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書名: 何須待零落作者名: 曹元東本章字數: 3823字更新時間: 2011-10-14 15:00:02
這段時間,于明慧對劉興宇幾乎是如影隨形——至少在教室里是這樣的。每當劉興宇在教室里換了一個位置,于明慧很快就跟著把書搬了過來——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劉興宇的秘書,并且隨時都有一大堆需要讓劉興宇簽字的緊急文件。而這堆文件最大的作用是:讓何立珊不好意思坐在他們旁邊了。于是,劉興宇只好又搬回前排坐。那段時間,他感覺很苦悶。有些人苦悶的時候,喜歡弄幾瓶酒,把自已狠狠地灌一通;也有一些人會去研究宇宙和人生的奧秘。這兩種方法的相同點是:在你這么干了之后,都會把自己搞得迷迷糊糊,而又有一種飄忽的感覺;不同點是:前者會導致胃疼,后者會導致頭痛。劉興宇知道自己的胃不好,且喝酒上頭,所以對他來說,前一種方法的痛苦是雙倍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只好選擇后者——又開始研究起哲學了。
劉興宇在玉大期間的哲學研究,始于一次深入的思考。那是剛進大學的時候,他遇到了丁俊杰,并逐漸了解到那孩子是“天才”這一事實。在不經意間拿自己和“天才”對比之后,劉興宇很理性地產生了一個想法:自己活著純屬多余——除非自己的研究領域跟丁俊杰不一樣!如此一來,才有可能發現自己繼續存在的價值。但自己究竟應該去做什么呢?對此,劉興宇進行了一系列深沉的思索,然后很自然地,他就想到了人活著是為什么;人又是從哪里來;進而想到宇宙的起源是怎樣的;宇宙是否有盡頭等等讓人逐步向精神病院靠近的問題。從此,他開始研究哲學——當然了,劉興宇研究哲學的真正原因前文已然述及,但是在這里就不能把實情說出來。因為那樣就會暴露出他和作者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就會落下讓別人議論的話柄。所以這件事就需要有一個背黑鍋的。而這一次,丁俊杰成了那個倒霉蛋。很多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就中了“頭彩”;而當全世界都知道的時候,只有他自己還蒙在鼓里。
自從開始研究哲學,劉興宇就變得結巴起來。因為他發現自己原先的很多認識都失之偏頗,有些看法甚至被顛覆。從那以后,他在說話的時候,通常是講到一半,卻突然發現:自己的發言在邏輯方面竟是如此明目張膽地不靠譜!所以他就會急于尋找一種更妥當的表述方法。在這種情況下,他就會結巴,仿佛影碟放著、放著就卡住了,再強的糾錯系統也不好使。當然,那個時候他的結巴還不嚴重,只是時不時的犯一下;直到某個重要的時刻,他才把這種“卡帶的藝術”發展到了極致!具體情況嘛——如果讀者有耐心讀到那個部分,且那時還沒有睡著或者把書撕掉的話,自然就會知道了。
這天晚上,劉興宇正在讀那本《西方哲學史》,他從中了解到:古代西方人崇拜一個名為“潘”的牧神,人們常常祭祀這位牧神來乞求豐收;而當糧食欠收的時候,人們就毆打潘的神像。書上還說什么,在偏僻的中國鄉村里,至今還仍然有類似的事情。劉興宇心想:羅素這家伙真能扯淡!不知從哪里道聽途說來的事情,居然也能寫進這種書里!他又想到:照這種說法,那些準備求愛的人,如果先向丘比特許愿,結果后來求愛失敗,是不是得回去把那個背著一對炸雞翅的小家伙也痛扁一頓。
這時,學生會的人到自修室里通知:玉北大學第六屆辯論會就要舉行了,有興趣的同學請到院辦公室去報名。
劉興宇旁邊的幾個同學都鼓動他,說他普通話講得這么好,課外知識又豐富,不去太可惜了。聽見大家如此“中肯”的意見,劉興宇不禁覺得有點心動了。莫里哀說:“人們可以被誘惑吞下任何東西,只要它調和了足夠的贊揚。”雖然劉興宇也給自己找過其它的理由:他當時正想找個事兒,好讓自己從身處的麻煩當中解脫出來。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周圍那些“眼睛雪亮”的群眾對其資質和實力的肯定,于是,他就愣頭愣腦地去了。事后,劉興宇曾暗地里表示:早知結果是那樣!就算打死也不去!
當劉興宇到院會議室的時候,往里面一看:一屋子歡聲笑語,到處是人頭攢動——與會同窗少說也有二十來號。其中有七八個人興致勃勃地簇擁在領導周圍,正在被領導親切交談;被熱烈擁護這位領導是學生會的干部張鵬——之前,劉興宇在教室里曾有幸目睹過該領導的風采。不一會兒,張鵬讓來參加選拔的人都圍坐到一張橢圓形長桌旁。他把桌邊的人來回掃視了一圈,然后,在筆記本上記了點什么。
張鵬是學生會學習部的最高負責人——也就是部長大人!他中等個兒,長相平常,倒是他的皮膚——黑而極具質感,就像一大塊抹了油的炭。學校里的外國黑人留學生看到他,時常忍不住跟他打幾句鄉談,可惜張鵬只聽得懂英語,聽到其它國家的外語如聞鳥鳴,以至于時常辜負了國際黑色友人真摯的種族感情。
另一方面,張鵬這小子有一股豪氣,剛進大學的時候,其他人只想在學生會謀一席之地,他卻直接競選學生會主席——不過,他最終還是頂著巨大的爭議進了學生會,且在不久之后,走上了學習部的最高領導崗位。古時候,鐘馗因為太黑,而被剝奪做官資格;今天,張鵬黑得傲視先賢,卻能在學生會謀得一官半職,由此可見,經過這么多年,國人的思想的開放多了——雖然國人整體的開放程度還遠落后于小姐,但是有這樣的趨勢,總是喜人的!
