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豹、彭遵于誅仙陣前逗留三日,方才率軍回轉界牌關。
余元入陣布置一番,使大陣自行運轉,他從誅仙門出,乘金眼五云駝一路向西。
他今日不是往西岐,而是要向金雞嶺,在那里有一場大戰,有一個飛揚蓋世,獨戰八方,敢向圣人出手的孔宣!
不知道為什么,有很多人喜歡孔宣,穿越前的余元亦是其中之一。今時今日,余元心神所向,就隨自己心意奔赴金雞嶺,欲一睹那孔宣風采。
金雞嶺上,西岐四十萬大軍張袂成陰,揮汗如雨;營盤廣闊,星羅密布!
金雞嶺下,一支人馬扼住咽喉要道,兩桿紅旗招展,營寨不大,遠不如西岐一方,但如磐石屹立,風雨不動!
中軍大帳,一人盤膝而坐。他,形容古怪,非道非俗,身穿道袍,頭頂金冠,面若刀削,二目開闔間光芒流轉。
他,就是孔宣!
他,拿西岐將官十余人,逼得姜子牙近寸不得束手無策,逼得武王欲罷兵。
這時,帳外有人來報,說西岐大營營門上的免戰牌已被摘去。
孔宣聞言哈哈一笑,起身出帳,跨馬提刀,僅帶五千精兵離營。
孔宣剛一出營,就聞一陣道歌。
“性似浮云意似風,飄流四海不定蹤……靜里瑤琴樂性情。不識高名空費力,吾今到此絕孔宣。”
孔宣冷笑,不屑道:“故弄玄虛之輩,吾倒要看你都何手段絕我。”
前方黃霧散開,一道人只身而立。如果余元在場,一定會認得他。
西昆侖散人,大羅金仙陸壓!
孔宣掃了陸壓道人一眼,側目往向西南角,目光落在一株大柳樹上。
感覺到孔宣的異樣,陸壓抬眼望去,不由得面色一變。
一人自樹后走出,遙向孔宣打一稽首,道:“截教余元,見過道友。”
“截教……余元。”孔宣眼中異彩連連,于馬背上抱拳,道了聲:“久仰。”然后一指陸壓,繼續對陸壓說:“此人不自量力,還請道友稍候片刻,待孔宣降服于他!”
余元笑應:“正好見識見識道友神通!”
“哈哈哈……”孔宣仰天大笑,棄了胯下馬、掌中刀,飛身暴起,直撲陸壓。
石破天驚!
孔宣所過之處,空間簌簌顫抖,大地飛沙走石!
孔宣來勢洶洶,陸壓道人面色微沉,雙臂揚起,齊齊狠狠向下一劃。
呼……
熊熊烈火從天而降,如幕成墻擋在陸壓身前。
孔宣沖至近前,周身紅光大作,如出膛炮彈狠狠沖撞過去。
轟!
烈焰從中央破開,流焰墜地,火星四濺。
被孔宣沖到面前,陸壓慌忙暴退,大袖紛飛,兩道長虹如匹,分左右襲向孔宣。
孔宣身形不停,去勢不改,只是身外紅光退去,浮上一層金光。
陸壓虹光如匹,孔宣金光似剪,虹光飄散,金光依舊。
雙臂劇痛,陸壓道人大駭,忙自袖中掏出一大紅葫蘆。
昆侖山上有仙藤,一結七葫妙法生!
這大紅葫蘆,內藏魔神靜氣,孕育一口飛刀,戮人元神。《演義》中,金身不破的余元,正是為此刀所殺!
陸壓道人腳踏虛空,連退百丈避孔宣之鋒芒,左手一甩,把那大紅葫蘆祭起,深深一揖到底,拜曰:“寶貝請轉身!”
刷!
大紅葫蘆內沖起一道毫光,高有三丈,內藏黃光如芽,正是那斬仙飛刀。
這飛刀有眉有眼,雙眼盯住孔宣泥丸宮,光華一閃,直奔孔宣射去!
好個孔宣,凌空將身一晃,五色神光齊出,赤、青、黃、白、黑飛速輪轉。
斬仙飛刀至,根本沒能碰到余元,就被五色神光彈飛了出去,化作一道流光回在斬仙紅葫蘆中。
那斬仙紅葫蘆猛地一顫,從半空中落下,被陸壓收在懷里。而這時,孔宣至,五色神光沖起,只將陸壓撞飛出去。
堂堂大羅金仙,撞在山石之上,重重地摔在地上。孔宣懸空而立,雙肩一抖,一道黑光飛出,刷向陸壓。
陸壓甚至顧不得面皮,就地一滾,彈起后化作一道虹光遠遁。
黑光刷空,倒飛而回,沒入孔宣體內。此時的孔宣,如山岳一般聳立,陽光灑在金光上熠熠生輝,更顯整個人威風凜凜。
“好!好!”余元來在孔宣近前,撫掌叫好,道:“道友神通廣大,余元佩服,佩服!”
“道友言重了。”孔宣笑了笑,自半空落下,和余元并肩走向他麾下將士,將馬匹、兵刃交由副將帶回,他和余元緩步走回中軍大帳。
軍中比不得仙家道場,余元也沒什么挑的,與孔宣席地而坐。
孔宣問道:“道友遠來,不知所為何事?”
余元答道:“我聽聞道友兵阻金雞嶺,一人挫敗玉虛門下,心生敬佩!今日來此,只為一睹道友風采。”
孔宣爽朗一笑,擺手道:“道友謬贊,孔宣不過天地一散仙,哪里比得上道友學道于圣人,承金鰲碧游道統?”
“道友過謙了。”余元道:“想那陸壓,根腳深厚,修為高深,可在道友面前卻如土雞瓦狗一般,足見道友之神通。”
聽余元此言,孔宣面色一怔,劍眉微蹙,似乎在思索什么,半響方道:“三百年前,我曾于西海相逢貴教多寶道人,那時我五色神光未曾祭煉完全,可多寶道人也未出全力……”說到此處,孔宣微微搖頭。
孔宣一番話不曾說完,但余元卻聽出來了,這位應該是在自己大師伯手下吃了虧。這種事兒,不應該刨根問底往下說,余元連忙轉移話題,恰好想起《演義》中,陸壓道人于孔宣面前敗退后,靈鷲山燃燈道人駕臨,與孔宣做過一場。
想到此處,余元起身,向孔宣一揖,道:“余元今日來金雞嶺,一來為睹道友風采,二來是為救我一師叔脫難。只是余元勢單力薄,妄求道友助我一臂之力。”
“道友客氣了。”孔宣起身,扶住余元臂膀,道:“我與道友一見如故,何必如此客套。不知道友那位同門身在何處,待我退了西岐大軍,就與道友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