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廟里的小和尚
- 安然
- 煮字療饑
- 2591字
- 2011-12-22 16:35:01
中考,小齊發揮很失常,離省重點高中的分數線相差了太遠,甚至沒能拿到班上的第一名。小齊難過了一段時間,怪自己沒有努力,怪大部分的心思全部放在了那個叫李丹丹女孩的身上。那個暑假,小齊除了音樂、李丹丹,就是令人糾結的高考成績,再無其他。而爸爸媽媽也沒有太多地指責小齊,也許是爸爸媽媽做好了心理準備,不管怎么樣,都要讓他上重點。所以,爸爸一改往日的嚴肅,利用了自己的關系網,終于讓小齊上了一所很不錯的高中,甚至比預想之中的還要好——因為從每年百分之九十的高校升學率就可以看得出來。
上了高中以后,小齊知道了什么叫做“大廟里的小和尚”。
周圍的生活環境瞬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離開了生活了十幾年的家鄉,媽媽和妹妹也一起來到了新的城市。新的學校、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方言,一切似乎得來全不費功夫,來得這么突然。開始的一段時間,小齊流連于城市里很多精美的商店,賣音響的、賣書的、賣衣服的???城市里的一切都是不一樣的,這里沒有家鄉的廣闊江面,沒有家鄉清新的空氣,沒有熟悉于耳的聲音,沒有一起走過的老師和同學們???有的只是嘈雜的人流,下自習時五彩的霓虹以及巨大的競爭壓力???
入學成績全班倒數,走在這所重點中學的校園里,路過的同學,小齊覺得似乎都比人家矮一大截,每個人的學習成績似乎都比小齊好。小齊的自卑心理,就像埋藏在叢里深處的野獸,剎時間就沖了出來,不好意思大聲說話,上課時不敢像初中時那樣踴躍發言,和同學之間的相處也沒了往日的優越感。時常,在這樣的情緒下,小齊更加思念往日的老師和同學們,也嘗試著聯系,異想天開地搜尋著久違了的“小廟里的大和尚”般的感覺。
這一切,都讓發育未健全的小齊感嘆生之艱難。
無數個瞬間,無數個夢里,小齊都仿佛看到了家鄉的江水,熟悉的磚瓦房子,熟悉的同學和老師???多想再次回到熟悉的地方,站在長江邊上,自由幻想。
度過了漫長的適應期,小齊開始步入正軌。每天正常上學、放學,正常聽課,考試成績也很正常地徘徊在中下游。即使這樣,班主任王老師還是時常在考試過后夸獎小齊,“聶小齊進步很快,大家要向他學習!”小齊的數學成績算是比較好,每次考試基本都在上等之列,這歸功與他從小對數學的偏愛。數學成績也都是每次正規考試他拉分的科目。
無奈的是,身邊的同學們成績實在太好了。在小齊的眼里,他們幾乎都是清華北大的坯子。不僅聰明,學習成績好,而且會玩,也會說話。這些都讓小齊模仿不來,天生如此,能怎樣呢?
而爸爸媽媽始終沒有過多批評小齊學習成績差,相反,給了很多的鼓勵,雖然有時候的“鼓勵”是那么不中聽。
“這次考試多少名?”
“你們班誰拿第一名了?”
“你應該向他學習,知道么?”
“唉,成績怎么老上不去啊,我都為你急!”
“不知道人家的腦子是怎么長的???”
媽媽在一旁嘮叨著???
此時的父親,更多的則是理解和鞭策。
“你的基礎是沒人家好,你應向人家學習”
“你要知道自己短處,做什么事都要自覺!”
“笨鳥先飛,你要一步一步上升!”
