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書名: 溶心擎玉畫黛眉作者名: 瑾瑜本章字數: 3013字更新時間: 2013-08-02 17:49:43
水溶并不出去,反而坐到他榻前,問道:“林大人以為此番我來揚州,是為太子及自己謀權財,因此對我有偏見,甚至連看都不想看到我一眼?”
見如海絲毫兒要否定的意思都沒有,他不由嘲諷一笑,道:“如此說來,林大人心里愿意追隨的下一任君主,是我那大哥了?”
“六皇子此言差矣!”話音剛落,如海便沉聲兒道:“當今皇上正是年富力強之際,老臣心里愿意追隨的君主,自然是當今皇上!”
水溶搖搖頭,道:“看來林大人未聽清楚我的話兒,我說的可是‘下一任君主’!林大人所言不假,當今皇上確確正是年富力強之際,但生老病死,從來便是人之常情,閻王爺可不管你是帝王將相,還是凡夫俗子。說句不中聽的話兒,父皇如今已年逾五十,便是身體再康健,如何抵得住歲月的流逝?總會有駕崩那一日。到那時,總要有新皇登基不是?”
一語未了,已被如海打斷:“到那時,老臣早已化作一堆黃土,人間之事,自然與我再無絲毫關聯,六皇子不必再說。”
“到那時,人間之事確是再與林大人無絲毫兒干聯,可與天宸的百十萬人民呢?與他們也無絲毫兒的干聯嗎?看來我錯看林大人了,我天宸的百姓們亦錯看林大人了!”水溶搖著頭說完這番話兒,便要抬腳出去。
“慢著!”卻被后面兒如海喚住了,道:“六皇子此話兒何意?是在說老臣對不起天宸的百姓們嗎?”
水溶早料下如海會喚住自己,心里不由小小得意了一下,面上卻猶是一臉的失望與懊喪:“林大人不是連看都不想多看本王一眼嗎?如今喚住我,卻又是為何?”
如海被問得怔了一下兒,方道:“六皇子說老臣對我天宸百姓不住,還請六皇子明言指出,否則老臣便是死,亦不能瞑目。”
水溶聽說,忙換上一臉的痛心疾首,道:“我天宸百姓誰人不知,江浙鹽道林大人,系百年難得一遇、全心全意為百姓謀福祉的好官?如今林大人卻因著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便在明明能管的情況下,不再去管百姓們以后是否會遇上仁君,是否會過上更好的生活,豈非是對天宸百十萬百姓不住?”
“實不相瞞大人,此番水溶之所以前來揚州,并非是像我大哥那樣兒,欲使得大人舉薦自己人來接任這巡鹽御史,繼而為自己謀私利,我所希望的,不過是大人您能不受我大哥左右,舉薦一位真正適合接任此職,如大人一樣,以為國為民謀福澤為己任的官員罷了!請大人三思!”
說完見如海神色間已有所松動,他忙又道:“敢問大人,當今太子殿下與大皇子相比,孰優孰劣?”
如海見問,沉吟了片刻,方搖頭道:“太子太過溫厚,只怕難以讓萬民景仰、鄰邦臣服;大皇子則太過陰狠,且母家勢力龐大,只怕將來有外戚專權之隱憂,皆非上選也!”
水溶點頭笑道:“林大人果真見地高明!只是除卻他二人,父皇余下眾皇子,更是才學平庸,只怕難當大任,說不得要在兩個非上選的人選中,硬挑出一個上選來了。”
暗自權衡了一番,如海蹙眉道:“果真要二選一,自然是太子為上。只是太子到底太過寬厚,作賢王尚可,要作一國之君,終究還欠缺了一些啊!”
“我倒不這樣兒想。”水溶道,“如今我天宸傳至第四代,早已是海清河晏、四海升平了,百姓們所需要的,正是一位仁君;況圣祖爺和父皇即位之初,都曾誅殺過一批心懷異己之臣工,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是被無辜牽連殃及的,以太子殿下的宅心仁厚,勢必大赦于他們的后人子孫,如此一來,不管是百姓還是臣工,都會對太子殿下感恩戴德,又豈會有那生出二心之人?隨后再讓吏部和國子監出面兒,挑選一批真正的能臣干吏,讓他們各司其職,到時又還能有多少事兒要太子親自勞心費神的?未知大人以為如何?”
見水溶的說法兒竟與昨兒個女兒所說的不謀而合,且更又全面了幾分,如海不由暗自嘆服起來,若能換了此子作皇上,天宸百姓才真真是有福了呢!想了又想,如海到底忍不住問了出來:“恕老臣冒昧問一句,以六皇子的文韜武略,難道竟從未想過要親力親為,造福于天宸及天宸百十萬百姓?”
