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3章 最偉大的一次歷史轉向(上)

  • 明海崛
  • 風榖
  • 3120字
  • 2017-11-05 00:07:19

“什么?皇上下詔書要啟用王陽明?”楊廷和得到幕僚的稟告,大驚。

王守仁(字陽明)是何人,楊廷和再清楚不過。王瓊任兵部尚書時,曾大力栽培王陽明,可以說這兩人的關系確屬一脈。王陽明出任南贛巡撫后,寇亂為之一清,戰功昭著。但他在表功時,不停地給王瓊寫信報捷,信中只字不提內閣,楊廷和這位首輔面子上當然過不去,要知道內閣可是高于六部的。后來寧王叛亂,也是王陽明憑一己之力,僅四十三日就平息叛亂,足見此人是有真才實學的。

“王陽明非同小可,且不說他那些歪理,只看他在江西短時間內創建的軍功,就能說明這是個兇險狡詐之人。皇上要王陽明來京肯定是尋找外援,王陽明的主張必然和我們的相反。這種人,不能讓他來京城。”楊廷和定下了基調。

“閣老,那王陽明就算到了京城后也于事無補吧,他的弟子大多都是在各地任職,無關大局吧,這樣做會不會有點小題大做?”幕僚問道。

“不然,我們好不容易才除掉王瓊。那王陽明與王瓊關系親密,萬一皇上重新重用王瓊,我等為之奈何?所以,王陽明萬萬進不得京!”楊廷和否定道。

跺著腳轉悠了兩圈,楊廷和停了下來,“不行,我得馬上入宮,讓皇上收回成命。”

楊廷和急沖沖的趕到華蓋殿,向朱厚熜諫言。

“楊閣老,朕是皇帝,任用何人還需經過你的許可?”朱厚熜冷漠道。

楊廷和不慌不忙道:“皇上,臣絕無此意。只是先皇才駕崩,此時不宜行封賞之事。”

“朕怎么不知道還有這種規矩?”朱厚熜反駁道。

這哪兒難得住楊廷和,就見他低著頭,嘴里滔滔不絕,講著各種論據。

朱厚熜張了張嘴,竟無言以對。半響,他才回道:“君無戲言,朕的旨意已經下了,還能反悔不成?”

楊廷和微微一笑,“皇上,可讓王陽明返回南昌,繼續擔任南贛巡撫。”

朱厚熜眼中精光一閃,隨即湮滅,他一癟嘴,心里低哼一聲,道:“朕旨意已下,王陽明再任南贛巡撫已不恰當。這樣吧,就調他去南直隸任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吧。”

楊廷和愣了愣,朱厚熜這是什么意思?任南直隸的兵部尚書?這品階雖然升了,但這實權恐怕還沒南贛巡撫大吧。

明升實降?楊廷和不解了。

管他呢,只要他不入京師,他去哪兒又有什么關系呢。本還想著找機會撤了他的南贛巡撫之職,現在倒好,得,讓他去南直隸養老去吧。

“既如此,那是老臣代為擬旨?還是陛下親自下旨?”楊廷和快刀斬亂麻道。

“楊閣老代為擬旨吧,擬好讓朕過目。行了,沒事兒你就退下吧。”朱厚熜一臉郁悶道。

“老臣遵旨。”楊廷和退下時悄悄用余光掃了一眼朱厚熜,見天子一臉的苦悶,他心里閃過一絲得色。哼哼,皇上?還不是要聽老夫的!王陽明,你想進京?下輩子吧!

見門已關上,朱厚熜的‘愁容’頓時消失無蹤,他咧了咧嘴,無聲的笑了。

哼哼,小五信中所言,果然應驗了。楊廷和,且讓你再囂張一段時間!

六月二十一日,圣旨到達南昌時,王陽明正和他的弟子們正在山水間探討學問。

他接到圣旨后,心中不由得有著些許激動。一個可以施展抱負的機會來到時,他絕不會拒絕。只是他的心里,突然浮現出了一行文字。想到此處,心里又變得波瀾不驚。

“新帝初任,朝廷風氣煥然一新,此時當正是施展我抱負的時機,我應該去京師。”王陽明微笑道。

“老師,此一時彼一時。當初您剿匪能功成名就,是因為受到兵部尚書王瓊王大人的鼎力支持。可王大人在一月前已被楊廷和清出了朝廷,您現在可是孤立無援啊。現在朝廷上里情況不明,此事還是慎重為好啊。”一名弟子說道。

“老師,現在朝廷上九成的官員都是朱熹門徒,對老師您的心學深惡痛絕,您現在進朝廷與上刀山、下火海有何區別?或許朝廷上會有為王老師您講話之人,那也必定是位卑言輕之輩,老師您雖然有良知在身,能乘風破浪,可為什么又要去經歷大風浪呢?”另一名弟子說道。

王陽明嘆息一聲道:“皇上此時正是用人之際,我雖能力有限,但皇上既能想到我,就說明我還有些許價值。心至,行至!我應該去。”

有弟子道:“老師恐怕去不了京城吧,楊廷和是朱熹忠實的門人,絕不容許您這樣的異端。”

王陽明聞言愣了愣,一抹異色浮上臉頰:“此事尚不能下定論,到時自知。”

