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我的村莊》
- 在文化單位當服務員
- 海一闊天就空
- 1371字
- 2013-07-17 18:06:40
五一前一天,馬小錚把一包東西交給陳靈。陳靈打開一看,是書稿,經過修改的,已經有書的樣子了。
馬小錚說:“你趁五一假期看看,不合適的地方標出來,就別大動了。書號正在弄,估計一兩個月就差不多了。不過,還沒完,你還得做一件事,就是寫個后記,談談對你家鄉父老的認識,以及寫作的動機,主要是表現鄉土情、文學情的。”
陳靈盯著有些憔悴的馬小錚輕聲說:“謝謝你,小錚。我請你吃飯吧。”
馬小錚咧開嘴笑了。
五一這三天假,陳靈窩在宿舍看書稿。老劉陪老婆去蘇州玩,倒也清靜。
這本書的名字叫《我的村莊》,里面是文字配插畫,有人像素描,有村莊、房子、河流等景物素描。陳靈這才想起來,此前馬小錚讓提供相關照片,原來是這個用途啊。照片都是用老劉送的小數碼拍的。
素描都是根據照片畫的,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的特征、景物的輪廓,讓陳靈喜歡得不得了,簡直不敢相信這是自己的文字、自己的作品。
陳靈發現,馬小錚修改了很多地方,文字更加樸實、妥帖了。
陳靈往后翻到版權頁,一看:字數140千字,定價25元。再一看頁碼,202,乖乖,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書稿沒問題了,陳靈開始向第二個高地發起猛攻——寫后記。馬小錚當時給她找了幾本書的后記,讓陳靈參考,基本的框架熟悉了,比葫蘆畫瓢寫了一千字的東西:“這本集子的出生,有點意外,正因為這種意外,給我帶來了難掩的激動和欣喜……”
上班第一天,陳靈把修改的書稿和后記交給馬小錚。馬小錚粗看一眼,說:“好,就差一篇序了,過兩天就來。”
陳靈忙問:“什么序?”
馬小錚笑了:“書的序啊,哈哈,先保密。”
“找死!”陳靈擰了一下馬小錚的胳膊,佯裝生氣走了。
轉眼間,到7月了。馬小錚一天興沖沖地來服務間找陳靈,遞給她一本書:“看看,你的大作!”
陳靈一看,欣喜不已。乳白色的封面,右上區域是書名——《我的村莊》,兩位陜西農民的素描占據了封面的大部分。在書名下面,兩位農民的脖子中間,有三個字——靈靈著。打開之后,左邊封面折出來的部分有一張圖片,是自己的半身照,還有簡介:靈靈,本名陳靈,1988年生于陜西關中。自幼愛好文學,熱愛家鄉的土地和父老鄉親……
陳靈迫不及待往后翻,看序言。竟然是著名作家高大明!高作家的序言雖然不長,但對陳靈的文字給予很高的評價,關鍵詞是真實、鄉土、滄桑、勤奮。從口吻來看,好像跟陳靈很熟似的。這更讓陳靈受寵若驚。
陳靈愛不釋手,反復讀了三遍才撫撫胸口往后翻。正翻著,突然發覺馬小錚還在跟前,就不好意思地說:“差點把你忘了。”
馬小錚一臉無奈:“簡直是卸磨殺驢。不過咱倆的名字總算出現在一起了,書背面上有。”
陳靈翻過一看,策劃編輯:趙麗娟,責任編輯:馬小錚。
“哈哈,合作愉快。”陳靈突然湊上去,抱了一下馬小錚。這讓馬小錚猝不及防,臉一下子紅了。不過陳靈沒注意這些,繼續看書。
馬小錚在一旁說:“宣傳策劃正在做,這是從印廠提前拿來的幾本樣書,給劉社長、趙主任,還有你我。估計印完上架就得半個月之后了。”
“書店能見到嗎?”陳靈急切地問。
“那當然了,你這是有正規書號的,全國發行,當當、卓越、京東都會有的。”馬小錚自豪地說。
“能印多少本?我聽說現在出書作者掏錢,不用我掏錢吧。”陳靈小心翼翼地問,當然她知道就算掏也是老劉掏。
“印多少本不好說,先印兩千冊,看銷售情況,賣得好再加印。你不用掏錢,還有版稅呢,8 %,先給三千,一年后再付,估計六七千應該不成問題,要是賣得好的話,你就賺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