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獨此一家
- 我是獵女
- 水瓶里的水鼠
- 3280字
- 2014-05-30 12:58:40
勤勤正在灶間洗碗的時候大門被敲響了,打開大門上的小門,勤勤被嚇了一跳,又趕緊把大門打開。
“快告訴大叔在哪屋吃。”秦大叔扛了個大桌子,十幾個圍一起都富富有余。
“東屋,大虎哥你給大叔打著門簾,我去把那小桌子搬西屋去”看著秦大叔累的那樣子,勤勤真想上去接過來,可是那不行。
“勤勤姐我幫你”二牛從他哥身后象老鼠一樣竄了出來,勤勤不是瞧不起他,就他那樣,只能幫倒忙,六歲的小屁孩有啥用。
“哎喲,我說大妹子,咋睡了一宿覺就變了模樣啊,瞧瞧這俊的啊,足年輕十歲。”秦奶奶看到從頭到腳從里到外煥然一新的邱氏,免不了要打趣一翻。
“邱嬸子,真好看了啊,真難怪我娘要夸你了,猛一眼啊,都不敢認了。”秦嬸子跟著湊趣。
“還能看啊,勤勤給我買的,我自己這還沒看到是個啥樣兒呢。”邱氏不好意思的摸摸頭發,扯扯衣襟。好在秦家兩位男人都不在屋里,不然這臉還真不知道放哪了。
“咋不能看啊,就這模樣啊,往外一走啊,那十里八村來提親的,還能讓你家那新的大門關得上啊?哈哈,哈哈”秦奶奶拍著大腿笑得歡實。
勤勤一聽這話,就往門邊溜,秦奶奶說的那話把祖母的臉鬧騰的跟雞血一個色兒,勤勤還是頭一次見到這樣的秦奶奶,太可怕了,趕緊跑,外面還搭豬圈呢。
“勤勤,咱娘兩個去準備火鍋,你別去后院湊熱鬧。”畢竟邱氏是長輩,秦嬸子還真不好跟著婆婆開這種玩笑。
“嬸子,我琢磨著用那郫縣醬把羊肉煮成湯,再用那湯涮,這湯我已經煮了一個多時辰,嬸子您嘗嘗這味能成不?”勤勤聽那賣銅的小哥說,他們益州都吃這種辣辣的火鍋,特別是冬天,他們沒有這里的火炕,吃那種火鍋特別暖身子。
“哎呀我的天吶,這味兒真是好啊。要切點那肥瘦相間的豬肉啊更香。先把屋里那兩個灶上都燒水,咱娘倆先把青菜都洗出來,一會再切肉。對了,那啥醬呢,嬸子先磨出來。”秦嬸子說干就干,挽起袖子就上手。
“花生醬我都磨好了,一會兒直接壓豆腐就成,豆漿也磨出來。”勤勤開始清理青菜,還好,保存的不錯,菠菜有些葉有點蔫兒,但是能吃,沒有爛掉。
“你這孩子啊,這才多大啊,勤勤啊,你可不能以為自己長的高,就身大力不虧啊,你的年紀擺在那兒呢,要強可是得分地方的,這種力氣活,昨天嬸子不是都說了嗎,等著嬸子來做。對了,還有件事兒,你秦奶奶昨天回家問你大叔,說是你家那個竹排房他啥時候來給搭的,可是你秦大叔……”
“嬸子啊,就算勤勤求您了,這事兒啊,可千萬要說是大叔給搭的,不然我祖母就得被我氣出病來,好嬸子,真的就這一回,下次勤勤再也不敢了!”勤勤見自己這件事馬上要漏餡啊,趕忙捂住秦嬸子的嘴開始討饒。
這要是秦嬸子去跟自己的祖母說,那還不全都完了,祖母定是氣得不行,這兩天,祖母看著比從前剛剛有了點精氣神,臉色也不那么又黑又黃了,眼睛下那塊青色都淡了些,這要是被自己一氣,還不得再病回去啊。
“咱可講好了啊,就這一回,還得有個條件,要是以后你再不改啊,嬸子我可就一塊說,這一回就是眼下先瞞著,可是,你要是以后不聽話了,那可別怪嬸子我新賬老賬咱一塊算,你說說吧,能不能保證!”這些年,秦嬸子雖然不來萬俟家,但是勤勤時常去她家,對于這個小女娃,秦氏很喜歡,她總是跟自己的婆婆說,好孩子沒有攤上個好娘。
“能、能,勤勤我以后一定聽話,再不敢做那些勞力的活。”顧好眼下就成,至于以后,那就以后再說。
“好,嬸子就再信你一回,昨晚你就滿口答應的,今天就又犯了錯。真不知道應該不應該信你這回,哎,還是小啊,一點都不懂得這里面的緊要。”秦嬸子其實是怕勤勤象她娘,勤勤娘就是在家時累虧了身子,孩子生下來怎么也補不出奶水,不過還是萬幸了,有的女人小時候累虧了身子,連孩子都懷不上。
“謝謝嬸子,勤勤知道那些活是不能做的了。嬸子,咱一會兒把那羊肉也切了吧,我特意準備那么兩只,就想著今天大家伙兒放開了吃,誰也別拘著,成不?”勤勤覺得豬肉對于農家來說是金貴,誰家也不能夠天天吃,偶爾吃上那么一頓不是待客打牙祭,就得到了四時八節。