“伯父叫我水溶便好。我由來閑云野鶴慣了,一心向往的便是那仗劍快馬、逍遙自在的生活,果真要讓我去坐那個位子,豈非要憋死我了?這樣兒苦差使,還是讓二哥去作罷。”水溶難得的開玩笑道,心里更是為如海終于改變了對自己的看法兒而喜悅。
雖則對水溶忽然叫自己“伯父”且為他說的作皇帝系“苦差使”而有些兒哭笑不得,如海到底惦記著更重要的事兒,因繼續道:“六皇子口口聲聲為百姓謀福祉,緣何落到自己身上,便退縮不前,只圖自己受用了呢?”
水溶見問,怔了片刻,方正色道:“請伯父叫我水溶。實不相瞞伯父,水溶之所以一心輔助太子殿下,什么為江山社稷計、為百姓謀福祉,都是虛話兒,水溶之所以作這么多事兒,為的無非只是太子殿下一人罷了!”
“想來伯父亦知道當年水溶之母妃紅顏早逝,余下溶一人在世上,孤苦伶仃、無依無靠,若非有皇后娘娘收養、太子殿下多方維護,只怕今日溶亦不能出現在伯父面前了;而太子殿下生性寬和,又打小兒便在皇后娘娘和太傅們的教導下,一心將作一位流芳百世的明君當其人生中的最高目標。溶雖不才,卻也懂得知恩圖報,看人識人,因此于公于私,都會全力輔佐太子殿下登上帝位君臨天下的!”
“如此說來,六皇子近年來之所以一直盡心盡力替太子與大皇子等人周旋,為的僅僅只是一報當年皇后娘娘與太子殿下的關愛維護之恩了?”聞言如海忙不迭問道。
水溶點頭道:“自然如此,不然我早已遠遠離開那個爾虞我詐的是非圈子,去過自己想要的自在生活了。”又嘆道,“只是如今父皇猶健在,太子羽翼猶不豐滿,大哥幾個又不安于室,說不得要再辛苦個幾年十幾年的,才能一償夙愿了!”
不知道為何,一對上如海,他便不由自主的生出了想傾訴的感覺,就好像對上了自己十分信任親切的長輩一般。他可以不在乎世人說他一心輔佐太子,為的便是將來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卻下意識里不愿意讓如海亦認為自己果真是那樣兒的人,因此才會在不知不覺間,竟已將自己從來不為人知的心里話兒和盤托出了。
如海看著他年輕英俊的臉龐,忍不住在心里嘆息起來,今日的水溶,與當日的自己何其相似?都是別人敬了自己一尺,一定要還對方一丈之人,只是不知道將來待他報恩的心愿達成后,會不會比自己幸運,能及時抽身退出這個巨大的是非圈?
心里同病相憐、惺惺相惜的感覺,霎時讓如海對水溶的印象大為改觀,因忍不住道:“其實此番六皇子便是不來揚州,便是今日未曾與我說過這番話兒,我亦不會舉薦大皇子的人接任巡鹽御史的。當然,我亦不一定便要舉薦太子與六皇子的人,總之,我舉薦人的唯一標準,只是看他夠不夠清廉,能不能真正為百姓謀福祉罷了。”
聞言水溶不由展顏一笑,道:“對伯父您的人品和責任心,太子與我都是信得過的,只是聞得大哥來了揚州,生恐他會拿什么不齒的手段來脅迫伯父,以達成自己的目的,溶才會后腳跟至的。有我在,至少他會有所忌憚,伯父與林姑娘亦能多幾分安全。”
提及黛玉,如海心里再輕松不起來,不由抿唇沉默了起來,倒是一旁水溶看不過眼,乃問道:“伯父定是在為林姑娘之事煩惱?”
彼時如海心里雖已對水溶惡感全消,卻亦不認為他們之間的交情深到了如此地步,因委婉的岔開話題道:“六皇子在老臣這里呆了大半日,指不定隨從們怎生尋找呢。如今皇子也得了老臣的準話兒,可以放下心了,就請先回去罷。”
“請伯父容水溶把話兒說完,再逐客不遲。”水溶卻不離開,而是繼續道,“恕水溶冒昧問一句,伯父心里是否早已想好一旦自己百年后,要再將令愛送到京城外祖家撫養?”自昨日清晨初見黛玉竟是時常出現在自己夢境中的姑娘后,他便忍不住感謝起上蒼來,同時亦覺得若是自己生命里前十七年所受的種種苦罪,便是為了能在現下遇見黛玉的話,便是那苦罪再多幾倍,他亦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