這些話,進入小齊的耳朵里,已經生出厚厚的一層繭子。
唉,是啊,這所學校里,人人都努力,人人都拼命似得學習,哪那么容易超越其他人啊。確實,全班,乃至全校第一,只要稍不留意,就會立刻被后面的人超越。所以小齊的成績,總是徘徊著,沒有大起大落,沒有亮點,稍稍松懈就會落到倒數,一抓緊、一努力,就又會上升。
小齊愛玩,且自制力較差。這使得老師們都頗為頭疼。曾經,班主任王老師就和小齊的媽媽說道,“聶小齊就像一頭牛,鞭一下,他才走一下!”。確實,小齊在班里,不算是努力的,時常在上課和晚自習時,因為和同桌或前排的女生偷偷聊天,而被王老師發現,第二天早讀時,被單獨叫到門外,嚴厲地訓斥一番。但小齊足夠聰明,他自己也知道,如果真的像班里那些埋頭苦干的人一樣,整日抱著書本穿梭在校園的角落,那自己的成績必定會突飛猛進。
可小齊就是受不了周圍人的誘惑和鼓動???常常,瞎侃,走神。
小齊就是在這種狀態之下愛上了足球。
由于班里成立了足球隊,組織購買足球服,小齊報名了,交了錢,隔了幾日,球服發下來了,英格蘭的傳統豪門——阿森納俱樂部運動服。這是小齊平生第一次穿球衣,很喜歡這套紅白相間的戰袍,便,愛屋及烏,喜歡上了阿森納,慢慢地,他知道了俱樂部的歷史和現在成績以及每一名優秀的隊員。小齊佩服自己的眼光。
一段時間內,小齊迷上了足球,也開始穿上球衣飛奔在球場上。粗糙的技術,偶爾會被同學們取笑,但他并沒有降低對足球的熱情,反而激發了小齊的斗志,一心想練好足球。每逢班級的球賽,小齊總踴躍參加,即使經常成為對方的突破口。早讀過后,小齊便去球場,也不管穿的什么樣的衣服和鞋子,滿頭大汗地奔跑著。假日里,小齊偶爾也會用學習的時間來學校,看看有沒有比賽,好練上一把。
小齊心想,如果對學習,有這般熱情,該有多好啊?復旦大學,也不是什么遙不可及的夢吧!
上學、放學的路途,是小齊一輩子也忘不了的。也許是走得太多了吧,連街角處乞丐的長相都熟知于心。從家出門,便是一條幾十米長的小巷,小巷的一邊有若干個棋牌室和美容店,另一邊則是用水泥墻圍起來的居民樓,小巷的盡頭就是馬路了,馬路邊賣水果的阿姨幾年如一日地駐守在同一個地方,久而久之,就熟悉了起來,偶爾想吃水果了,沒帶錢,先拿回去也沒關系。穿過馬路,走幾步,轉彎,就經過一個商業廣場,里面全是賣衣服的店面。小齊每走過那條路時,總觀察著兩邊的店里,有沒有新到的時髦的衣服和鞋子。小齊最喜歡的那件紅色“361”的風衣和跑鞋,就是在這條路上買的。
路對面又是一條街,賣音響、家具、家電、小飾品的、書本、文具???小齊經常在這些店里流連,買一些輔導資料和文具,偶爾買幾盤卡帶。
不遠處的地方,就是學校的后門了。
后來的日子里,每當想起這個城市,最先鉆入小齊腦海里的,便是這些再平凡不過的道路了。清晨上學時,寥寥的人們,淡薄的輕霧,一天的開始,就是從這條路上;放學時,擁擠的人們,到處都是背著書包的學生,來往穿梭的車輛,和好朋友說說侃侃,不著邊際;吃過晚飯,拿上幾本書,換上休閑服,穿上跑鞋,路邊垃圾車上的鈴鐺聲,嘴邊殘余的飯菜香,道路上亮起的路燈和霓虹,期待碰上心儀的女生???
幾年日復一日,小齊重復著這樣的日子。青蔥年華在這些不經意間轉瞬即逝,來不及細細體味就已成回憶。所謂生活也就是這般吧,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街道,平凡的店鋪,平凡的路燈???拼湊在一起,傳輸到大腦中,經過一系列復雜的機能反應,生成了不平凡的思緒。
生活如斯,歲月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