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露臉國子監(下)
- 駙馬至尊
- 吳言軟語
- 2098字
- 2010-02-02 22:13:12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枪实茏硬槐夭蝗鐜煟瑤煵槐刭t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狈窟z愛落下了最后一個字。雖然文章很短,他還用去了大半個時辰,故意拖延時間是一方面,盡量地把字寫得整齊一點也是重要原因。
除了原文中最后一小段是注釋的緣故,自然不能寫上去外,房遺愛只改動了一句,其它的全部照抄。改動的一句原文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在場的全是士大夫之族,又都以君子自居,房遺愛怕這一句對他們的刺激太大,改成了“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然其智必過之乎?”
韓愈也是唐代人,不過是晚了二百年而已。所以,房遺愛相信,韓愈的文字、思想雖然有些異類,但還是能夠被在場的這些貞觀精英們所接受的。這篇《師說》將徹底改變自己在所有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將成為自己真正踏入貞觀仕途的一個重要砝碼。
房遺愛將全文又從頭到尾地看了一遍,輕輕吁了一口氣,這才起身畢恭畢敬地把卷子奉給三位裁判。待孔穎達接過后,退過一旁,站在那里暗暗觀察裁判們的神色。
孔穎達接卷在手,展開一看,搖了搖頭。房遺愛不由得一笑,這在他的預料之中。這位大儒定然是在不屑自己學練了沒多久的蠅頭小楷,何況文章本身也顯得太短。
但沒多久,孔穎達的表情變了,眼神專注,臉色略顯凝重。過了好一會兒,孔穎達才默默地把卷子交給魏征,隨后深深地看了房遺愛一眼,轉而微閉雙眼,作沉思狀。
魏征和岑文本相繼看過之后,三人湊在一起低語了幾句,隨后由孔穎達來到李世民跟前,將卷子奉上,道:“請陛下圣目御覽?!?
李世民一邊接過,一邊笑道:“既然你等三人為考官,你們看過后評定即可。朕看不看都一樣?!?
孔穎達道:“陛下還是看看為好。”
李世民笑語:“怎么?什么樣的文章讓你這個‘濟南伏生’都沒法評判了嗎?”
孔穎達淺淺一笑道:“房駙馬此作委實讓臣驚詫,陛下看過便知。”
聞言,李世民收起漫不經心的神態,展卷凝神細讀。
房遺愛這時真的有點緊張。
說一千道一萬,魏征也罷,孔穎達也罷,雖然都是大儒,但他們的意見終究只能代表他們自己,即便有一定的影響力,又哪比得上皇帝的一言九鼎?所以對房遺愛來說,李世民對這篇《師說》是怎樣的一個態度?才是最為關鍵的,才是決定性的。
忽見李世民從臨時擺著的龍椅上轟然而起,略顯激動地往前走了兩步,隨后又轉身將卷子遞給李泰,用不容置疑的語調說了一個字:“念。”
李泰倒是一點也沒意外似的,很自然地接卷在手,清了清嗓子,也不細看,隨口朗聲而誦……
史稱李泰“雅好儒學,善文工書,才華橫溢”,看來并非虛言。古時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像李泰這般不假思索就能斷句而讀,不滯絲毫,又毫無差錯,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花個十年八年的苦功甭想能行。
李泰讀來字正腔圓,抑揚頓挫,隨著最后一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背隹?,整個校舍變得鴉雀無聲,好多人的臉上都帶著意猶未盡的神色,連剛才還在伏案疾書的唐儉也停了下來,手執狼毫,在那里發呆。
房遺愛再次被聚焦了。但這次射來的目光不再是不屑和鄙視,而是驚訝和贊嘆,甚至有些已經變成的欣賞和仰慕。
李世民此刻恢復了常態,對著他的臣子們哈哈一笑,道:“眾卿覺得遺愛此文如何?來,三個考官先說?!?
三個裁判交流了一下眼色,孔穎達說道:“房駙馬此文對偶聲韻略失,詞藻也難言華麗,但行文嚴謹直白,頗有古風。尤為難得的是,文雖短小,卻寓意深遠,發人警醒。”
岑文本接著道:“孔祭酒說得不錯,房駙馬此文深諳先秦兩漢之文道,無論其意是否妥帖,都不失為一篇少有的佳作。”
最后魏征倚老賣老地說道:“如此小兒能作出如此文章,實在是讓人贊嘆。玄齡公得兒如此,好不讓我眼熱!哈哈哈!”
李世民也是滿臉堆笑,轉向長孫無忌道:“阿舅以為如何?”
長孫無忌笑道:“言之名篇也不為過?!?
李世民又朝著其他大臣看去。能站在這里的都是人精,此刻哪會不知道李世民的態度,誰會去掃他的興?自然是交口稱贊。最為別具一功的是鄖國公張亮,看來是個馬屁精。他對李世民笑道:“房駙馬文章固然是好,玄齡公也是教子有方,但最讓臣佩服的還是陛下。陛下真乃圣目如炬,在這么多青年才俊中獨獨選中了房駙馬,真讓讓臣等佩服得五體投地?!?
李世民不由得哈哈大笑,笑聲中朝房遺愛一招手道:“遺愛,過來。”
房遺愛早已是心花怒放,卻偏偏裝得個心平氣和。步履沉穩地來到李世民面前,一躬身,朗聲道:“比試尚未結束,諸位大人對遺愛如此謬贊,只怕不妥,對唐公子有失公允?!?
得!這小子又跩上了。
李世民一愣,隨即笑道:“遺愛說得不錯,眾卿可都有點忘形了?!?
長孫無忌卻道:“房駙馬太過謙了。我看已經沒有必要再比,房駙馬已然勝出,諸生也不會不服。”
孔穎達朝諸生掃了一眼,道:“爾等以為如何?還要再比嗎?”
唐觀倒是頗有乃父之風,像他父親上次對弈認輸一樣的爽快,把自己的卷子揉成一團,起身一躬到底:“小臣心悅誠服。”
其余諸生則是神色各異,有服的,有不以為然的,也有心有不甘的。
(一篇文章是否有如此大的威力,老吳寫著也感懷疑。但老吳實在想不出其他的法兒,就請書友們姑妄看之吧,)
另:在書友們的無私支持下,老吳的各項數據都有明顯提高,萬分感謝!勿忘推薦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