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在鐘離的時候,仇池鎮都大將、梁州刺史拓跋英要求以梁州的軍隊,會和劉藻一起攻擊漢中,拓跋宏同意了他的要求。齊梁州刺史蕭懿派部將尹紹祖、梁季群等人帶領兩萬兵丁,據守險要的據點,樹立了五處柵欄來抵御魏軍。
拓跋英說:“他們的統帥出身低賤,不能相互統一。我這里挑選精兵,一起攻打一個營,他們一定不會互相救援。如果打垮一個營,那么其他四個營的兵士都會逃跑。”
于是帶領兵士猛攻一個營,把它攻下,其他四營都潰散了。活捉了梁季群,砍了三千多個首級,俘虜了七百多人,乘勝長驅直入,直向南鄭進逼。于是蕭懿又派遣他的部將姜脩攻打拓跋英,拓跋英趁其不備還擊,把他們也都俘虜了。
將回去的時候,蕭懿的另一支軍隊趕來,魏軍將士都已疲憊,沒想到另有敵軍到來,都害怕得想逃走。拓跋英故意放松韁繩慢慢地走,神色自如,登到高處瞭望敵軍,東西揮動軍旗,樣子像是有所安排,然后再整頓隊伍前進。蕭懿的軍隊懷疑會有埋伏的兵士,猶豫著又帶領部隊向來路退回。拓跋英在后面追擊,一舉打垮了他們,于是圍困了南鄭。
拓跋英禁止將士不得侵擾肆虐,遠近的百姓都高興歸附,爭著供應軍隊的米糧,幫著輸送軍需物資。蕭懿據城自守,軍主范絜先帶領三千余人在外,想回去救援南鄭,受到拓跋英的突襲,全部被俘虜。
南鄭被圍困了幾十天,城里驚慌恐懼,錄事參軍新野人庾域把幾十個空倉都貼上封條,在上頭題了字,指給將士們說:“這些倉里的米糧都裝得滿滿的,足夠吃上兩年,各位只要努力固守就是了。”
眾人的心才安定下來,正碰上拓跋宏征召拓跋英把軍隊帶回,拓跋英讓老弱兵丁先走,自己率領精兵斷后抵擋追兵,一面派遣使者與蕭懿告別。蕭懿認為拓跋英設詐,拓跋英離去一天了,也不開城門,過了兩天才派將士追擊。拓跋英和士兵下馬迎戰,蕭懿的兵士不敢接近,跟隨走了四天四夜,蕭懿的兵士才返回南鄭。
拓跋英進入斜谷,正碰上下大雨,士兵們砍斷竹子裝米,拿著火炬在馬上煮飯。早先,蕭懿派人誘說仇池一些氐族,由他們發兵截斷拓跋英運糧的道路,及其軍隊撤回的路線。拓跋英率兵奮力還擊,一邊作戰一邊前進,氐人的箭射中了拓跋英的臉頰,終于全部軍隊回到了仇池。接著討伐叛亂的氐族,把他們全部平定了。
拓跋英是代郡人,南北朝時期北魏著名的軍事將領、音樂家。從小出生在北魏皇室,他卻不像其他皇族子弟一樣生活糜爛嬌生慣養,而是聰敏好學,后來成為北魏宗室有名的戰將。拓跋英是太武帝拓跋燾的太子拓跋晃的后代,由于拓跋晃先于拓跋燾而死,所以拓跋晃一支沒能當上皇帝,拓跋英的父親是南安王拓跋楨。
史書上對拓跋英的描述是,他出生王室,性識聰敏,善騎射,解音律,微曉醫術,而且博聞強識。孝文帝拓跋宏時期,以拓跋英為北平將軍、武川鎮都大將、假魏公,不久遷任安西將軍、護西戎校尉、仇池鎮都大將、梁州刺史,并都督梁、益、寧三州諸軍事,是北魏在西南方向的最高軍事長官。
在漢中地區更是展現出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尤其是義陽之戰勝利后,更是對拓跋英打架褒獎但是英雄也有走麥城的時候,拓跋英指揮的鐘離之戰,是北魏建國后第一次慘敗,損失25萬人。但總的來說,拓跋英戰績突出,為北魏立下了赫赫戰功。
