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英笑道,“還是不太清楚!”
司馬星繼續解釋道,“宋徽宗就是岳飛所說的靖康恥中的一個皇帝,這人雖然治國不行,可卻是一個有名的文人。其人擅長繪畫,而且在書法上也有較高的造詣。他的書法筆畫瘦硬,剛開始學習黃庭堅的,后又學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雜糅各家,取眾人所長且獨出己意,最終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瘦金書”體,瘦金體運筆飄忽快捷,筆跡瘦勁,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轉折處可明顯見到藏鋒,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
衛英點點頭,“這你這么說!他如果不做皇帝,肯定能成為名垂千古的一代文豪。”
司馬星無奈的嘆了口氣,“可惜這世道總是喜歡作弄人,沒有那么多的如果,他確實成為了名垂千古的文豪,也成為了一個遺臭萬年的皇帝。”
……
襄陽城內,朱瞻基坐在客棧之內聽著李年的報告。
朱瞻基思考了一番,“立馬將搜集到的證據送給皇上,并聯絡朝中御史以及督察院大臣,聯名上書彈劾,順便讓司禮監的那家伙也使把力,送他一份功勞,日后我們還用得上。”
“是!”李年道,“只是公子,這樣做是不是太著急了。”
朱瞻基微微一笑,“衛英這個人是個奇才,居然這么快就得到了武當派的支持,我很期待他接下來的發展,這次我們也要去萬劍山莊,肯定是要碰面的,算是給他一個見面禮吧!要不然,怎么能讓他心甘情愿的替我效力呢?”
李年思索了一下,“只是依在下看來,衛英此人好像無意于軍旅仕途。”
朱瞻基擺擺手,“我給他這么大的見面禮,用他的時候,我去武當找他,他會拒絕嗎?更何況皇上和武當十分交好,國家有難,一旦求助到武當門前,有衛英出面,這武當這一代的英豪還不為我所用,你去準備點禮物,見了武當的這些少年英雄,沒點見面禮怎么行呢?”
“是!屬下這就去辦!”
……
海州城,寬闊的錦衣衛會所霸道的坐落在衙門對面,那些個捕快也只能望門興嘆,沒辦法,誰讓這海州的有錢人沒人愿意給他們捐錢呢?
錢貴坐在一張太師椅上,手中拿著衛英留下來的書籍仔細的研究著。
“大哥!”孫唐從外面大步走了進來。
“叫千戶!”錢貴糾正道。
孫唐笑了笑,“是!屬下拜見錢千戶!”
錢貴放下了書,笑道,“說吧!什么事?”
孫唐道,“最近海州城的各大江湖人士都在熙熙攘攘的準備,聽說都要去參見萬劍山莊的萬劍歸宗大典,這可是一件大事啊!”
錢貴一臉疑惑,“你說的哪個什么萬劍山莊是什么東西?很有名嗎?”
“哎!”孫唐一臉的痛心疾首,“大哥啊!真不知道你這人是怎么混的,連萬劍山莊你都不知道,你知道嗎?打造我們手中繡春刀的工匠,就有七成是萬劍山莊出來的,千戶以上的繡春刀,全部由萬劍山莊的弟子打造,你說他們厲害不厲害?”
錢貴一聽,頓時驚道,“照你這么說,這個萬劍山莊還真是個強大的存在啊!”
孫唐點點頭,“沒錯!萬劍山莊存在了數百年了,自然有他的道理,這些人就是一群劍癡,改朝換代多少次了,從來沒有一個帝王愿意將這萬劍山莊鏟除,為什么?就是因為,萬劍山莊的打造技藝,舉世聞名。誰能夠得到萬劍山莊的鑄劍師,那在戰場上就多了兩成的勝算,他們打造出的一件普通兵器都是削鐵如泥,就對面那些人拿的那些刀,人家的刀劍,一招就能砍成兩節,你說厲害不厲害。”
錢貴又道,“那這萬劍歸宗大典又是怎么回事啊?”
孫唐無語,只能給自己的這個大哥耐心的解釋了一遍這萬劍歸宗大典。
錢貴聽完,瞇著眼睛笑道,“我說孫老弟啊!我記得你今年二十有一了吧!”
孫唐一愣,“是啊!怎么了?”
錢貴笑而不語。
孫唐看著錢貴那不懷好意的眼神,心中瞬間忐忑不安,小心翼翼的問道,“大哥!你……不會是要我也去參加吧!”
“你說呢?”錢貴反問道。
“不行不行!我不去!”孫唐連忙擺手拒絕,“就我這點功夫,去了還不夠人家塞牙縫呢?”
錢貴清了清嗓子,“賢弟啊!你剛才不是說了嗎?只要能取得前十的名次,就能得到一把萬劍山莊打造的兵器嗎?你也知道,你大哥我是個沒見識的鄉下人,你就去弄一件,讓兄弟們都開開眼吧!”
“不去!堅決不去!”孫唐義正嚴詞道。
錢貴皺了皺眉頭,順手拿起了桌子上的一個令箭,“孫賢弟啊!你是自己去呢?還是我給你下軍令呢?”
孫唐一聽,咬牙切齒道,“好!算你狠!”
“哈哈哈!”錢貴大笑著走過來拍了拍孫唐的肩膀,“開玩笑的,我怎么可能公報私仇呢?既然賢弟你答應去了,為兄就先在這里謝過了。”
孫唐無奈的嘆了口氣,“也不知道衛英那小子怎么樣了?但愿別被人給捉了啊!”
錢貴道,“應該不會有事的,對了,這次不是江湖武林的盛會嗎?說不定武當也會參加,你正好去見見你的那些師兄弟!哈哈哈!”
孫唐一陣無語,自己怎么會有這么一個上司呢?
……
金陵皇城內,朱棣坐在一張寬大的桌子面前批閱著如山的奏折,幾個司禮監太監在一邊忙碌的打著下手。
朱棣從坐上皇位以后,就一刻都沒有停下來,每天都忙忙碌碌的處理著政務,現在的他已經感覺到疲憊了。
想要打仗,朝中沒有堪當重任的武將,朱棣只好自己帶兵出征,想要出海,朝中大臣沒有航海經歷和膽識,朱棣只好讓鄭和這個太監去做,想要遷都北平,依舊沒有人可以擔當重任,朱棣只好自己出去操心,讓太子監國。
朱棣,實在是累的跟條狗一樣了。
“皇上!這是朱瞻基小王爺派人送來的奏折!”太監王顯拿過來了一個奏折。
朱棣一聽是朱瞻基送來的,立馬扔下了手中的毛筆,“呈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