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武才人
- 駙馬至尊
- 吳言軟語
- 2231字
- 2010-02-06 08:04:07
檢校者勾稽查核之意,作為官名始見于東晉及南北朝,均有檢校御史一職。在唐初,檢校分為兩類。一類為代理之意,即尚未實授其官,但已掌其職事。另一類則屬額外之官銜,也就是雖在其位,不謀其事。
房遺愛的檢校國子監司業就屬于后一類。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并不是真的要他去國子監干具體事務。所以房遺愛不急于、也不用立即去國子監報到,但他還是處在了忙碌之中。雖然他的朋友不多,房玄齡又是個持家極嚴、很低調的家長,貞觀時期的官風也比較樸實、廉潔,但在一個素以人際關系為重的國度里,他驟然顯達,應酬自然不會少。
高陽首先想到的是要和他一起進宮去見李世民。一來是女兒想父親了,去看看他,謝謝他;二來也要去含光殿看看楊妃和三哥,這里面就有那么點顯擺的意味。
恰好在喜兒出事的次日,宮中傳出旨意,詔命吳王李恪為淮南道黜置使、安州大都督,擇日赴任。得此消息,房遺愛和高陽也就不挑日子了,當天就去了宮中,準備見過皇帝后,順著去恭喜一下李恪。
沒想到李世民正與大臣議事,不得見,而楊妃和李恪也不在宮中,說是禮佛去了。按著房遺愛的意思,既然如此,就回家算了。但高陽卻說自己好久沒來宮中了,趁著今天春和日麗、桃李芬芳的,不如去御苑里走走,也算是踏青賞花,也許過會兒父皇就得閑了或是母妃和三哥就回來了。
房遺愛想想也不錯,正可見識一下大唐御花園的氣派。
一走進御苑,撲鼻的花香迎面襲來,四處花團錦簇,滿眼綠肥紅瘦。遠處的水上亭間有笙歌琴瑟悠然飄來;湖面水汽縈縈,碧波拱橋,湖畔錦花明滅。房遺愛和高陽沿著園中小路漫步,耳畔是仙樂裊裊,身邊是愛侶竊竊私語,一時,兩人心神俱醉,直仿如人在云中夢里一般。
沿臺階上得一條回廊,忽聞環佩叮當之聲傳來,轉彎處裊裊婷婷走出一位宮裝麗人。房遺愛一眼識得正是上次見到的那位“神仙姐姐”。
本來小鳥依人的高陽忽然起了變化,揚起了頭,挺起了胸,目光高傲而又挑剔,那副高高在上的公主模樣頃刻間擺了出來。
女人相見,尤其是漂亮的女人相見,往往就是這個德性。
宮裝麗人顯然沒想到在后宮之中會遇上一對青年男女在此散步,她自然也識得高陽的裝束。臉上稍顯詫異過后,便低眉順眼地側身讓過一旁,低著頭等他們二人先過。
高陽在旁,房遺愛自然不敢多看,但從麗人身前經過時,眼角余光中發現麗人也同樣地用余光在打量著自己。
走遠一點過后,高陽松弛了下來,復又倚在了房遺愛身邊,抬頭看著他,露出調皮的笑容:“剛才那個女人美嗎?”
“美,很美。”房遺愛并不遮遮掩掩。
“算你老實。和我相比呢?”高陽繼續問。
唉!女人干嘛總喜歡問這樣愚蠢的問題?而且永遠這般樂此不疲。嘆息歸嘆息,可哄還得去哄啊!
“‘云想衣裳花想容’,在我的心中,瑞兒永遠是最美的。”房遺愛低頭在高陽耳邊柔聲細語。
高陽露出幸福的燦爛的笑容。要不是身后跟著小紅和含光殿的一個侍女的話,保不準要鉆到個郎懷中好好溫存一番。
“秋兒,剛才過去的是誰?”高陽問那個含光殿的侍女,顯然高陽也不認識這個麗人。
“她呀,她就是圣上前些日子封的武才人。”秋兒答道。
果然是武則天。想到剛才見到的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房遺愛心中微微有些激動。
“原來是她。聽母妃說過,父皇新封了一個徐才人一個武才人,都是國色天香,今日一見,倒也不假。”高陽似在自言自語。
“要說漂亮的話,這個武才人勝過徐才人,可皇上寵著的卻是徐才人。”這個秋兒看來是個碎嘴。
“是嗎?為什么?”高陽起了好奇之心。
“據說這個武才人仗著自己美貌,又是功臣之后,進了宮后把誰也沒瞧在眼里,好像只要圣上見了她,就會封她當夫人一樣。宮里的事公主是知道的,像她這個樣,內侍宮娥誰會去理她?各宮娘娘又有誰會喜歡她?反倒是那個徐才人,美貌不及她,但知書達理,為人謙恭,宮中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不說她好的。這么一來,陛下自然就偏向徐才人了。聽內侍說……陛下好像還沒臨幸過武才人呢。”秋兒雖然嘴碎,但終是個黃毛丫頭,說到最后一句,臉紅了,聲音也低了。
沒想到武則天初進宮時會是這么個境況。房遺愛暗暗感嘆:看來她也不是天生就那么富有心計,那么厲害的,而是在斗爭中逐漸成熟和成長起來的。
“是這樣啊。”高陽抿嘴一笑道:“什么時候倒要去見識見識那個徐才人。”
“這個徐才人可了不得,是個江南才女。說是五個月會說話,四歲熟讀詩經什么的,八歲就能寫吟詩作文。陛下就是看了她的文章后才把她征召進宮的。聽那邊的姐妹說,前幾天陛下詔徐才人去,可等了好長好長時間她才來,陛下火了。誰知,徐才人一點也不怕,隨手寫了一首詩,陛下見了就喜笑顏開了,不但不怪罪她了,還大大地夸獎了她。”秋兒一張嘴就把不住門,非得把知道的全說完才舒服。
“真的嗎?這可更要去見識一下了。”高陽的好奇心更濃了。
房遺愛知道,歷史上是有徐才人這么人的。她是李世民晚年較為寵愛的一個妃子,好像在李世民死后,她哀思成疾,不肯進藥,幾乎是殉情而死。如今想來,她應該就是自己上次在兩儀殿中見到的那個手不廢卷的麗人。
“遺愛,你說,是徐才人作詩厲害,還是你厲害?”高陽忽然問道。
也不知高陽怎么會突發奇想,問出這么個問題。房遺愛笑著正想回答之際,忽聽得身側假山后傳來叫聲:“瑞姐。”
循聲望去,只見假山石后探出一個頭來,是個少年,大約十一、二歲模樣。
“晉王殿下。”這是秋兒的聲音;“九弟!”這是高陽的喚聲。
晉王?九弟?
那這少年一定就是李治了。哈哈!片刻間,連遇未來的帝后,今日不虛此行也!房遺愛心中一樂。
(沒有存稿,才淺筆拙,加上年底事雜,這幾日又感冒了。抱著寧缺毋濫的態度,更新得較慢,還望書友多多諒解。勿忘推薦收藏,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