蕭懿出生蘭陵蕭氏,是南蘭陵郡蘭陵縣人,南齊臨湘縣侯蕭順之的長子,梁武帝蕭衍的哥哥,是蕭齊皇室的遠房同宗,與其都為漢相蕭何的后裔。蕭懿少時就很有才能,因此得到士人的稱贊,得以擔任安南將軍、南豫州刺史、邵陵王劉友的參軍,承襲爵位為臨湘縣侯。
齊代宋后蕭懿入朝,歷任太子舍人、太子洗馬、建安王友,后出京擔任晉陵太守。在任期間勤于政務,妥善處理訟訴糾紛,獲得當地百姓的稱贊。朝廷見蕭懿德才兼備,于是將他征召入京,讓他擔任中書侍郎。父親蕭順之去世后,蕭懿去職丁憂,仍授寧朔將軍。
永明末年任梁、南秦二州刺史加都督,讓他鎮守漢中。建武二年,北魏拓跋英率領大軍伐齊,進而包圍了南鄭,蕭懿隨機應變領軍出擊,魏軍于是解圍逃走。隨后蕭懿又派氐族首領楊元秀伐魏,攻克歷城、皋蘭、駱谷、坑池等六座重鎮,嚇得魏軍不敢再輕易入侵蕭齊。齊明帝蕭鸞大喜,于是封蕭懿為征虜將軍,還調他都督出任益、寧二州軍事,兼任益州刺史。
還在拓跋英攻打南鄭的時候,拓跋宏詔令雍、涇、岐三州派兵六千人去戍守南鄭等城,攻陷了就叫他們回去,侍中兼左仆射李沖上表勸諫說:“秦川地形危阨,土地連接羌、夷,自從西邊的軍隊派出以后,糧餉軍援連續不斷,加上氐、胡叛逆,軍隊各處疲于奔命,運送糧食穿著鎧甲,到現在還沒休息過。現在又要預先派遣戍守的兵士,孤軍隔絕于南山之外,雖然厚加優撫免除徭役,恐怕還是會引起驚恐。要是始終不能攻下南鄭,徒然驚動人民去和胡人、夷人連合,事情就會更加難料。現在就照旨意秘密交代刺史,等大軍攻克南鄭,然后再派兵前去戍守,按臣的想法這樣做還不夠,因為西邊道路險阻,千里長的道路都是只能單人匹馬通過狹徑。如今想在隔絕的地域之外加意戍防,在眾多敵人包圍之中孤單據守,敵人要是進擊,我們不能立刻救援,食物用盡不能輸送米糧。古人說過,鞭子雖長,也打不到馬的腹部。南鄭對于我國,實際上就是馬的腹部,而且魏國的轄區所包括在九州之中的就超過八州,人民做魏國臣子的十分占了九分,還不曾臣服的人民,只有漠北的柔然與江南的齊國罷了。要束縛他們也就不遠了,何必急迫地趕在今天呢?應該等待疆域拓廣,糧食充足以后,才設置邦城立定將帥,再采取吞并的行動。現在壽陽、鐘離離洛邑很近,都還沒攻下,赭城、新野僅是幾步路,也還沒有投降。東邊道路就近既然不能奮力防守,西邊藩鎮老遠難道能夠憑著兵力強固?如果想設置兵士戍守漢中,臣擔心最終還是要放棄,這反而是幫助了敵人。又者,現在在洛陽建都,土地連接著敵人的邊境,正需要大力招募敢死的勇士,平定齊朝的都會建康,如果輕率地派遣軍隊孤軍戍守在南鄭,就會使他們被遺棄陷入犧牲之地,恐怕以后大事興兵時,兵士們會因恐懼而守不住,想要求他們拼命效力就不容易達到,因此,不在南鄭戍兵才是上策。”
拓跋宏聽從了他的勸說,于是到了碻磝,命令謁者仆射成淹備辦船只,想從泗水進入黃河,逆流而上返還洛邑,成淹勸阻認為:“黃河水急漩猛,不適宜萬乘之主乘船航行。”
拓跋宏說:“我想平城沒有水路運輸,因此京城的人民貧窮。現在遷都洛陽,想使四方交通暢通,而人民仍然畏懼黃河流水的兇險,所以朕有這次行程,為的是消除百姓畏懼的心理啊!”