但是,這羊肉更稀罕,就算是秦爺爺家日子過得那樣好的人家,也是幾十年見不到一回,勤勤也拿不準,以后還能不能見到羊肉,所以,不如這次就讓大家伙兒吃個痛快。
“哈哈,你這個小丫頭啊,想到哪兒去了,嬸子不是因為稀罕那羊肉不給大家伙吃,就是想著那肥瘦相間的豬肉啊,這樣吃定能好吃才想讓大家伙兒都嘗嘗。哈哈,真是個孩子,切,咱都切上,讓大家伙兒吃得彎不下腰!”秦嬸子看著勤勤那張小臉糾在一起的樣子就憋不住得想笑。
“哈哈哈哈,嬸子,要是咱家能吃肉吃撐,說出去,定是咱大巴村頭一份兒。”勤勤扎起一捆洗好的菠菜到院子里去甩了甩水,回來放進一個大海碗里。
“哈哈,讓肉給吃撐到了,別說是大巴村,就是咱丹江鎮上的這幾個村那都得是獨一份兒。”秦嬸子把切成薄片的蘿卜也放進了一個大碗里,這時灶間的案臺上,大小不一的已經放了好幾個裝滿青菜的碗了。
“哈哈,樂死我了,就說出去也定是沒人信。嬸子您看看是不是都洗好了,還落下啥沒有?”勤勤擦了擦手,就要去竹排屋拿肉。
“還真是沒人敢信,這話呀就是咱們自己都不敢信。我看看是不是都在這兒了啊,菘菜、蘿卜、萵苣、菠菜、韭、蕹菜、木耳、冬瓜,好了,都在這了。一會兒壓個豆腐就齊了,咱倆現在切肉。”
“嬸了,您會做臘肉不?”勤勤今天在《齊民要術》看到了生肉的保存方法里有一種,就是把肉制成臘肉。做好了的臘肉放在陰涼的地窯里,可以保存一年。
“臘肉啊?嬸子不會,可是你秦奶奶會,我記得那還是我剛嫁過來的那年她做過一回。
后來啊,你秦爺爺就不讓做了,說是怕這到處打仗的,哪一天要是需要逃難,那些東西沒有手里拿著銀子實在。
你咋問起這個來了,在哪兒見到有賣的啊?”秦嬸子想想她們家這幾年還真是啥好東西都沒存下來,家里種的菜留夠兩三個月吃的,剩下的就都賣,那些打回來的好東西連皮子也不留,全部都賣掉。糧食也是吃完了再買,每次盡量少買。就怕哪一天要跑路,那些東西當了拖累,更怕有那惡人打來,看到家里吃食太多起歹念。
“我在一本書里看到的,說是那樣的肉放不壞。”勤勤起初無法理解秦爺爺的憂慮,因為她沒有經歷過那種人心惶惶的歲月。可是細想了一下,覺得自己能夠理解,因為有她娘的存在,她就有過那樣的行為。
“勤勤啊,你昨天說的那么圣上下詔的事兒,可是真的嗎?”秦嬸子昨晚回去跟秦大叔在自己屋里商量了好久,覺得要是勤勤說的都是真的,他們夫妻兩個就種地,他們都年輕,身子骨這么壯,幾十畝怕是都能種得下來,要是那樣該多好,守家在地的過日子,比那進山去提心吊膽的過著日子強太多啊。
“我趙大叔是這樣說的,他的東家就在京城,他們東家今年開春在京城開的酒樓現在就見了利,過去可從來沒有這種時候。趙大叔還說今年年貨的價錢是看著漲,因為買的人多,而大家能買到的東西又太少,說是叫物以稀為貴。”勤勤想用其它的東西來代替她的魚,因為不能說賣魚的事兒。
“那可真是太好了,過了年下,咱倆家就開始動手買地,怕要是晚了,大家伙兒都聽到了信,那田地定是會漲銀子。”秦嬸子現在就想買,可是怕衙門臨近年根不再給辦紅契。
“嬸子您別急,我明天去商南問問我趙大叔,得了信,回來一準去告訴您,成不?”勤勤用剔刀把羊的肉和骨頭分開,因為常常要解獵物,所以這事兒她比秦嬸子在行。
“成啊,嬸子就是想讓你大叔早點安下心,他那人啊,雖然看著整天笑呵呵的好象心挺寬,可是啊,他那心里啊裝了不知道多少事兒。”有的夫妻是相知相愛一輩子,有的是相互算計一輩子,秦大叔夫妻就是相知相愛的,兩人感情一直那么好。
“嬸子,要我說啊,地的事兒應該是準準的,您就是現在不跟大叔說,您自己也別愁,這么多年都過來,這馬上就有盼頭了,還愁啥。”這個就象萬俟家的日子。
勤勤兩個人說說笑笑,談天說地,輕輕松松的在秦爺爺他們搭好豬圈前把火鍋支了起來。
秦爺爺進屋看到那燒著碳火的銅火鍋正煮著紅通通、香噴噴的湯底時,一連氣的說了很多個“乖乖”。他老人家也有承認別人做的事做得好的時候。
這頓火鍋吃下來,真的是把大家伙兒用肉撐到了。秦爺爺和秦大叔甚至每人只喝了一兩多酒,只顧得吃肉了。
看著東西兩個屋的炕上倒著的每一個人,勤勤和秦嬸子終于是笑不出來,原來吃撐是件特別痛苦的事兒!大家只剩下哼哼了,誰也不動一下。