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歷史的岔路口
- 神州新漢
- 三米之光
- 3138字
- 2016-05-05 01:00:00
百余騎傲然挺立在雨中,即便是黑夜,那皚皚亮甲依舊無比晃眼。
一騎緩慢走出隊伍,將手中的韁繩丟到身后,取下頭盔,露出真誠無比的笑容“劉頭領!”
此人一副紫棠臉,唇紅齒白,半尺長須更是讓他有一種風度翩翩的感覺。身高八尺有余,壯碩的如同鐵塔一般,一身亮銀盔甲卻似乎并沒有絲毫重量,步伐極為輕盈。
“雷頭領,劉某對您大義之舉感激不盡,只是此刻條件實在不允許劉某盡地主之誼。還望恕罪,等到匪軍之事完結,劉某定會向雷頭領請罪!”劉俊被雷映博的隊伍給震驚到了,而且雷映博真是來幫助自己的,雖不知道他有沒有別的目的,但此刻必須要放低姿態。
“劉頭領言重,大家既為志同道合之人,我雷某人又不是瞎子,如何看不出此時的狀況,何來怪罪之言?”雷映博拍著胸脯,盔甲發出金屬沉厚質感的優美響聲。
…………
兩人寒暄的時間,跪地投降的匪軍完全被升遷守軍以草繩捆綁嚴實,依次押入地窖之中關了起來。
匪軍人數眾多,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從主要原因還是雷映博帶來的壓力。無論怎么看,雷映博這一百多號騎軍與二百余步兵都像是訓練有素的正規軍。升遷城守衛已經足夠讓人害怕,雷映博這支軍隊能夠停在這里,定然是后方出現了大問題。加上劉俊有言,并不會害他們性命,所以才在忐忑下接受了被俘虜命運。
“雷頭領,小城初遭破壞,若不嫌棄,請帶領兄弟們進去吃頓熱飯,喝盅熱茶!”匪軍的事情總算是暫時告一段落,劉俊卻不敢放松,因為還要面對更恐怖的映秀山雷映博等人。
雷映博遲疑了片刻,本想出言拒絕的,但是身后一人卻出口道“大哥,看劉頭領不似那般小肚雞腸之人。且他此時目光不斷朝我們后方望去,如我所料不錯,應該是害怕匪軍殘余去而復返,我等不如讓兄弟們先卸去武器衣甲,進城以解奔波之累!”
說話這人身高雖不及雷映博那般高大,卻依舊比眾人高了一大截,面白無須,劍眉星目,唯一不足便是略顯消瘦。
“雷頭領,此位是?”這人突然開口,正中劉俊下懷,并且還主動要求卸下武器,足見此人心思細膩無比。
“劉頭領見笑了,此人乃是我二弟,洛陽人士,復姓軒轅,單名一個呂,字向人。幾年前與我一同被胡人販賣到野虜之地,最后一同逃到映秀山。”雷映博說的雖然很謙卑,可是語氣中充滿自豪,顯然,這軒轅呂定然不俗。
之前劉俊也是擔心引雷映博他們進城會生出諸多麻煩,軒轅呂的話無疑是打消了這種顧慮。
“對了,我西門危機雖解,其余三門只怕……!”劉俊之前一直提防著雷映博等人,剛放下戒備,猛然想起自己忽略了一件大事。
雷映博與軒轅呂相視一笑“劉頭領不必擔憂,我映秀山八百兄弟,來到此地首先便打散匪軍高層,后分兵四路,增援四門守衛去了。若所料不差,此刻怕是升遷城恐是再無抵抗匪軍了。”
“如此,劉俊……”張嘴說了半天,劉俊卻始終不知道說什么。雷映博此次給升遷城帶來的恩情實在太大,根本不是言語間便能償還的。
…………
升遷城遠縣衙大堂內,各種不需要的物件完全被撤去,擺上了桌椅,出奇豐富的食物流水般的上來,一批人吃完另外一批接上。而吃飽喝足的人也沒有來得及休息,連夜修補破損嚴重的城墻。
相比大廳的繁雜,內屋顯得清凈無比,一張巨大的桌子上擺滿了食物,劉俊郝武程富楊月兒以及伊百川幾人都在,還有幾張讓大家陌生的面孔。
“雷頭領,此次升遷危機全靠映秀山的兄弟,我升遷城眾人感激不盡。郝武是一粗人,卻也知道空口之說無用的道理。所以我決定將這升遷城讓與映秀山,我郝武日后追隨左右,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只是,升遷城的兄弟都是我從雪山寨帶出來的,若他等不愿留下,還望雷頭領放他們離開。”郝武出言驚四座,在他開口之前,誰也不知道他的心思。而且這升遷城可不是他一個人的,怎么敢送人?
