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緣起緣落終成悔 西風歸去何時休 等待
- 寧缺毋濫
- 世靜
- 1853字
- 2013-08-03 22:27:05
方誠一直在托人找著兇手,世界太大了,讓幾個人消失太容易了。
袁曉祺只是每天盯著一直沒有再出現“文靜”兩個字的手機,可是文靜的手機卻永遠的關機了。黑色的屏幕上只是偶爾出現一些無聊的短信,須臾之后又回復那死一般的黑暗。
兩個月過去了,什么都沒有發生,時間停止仿佛了一樣。只有心臟的跳動,提醒著自己還活著。
天,依舊高傲的藐視著一切微小的生物。夜,月光依舊嘲笑著孤獨的人。
方誠的酒吧里,燈紅酒綠的人們,正鶯歌燕舞般揮霍著生命,人們交談著,將一杯杯迷魂湯灌進肚里。
方誠把總是把自己關在家里的袁曉祺給拉了出來,兩人還是坐在那間特定的包房。誰都沒有說話,就在那靜靜的坐著。
空氣中彌漫著悲傷,凄涼,悔恨,茫然,像極了殯儀館的停尸房。只是微弱的呼吸聲,還證明著生命的跡象依舊存在于軀殼中。
方誠到了兩杯酒,極其烈性的酒,遞給了袁曉祺一杯,袁曉祺剛要喝,方誠一把抓住袁曉祺的手。“曉祺,當我是兄弟嘛?”方誠堅定的眼神,流露出就算為你去死都心甘情愿的真誠。
“當然。”袁曉祺回答的極快,根本沒來得及過腦子,其實像這種問題也不著過腦子,這樣迅速的回答是從心底迸發出來的。
“好,那拿我當兄弟就把這杯酒干了。”方誠嚴肅的看著曉祺,手里的就被碰了一下袁曉祺的杯子一仰頭干掉了杯子里的酒。
酒杯中的酒在晃動,是袁曉祺在打顫,蕩起的波紋,是那么的微小。
袁曉祺也一仰頭將酒喝掉,恨不得將杯子也一起喝掉。想著方誠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眼淚浸濕了眼眶,模糊了視線。無聲的,淚水沖刷著蒼白而消瘦的臉。
“聽兄弟句勸,別這樣,你總是這樣,誰都不好過,你得學會面對現實。要么你就出去轉轉,散散心。”方誠拍了拍袁曉祺的肩膀,意味深長的說著。
袁曉祺低著頭,死死的攥著酒杯,淚水從眼中垂直滑落,在狹小的空間中飄蕩,落在空空的酒杯中。
“你以前不是總寫書嘛,每天在家發愣還不如寫點東西,不少人看你寫的書呢,轉移一下注意力,可能會好點。”方誠遞給袁曉祺一支煙,給袁曉祺建議著能緩解痛苦的方法。
文靜走后,袁曉祺連書都不敢看了,只要一遇到和文靜名字有關的文字,就算是諧音,或是字形相同,都會手腳冰冷,渾身劇痛,像一輛大卡車撞向自己般的飄渺和空虛。本來文字被倉頡創造出,也許組成了百萬千萬的虛名,甚至都不是完全屬于她,卻讓看到的人不能自已的聯想出與她有關的一切。
“很多人看嗎?你說很多人會看?”袁曉祺默然的眼神突然變得炯炯有神,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瞪大了眼睛看著方誠。
“是啊,很多人看的,我還看過呢。”方誠完全被袁曉祺突如其來的改變嚇了一跳,手中的煙都掉在了地上。
袁曉祺想著,也許自己出本書,無論她在哪,要是文靜看到,也許就會回來了。此時袁曉祺看到的方誠像是坐在金字塔中,閃耀著光輝,不是躺著的木乃伊,而是坐在國王寶座上的法老,形象,生動。
袁曉祺給方誠和自己倒滿了一杯酒,一飲而盡。“謝謝你,方誠。”
方誠看到了久違的笑容出現在袁曉祺的臉上,激動,興奮。
空氣中有了生氣,昏暗的燈光也能看清一些不太明顯的東西,濃烈的酒也不再是那么的辛辣。
袁曉祺回到家,打開電腦,桌面上定格著文靜恬靜的笑臉。
所有的思念,孤獨,不舍,在指尖敲出一個個悲涼的文字。生硬的文字賦予了感情,就有了靈魂,活靈活現的呈現出動態,比圖片和電影更具想象空間。
六個月后,袁曉祺的書《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已經在各大書店出售了。
袁曉祺帶上行李來到了那個曾經答應文靜帶她來的地方,當袁曉祺站在濰坊世界風箏都紀念廣場上,看著滿天飛舞著各式各樣的風箏,唯獨沒有看到跟文靜發卡一樣的沙燕風箏。
天,碧空如洗。云,團團錦簇。
一個消瘦的身軀,一張蒼白的臉,一雙茫然的眼睛,一顆等待的心。。。。。。
在人生曲折的道路上,有很多事兒,讓我們刻骨銘心,曾經在我們生命中出現的人,都會讓我們難以釋懷。我們踏過一路險阻,卻依然悠然自得,一些往事漸漸淡去,進入到下一段風景,繼續人生的旅程。前方的路依舊在延伸,迷亂的風景層出不窮,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恒的。當我們走過了再回頭去回顧時,有很多事情已經模糊不清了,曾經的人已經不在是那么的鮮明了,唯獨有一些人和事兒依舊牽動著我們的心,這關乎著幸福與悲傷,也許只有這些才是我們該去緬懷和珍惜的。
浣溪沙
一輪秋月向西行,風吹東菊塵埃鳴,
天涯殘夢何相逢。
雁書紅葉猶可見,紅箋梅字依舊香,
斷腸涕淚染衣裳。
有人問什么總是單著啊,其實不是不想找,而是心里面的空間本來就不大,被這個踢一腳,被那個捶一拳,充滿著傷痛,所剩下的空間就更小了,還裝著一份希望。再容不下任何的打擊,只有默默的等待。
這種感覺在字典里寫作寧缺毋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