城陽王拓跋鸞等人攻打赭陽,將領們不相統一,圍守了一百多天,將領們只想按兵不戰而使對方疲乏,李佐獨自日夜攻打,士卒死的很多。齊帝派遣太子右衛率垣歷生去救援,魏國將領們認為眾寡懸殊不能抵敵想撤退,李佐獨自率領騎兵兩千迎戰而打敗。盧淵等人領兵而去,垣歷生在后追擊,于是大破魏軍。南陽太守房伯玉等人又在沙堨擊敗薛真度。
拓跋鸞等人在瑕丘拜見拓跋宏,拓跋宏責備他們說:“你們損害侮辱魏朝的威靈,論罪該殺頭。朕因為新近遷都洛邑,就從寬處理。”
于是降級封拓跋鸞為定襄縣王,削除五百戶的供養。盧淵、李佐、韋珍等都削除官爵降為平民,李佐還被遷移到瀛洲。由于薛真度和他同祖父的哥哥薛安都有開拓徐方的功勞,仍讓他保存爵位及荊州刺史,其余的都削減官職,對他們說:“進升的足以表明功績,貶除的足以彰顯罪過了。”
趙郡王拓跋干在洛陽,貪婪好色不守法度,御史中尉李彪私自勸阻他說:“殿下要是不悔改,我不敢不向皇上報告。”
拓跋干仍悠然自得毫不在乎,李彪于是上表彈劾了他,拓跋宏詔令拓跋干同北海王拓跋詳都隨從太子到皇帝臨時居留的處所,他們到達后,拓跋宏只接見拓跋詳,不接見拓跋干,暗中讓左右的人觀察他的神情態度,知道他沒有憂慮懊悔的心意,于是親自數說他的罪過,打了一百大板,免掉官爵讓他回家。
廣川王拓跋諧剛剛去世,拓跋諧是拓跋略的兒子,襲封父親的爵位為廣川王。拓跋諧過世之時,其堂兄拓跋宏正在推動漢化改革,因此拓跋宏認為必須以古禮奔赴喪禮,拓跋宏說:“古時國君對于大臣的喪事,有三臨的禮節。魏晉以來王公的喪事,君主都在東堂祭拜。從今以后,諸王的喪事,若是服齊衰期年的親屬,君主就三次臨喪哭吊。若是服大功九月的親屬,君主就兩次臨喪哭吊。若是服小功五月、緦麻三月的親屬,君主就一次臨喪哭吊,廢除東堂哭吊的儀式。朕與廣州王是為堂兄弟,,是屬于大功的親屬,因此要用再臨之禮。”
乃和群臣討論該如何行再臨之禮才符合制度,又與群臣討論臨喪之時是否該哭泣等事情。拓跋諧的妻子王氏先在平城去世,大臣們又討論是否該遷葬一事,拓跋宏表示:“遷徙洛陽之人,今后都要葬于洛陽邙山,不能還葬代北。若婦女在南方過世,其夫先葬在北方的,可以返回代北安葬。若丈夫死于洛陽,妻子墳墓在代北的,則不能返葬。”
于是將大斂的時候,拓跋宏穿了素服、深衣到喪居去哭吊。回到洛陽,又到太廟祭祀祖先,然后,裁減冗官的俸祿來支助軍事和國家的開支。又舉行出征回朝告廟飲酒的飲至大禮,頒賞南伐的功臣,按功勛的大小各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