“這不像是郝大哥的為人啊!”劉俊眉頭微皺,因為不知道郝武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所以也不敢開口。
“小女子身體虛弱,兩個多時辰的征戰更是雪上加霜,此刻實在不便留下。先行告退,萬望各位頭領恕罪。”楊月兒雖然沒受什么傷,但的確精神萎靡,神情不振。
若是換個時候她離開,劉俊倒不會有什么別的想法,此時此刻就耐人尋味了。這讓劉俊心中更加堅信郝武別有深意。
“哼!”誰知雷映博聽了郝武之言,一聲冷哼,站起身來將裝滿酒水的陶觥重重擲砸在地上,大聲說道“我好心來救,沒想到郝頭領卻是如此小肚雞腸,二弟三弟,看來我們來錯了,隨我回映秀山,日后升遷無論如何我們也不可再來。”
“哈哈哈,大哥勿惱,你可是會錯意了。郝頭領這可不是小肚雞腸,而是想把我映秀山的兄弟們都拉下水呢!”軒轅呂面帶笑意,卻夾雜了一絲不屑的望著郝武。
雷映博先是一愣,然后極為尷尬的看著郝武。
郝武十分吃驚的望著軒轅呂,片刻后才開口道“軒轅頭領怎會如此說?”
軒轅呂搖了搖頭,微笑道“郝頭領不必多說,我映秀山斷然不會來這升遷城。此次匪軍之災,升遷城已然遭受重創。但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頭,匪軍突然結盟,背后必然有別的勢力推波助瀾。試探失敗,下一次可就更難對付了。
我映秀山僅有八百兄弟,實在經不得如此折騰,還望郝頭領恕罪。“
劉俊本就對此次匪軍聯盟的事情有所懷疑,只是一直沒有時間思考,此刻軒轅呂的話無疑打開了他內心最后那一層窗戶紙。
三國協議各退后五十里,在中間形成一個緩沖區。但是這升遷城處于商道極為重要的位置,誰愿意輕易放棄這么一塊肥肉?此時因為雪山寨的人雖占據了城池,卻名不正言不順。商隊繞行遠路,一旦此地形勢好轉,逐利而行的商人必然會選擇風險最小的道路。這年代,盜匪蜂起,唯有路程越短,風險才會越小。所以這升遷城遲早會再度恢復往日繁華。
三國協議是他們不得以而簽訂,有了協議的約定不好明上派兵,卻可以私下做小動作。扶持一個傀儡勢力無疑是最好的辦法,不僅沒有違背三國協議,更是咬住了商道這塊大肥肉。
想到這里,劉俊又疑惑起來了,既然三國都有心扶植傀儡勢力,為何沒有人找上最先占據城池的雪山寨呢?這其中的原因怕只有三國高層才知道了。
做人家的傀儡可不是一個好辦法,雪山寨是一群為了活著而聚集的窮苦人,他們之所以窮苦,便是被這些胡人害的。將這些人變成野虜、巴氐族或是仇池氐族的傀儡是天地不容的。而且無論是郝武還是劉俊也絕對做不出這樣的事來。
忽然,劉俊心中閃過一絲靈光“不對,如今是成漢太和三年,東晉永和二年,也就是公元346年。歷史上東晉桓溫于公元346年上疏朝廷,請求伐蜀,但未等朝廷回復,便與征虜將軍周撫、輔國將軍司馬無忌率軍西進。
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二月,桓溫兵至青衣。成漢李勢命將領李福、昝堅率大軍趕赴合水,以抵御晉軍。漢軍諸將欲在江南設伏,昝堅卻從江北鴛鴦琦渡江,向犍為開進,結果與晉軍異道而行。
同年三月,桓溫兵至彭模,留下參軍周楚、孫盛看守輜重,自己親率步兵直趨成都。李福回軍襲擊彭模,被孫盛等人擊退。而桓溫則三戰三勝,擊敗李權等部漢軍,進逼至成都城下。
成漢大將昝堅趕到犍為,未遇晉軍,便從沙頭津渡江還軍,卻得知晉軍已攻至成都城外十里陌,因此不戰自潰。
李勢眼見重兵圍城,只得集結成都城內所有兵力,在成都城外的笮橋與晉軍決戰。
當時戰況慘烈,晉軍前鋒失利,參軍龔護戰死,漢軍的箭矢甚至射到了桓溫的馬前。諸將皆懼,意欲退兵,而鼓吏卻在這時誤擊前進鼓。
袁喬乘勢督促軍士奮戰,終于反敗為勝,大敗漢軍。桓溫趁勝攻入成都,并焚毀小城。李勢乘夜逃走,遠遁九十里,最終決定投降。桓溫接受投降,將李勢送往建康。成漢政權至此滅亡。
也就是說,成漢政權最多還能支撐一年多時間便會飛灰湮滅。如此一來,三國協議必將失效,而升遷城再度被戰火籠罩。
劉俊微微皺眉,覺得升遷城的危機遠比此時面對的要大,若是東晉桓溫等人滅了成漢,控制升遷城,眼前的這群人一個也活不了。殺自己的子民,以自己子民的頭顱累計功勛可是那幫腐儒的長項。
桓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以成漢之戰聞名于世,不思解救人民,報效君恩,反而獨掌大權,操縱廢立,后甚生自立想法,只是到死都始終未能得到機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