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劍嘯朝堂
書名: 血中原作者名: 封劍隱本章字數: 3395字更新時間: 2011-04-13 21:46:21
“父王,大棘城很遠嗎?”想到終于有仗可打,這一趟總算沒有白折騰,冉閔的興致自然很高,軍隊出發后,便樂癲癲地跟在石虎的身邊,憧憬地問道。
“不算遠。”石虎微笑著回答。他的興致也很好,他正在算計著,趙國的周圍,也就剩南朝【東晉】,西涼,慕容這三兩個像樣的國家,打完慕容,就該打南朝,要不,先收拾完西涼再打南朝也行。總之都是自己桌上的菜碟,先吃哪碟并無所謂。
吃完這幾個國家,自己便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所有漢族人都將成為自己的臣民,任自己奴役驅使。據說江南的美女尤其水靈,到時**恐怕要突破二十萬之數!
類似石虎這種戰爭狂人,在這種剛取得勝利的情況下,頭腦發昏,精神亢奮,思維極度意淫,才算是正常狀態。
“父王,大棘城是什么樣子的!”冉閔自從跟了石虎,六歲之前在襄國住過,此后就一直住在鄴城,到大棘城可以說是出遠門,看得出石虎興頭高,忍不住要多問問。
“這個問題,可以讓太史令來回答你。”石虎轉過頭看向跟在自己身后的趙國太史令趙攬,他自己也想了解一下大棘城,這個慕容氏幾代人經營的城池。
石虎此次北征段遼,除了一批武將,也還帶了幾個文官。這太史令趙攬就是其中一個。
趙攬正郁郁不歡地騎在馬上,三天前攻打慕容部的軍事會議,他也參加了,是其中唯一一個唱反調的,他當時固諫石虎,慕容皝不比段遼,大棘城也遠比令支城堅固,諫議石虎不宜勞師遠征,但孤掌難鳴,剛剛取得勝利的趙軍正處于亢奮狀態,從天王到士卒,都浮躁無比,有誰會聽他的。石虎完全當他的話是放屁,沒有用擾亂軍心的罪名砍他的頭已經算是發慈悲。
趙攬心里本是很憋屈,但文人的酸氣作怪,有機會炫耀學識,總是要一吐為快,而且是天王見問,難免受寵若驚,虛榮心也得到滿足,三天前天王見責的委屈,暫放一邊。便講開了大棘城的歷史。
說大棘城是顓頊的墳墓所在地。從大棘城又扯到了顓頊,說顓頊是黃帝的孫子,九黎族的首領。三皇五帝中的第二帝,是澤被宇內,功德蓋世的帝王。
這趙攬侃侃而談,冉閔聽得心神向往。
等趙攬好不容易剎住話頭,冉閔便對石虎說道:“父王,這大棘城可是個瑞祥之地啊!”
“何以見得?”石虎問道。
“這大棘城既是一個墳墓,而慕容皝豈不是住在墳墓里!這就是說他這次死定了。而父王您滅了慕容皝,豈不是很快就要像顓頊帝一樣,成為‘澤被宇內,功德蓋世’的帝王啊!”
哈哈哈哈,石虎被冉閔的馬屁拍得一陣狂笑。絲毫也不覺得這樣解釋有什么牽強的地方,倒是覺得黃口孺子的話更純真,更可信。
就這樣,趙軍從上到下,士氣高昂,自我感覺相當良好,大軍一路北進,跨過燕趙邊界,燕國治下三十六城望風而降。
大棘城內。
戰報雪片一樣飛到燕王慕容皝的王宮,慕容皝召見慕輿根,焦急地問計于他:“慕輿根,你不是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嗎,趙軍來勢兇猛,本國三十六城不戰而降,石虎很快就要兵臨大棘城下,請問閣下,您到底有什么招啊?”
“大王,趙軍雖然強大,但他們勞師遠征,并不值得憂慮,我們以逸待勞,只要加固城防,齊心抵御,石虎便只能望城興嘆,無所作為!”
“是不是真的這樣啊?”慕容晃看到慕輿根自信滿滿的樣子,心中半信半疑。
第二日,趙軍進逼大棘城。
慕容晃撐起膽子,帶著文武隨從,爬到城墻上觀察趙軍,只見遠處黑壓壓的一大片一大片,全是趙國的軍隊,如潮水般向大棘城涌來,戰馬揚起的塵士讓太陽都變得昏黃暗淡。
慕容晃的小腿肚子有抽搐的感覺,手腳發冷,無法克制的恐懼感漫襲全身,他一句話不說,轉身走下城墻,驅馬回到王宮,立刻召開緊急會議。
“諸位,大軍壓境,大棘城危矣,各位快想萬全之策啊!”慕容晃幾乎帶著哭腔道。
國王是國家之魂,國王的態度影響著大臣,也影響著國民。
剛才慕容晃回王宮的路上,燕國的百姓看到慕容晃惶急的樣子,猜測軍情緊急,敵軍強大,于是紛紛打點細軟,作好跑路的準備。
王宮之中,文臣大都勸慕容晃投降。武將卻有一部分請戰。
“投降!你們這些王八蛋,慕容家族養你們這么多年,虧你們說得出口!”慕容晃又怕又急,不覺罵出了粗口,哪還管什么國王風度,“你們投降倒好,還可以撈個大將軍什么的,本王呢,你們要把本王放到哪里,我難不成跟你們一樣,去做趙國的將軍。先王真是白養了你們這群王八蛋!”這番話說明慕容晃的確不是糊涂人。
武將們于是出班喊打。
“打?”慕容晃帶著哭腔喊道,“拿什么打!石虎自己是百戰百勝的牛人,你們再看他的手下,哪一個是好惹的!桃豹,王平,都是身經百戰的猛將,還有老羌姚弋仲,更是不得了!拿什么跟人家打!”
