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撲朔迷離 無首之佛

  • 佛首之謎
  • 東方遠行
  • 2730字
  • 2009-03-19 20:33:39

李慶華做夢也不會想到,喜歡上探險尋寶比愛上一個美女還要容易得多。遵照陶智剛和何影嫻的旨意,幾天來,李慶華和唐釗鋒一頭扎進了齊南市圖書館,夜以繼日,埋頭苦干,查閱了大量的關于金馬山的資料,有現代的紀實,也有古代的傳說,無不帶有玄奧的神秘色彩,令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何影嫻對李慶華和唐釗鋒的工作進展十分滿意,在聽了他們的簡要說明后,立即興奮起來,甚至忘記了由于對兇殺案采訪不順利而帶來的不快。這天一大早,她便召集他們一起到通達實業公司裝飾豪華的小會議室里,當面向陶智剛匯報情況。

“何制片向我介紹說,你們已經迷上了探險尋寶,甚至達到了癡迷的程度,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啊。”陶智剛看看何影嫻,又將目光落到李慶華和唐釗鋒的身上,然后開門見山地說,“圖書館里待了幾天,身上不會也沾上一些古書的氣息吧?來,談談具體收獲。”

對唐釗鋒來說,陶智剛是陌生的,不好意思先開口,就對李慶華說:“李隊長,你先說吧。”

李慶華沒有推辭,與唐釗鋒幾天來的交往使他們迅速成為好朋友。他手里拿著一份復印件,說:“據<齊南市志>記載,金馬山脈主峰海拔980米,整個山巒被茂密的松柏覆蓋,山腰處卻有一片裸露的石崖,從遠處望去,像一條金色的絲帶,又像一片舞動著的黃色煙云,此崖名曰‘跳馬崖’。崖前有一天然臺基,高近十米,被稱為‘天臺’。躍身而上,只見山巖內凹,崖壁前伸,形成一條奇妙的石廊。石廊內有一個碩大無朋的洞口,進得洞來,里面又是洞穴密布,四通八達,大洞套小洞,神龍見首不見尾,就像一座深不可測的迷宮,俗稱無底洞。”

“無底洞?”陶智剛下意識地重復道,“這里面肯定有故事。”

“陶總,你說得對,不過,故事是從神廣寺開始的。”何影嫻插話說。

陶智剛故作一愣,說:“是嗎?快說說看。”

李慶華轉頭對唐釗鋒說:“小唐,這些是你查到的,還是由你來說吧。”

唐釗鋒點點頭,接過李慶華遞上來的記錄本,翻過幾頁,說:“神廣寺位于金馬山天臺的東南方向,為隋朝名僧郭公所建。神廣寺是當時的海內名剎,香火旺盛,它不僅得到當朝統治者的支持與擁護,甚至東瀛日本及西域諸國也送來了精制的佛像。郭公和尚活了八十九歲,據說在他圓寂之后,他平日所乘的駿馬跑入山中,不見了蹤影。后來,又時隱時現,卻已經變成了一匹威風凜凜的金馬,山下的人經常會聽到金馬清晰的嘶鳴聲。由此,當地便逐漸流傳開了兩句民諺:金馬一鳴,天下太平。”

“金馬山由此而得名?”何影嫻馬上問道。

“是的。”李慶華說。

“神廣寺里應該有什么寶物了吧?”陶智剛迫不及待地問。

唐釗鋒連忙說:“在神廣寺的諸多佛像中,尤以日本高僧本遠贈送的佛像彌為奇特。”

“噢?神廣寺里還有日本高僧本遠贈送的佛像?有點意思,快說來聽聽。”陶智剛瞪大了眼睛,興致勃勃地說。

“此尊佛像為立姿,雕刻精美,卻只有佛頭,而沒有佛身,是一座無身之佛。”唐釗鋒停了停,說。

何影嫻也被吸引住了,催促道:“什么叫無身之佛?快說吧,別吊我們的胃口了。”

唐釗鋒看著記錄本,說:“相傳,本遠和尚雕刻的佛像在由日本運往中國的途中,佛像不慎摔成兩載,身首異處,幾經輾轉到達神廣寺的時候只剩下一枚佛頭,佛身已經下落不明,成為無身之佛。”

“好一個無身之佛!”陶智剛驚嘆道,“后來呢?佛身找到了嗎?”

