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馬部
- 尋找上帝的腳步
- 獣醫
- 3194字
- 2013-07-31 16:12:18
事情到此還沒有結束,申屠洪被處決后沒十天半月兒子又轉好了,只說不賴申屠洪的事,是自己不小心著了軒轅的道,自己當時和軒轅擦身而過的時候感覺一束柔和的光進入大腦接著就一片混沌啥也不知道了。
到了這個時候帝榆罔火氣也消了開始感覺后悔了,囑咐兒子現在事情復雜和九黎部落還摩擦不斷呢,不要到處添亂,至于玄女部落的事等九黎部落事了以后從長計議。
軒轅太過邪門現在不宜到處樹敵,因為天鼠部落現在族人沒有頭人容易發生事端,派人告訴天鼠部落族人,申屠洪因為在帝榆罔不在炎帝部落期間,擅自蠱惑魍魎多生事端已經被處決了,這事和一眾族人沒有關系好言安撫一番,又劃撥了部分物資分發給天鼠族人讓他們安心,同時讓他們重新推選酋長管理部落事物。
在天鼠部落連續幾天的商議舉措之后一個叫做‘困敦’的人當上了天鼠部落的酋長。這個困敦很有頭腦,他看前任酋長申屠洪如此奴顏婢膝的侍奉帝榆罔父子依然被隨意處決,可見帝榆罔父子反復無常殘暴血腥無情無義的面目本性。
現在看似一切風平浪靜,等和九黎部落的戰事告一段落后恐怕就沒有自己小小天鼠部落的好事了,就算不找天鼠部落的麻煩,充當戰爭炮灰是一定的了,反觀新近崛起的有熊部落。少典酋長寬厚待人,兒子公孫軒轅又是聰穎仁善,聽說此人還能精通神術降服妖物屢得上天眷顧,深的部落族眾推崇信服,有熊部落以后發展恐怕無法估測,如若投靠有熊部落一干部落族眾也好有所依靠。
于是困敦就在和族人商議征的同意之下悄悄地事先和少典酋長取得聯系,在有熊部落的接應之下暗無聲息的整個天鼠部落搬遷到了有熊部落附近。后來炎帝部落也派人來質問困敦反叛之事,同意資助天鼠部落以后發展,不過事情已經決定是不可能更改的,此時也就這樣了。
炎帝部落看到事情已經無法挽回也就沒有再找天鼠部落和玄女部落的麻煩,不過卻恨上了有熊部落,等他們解決和九黎部落的麻煩后恐怕不能善了。
軒轅聽了父親的詳細講解就對父親說:“其實這也沒必要放在心上,就是沒有這一系列的事情有熊部落要發展的話也免不了和炎帝部落發生摩擦,與其這樣不如我們有熊部落趁現在炎帝部落和九黎部落互相對抗的有利情況之下加快發展速度、招兵買馬、訓練武士、頒布條例組織人員改進生產工具、鼓勵族眾加緊生產儲備糧草,為將來部落之間的戰爭做好準備。
包括九黎部落在內,無論哪個部落要發展壯大都免不了發動戰爭,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也只好順勢而為,要不然以后部落之間的戰爭我們免不了被吞噬掉。更別說保護家人不受傷害了。
少典對于兒子的見解不住的點頭,“你分析的有道理,事情既然向著這方面發展我也沒什么可說的,以后部落中的事物會逐漸多起來的,你也不小了應該替我分擔一些事情了。別說以后了,就是現在我都快忙的頭腦發脹小腿轉筋了。”
“父親,其實一些事情沒必要自己親力親為的,你可以試著把部落中一些事物分派給比較感興趣或專業的人員去處理。如果你事事親自處理的話你就是有十個腦袋十雙手臂也會忙不過來的,以后你我要多觀察部落族人的表現從中找出分管事物的人員,這樣以后部落即使快速發展壯大也會有條不紊不會亂套的。”軒轅給父親分析道。
“你小小年紀腦袋瓜子里到底是什么構造?想問題考慮的這么周到,不行我要拿把石斧劈開來看看才行。”少典開心的打趣兒子。
隨后的事情就按照軒轅說的去做,讓專人分擔部族事物:倉頡負責繼續研究文字并教授一眾部落族人發展信息以及信息傳遞。
岐伯雷公已經建成醫療機構負責命人采集草藥研制藥品鉆研醫術服務族眾。
嫘祖的父親西陵氏發揮專長負責教授部落武士武技訓練武士,同時注意提拔有領導才能的人擔任十夫長千夫長這樣的職務。
這其中還發生了一些小故事:話說軒轅為了尋找馴化馬匹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他領著部落武士和嫫母女節來到了甘南地區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南部地區。
當時這里是千里草原真正稱得上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天空深邃高原仿佛不是視力所限的話就能一直看見宇宙萬物。
來到這里自然首先要做的是捕捉馬匹了,因為撲捉馬匹卻和這里的土著民族發生了矛盾,按說這里這么多馬匹,土著民族稀少也夠不成傷害他們的利益,當時他們還不會馴化馬匹。
可土著民族為了幾匹馬能和他們拼命,要知道軒轅的部落武士現在用的是巖漿地火熔煉鍛造的銅質武器,土著民族只是拿著木棒、獸骨、連石刀石斧都不是很多,這可是絕對壓倒性的優勢啊!