群臣看到剛才慕容晃罵那些投降派,還以為慕容晃主戰,但聽了這番話,便真的迷糊了,投降不得,打也不行,主上到底要怎么樣?
“本王不想跟你們說,你們都走,本王也走!”慕容晃氣急敗壞地喊道。
“大王要到哪里去?”臣下問道。
“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本王還是回到草原,那里雖然清苦了點,但逍遙快活,自由自在!”慕容晃不知是賭氣還是說真的,反正說完后轉身就要離宮。
這時,慕輿根一把扯住慕容晃的衣服,頓足大喊:“大王,您真的要走嗎?!大王如果真的棄燕國而走,那么,你就是段遼第二!你出城之日,就是燕國崩潰之時!燕國一旦崩潰,你難道以為還有希望復國嗎?如此,慕容家族幾代人的經營,將在你的手上毀于一旦!你將淪為慕容家族的罪人,你將萬劫不復啊!”
“好個慕輿根,你之前口口聲聲說有退敵之策,你退個屁敵!現在你竟敢又這么說本王!你想死了嗎!本王就成全你!”慕容晃喊道。
“如果燕國崩潰,我們又還有什么活頭!”慕輿根也不示弱地喊道,但立刻意識到朝堂之上,總要給國王一點面子,便強抑怒火,壓低聲音,說,“退敵之策,臣下這不一直在想嘛!大王為什么就要急著逃呢!您要知道,現在正當敵強我弱,大王一抬腳,那便是自墮銳氣,相反,趙軍的氣勢便養成了。這樣一漲一消,則強弱之勢更加懸殊,燕國就真的再也無法與趙國抗衡了!而我認為,這正是石虎希望天王這么做的,您為何要中他們的計呢!”
聽了這席話,慕容晃臉上歇斯底里的神情有所消退,但恐懼之色絲毫無減。
見到國王情緒有所緩和,慕輿根把聲音壓得更低,幾乎是湊近慕容晃的耳根,說道:“您一定要跑,也要等打了再說啊,實在不行,到時再跑也不遲,您沒看到,現在所有大臣都在看著您嗎,全國的百姓也在關注著您哪!
說到這里,慕輿根又提高聲音,既是對慕容晃也是對朝堂上的眾臣,說道:“臣下經過一番分析,認為石虎此次來攻,有三個必敗因素,”說到這里,慕輿根故意停頓一下,以引起注意,看到大家都在聽他說,這才繼續道,“一,石虎空國而來,勞師遠征,那么他自己的都城鄴城空虛,南有東晉,西有涼國,對趙國虎視眈眈,所以石虎有后顧之憂,那么他必要速戰,速戰不成,則師老兵疲,士氣就會衰竭,我軍只要堅守到趙軍兵疲之時,再以奇兵出擊,趙軍必潰。”
慕輿根的話引起一陣議論,大部分人都點頭表示贊同,但心里還是禁不住嘀咕:大棘城到底能守多久!趙軍進攻才一個月不到,就有三十六城降趙,而且朝堂上甚至還有個別心懷二志的大臣,在悄悄地跟石虎拋媚眼。
慕容晃聽了,也坐到了王座上,急切地問:“此是第一,還有兩條,繼續說啊!”
“第二,自古兵法有云:攻難守易,”慕輿根好像看透了那些信心不堅定的大臣們的心思,及時地解答他們心中的存疑,說道,“大棘城經過慕容家族歷代的經營,城墻堅固高深,城中糧食充足,只要咱們上下同心,堅守此城一年半載根本不是問題,我們堅守城池與石虎相持,就能挫其鋒芒,再觀察形勢的變化,伺機出擊,定能重創趙軍,讓趙軍知難而退!”
朝堂上議論的聲音更響,慕容晃臉上的恐懼之情,像見了太陽的冰雪,正逐步消融。
見到這種變化,慕輿根不慌不忙地穩步走到文武兩列的中間,繼續說道:“第三,石虎兇殘暴虐早已過了頭,可謂人神共憤,此人德政失和,奸佞得逞,玩物喪志,勞民傷財!兵馬雖強,但外強中干,上下離心。像姚弋仲這樣的猛將,雖然能征慣戰,但投降石趙并非誠心歸附,當時為形勢所迫,加之石虎恩威兼施,不得已而事石虎,其實身在趙國,心在東晉。石虎,早已是一只病虎,羸虎!敗亡的降臨,指日可待!現在竟敢來噬我大燕,大燕的銅墻鐵壁,一定會讓他撞得頭破血流!”
慕輿根一番煽動性的演說,可謂入情入理,給慕容晃打了一針強心劑,慕容晃身上流淌著的強悍的慕容家族的血液終于沸騰起來,他挺身而起,雙眼放光,如同一只兇悍嗜血的草原狼,本能地發出一聲草原民族特有的嘯叫,寶劍隨著嘯聲脫鞘而出,慕容晃咬牙喊道:“本王要奪取天下,光耀慕容家族,誰再說什么投降,這就是下場!”說著寶劍一揮,猛力將身前的御案斬去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