“沒有找到,據說是沉入海底了。郭公為不辜負日本高僧本遠的友情,便以此佛頭的形態為參照,選擇與神廣寺遙遙相對的一塊石崖,親自雕刻了一尊摩崖佛身,并將佛頭對接上去。佛像高近兩米,佛頭臉部瘦長,昂眉杏眼,鼻垂無孔,兩耳垂與下頜平,微微含笑,與郭公雕刻的摩崖佛身渾然一體,相得益彰,猶如天造地設一般,成為佛像雕塑中的珍品。當地百姓為紀念這一佳話,取珠聯璧合之意,稱之為‘珠璧佛’。后來,封建統治者曾幾度毀寺滅法,勒令僧尼還俗,神廣寺也未能幸免,毀于大火。僧人們在官兵到來之前,將珠璧佛的佛頭取下,與其他珍貴佛像一起秘密地藏于無底洞中,然后集體*了。如此這般,千百年來,諸多佛像都先后現身人世間,成為歷代收藏家們追逐的目標,唯有這尊獨一無二的珠璧佛的佛頭卻永遠地消失了,只留下一尊摩崖佛身高高地立于跳馬崖上,成為無首之佛,任風吹雨打,任朝代更替。”

“正因為找不到,才會成為無價之寶。”何影嫻說。

“好,無身之佛從此變成了無首之佛,故事越來越有味道了。”陶智剛點上一支煙,興味盎然地說,“不是不斷有人進金馬山找過嗎?”。

“是的,近百年來,又有很多人進金馬山找過,大多命喪山中,從此不歸,可以用‘前赴后繼’來形容了。”李慶華又拿出一份報紙復印件,說,“這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一份<齊南日報>,左下角有一篇配有照片的文章。”

“結果是丟盔卸甲,死了兩個人,還一無所獲。”陶智剛不屑一顧地搖搖頭,說,“這個毫無意義,是一場悲慘的鬧劇,純屬浪費時間,你就不要說了。”

李慶華聽罷,馬上拿出另一份報紙的復印件,說:“這是一份上世紀四十年代的齊南報紙,名叫<時報>,上面只有兩幅照片和幾十字的說明,說的是一名日本人進金馬山尋找佛頭的事。”

“日本人?日本人也來尋找無首之佛的佛頭嗎?小李,你再說一遍,這個日本人叫什么名字?”陶智剛的眉毛揚了揚,好奇地說。

“上原一郎。”李慶華回答說。

“上原一郎?他是不是已經知道佛像早就有了中國的佛身?他最終找到珠璧佛的佛頭了嗎?”陶智剛連忙問,臉上似乎有一絲憂慮與不安悄然劃過,就怕真讓上原一郎找到珠璧佛似的。

李慶華將照片復印件擺在陶智剛和何影嫻的面前,說:“沒有,上原一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終什么也沒找到。他只是在兩名中國向導的帶領下找到了摩崖佛身和無底洞的洞口,并進了無底洞,搜尋了多日,不久就彈盡糧絕,還遇到了狼群的襲擊,不得不中途退出,又是無功而返。”

陶智剛和何影嫻仔細地端詳著這兩幅印刷模糊的照片,一幅是上原一郎的個人照,照片上的他四十多歲,站在無首之佛的摩崖佛身前,頭戴禮帽,西裝革履,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另一幅照片里卻有三個人,兩男一女,站在無底洞的洞口,照片下的文字說,兩名青年男子為中國向導,那位女孩為上原一郎的女兒上原慧子。兩名中國向導留著小平頭,看上去年齡與上原慧子相仿,都是二十歲左右的樣子,青春年少,一臉稚氣。

李慶華和唐釗鋒匯報完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陷入了沉思,誰也不說話。

“謎,謎一樣的無首之佛。”良久,何影嫻才端起茶杯,喝了口水,說。

金馬山、郭公和尚、神廣寺、無底洞、本遠和尚、無首之佛、上原一郎……陶智剛低頭在紙上寫下這些字符,然后抬頭久久地看著天花板上造型華麗的吊燈,似乎陷入了苦思冥想之中。終于,他低下頭來,又在“上原一郎”四個字下面劃了一條粗長的紅線,并一連打了幾個重重的問號。

“陶總有什么高見?”李慶華試探著問。

陶智剛站起來,圍著會議桌走了一圈兒,突然停下步子,說:“進山,答案就在金馬山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山县| 文山县| 高淳县| 喀什市| 宁晋县| 唐山市| 罗甸县| 信宜市| 兴山县| 无锡市| 林周县| 石首市| 潞城市| 广丰县| 福安市| 佛学| 合阳县| 谷城县| 若羌县| 安徽省| 安康市| 防城港市| 渑池县| 体育| 汝南县| 峨边| 德惠市| 蓬溪县| 宽甸| 兰溪市| 营山县| 咸阳市| 图木舒克市| 莱阳市| 永平县| 皮山县| 德保县| 丹寨县| 攀枝花市| 秦安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