即使這樣土著人民不惜冒著滅族的危險依然阻撓軒轅,軒轅不想無謂多造殺戮。于是停止捕捉馬匹,找來精通語言能和他們溝通的土著人了解情況才知道這里的民族絕大多數崇拜馬匹,我們暫且把這里的土著民族叫做馬部落。
有句諺語叫做歌是翅膀、馬是伴當。
他們認為不應該把馬匹當做畜類應該當做伙伴朋友,馬匹在草原上采食牧草不傷害任何動物,神態俊朗而悠閑,就連奔跑起來都那么俊逸。他們的居住房前立著一根桿子,桿子上用木釘釘著狼或羊皮,皮上繪畫著馬匹的形象。
當族中有人去世他們就落下獸皮以示對死去親人的哀悼,馬匹的靈魂也就追隨親人而去。年老的土著族人大多數手里拿著木杖或骨杖,杖頭雕刻成馬頭的形象,他們覺得拿著雕刻馬頭形象的木杖骨杖才有可能和神靈溝通,有的土著人甚至離譜到把老婆孩子或男人扔到一邊和馬去過日子并發生關系,聽起來就讓人惡心。
他們普遍認為馬匹是靈魂的載體可以穿越進深邃高原的藍天。
沒辦法軒轅只好讓人和他們的頭人溝通說明,解釋說他們也是把馬匹當做朋友看待,軒轅又讓嫫母和女節把已經馴化好的幾匹馬帶領著讓他們看,馬匹悠閑自得的跟著嫫母和女節,是那么自然與和諧,一些土著族人開始相信動搖了。
軒轅趁熱打鐵讓部落武士把帶的部分鹽和銅器留給他們的部落頭人,他們的部落酋長叫做敦羊,為了驗看軒轅的說法敦羊決定帶領部分馬匹跟隨軒轅回有熊部落,實際上就是歸附有熊部落了,有了大量的馬匹加上銅制武器有熊部落戰斗力上升了一個臺階,也更適合遠距離流動作戰了。
有了馬匹也就有了馬匹特有的疾病,因為超長時間空間跨越,天亮身份時期的獸醫知識對五千年前的馬匹有些不適應,經過長途跋涉的急行可能因為飲水飼草環境變換太大,使得馬匹回到部落在休息了一天后都臥地不起了,而且還腹瀉如注。
軒轅慌了手腳命岐伯雷公等人用草藥針石等醫治不見效果,找來敦羊詢問,敦羊不以為是,隨后叫來隨行而來的一個族人,族人自己和軒轅介紹說叫做馬師皇。
馬師皇只是在部落溪水邊隨手采摘了野草喂于病重馬匹,半天功夫病重馬匹就起身自如了,于是馬師皇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專業醫馬獸醫并負責教授族人馬匹喂養知識教授徒弟傳人。
馬匹事情解決了,軒轅隨后考慮的就成了遠距離戰斗武器,那種條件下不可能制作槍支彈藥,軒轅首先想的是弓箭。
當時部落之中已經有族人使用弓箭捕獵了,不過用料簡單功用有限,捕獵的話將就湊合,要是部落戰爭就差的遠了。
弓箭制作需要彈性比較好的木材與獸筋,軒轅吩咐部落族人推薦彈性較好的木材與獸筋,時間不長部落大廳就堆滿了各種木材獸筋。
軒轅囑咐族人撿著品種挨個實驗彈性。
最后選中了紫衫樹的紫衫木,蒸煮后再在背陰處陰干三個月彈性最好。
獸筋經過挑選選中牛背的長板筋,風干在八、九成,用獸皮包裹用石頭碾壓分成好幾股。
弓弦弓背都都齊全了剩下的就是箭了,箭頭不用說鑲嵌金屬箭頭,桿用黃桑木后鑲三羽。如此制作已初步具備弓箭的所有功能,以一般部落族人的膂力能射出一百米左右,像嫫母能射出一百五十來米的距離,殺傷力還可以,這樣弓箭基本制作完成以后隨著使用完善就可以了。
弓箭馬匹都已齊備,隨后就應該訓練部落武士使用馬匹弓箭等協調作戰,這些事情就交給少典了他們的得力將領了。
辦完這些事情已經歷時三年,在這三年之中發生了很多事,因炎帝部落和九黎部落的拉鋸戰爭使的各個小的部落族群受到牽連叫苦不迭。
因有熊部落地處北方離九黎部落較遠沒有受到戰爭影響,這些小部落族群看到有熊部落不但沒有受到戰爭影響反而不斷地發展壯大,為了尋求庇護紛紛依附有熊部落,在這些新依附的部落族群中少典和軒轅提拔了不少能力超凡之人充實到領導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