作為前任部長忠實的擁護者,及其學習路線堅定的奉行者,張部長待人隨和又保持著威嚴,辦事認真卻不失靈活,很得院領導的器重。而作為學習部的一把手,他深知以身作則的重要,所以為了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他直接住在教室里——而且,他極有可能是整個玉大唯一住教室的人。某些人是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而張鵬只有一個點——飯經常是請同學幫他打,如果不是受限于人體特殊的生理構造,他恨不得上廁所都請人代勞。據說他收到玉大錄取通知書的第二天就在準備考研了——由此可見,這小子完全沒把玉大放在眼里。所以他到玉大之后,連教室都懶得出,如果不是擔負學生會的工作,他怕真要與教室外的世界老死不相往來了。
在學生會一干領導親切會見新生時,張鵬在教室里作了一番感人肺腑兼激憤人心的自我介紹,其中就包括這則著名的典故——他當時就因此引起了轟動!那時,教室里頓響起一陣由高到低的贊嘆聲——仿佛數顆炮彈落地前的動靜。在張部長驚人到近乎非人的學習態度面前,大家都感到了自己的卑微——有些同學當場就產生了一個清醒的認識:跟這種刻苦的學長相比,自己吃糧食純屬浪費;但也一些同學基于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的角度進行了分析:這家伙純屬腦子有問題!總之,張鵬的先進事跡在新生中間引起了轟動——可惜其轟動效應的波及范圍僅存在于生科院內部,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大家對于推廣先進事跡的熱情遠不及傳播各種緋聞來得有勁。另一方面,據稱這小子很有股牛脾氣,因為他住教室這件事,一開始校領導是堅決不同意的,但是后來,竟是磨不過這家伙。雖然不知他最終是用了什么方法,但是這件事足以證明:只要你死皮賴臉地住在教室里,學校也不會派人把你扔出去。
以上是張鵬故事的第一部分,其效果是讓聽者感佩和自卑;而其故事還有個第二部分,這一部分的作用是使聽者落淚和傷神——生科院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張鵬這一段凄慘而感人的勵志故事——通常在學生會一干領導深入普通學生中間,與民同樂時,張鵬就會把自己的段子拿出來演繹一番。這個段子要是改編成電影,票房說不定很可觀。中國人的科研成果未必能沖擊諾貝爾,但國人向來很有文藝底蘊,將來拿這個段子沖擊一下奧斯卡,前途未可限量。
其第二部分故事梗概如下:張鵬本是富家子,白天吃喝玩樂、晚上花天酒地——都是窮鬼寫的意淫小說中常見的情節。結果突然有一天,其家道就中落了——不但一夜之間一無所有,而且還欠了三輩子都還不清的債。從此,張鵬開始了一段的自強不息的奮斗歷程——更令人驚愕的是:他本來是個粉肌玉質的奶油小生,自從遭此變故,他就變成了黑鬼……當然,關于他慘遭變黑這一部分是傳言。一幫人聲稱:這個傳言有其明顯的破綻——因為人類皮膚黑色素的沉淀需要一個過程。另一幫人則說:伍子胥能在一夜之間,須發皆白,他張鵬為什么就不能快速變黑呢?正反雙方就此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論戰。具體戰況,請搜索“玉大生科院考研論壇”——該論壇里什么都有,就是沒有考研信息。總之,皮膚問題曾一度把張鵬推上了風口浪尖——由此可見,人言可畏!但是另一方面,這件事也有其正面的意義——院領導對此事保持了持續關注的態度,由此,領導上得出一個結論:張鵬這小子,不費吹灰之力就掀起了一場辯論之戰,由此可見,這家伙具有煽動別人進行辯論的天賦。所以,這次生科院參加辯論賽的事,就交給他來負責,肯定沒有錯!
所以,在一干校領導的親自唆使下,張鵬毅然決然地接受了組織、策劃生科院閑雜人員參與辯論賽這一任務。一開始,張鵬在學院網站上發出了一則公告,讓有志于此的同學踴躍參加,但是公告發出許久,竟然只有區區兩小個人報名。看到這種情況,張鵬感到很困惑——這為學院爭光的事,大家怎么這么不積極呢?于是,他就領著學習部一票干吏,親自深入各大教室、自修室,積極進行鼓動宣傳。這一舉措果然奏效,經過為期一個小時的串連和慫恿,終于有二十多個家伙急不可耐地跳了出來。看到同學們的熱情如此澎湃,張鵬感到很欣慰,同時感到隱隱的頭痛——來了這么多人,要誰不要誰啊?
需要特別提到的一點是:張鵬做事相當認真——當別人用“相當認真”這四個字形容他的時候,這四個字本身都會羞得無地自容。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配去形容這個人。這一點,對于劉興宇來說,將在不久之后由傳聞轉變為切身的體會……
劉興宇一看,剛才和張鵬說笑的那幾個人都坐過來了,這才意識到他們都是來參加選拔的。當劉興宇注意到這種情況,心一下子涼了大半截。他心想:這些人跟學生會干部關系那么好,哪還輪得到我們?算了,別去跟這些人爭了;就當是來看戲,看完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