎?”孟浩然又問。

“忠王沉默寡言,從來沒有問起過。”李瑛說。

“啟稟張老相國,這個忠王一定有問題。”孟浩然對張九齡說。

張九齡望著孟浩然,眉頭緊皺,說:“大言無聲,大智若愚,大奸若忠。”

“你們是說……”李瑛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斷。

張九齡呵呵大笑,說:“老夫今年六十有二,曹孟德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太子,我再輔佐你十年沒問題吧?李仙人今年剛滿四十,輔佐你三十年也沒有問題;還有浩然、昌齡、馬巨,他們那個不是文武皆備、智勇雙全?還有神童天寶,前途不可限量。有這些棟梁之才相助,你何愁大事不成啊!”

“那可未必!嘿嘿嘿……”一個冰冷的聲音傳來,嚇得屋里的人渾身冒出雞皮疙瘩。阿蠻第一個沖出屋外,躍上屋頂,屋頂上空空如也,沒有任何人的蹤影。阿蠻站在屋頂,向下望去:薛嵩等人在院子外警惕地守衛著,顯然剛才的笑聲他們沒有聽到。這時李白、雨澤、馬巨相繼沖了出來,持劍四處張望。依然天色陰沉,一點動靜都沒有。見阿蠻已在屋頂,馬巨幾步沖出門外,問在外邊警衛對的薛嵩,他們更是一臉茫然。阿蠻從屋頂躍下,向李白搖搖頭,于是便又回到屋內。

“是什么人?功夫很高嗎?”張九齡問。

“在我之上。恐怕我恩師都不是他的對手。”李白說。

“你師父裴旻號稱天下第一劍客,這個人難道比他的功夫還強?”張九齡有些吃驚地問。

“我感覺他不是人,而是狐貍。”阿蠻喃喃地說。

“狐貍?”大家大吃一驚。阿蠻點點頭。

“那怎么辦?阿蠻姑娘,你可有妙計?”李瑛有些慌張地說。

張九齡咳嗽一聲,說:“太子莫慌,有阿蠻姑娘在此,狐貍有何懼哉?”

“他的功夫應在我之上。但我和天寶聯手,雖不能取勝,但也不至于落敗。若是有我母親在就好了。”阿蠻嘆道。

“你母親呢?”李瑛問。

“不知道。順和坊你把天寶抓走,我們兩個同時去追你們。從那以后再沒見到她。”阿蠻說。

“對不起天寶兄弟,那天我一聽到你身上有天書,便……真的不好意思。”李瑛有些扭捏地說。

“天書的事,你是如何得知的?”張九齡問。

“光王出宮尋找上官婉兒,結果沒有任何消息。但卻在江湖上聽到了那首童謠:三加天,等于乾。老姥看寶書,小道變坤元。那天,李輔國又來,我便把這句話告訴了他。他告訴我說:這是一句箴言,意思是說天姥山上天寶得到了天書,從此乾道改變了乾坤,進入到乾元時代。他就讓我到越州府天姥山來,尋找一個叫天寶的孩童。找來找去,終于在劉門山村找到了天寶兄弟。從那個時候起,我們就暗中監視你。可你除了上學回家,什么事也沒做。小朋友們約你去天姥山你都不去。我們以為找錯了,就又到別處找去了。直到在順和坊再次遇到你……”李瑛說。

“原來你們早就隱藏在天姥山。聽我哥哥說:那天他們去天姥山打獵,有兩個操塞外口音的人和他們一起去的。這兩個人也是你派去的吧?”天寶問。

“操塞外口音的兩個人?”李瑛吃驚地看著天寶,“就是說,那天上天姥山的,除了你父親和你兩個哥哥,還有兩個外地人?”

“難道那兩個人不是你的人嗎?”天寶問。

“絕對不是。難道還有其他的人在天姥山?”李瑛反問天寶。

“在順和坊我們還遇到一個青年書生,領著四個隨從。書生的名字不知道,那四個隨從的名字叫:張小敬、火拔歸仁、范宣、岑倫。”阿蠻接口道。

“這四個人你認識?”張九齡問李瑛。李瑛搖搖頭。李白哈哈大笑,又恢復了往日的豪爽之氣。說:“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飛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管他是狐是妖,有我的三尺青萍劍在,管教他來一個死一個;來兩個,死一雙!”

“好,馬巨,備酒來!我也賦詩一首,愿太子早日雪冤。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暫來。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繡戶時雙入,華軒日幾回。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張九齡吟誦完,眾人紛紛稱贊。仆人將酒宴擺好,張九齡、李瑛、李白相繼落座。客堂內頓時充滿了喜慶的氣氛。

“我的行蹤已經暴露,不必再隱瞞。好在我已料到這步,離京前向明皇上書,先回曲江祭祖,明皇依允。”席間,張九齡對李瑛說。李瑛點點頭,“一切聽老相國吩咐。”

“李仙人,你有何打算?”張九齡問李白。

李白說:“我已答應玉真仙人去終南山一敘。辭別老相國后,準備趕往終南山。”

“嗯。你該出山了。但我想去龍頭寺小住幾天,你可不可先陪我去啊?”張九齡看著李白,問。

“龍頭山龍頭寺?”李白不由地問了一句。張九齡點點頭。

正是:人生在世能幾時,壯年征戰發如絲。

會待安邊報明主,作頌封山也未遲。

要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星| 马关县| 盐城市| 绍兴市| 增城市| 临武县| 彭山县| 镇安县| 徐水县| 古蔺县| 哈巴河县| 南丰县| 萨嘎县| 雅安市| 辰溪县| 长宁县| 亳州市| 清涧县| 岳西县| 高碑店市| 北川| 莒南县| 贡山| 宜章县| 台北市| 庆云县| 白玉县| 新巴尔虎右旗| 新乡县| 台东县| 兴安县| 中西区| 饶平县| 商河县| 衡山县| 开平市| 湟中县| 屯门区| 磴口县| 泰和县| 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