事實確實如此,當王陽明一行到達錢塘時,圣旨到了:因平定寧王叛亂有功,故任命王陽明為南直隸兵部尚書,參贊機務,接旨之后立即赴任。

王陽明手捧圣旨,一時間感慨萬分。

“老師,這...怎會如此?皇上封你南直隸兵部尚書,還不如南贛巡撫呢。這叫什么事兒啊?”一名弟子不解道。

“是啊老師,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明升實降啊!皇上再不濟也會讓您返回江西赴任啊,怎會如此?難道皇上根本就不重視您嗎?那當初干嘛還召你進京?”另一名弟子為王陽明鳴不平。

王陽明心里和明鏡兒似的。果然,這個官位真的應驗了。如果沒有當初那封信,他或許也會覺得這是對他的羞辱吧,畢竟一個立了赫赫戰功的人反而被貶,這是最讓人受不了的。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去改道吧。”王陽明淡淡笑道。

“啊!老師,這....”

“老師,三思啊!”

“呵呵,不必多言,我這么做自有道理。或許要不了多久,你們就明白了。”王陽明撫著髯須說道。

話已說到這個份上了,眾人便不再多言,跟著王陽明去了南京。

快馬加鞭一路疾行,六月的最后一天,王陽明趕到了南京,在辦理完交接手續后,他正式上任。

張璁經過五月十五的殿試,中了二甲進士,觀政禮部(在禮部當實習官員)。也恰恰是這時,他親眼目睹了以楊廷和為首的文官集團與嘉靖皇帝朱厚熜之間的斗爭。

楊廷和等人的咄咄逼人之勢,壓得朱厚熜喘不過氣來,就連初入官場的張璁都不忍睹視。

回到自己家中,張璁才將壓抑的情緒表露出來,他時而微微搖頭,時而點頭不語,時而又露出微笑,也不知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老爺,門外有人求見。”管家通稟道。

“是何人?”張璁問道。

“不知,對方沒有告知。”

張璁更感奇怪,自己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八品官,無權無勢,何人會來拜訪。

“將人請至書房吧。”張璁還是決定見上一見。

不多時,書房外一陣腳步聲。

張璁坐與主位,不動如山,只等那人進來。

“這位先生,我家老爺就在書房,你請。”管家說完,請那人進了書房,自己立于門外候著。

張璁這才打量起來人。卻見此人外面套一件青色布袍,頭帶斗笠,一時半會兒也不知是何人。

那人拱拱手,取下頭上斗笠,露出真容。

見到此人,張璁連忙站立起來。他連忙繞過書桌,上前行禮,“哎呀,下官不知陸大人親自前來,失禮之處,還望海涵。”

原來是錦衣衛指揮使陸松!

張璁在參加殿試時見過陸松一面,當然,這些都是朱厚熜親自安排的,為的,正是今日。

“張觀政,陸某這次前來,乃是萬歲的意思。”陸松向著皇宮抱拳道。

“哎呀!”張璁連忙跪伏在地。“不知皇上有何圣諭。”

“圣上口諭:有人向朕推舉了你,說你博覽群書、才華橫溢且嫉惡如仇,是一位明事理,存孝道之人。希望張卿能考證經史,對禮儀提出不同的見解,則朕心甚慰。”陸松說完,看著張璁。

這...這...張璁吃驚不已。自己之前確對禮儀心存異議,沒想到這思緒才剛剛冒頭,圣諭就來了。

皇上怎么知道我的心思?何人推薦?張璁細思極恐,冷汗布滿了后背,這也太令人生奇了吧,難道還能未卜先知不成?

“張觀政,還不接旨?”陸松冷著臉說道。

“臣...臣領旨!”張璁按捺下心中的疑惑,稽首道。且不論何人推薦了自己,但是機會來了,總要把握住不是。張璁不是傻子,或許做這件事會讓自己毀了前程,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在南直隸做尚書,確是無甚事宜。王陽明回到府上,洗了手,正準備在書房做學問時,門外響起了敲門聲。

“進來。”

“老師,府外來了幾人,其中一人讓我把這東西轉交給您。”一名弟子將錦盒呈給王陽明。

“人呢?”王陽明抬頭,接過盒子問道。

“還在府外候著呢。”

打開錦盒,里面孤零零躺著一面小牌。

王陽明伸手拿了出來,待看見牌子上的字時,臉色一喜,他的手一松,牌子跌落進了盒子里。

那名弟子從未見過王陽明這樣,一臉的好奇。什么東西能讓老師如此著緊。

“哈哈,快去請他們進來!算了,我親自去!”王陽明大笑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信县| 天峻县| 天柱县| 云南省| 稻城县| 大悟县| 遂溪县| 育儿| 阳新县| 依兰县| 高州市| 股票| 溧阳市| 韩城市| 靖安县| 榆中县| 宁城县| 义马市| 简阳市| 靖远县| 信丰县| 陆河县| 长沙市| 宜兴市| 青冈县| 鞍山市| 石家庄市| 临安市| 长治县| 哈巴河县| 桦川县| 甘南县| 资溪县| 靖安县| 灯塔市| 贵港市| 乐都县| 阿拉善右旗| 黄陵县| 海伦市| 阿图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